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浮光掠影看京都

作者: 太行清泉[文集]2021/11/29心情随笔

—— 记录细节 留住温度 收藏美好

元月中旬的京都游,是我旅行生涯中,有史以来最为轻松省心的一次,我也做了回甩手掌柜。整个行程,从策划到实施,甚至包括所有的资费,完全都是由女儿阿冰一人承包。我只需带上情怀,尽情地去享受阿冰一对一的超星级服务即可。

初入岛国首选京都,完全源于我的古都情结。之前我对京都还是有些粗浅的了解,京都被视为日本精神的初始地 ,和日本文化的源点。当初,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时,都城的建造完全效仿了中国唐代的京师长安,是一座传统的市坊制都市,分左京和右京,左京称洛阳,右京称长安,而现在的京都正是在左京洛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曾久居河南,洛阳更是我多次探访之地 ,我经常想透过现有的历史文物遗存,在脑海中还原古都曾经的壮丽辉煌。在我以往的概念中,京都就是临摹版的神都洛阳,京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我对古洛阳的好奇和想象。

中日相隔的确只是一衣带水, 我和女儿从大连登机,飞机大约航行了约两个小时,就平稳地降落在了大海另一端的日本关西机场。从机场再搭乘一个小时的快速列车便到了京都。走出车站,城市的建筑已是华灯初上。虽然正值旅游淡季,广场上依旧人潮如织。平直观感觉,人群中有很多是衣着光鲜的国人身影。这座城市展现给我的第一个特写镜头,便是车站对面的那座矗立在一座大楼顶上的京都塔,目测塔高有百余米,塔身造型像一个中国传统的烛台,烛台上,一根巨大的蜡烛仿佛正在熊熊燃烧。由红、黄、白三色组成的灯光秀炫目而柔美,现代气息扑面而来。

第一次登陆这个熟悉的陌生国度,自然兴奋不已。随身携带的拉杆儿箱还没有放稳,我便忙着招呼阿冰快帮我用手机对着地标拍打卡照。拍完我忙接过阿冰递过来的手机,站在原地就开始认真地翻看、筛选。忽然耳边划过一串“叽里呱啦”的声音,虽然声音很轻柔,但还是把猝不及防的把我吓了一跳。我抬头一看,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女子,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我的身边,只见她微笑地注视着我。我不通域外语言,但通过对方的眼神能确定,她是在等待我的回应,我一时不知所措,只好把面部表情界面设定成微笑,尴尬地点点头。还好,我的代言人阿冰及时接过话茬,笑呵呵地用三言两语打发走了对方。看来在日期间,我的嘴和耳朵不会派上大用场了。阿冰告诉我说那女子是要帮我们拍个合影。经常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的我,对于陌生人的过分热情,有着很强的防范意识。深知其中的一些基本套路。望着对方离去的背影,我一边暗自佩服着阿冰的涉外能力,一边估摸着那女子服务收费的标准,以及折合成人民币的价码。

按照站前的指引标牌,我们找到了出租车的停靠处。一眼望去,所有的的士都是清一色的丰田轿车,而且每辆车的外表都是乌黑发亮,一尘不染。很快就有一辆的士停在了我们面前,车上下来的是一个看上去差不多有六十岁的干吧老头儿 ,见他面色红润、腰板挺直,虽然头发花白,但一丝不乱,而且有光泽;一身合体的蓝色西装,配着一条蓝白相间的斜纹领带, 脚上的黑皮鞋擦得也是倍儿亮 。这形象完全颠覆了我以往对的哥的刻板印象。他谦和地向我们打了个招呼后,便麻利地把我们的行李装进后备箱,然后又亲自分别为我和阿冰开好车门。最后自己才迅速地钻进驾驶室,驱车驶离。这一连贯的动作完成得非常专业、潇洒。我内心不禁赞叹:“真帅!” 同时,一个对人生感悟也在脑海中闪过:一个人无论是到了多大年纪,还是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应该放弃对美的追求,美是生活的最高层次,能为外部世界带来美的人,活得才算精彩。同时,也不容易遭到周围的人嫌弃。

