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心情文章 > 正文

春来食野正当时

作者: 姜宝凤2021/12/04心情文章

古云:春日食春芽,养生好处多。我对春天最深的体会,莫过于品尝几口野菜的味道了。惊蛰过后,下过几场细雨,春意便越来越浓了,到处又恢复生机盎然的景象。“春在溪头荠菜花”,“蒌蒿满地芦芽短”,“不知马兰入晨俎,何以燕麦摇春风”,各种野菜如荠菜、猫儿朵、灰灰菜等等也踏着时令的节拍纷纷登场。每当此时,我们在乡间田野、城郊阡陌里总能看到一群群提着袋子挖野菜的人。大家一边在和煦的阳光下闲聊着家庭琐事,一边在满目葱茏的草地里寻觅着熟悉的野菜。俗话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最喜欢采挖的应该是荠菜。因为早在两千多年前,荠菜就被我们的祖先所认识,《诗经·谷风》里就有“吃了荠菜,百菜不鲜”的记载;宋代大文豪苏轼认为荠菜“天然之珍,虽小于五味,却有味外之美”,为此他还专门用荠菜做成了一道“东坡羹”,流传后世;宋代诗人陆游更是喜欢荠菜,“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菜忽忘归”;明代散文家高濂春更是把荠菜吃到了一个高度:“若知此物,海陆八珍皆可厌也。”可见荠菜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我对荠菜也有一种别样的情愫,记得小时候,我总喜欢跟着奶奶去挖荠菜,手挎一个篮子,里面放一个小铲子,沿着田埂慢慢寻找荠菜的身影。

奶奶告诫我,挖荠菜时不能像小猫钓鱼一样急躁,需要耐心和技巧,在平坡上它会匍匐在地上,叶子瘦小呈锯齿状;在杂草多的地方,它的叶茎细长且锯齿很大;在麦地里它的颜色浅绿,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遵循着奶奶的经验,我们小半天工夫就挖了满满一篮子。

荠菜食法很多,除了荠菜粥,还可以用它来包饺子、汆水凉拌、做荠菜蛋汤或荠菜肉丝等等,我最爱吃的还是奶奶用荠菜烙的饼。挖回荠菜,一棵棵洗净,绿如翡翠,嫩若凝脂,将其切碎,和少许面粉一起搅拌,锅内放少许油,慢慢烘熟,还没出锅,那一股浓浓的香味早已飘满了整个房间,让人馋涎欲滴。等奶奶把饼烙好了,她被灶火熏红的脸上像绽开了花似的,边装盘边念叨着:“春日春盘细生菜,盘装荠菜迎春饼。”清香鲜嫩的野菜,是大自然在春天送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据爷爷说,上世纪六十年代自然灾害那三年,野菜还救了村里许多人的命。

如今,吃野菜仿佛成了一种时尚。作家汪曾祺老先生曾撰文道:“过去,我的家乡人吃野菜主要是为了度荒,现在吃野菜则是为了尝新了。”再看看农村里大街小巷雨后春笋般的“农家宴”,我想与其说人们吃的是一种滋味,不如说是去品尝一种岁月。

更多心情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心情文章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