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小镇大厨

作者: 庞立群2021/10/28生活随笔

虫鸣夜,一行人风雨兼程赶至安徽定远县合蚌省道边的那家餐馆时,已是当晚9点多了。

有地方上的朋友招呼,店家自是早有准备。落座不久,八碟凉菜一上桌,热菜随即粉墨登场,红烧茴香牛肉、定远土鸡、卤鹅、狮子头……满满一桌子菜。这地道的定远菜就是够辣、够味,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味蕾。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定远这地方的麻雀都能喝三两酒。推托不掉朋友的盛情,于是一行人也便第一次喝起了定远的老明光白酒,土菜加土酒,搭配还不赖。

土菜好吃,大厨是否长得也很土呢?正寻思着,喧嚣声中,大厨进来敬酒了。我定睛一看,谢了顶的大厨约摸60岁年纪,身材并不高大,但颇为壮实。男人间酒杯一碰,话匣子也就打开了。大厨说:“这家饭店开了有40多年了。24岁那年,父亲去世后,我自然成了家里的主心骨,与妻子一起接手,苦心经营这家饭店。”“那时的日子还真叫苦,不仅要养育自己的几个孩子,还要帮助寡母一起拉扯带大5个年幼的兄弟姐妹。”大厨接着说道。

一家老小生活来源从何而来?就是靠这家饭店。“这么多年来,我既当老板又当厨师,起早贪黑进货、备菜、研究厨艺,闲时还得维系客户资源。日子过得不易,现今总算熬出头了。兄弟姐妹早已分别成家,自己的小孩也已成年,”大厨补充说:“开店这么多年,自己也练就了几道特色菜,食客间口碑还不错。譬方说,就为那红烧茴香牛肉、卤鹅,还有客人专门从县城甚至滁州慕名过来品尝。今儿个你们多吃点。”看我环顾四周,大厨又说:“这家饭店是我在上世纪90年代翻建的,否则早已是破旧不堪了。应该还是小镇上第一家翻建的餐馆。”

席间有朋友问大厨:“你对自己的菜这么有信心,为何不去外地开家徽菜馆,传递一下徽风皖韵的同时顺便开开眼界?”大厨笑着回答:“兄弟姐妹、子女现今一切安好。特别是我那少时顽劣的五弟,参军入伍后来上军校,成长为一名县团级干部,这也是我的骄傲啊。这些年,我爬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头,也着实累了。年纪大了,哪儿都不去了。守着这家店就能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我注意到,大厨讲这话时眼神清澈而悠远,没有酒肆间的那份俗气。想想也是,人这一辈子要背负的东西太多,少时背书包,年轻时背恋人,结婚后背孩子,成年后背负的则是责任。我忽然想到,这个大厨无疑应是这个家庭乃至小镇受人尊敬的人物。简短的几句话当然不足于涵盖他这大半辈子人生所经历的各种酸甜苦辣。大厨烹饪的菜肴入味三分,让人难忘,但其隐匿在饭菜背后,长兄为父的情怀以及数十年勤俭持家、用心经营餐馆所怀揣的那份爱与坚守无疑更值得我们敬重。

大厨口中提及的五弟是我的好友。

更多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生活随笔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