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正月十五真热闹

作者: 贾春林2021/11/27生活随笔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在美好的祝福声里,笑吟吟地走来了。敲锣鼓、扭秧歌、舞龙耍狮子、吃元宵、赏烟花放鞭炮,在我的记忆里总觉得小时候的正月十五真热闹。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上元” ,其夜称之为“元宵” ,元宵节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自古以来,元宵观灯是我国民间贯穿古今的风俗习惯,因而元宵节又称之为灯节。古人在元宵节张灯结彩闹元宵的盛况,在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脍炙人口的词里可见一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把当时元宵节灯市的热闹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而我却对家乡的元宵节情有独钟、念念不忘,感觉那才叫真热闹!

按照传统习俗,在元宵节那天家家户户要聚在一起吃元宵”,“元宵”俗称“汤圆”,以糯米粉为皮,内裹糖馅,象征着家人团圆、和睦、幸福、甜蜜。小时候,元宵还是短缺食品,只有春节期间,在供销社和大集上才有出售,而且品种单一,塑料袋包装简单,不如现在有芝麻馅的、花生馅的、豆沙馅的、肉馅的等等,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但吃下一小碗味道甜美,浓香扑鼻的元宵,仍感觉回味无穷,赛过人间任何美味。

在辽东地区,元宵节的重要习俗还有送灯、赏灯和骨碌冰。每年的这天晚上,天刚蒙蒙黑,我们小哥几个便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自家的坟茔地,把自己亲手扎制的灯笼放在先人的坟前,点燃蜡烛,然后再给先辈们烧纸,让这野外坟地灯火通明,意味着让九泉之下的先人们在这一天也能看见光明。如今,父母已去世,我们几个哥哥又远离家乡,这项重任只能落在在乡下务农的弟弟和侄儿身上了!

这种纸糊的灯笼及蜡烛缺点是光亮飘忽不定,烛火被风一吹极易熄灭或点燃灯笼引起山火,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所以送灯时需要倍加小心。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用塑料、玻璃制成的小灯笼在市场上出现,电子灯逐渐取代了蜡烛,人们在十五送灯时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山上豆大的微光连成一片,蔚为壮观。

人们为什么要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往坟茔地送灯呢?奶奶曾经告诉我:正月十五又叫“鬼节”,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另外,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人丁兴旺,后代万千。年少的我对这些话似懂非懂,反倒增加了一丝神秘感。

赏灯又叫看百家灯。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个传说,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如果一个小孩能看到一百家的灯笼,保证一辈子不闹眼病。所以,当年我们这些小孩每到这一天就成群结队,村前村后跑个遍,为的是多看几盏花灯,祛病祈福。老家还有一种习俗叫“踩灯”,主角是村里的秧歌队,那情景令人过目难忘。这天晚上,秧歌队在“傻公子”的带领下,穿戴整齐,伴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手举各式各样的花灯,挨家逐户踩个遍,最后来到远离村庄的十字路口,把身上的彩妆脱下使劲抖搂几下,然后把秧歌队带的所有灯笼集中在一起一把大火烧掉,寓意把鬼邪驱除到村外,消灾祛祸,保一方平安。

最有意思的是,元宵节当天新媳妇还要“躲灯”,就是不能在家过节,也不许回娘家,要在天黑前由亲戚接出去,因为迷信说法:十五不躲灯死公公。

正月十五“骨碌”冰是满族的传统风俗,现在没能延续下来。早年,这天傍晚,大姑娘、小媳妇和小孩成群结队来到铮明瓦亮、光滑无比的大河套。大家一边在冰上翻滚,一边念念有词:骨碌、骨碌冰,不腰痛不腿疼;骨碌、骨碌冰,身上轻一轻……

后来,我搬进了城里,这些传统的风俗活动就很难看到或参与到了。但现在每到正月十五,市里也会有一些秧歌汇演、燃放礼花等庆祝活动,热闹劲儿一点也不比乡下差。

更多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生活随笔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