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日志 > 空间日志 > 正文

温柔何必“限量”

作者: 阿蒙2021/08/30空间日志

弹幕,指的是在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弹出的评论性字幕。每个人都可以是弹幕的收看者,也可以是弹幕的发送者。于是,弹幕里常常充满“刀光剑影”,人人指手画脚,字字见血封喉。

最近,某网络综艺节目的弹幕画风大变,场面“温和包容”,俱是安慰赞美。原来,受邀艺人曾患上抑郁症,又在节目里哭了个梨花带雨、楚楚可怜。许多网友自觉维持“弹幕礼仪”,要求大家给予抑郁症患者理解和关爱。

网络给了网友们一张隐藏身份的面具,于是少部分人卸下了伪装、抛弃了规则、放纵了恶意,那么其他大部分人呢?就在沉默中容许网络文化的底线一降再降吗?

“弹幕礼仪”的存在,说明“沉默的大多数”网友可以发声、可以站出来维护他人权益、可以主导话语权和舆论氛围,极少数热衷恶意攻击的网友也可以进行自我约束或者被环境所约束。网络文明的秩序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有效保护了绝对弱势群体。这样的默契,体现了人性中善良和闪光的时刻,也展现了人心中温柔与关照的力量。

可是,网友的温柔非要这样“限量”供应吗?如果不是居高临下面对弱势群体,或者对方没有彻底崩溃、没有做出毫无反抗之力的姿态,那么网络氛围就无法包容,网友们就不能温柔以待吗?

我们应该注意到网络文化氛围对现实生活秩序的“反作用力”。有些人搞不清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区别,把网络环境下的低俗言论、恶形恶状带进了生活中,仿佛是从发泄情绪的树洞中掏出了某种暴戾成性的猛药,吞进肚中之后变成了比最初的狂躁更狂躁、比自己的愤怒更愤怒、比原本的败坏更败坏的“怪物”。

过去,这个“树洞”是社交媒体;而现在,这个“树洞”也许是视频弹幕。你放进的是刻薄,他拿出来的可能就是仇恨;你放进去的是温柔,他拿出来的可能就是尊重;当你号召所有人都放进去一点同理心,那么大家最终收获的可能就是互相之间的理解与宽容。

从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开始,这条传递温柔的路需要越走越宽,不限量、不设槛、不是施舍同情,而是推己及人、敬上接下。如果你心中有爱,请多说一句、多做一点,让网络树洞成为温暖心灵的容身之所,那真实世界里的生活也定会稍稍美好一些。

人类为何而存在?难道不是为了一个更美好、文明且充满希望的明天吗?

更多空间日志

猜你喜欢

更多空间日志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