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闲来无事弄插花

作者: 张大成2021/12/19生活随笔

玩插花,是添情趣的。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朋友赠我一支绿梅,冒雪赶回家后,不小心碰断了小枝。于是便把断了的,细细长长的,正开着一朵淡淡小花的绿梅,插在褐色的宋人长颈小瓶里。那枝大的,插在瘦瘦的长颈瓶里。那晚很冷,妻儿早早睡了,我却独坐灯下,反复赏玩这大一小两插花,不知不觉竟然坐到了天明。“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捋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后来读了李清照的文字,在小瓶里插梅花时,渐渐地有了醉与泪的诗境。许多年过去了,依旧记在心里。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于是便有了与插花同行的一份情趣。

我曾经留意过许多明清时期的砖雕。这些砖雕的图案中,不少是插花艺术作品。细细品味这些作品,发现了许多插花艺术的基本法则。看到了一些砖雕,还将各种花卉的神态,阴阳的变化、器物的搭配,表现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于是便知道了古人烧制这些作品时,对传承生活艺术,追求居家和美,充满着美好的希冀。于是便学习模仿这些作品的构图,品味前人把玩插花的情趣。有一回在花瓶里,插上二三朵秋菊,花下放一把紫砂壶,营造一种“平湖秋月”的和美意境,陶醉在自得其乐的愉悦中。

“无即是有,多即是一,一即多”。禅宗的美学理念,也是我向往的一种插花趣味。于是小小一件插花作品,便可在平淡中创造含蓄,空灵中凸显纯朴。一次,我用一把折扇做背景,在高低各一的小瓶里,插一朵莲花后,忽然跳出一句:闲来无事弄插花,雅兴有情作图画。这不是一幅立体的清供图吗?于是一种溢于言表的好心情快乐了整整一个下午。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艺术插花,可以加深理解生命的可贵,生活的可爱。每每在小瓶里,插入那些不起眼的花花草草,一小瓶儿却成了配角,而素美的小花小草,立马成了主角,并以一种崇高的姿态,展现生命的可爱,令人在静美中,一回回遐想,一次次赞叹。记得有一次,在一件清代青花釉里红龙纹天球小瓶里,插上一枝细细的,满是艳艳红果子的天竹,置在书房的文案上,那恬静,那舒心,在眼前慢慢变成了一行文字:“瓶小花少寓意多,书古茶淡句子清。”那乐趣那意境,总能令我独自陶醉。

有了摆弄小瓶插花的雅趣后,闲暇时,读些古人爱花赏花的诗文,既陶冶性情,又提高了修养。按照明人袁宏道传授的插花经验,慢慢理解了,“一枝两枝正,三枝四枝斜”的构图方法;渐渐懂得了,“宜直不宜曲,斗清不斗奢”的插花理念。静静地看到了,“仿佛杨枝水,入碗酪奴茶。以此颜君斋,一倍添妍华。”的美好意境。

玩玩插花,常常还能营造“花枝虽浅淡,幸可托贫家”的美好氛围;点缀书房,往往又能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甜美时光。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宁静和自在的快乐。于是我明白了,借鉴古人的生活情趣,那小小的插花里,正藏着许许多多趣味和哲理呢。

说起插花,许多人以为源在日本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国人的插花艺术,可追溯到秦汉之前。《诗经》云:“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以芍药。”在中国人眼里,花是一种情感符号。史料记载,隋朝之前的插花,主要作于祭坛、佛前供花。唐代时,插花艺术在宫廷内大受欢迎,到了宋代便普及到一般的文人雅士,成为一种时尚。宋代的插花艺术,突破了唐代的富丽堂皇,便以清疏风格,追求线条美,强调内涵重于形式,体现插花者的人生理念,品德节操和生活哲理,被称作“理念花”,在当时已令人耳目一新,此风格对后世影响颇大。读读书,插插花,于是知道了日本人的插花,是学了宋人的插花艺术的理念而已。

更多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生活随笔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