阿冰的安排很到位,把我们下榻的地方,就选在了祗园的一处町家民宿。也算是个浪漫的设计,办完入住已是晚上八点钟了,我和古都的初逢,便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开始。

我和阿冰在祗园稍显寒冷的街道上信步游走,古都风貌的画卷也随之徐徐展开。祗园是京都最具古韵风情的历史街区,老街两旁的房舍依旧保留着江户时期的町屋风格,大多为连体的二层木楼,一层皆是格子木门窗,二层屋檐以下,严严实实地挂满竹帘。仿佛是父女俩的专场,我和阿冰从百川边到花见小路,再到靠近鸭川的先斗町,边走边看。虽然也有许多暖帘低垂的居酒屋、料理亭和高级茶屋等还在营业,但静谧的街巷上很少看到行人。只有头顶上的一轮明月在几朵祥云的簇拥下,与我们如影相随。点亮在每家门前的暖黄色的花纸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油纸窗的黄晕散发出一丝丝暧昧的光芒。老街的夜色昏黄而朦胧。我们用心地品味着这里的深邃与幽情。一时产生了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如果不是街上随处可见的标识牌上打着补丁的汉字(日语)提醒,眼前的时空错位,让我恍如梦回大唐,置身于锦绣东都洛阳城。

来京都找寻遗失的洛阳,这让来自天朝的我五味杂陈。岛国对于先进文化的珍视与尊重是值得肯定的。就拿至今仍然延用汉字这事来说,他们的心态是成熟的。甚至现在京都的别名还叫洛阳,市内还有许多以洛阳命名的地方。文化是洞穿时空的利器。同样属于汉字文化圈的韩国和越南,不知出于何种心理,在国家还正处百废待兴之时,就着急忙慌地废除汉字,粗暴地割断历史文脉。特别是韩国,为了掩盖出身,居然在前些年把首都的名字汉城也抹去,改成了首尔。

由于频繁的战争和动乱,我们国内许多的历史文物和传统文化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真是令人痛惜,但值得庆幸的是,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春风浩荡,当代中国人又扬眉吐气地重新找回了自信,我坚信,树大根深的中华文化将会更加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为世界提供更加灿烂的优秀文化!想到此,天朝大国的优越感悠然升起,嘴里也情不自禁地哼出那支优美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隔,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走在一旁的阿冰赶忙制止我:"注意点,别那么夸张,咱两三天就回去。你这咋还表演起快闪了"。

京都很给面子,就在我们到来的当天,便结束了多日的阴雨湿冷天气,隆重开起了丽日蓝天的场景模式。第二天原本打算在祗园游览半天,但这里清丽脱俗的气质,和古雅大气的氛围,热情地挽留我们放慢走马观花的脚步,邀请我们多花点儿时间,好好地亲近一下,这里鲜活的市井烟火气息。青石铺砌的小路、木造的房舍、还有那色彩明快的日式和瓦屋面,。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浑然一体。岛国的干净闻名于世,而祗园的干净更是让人倍感清新舒朗。祗园的马路、街巷都很狭窄,但因为行人和车辆都很守规则,所以交通很顺畅。高出房顶的电线杆在空中织出的线缆蜘蛛网,也并不显得凌乱。

螺蛳里面做道场。京都人简直精打细算地把空间利用到了极致,巴掌大点儿的地方也不允许偷懒。沿町屋的外墙都设有一米多高的木篱,空调室外机和水、电丶气等各种仪表及管线都被木篱围在里面,里面未被填满的空间,主人都会见缝插针地种上各种花卉,摆上几块观赏石。虽然每家门口的地方都不大,而且其间还分布着一些大小不一的各种井盖,但门前还都会用花盒或花盆进行装点。有些甚至把门前的

