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情感驿站 > 正文

小人书时代

作者: 王琪2021/08/18情感驿站

如果问如今四十岁向上的人童年时代印象最深的启蒙读物是什么?他们肯定都会不约而同地告诉你说:那是小人书啊,一辈子也忘记不了的。

小人书俗称连环画,是那个精神食粮极度匮乏的年代里特有的产物,是那个时期绝大多数儿童赖以度日的最好读物。可以想象曾经一度风靡全国城乡的小人书让多少孤寂的孩子沉醉于其中,又曾经给这些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多少的慰藉。

我大概是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接触小人书的,那时候只知道看小人书上的图画觉得好玩,待上了小学一年级,多少识得了图画下面的那几个字,也就不由自主地痴迷起小人书来。

那时候城里出租小人书给人看的摊子很多,一分钱让看一本,好一点贵一点的要两分钱才给看。如果口袋里有那么一两分钱,就可以坐在地摊旁的小木凳上,美美地捧着本小人书津津有味地待上一两个小时,那种情景和滋味,现在想起来依然是那么的温煦和甜蜜。

我去看小人书最多的地方是在离学校不远的一户人家里。出租小人书的是这家人的大女儿,一个身体高度残疾的十几岁的女孩子。这家是城里小人书藏书最多的人家,常常是一放学以后,小小的屋子里就坐满了来看小人书的孩子,一个个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翻看着手里的小人书。屋子里静得出奇,除了女摊主不时挪动着她用于行路用的两个木凳外,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年轻的女摊主两条腿不能站立走路,一只膀子弯曲在胸前不能动也是残疾的,只有另一只手臂勉强还可以活动,她就用这只可以活动的手臂依靠两个木凳来挪动着自己的身体,整理着那一本本用针线穿好挂在墙壁上的小人书。很难想象她是如何将那些众多的小人书整理得漂漂亮亮的,彩色的封面都包上了塑料布,损坏的页面也用糨糊粘贴得很好。没事的时候,她就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静静地看着我们这些默默无语的小读者们,不知道她心里想的是什么,是羡慕我们这些读书郎,还是想着她的小人书为她今天所带来的收入?

也记不清到底在她家里看了多少本小人书了,反正我是从小人书上知道了《水浒》、《三国》和《西游记》,还有那许许多多穿着古装的古人儿,也有很多没法看到的电影,就从小人书上欣赏到了。更多的则是那个时代所宣传的英雄人物,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刘文学等等,却从小人书上先于课本知道了他们的事迹。还有很多映射那个时代特征的小人书,印象最深的是曾经看过一部描写红小兵和坏人斗争的动画片,后来有了小人书,也就租了看了好几遍,很为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现在想来真觉得可笑,才那么大一点的小孩子,知道什么阶级斗争啊,还抓了个搞破坏的地主分子,这都是作者当时为了政治形势的需要而胡编乱造的。

租小人书看,时间一长,就梦想想自己也能拥有一定数量的小人书。于是口袋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的那几个零花钱省了又省,总算也买了十几本小人书。后来冬天到了,我上学去得早来不及在家里吃早饭,母亲便每天给我五分钱让我路上买个早点吃,这钱我就省了下来,两三天就够买一本小人书的了。虽然饿着肚子上学的滋味很不好受,可是看着家里属于自己的渐渐多起来的一本本崭新的小人书,心里那个甜啊,比吃什么好东西都带劲。

妹妹看到我的小人书多了起来,便怂恿我也去摆地摊出租小人书。拗不过她,尽管心疼自己那些喷着油墨香的小人书,可是想拥有更多的小人书的诱惑更大,于是星期天和放暑假的日子,便带着我的那些小人书和家里的几个小木凳,也在街头摆起了地摊,挣了点钱还是买我的小人书。这样我的小人书越来越多,居然放了整整两个小木箱。直到我上三年级以后,又迷上了没有图画的大部头小说,这才将我的那些小人书束之高阁,不过我一直很好地收藏着它们,毕竟那是我童年最美好的一段记忆。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小人书的时代也渐渐地终于结束了。有一天我离开家外出上学,几年后毕业回来,收拾东西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我那些尘封已久的小人书,可遍寻之后也没找到它们的踪影,问父亲我的那些小人书放那了?父亲不以为然地说放在家里占地方早卖给收破烂的人了。我闻言差点没晕了过去,再问父亲卖了多少钱?父亲伸出一个巴掌说五元吧,差点又没让我喷饭。

又过了几年,在和父亲的一次闲聊中谈起了我那些不知现在何处的小人书,问父亲知道现在它们价值多少?父亲摇摇头说不知道。我也伸出了一个巴掌,父亲说五百元?我摇摇头告诉他价值五万,父亲立刻大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这回该轮到他差点晕了过去。

更多情感驿站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驿站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