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我的故乡石引居住的变迁

作者: 傅安辉2021/12/14生活随笔

我的故乡石引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侗族山村,有村民2032人,户数496户,坐落在距离锦屏县城22公里的西部高寒山区。过去,故乡石引除了盛产杉木,几乎就没有什么出产形成规模产量销往外地。人们都知道石引与其他九寨山区的村寨一样,是一个有名的贫穷山村。每年大多数人家缺粮都在三个月以上。居住的房子,也大多是火灾后重建的破旧的干栏式木房子。可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那两千多人的故乡石引,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已有锦彦公路从石引经过,那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只能说是勉强通了车。而生活用电和通信用网就谈不上了。改革开放后,随着西部大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石引家门口有了柏油路,电网、电视网也拉了进来,真正实现了生活必不可少的“三通”。

“三通”之后,故乡石引乡亲们就想提高居住质量,这就不得不考虑到钱的问题。千百年来,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务农的乡亲们搞的都是自然经济。一年务农劳作所得,能够填饱肚子已经相当不容易,哪里还能考虑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呀!所以,千百年来干栏式的木房子居住,困扰了世世代代的乡亲们。现在“三通”了,只要有钱,居住条件就能改善。因此,当政府在保护长江和珠江水源地、严禁砍伐森林的背景下实施劳务输出,号召各族人民外出打工的时候,故乡石引的乡亲们立即积极响应,顿时涌起了打工潮。故乡石引的乡亲们外出打工,在厦门市的人数最多,常年有500多人,最多时达到700多人。有的打工积累了资本,有了从业经验,就返乡开店经商,跑运输,搞种养专业户,成为第一批富起来的村民。钱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居住问题的解决。

首先,有了钱,实施对住房进行改造。

过去石引是清一色的木房子,经常发生火灾,一家失火,全村遭殃,损失惨重。乡亲们打工经营得到了一定数额的钱后,就要去掉切肤之痛,修造砖房。经过20多年来的你追我赶建砖房,现在石引村已经成为九寨侗族社区(一乡一镇)所有村寨中砖房最多的村寨。又由于砖房的形状大都模仿厦门市小洋房的式样建造的,因此,如今石引村被人们誉为“厦门村”。

砖房修建后,人们不管在家用火,还是锁门外出打工,再也没有发生火灾造成损失的恐惧了。过去的木房子,楼下的一层或屋边又建厕所,又安圈舍,喂养猪牛鸡鹅等家畜家禽,又堆畜禽粪便,臭,蚊子多,很不卫生。现在,建造砖房,一楼大门前有宽阔回旋之地停车,家畜家禽的圈舍都另建在距离砖房较远的屋后或两侧,这就比较能够讲究卫生了,也使村寨显得美观宜居。

过去的木房子,房顶盖的是木皮或瓦片,三五年间两头漏雨,隔不多时又要检修。现在砖房替代了木房,房顶都有防水设备,也就解除了这一后顾之忧。

过去的木房子,住起来,夏天阳光猛照木壁,白天很热,冬天寒风吹入木壁缝隙,夜晚很冷。在木房子的木地板上走动,或者开木门关木门,响声很大,噪音严重影响他人睡觉。特别是年轻夫妇睡在木床上,得小心翼翼,害怕木床发出声音,传到房间外面被人听到,感到很尴尬难为情。现在,住进砖房,地板和墙壁固若金汤,木床制作也讲究质量,没有了响动。

过去住木房,在火塘里烧火煮饭,烧的是柴火,烟子很大,熏得搞炊事的妇女们睁不开眼睛。特别是在外工作和生活的亲人们回到家过节过年,在火塘里被火燎烟熏,难受得只掉眼泪。从小在城镇长大的媳妇、女婿或孙儿孙女们,来了一次,就不敢再来了。现在,住砖房,设置有厨房,烟囱直通屋顶,没有了烟害。一家人住起,都高高兴兴了。

过去住木房,楼上没有卫生间,要大小便,还得下楼到楼下或屋边的茅坑去,很不方便,又被虫咬,风吹雨淋。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上茅坑还容易出意外。那些城里来的亲人,更是苦不堪言。现在住砖房,每层楼都有卫生间,甚至主卧室也有,和城镇住房的设施几乎没有区别。千百年来木房子时代上厕所难的问题也就得到了彻底解决。

石引村里有的人家打工收入高,修造的砖房子,几乎每个房间都安装有空调,很高档,住起来就真正进入了新时代。

其次,有了钱,合作引水入户。

过去石引村和其他村一样,不论人畜用水,都得靠人去井边挑。有的人家距离井边不远,还不成问题。多数人家居住距离井边远,挑水是不轻的家务事。那些居住在半山腰或山坡上的人家,还要下山来到井边取水,然后挑上去,更是费时和费力。在水源干涸季节,大家都集中井边取水,排成长长的队伍,更是浪费时间,很是无奈。现在,打工经营有了钱,对这方面的困扰进行排除。利用房屋周边较近的溪水或山泉水源,两三户或五六户合作,集资买水管、修水池,实施自来水工程,把水引到家到户。有了自来水,生活用水靠肩挑这一世世代代因袭的家务活就成为历史了。自来水取代了人工挑水,年轻的媳妇们被彻底减负,她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变成脸上绽放出的甜蜜笑容。

再次,有了钱,捐资搞公共设施建设。

一家一户的砖房建起来了,整个村子很洋气。但是,没有现代化的公共设施,一时间已经成为故乡石引的不足了。

在村“两委”的积极争取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资助,加上村民发扬搞公益事业的传统美德而积极捐款,故乡石引筹集到大款,先后修建了鼓楼、球场、斗牛塘、赛歌台、桃源文化广场、停车场等等,还修葺了学校、庙堂。这些公共设施的建成,给石引的现代化砖房以靓丽的衬托。

村“两委”又积极争取到水泥,组织村民献工,对所有村道进行硬化。然后,积极筹措资金,修筑环村公路。现在的故乡石引村,村道与环村公路四通八达,非常方便村民生活与出入。

以上这些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前,连想都不敢想,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一项项公共设施工程建设得到实施,共同构成了石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宜居景观。2017年,石引村获得了贵州省侗学研究会评出的“魅力侗寨”授牌。

最后,有了钱,很多村民还往城镇购买住房。现在很多石引人,居住实现了城乡结合,既住村里,又住村外的城镇,成为新时代的两栖居民。

更多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生活随笔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