半幅面积都打造成了微形的花石景观,看上去很有意境。

用过几次餐后,感觉这里餐馆的店面都很局促,桌椅不仅规格小,而且布置非常紧凑。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面积,店家竟然脑洞大开,通过摆放一些异形桌椅的方式,把一些零碎的边角空间进行拼凑整合,从而多挤出一两个可用的餐位。毫不夸张地讲,人们在里面用餐时,都不能有较大幅度的动作,特别提醒那些身材有些肥硕的食客,一定要多加小心。避免上演汤洒碗碎地的情景尴尬剧。

超脱的老城同样弥漫着选战的滚滚硝烟,安倍与其对手们竞选自民党总裁的海报,也是到处乱贴。记得在一条辟静的小巷里,我正在以海报为背景,投入地为阿冰拍照时,却没注意到身后有一位耐心等待路过此处的老人家。阿冰发现后,忙示意我赶快给人家让路,谁想这位戴着渔夫帽的大爷并没有急着走开,似乎是想继续欣赏我们父女互动的画面,还主动地和我们搭话。阿冰告诉我说,老人家要帮我俩拍张合影。

来回京都,父女俩总该有张合影吧。这次我爽快地答应了陌生人的要求。这位大爷还真够敬业,他耐心地为我们拍了好几张。拍毕,正当我准备让阿冰付费时,却只见老人友善地向我们笑了笑,满足地转身离开了。我猛然想起在站前广场遇上的那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女子,心中不免有些惭愧。

很难想象,在京都见到的这些看上去普遍瘦小单薄而又温良恭谦的岛国民众,与当年那些侵华的虎狼之师有什么天然联系,也许人和禽兽的界限不是不可逾越。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为人随和包容,但我这被中华美食惯坏了的中国胃,却很挑剔,不好将就,西餐几乎不沾,日韩料理店也从未跨进过一步。为了安排好我的一日三餐,阿冰可算是费尽心机。因为她早已摸准了我的脉,所以便抓住我好面子的心里,有效地打出了一张文化牌,用来疏通我固执的胃口。在走进每家店用餐之前,她都会把这家店的掌故轶事,以及美食本身的渊源传说灌输给我,诱我欣然前往。愣是把每一次平淡无奇的充饥过程,都演绎成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文化盛宴。洋食丶定食、天津饭和日式拉面等等,每餐都不重样,差不多是对日本料理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抽样调查。其间父女俩还饶有兴致地对饮了两小瓶清酒。感觉最合口味的一餐,应该是在清水寺附近的一家小店里吃的那碗醇厚爽口的豚骨汤拉面。 阿冰说,这是一家人在祖屋里经营的非常有名的拉面馆,京都有很多这样家族式的老店,给咱端面的哪位清瘦帅气的大叔,就是本店的老板,今天的面也是他亲自做的。阿冰的话有多少可信度,我没有深究,但面的味道确实不一般,而且,从店面装饰的设计,到餐食用具的配置,都突显着浓郁的日式和风,墙壁上的两幅浮世绘,更是让陋室生辉。画中仕女们丰腴的身段和呆萌的表情,颇有几分大唐的风彩。

空间虽然狭小,却能让人感到很温馨。能用几十年或上百年的坚守,耐住寂寞,把一碗拉面做到极致,这种工匠精神,难能可贵,这也恰是我们当今社会所缺少的,值得尊敬和推崇。

作为一座收藏了日本1200年文化记忆的历史名都,京都有着太多值得探寻的地方。《源氏物语》的背景地、寓意深远的枯山水、花见小路上盛装出行的艺伎,还有一休哥的金阁寺,以及鸭川两岸迷人的风光,等等。三两天的浮光掠影,不过是管中窥豹。但仅此便足以俘获游人的心。

2019年3月于旅顺

更多心情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心情随笔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