必读社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微信解乡愁

作者: 张树芳2022/01/16心情随笔

年至耄耋,乡愁尤切。天是故乡蓝,月是故乡明,我深有体悟。

我的故乡是奈曼旗东南部毗邻库伦的新镇毛仁沟梁村。解放前,这里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被称为“穷棒子梁”,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但我生于斯,长于斯,这里传出了我的第一声啼哭,有我童年的苦涩和憧憬。对故乡,我始终充满着赤热真挚的爱。我少小离家,苦读、打拼几十年,对故乡一直魂牵梦绕。1989年夏,我送老父亲回乡探亲,所见所闻令我喜悦参半。故乡的情况虽有起色,但乡亲们仍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苦苦劳作着,尚未彻底脱贫致富,全村连一间砖瓦房也没有,住的还是干打垒的土平房。

2017年9月,年近八旬、思乡心切的我在三个儿女的陪伴下驱车400多里,再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侄孙们闻讯后早就开着小轿车在村外十里处迎候。我走下车纵目眺望,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金黄,各种农作物已经成熟,正待开镰。朝思暮想的故乡掩映在丰收的喜悦中,一处处白墙红瓦,村里不时有轿车、卡车、摩托车出出入入。

我在堂兄六哥家门前下车,六哥和侄孙晚辈们早就在门前迎候了。六哥家是5间大砖瓦房,外墙贴着白瓷砖,房檐镶嵌着墨绿色琉璃瓦,在秋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显得富丽堂皇。南北长约30米的大院子里,东面是机井和菜园子,园子里时令菜蔬瓜果应有尽有,西侧依次是仓房、猪圈、羊圈。几口大肥猪正懒洋洋地酣睡着,羊舍里刚刚放牧归来的50多只绒山羊齐刷刷地站起来,竖起耳朵向我们这群陌生人行“注目礼”。

为了迎接我们回乡探亲,六哥家特意宰了两头肥羊,杀了几只大公鸡,备了几桌丰盛的酒菜,全家举杯畅饮,其乐融融。

不巧的是刚刚吃完午饭,就接到了家里电话,说老伴心脏不舒服,我们便匆匆打道回府。这次回乡,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对全村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没来得及多看细访,深感遗憾。

斗转星移,一晃四个年头又过去了。但我仍思乡心切,还想回去看看,多住几天。无奈,年龄不饶人,我已八十有二,身体亦不如前。好在现在人人都有了手机,通过微信平台,可以看看村容村貌,和远方的亲人们唠唠家常,也能稍解思乡之苦。

去年年初,侄媳妇辛淑艳发来视频,让我和六哥见面。我们老哥俩第一次在视频中见面时,四目相对,激动得半晌说不出话来。我们堂兄弟八人,目前在世的只有六哥和我(行七)了。六哥今年84岁,身板结实,还能下田干活呢,儿孙们不让他干,他闲不住,偷着扫扫院子、用机井浇浇菜园子或者喂喂小羊羔子……一日三餐,午饭和晚饭时各喝一两白酒。他常叼着旱烟袋,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别人听:“我活了84岁了,受了半辈子苦,没想到还能赶上小康生活呀,多亏了共产党啊!”在视频里六哥对我说:“到了咱们这把年纪,能干点啥就干点啥吧,千万别懒着不动,那样会做病的。”瞧,我的农民六哥还懂些养生知识呢!

大侄子张春富(六哥的长子)放牧着自家的50多只绒山羊。他深知我思乡心切,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有挚烈的感情,所以在视频里他总是先让我饱览家乡风光:那白云缭绕峰峦起伏的群山,那纵横交错的七沟八梁,那广袤无垠的田野,那白云般飘动着的羊群,那一片一片黄熟的庄稼,那些在丛林中出没的银狐、野兔还有在绿树掩映中露出一角的白墙红瓦的村舍……他说,他家现有50多只绒山羊,每年产的山羊绒就能卖个好价钱。再加上农副业收入,早就过上小康生活了。他还介绍说,现在全村140多户都住上了砖瓦房,半数以上人家还购置了小轿车、户户有存款……我问:“我怎么没看到骡马和犁铧呢?”他笑道:“现在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全都是机械化了,还用骡马干啥?犁杖早就进博物馆了!”

通过视频,我还了解到,多年来一直经营化肥、种子、农机具的侄孙张祥文凭着诚信经营,为村里的困难户慷慨减免,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农民企业家了。他的儿子张晓明培育良种,科学种田,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

今年3月,侄子张春祥在微信中向我报喜:通过微信平台多方寻找,终于在辽宁省北票市找到了,40年前寡嫂改嫁时带走的小侄女!我们还通过视频见了面。当时我情绪失控,老泪纵横!今年清明节,小侄女带着家人回到故乡扫墓,认祖归宗了。

去年,奈曼大旱,南部丘陵地区有些地方大田绝收。为此,我忧心忡忡。恰在此时,故乡的晚辈们通过微信视频告诉我,由于有良好的喷浇井浇条件,家乡的灾情并未造成太大影响。在视频里,孩子们向我展示了长得高高壮壮的玉米田,让我放心。

便捷的微信平台,浓浓的乡愁,给我的惊喜太多了,使我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饶有乐趣了!

更多心情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心情随笔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