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日志 > 心情日志 > 正文

那年头,你家请裁缝做新衣过年吗

作者: 吴永荣2021/07/04心情日志

入了农历腊月门,如果时光向上推30年,那时的扬中无论城里或乡下,有一道自然的美景——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请裁缝做新衣服过年。这对于80后的年轻人来说也许感到陌生而不可理解,其实这段真实的传统文化,我总觉得难以释怀,有一种不写不快之感。

由于地处长江之中,自扬中成洲有人居住后,又由于当时交通不便的环境,先辈们除了垦荒种地,基本上无其它经济收入。学一门手艺,谋一条生活出路,成了祖辈们对下代的希望。于是,学木匠、瓦匠、篾匠、铁匠等等,这些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手工艺,成了部分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于是在扬中民间,早就有“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之说。而学做裁缝,既干净卫生又不要花费很多体力,自然是过去许多扬中人选择。如果被人家请做上门工,主人会供应三餐饭,一包香烟,即使在当干部、做工厂的一般每月只有五十余元工资的情况下,裁缝可以每天得到二元的工钱,这在当时来说,确实是一份不错的行业。

笔者曾经做过并不完整的调查,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只有27万余人的扬中,每个大队(现在叫村)都有裁缝,总人数约二千余人。在解放前,一些稍有经济头脑的家庭,还将掌握了裁缝手艺的后辈送往周边的城市,被称为“红帮”裁缝,即使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有扬中裁缝的一席之地,有的甚至成了某服装厂的领导。而扬中建国前去香港从业的人员中,百分之五十以上是做裁缝手艺的,较有名气的如新坝五一村左培龙先生的“中侨国货服装主理”,三茅同心村胡传真先生的“上海缝师”,原丰裕镇永固村朱进才先生等。而胡师傅专做手工旗袍,香港多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服装以及每年一度的“港姐选美”所著旗袍多数都出自胡先生的作坊,就连香港知名慈善家邵逸夫夫人方逸华也慕名邀请胡师傅入府为其制作旗袍。笔者有一次赴港,正遇上香港年度遴选“港姐”,曾当面见过获选“港姐”第一名的向海岚小姐,她自备衣料,请胡师傅量体裁衣,当知我来自内地,她非常大方地握手欢迎、交谈,毫无高傲凌人之感。

而普通扬中人家请裁缝做衣服,较忙碌的是在春夏交替换季之时和临近春节做新衣服过年。民间曾流传 “有钱没钱,做件新衣过年”之说。腊月没到,就开始与裁缝预订时间,而裁缝师傅也会按来者时间的先后合理安排上门做工时间。轮到谁家,家里会有人至裁缝师傅家中将缝纫机担挑于家中,安排好早餐后,拿出早已备好的衣料和需要制作的衣服对裁缝师傅作清楚说明,经过测量,师傅便开始裁剪、制作。一般人家都会要做上二、三天时间。所以如果一个生产队(现在叫村民小组)请的是同一位裁缝师傅,基本上要忙到除夕前一天,心情急躁的人家总会不停地追问何时轮到自家。那个年代,主人对裁缝师傅的招待也是很客气的,早饭必然是扬中传统的菜包圆子,中午有肉有鱼,另外还有几道素菜,酒是必上的,而裁缝师傅也很通情,尽管主人十分热情,但师傅只会吃二、三块肉,对鱼不会动筷,一般待收工时才会食用。客气的主家还会供应“晚茶”,完工后即如数付给工钱,对当天未完成的零工,裁缝师傅会带回家晚上开夜工,第二天交给主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成衣市场迅速发展,记得当时三茅镇上最大的服装商场是县政府对面的“江洲大楼”,接着通达商厦、扬中商城也随之而上,各种品牌、各种样式,各个年龄的顾客都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四季服装。如今人口相对集中的三茅,经营服装的大小商店已达数百家之多,且来自外地的经营户也不算少。服装市场的火爆,冷落了往日忙碌的裁缝师傅,如今除了在利民市场看到几位既卖布料又做服装的裁缝外,请裁缝做新衣过年已经成为我们记忆中的往事了。而一部分早年有裁缝手艺者则办起了服装厂,以制作劳保服装和防寒服为主,有不少人还发了财。扬中的服装曾先于常熟,常熟商贩早年还到扬中批发服装,只可惜扬中当年未抓住机遇,未进行品牌化规模化生产,让常熟服装市场占领了商机,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即便如此,经营数十年的扬中富民巷服装至今生意依然享誉全国。

曾经为我家做过二十多年衣服的是邻村的一位裁缝师傅姓张,他不但手艺精湛,且性格温和,人品亦佳,我一直记在心里。早些年见他在自家路边搭了一个棚屋,做些制衣零活。前两年土地被规划成了居民点,我便很难见到张师傅,经打听,张师傅已八十有余,现在有一份征地补偿费安度余生,倒也让我感到放心,祝愿张师傅及所有曾经为扬中百姓做新衣过年的老师傅都能晚年幸福快乐

更多心情日志

猜你喜欢

更多心情日志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