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责任的文章

2021/04/26好文章

责任心

文/陈广胜

二战时期,英国受训的特工得到指令:假如被俘,必须保持48小时的沉默,以便同伴有时间逃脱。这48小时是底线约定,沉默正是对同伴的责任。

责任,即分内应做之事。分内的边界究竟有多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尺度,有的基于法律规定,有的依据市场契约,有的出乎道德良心。责任心越强,人们会把更多的义务揽在身上,肩上挑起的担子也将格外沉重。

此类担子是无形的,但任何人都无一例外拥有。它也许是天然的义务,就像父母有责任养育儿女,儿女有责任赡养父母;它也许是人与人之间的托付,如春秋年间赵氏托孤,程婴、公孙杵臼为保忠良一线血脉,作出了极大的自我牺牲;它也许是职业岗位的规矩,好比在航海界,船长只能最后一个弃船。可以说,人们在世上有多少个角色,便有相应的多少种责任。

不仅如此,责任还体现为社会使命。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荡起无数人位卑不忘忧国的情怀。尤其是鲁迅先生所指“中国的脊梁”,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之所以“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说千道万,只因一颗舍我其谁、勇砥中流的责任心。

在现代社会,公民责任具有最广泛的存在性。每个人都依法享有公民权利,每一项权利都对应着公民责任。如果说天下没有免费的酒宴,自然也没有不承担责任的权利。不过,正因人人皆有,公民责任反容易缺位。如此引发的严重后果,被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写成了一首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诗被刻在美国波士顿的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从起初到最后,“我”都没有说话。也许对被追杀者,“我”曾带有几分同情,但仍然充当了一个无声的旁观者,可这样的沉默却是不负责任。于是,等到“再也没有人站起来”的时候,“我”同样也成了沉默的牺牲品。

20世纪上半叶的情形,是否会在21世纪的今天复制?

不容回避,当今社会无论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还是学术造假、司法不公等问题上,都暴露出比较普遍的责任缺失。究其原因,则与“搭便车”心理相关——反正不缺我一个。但是,假如大家面对责任都后退半步,不去履行基本的职业操守,甚至打心底不尊重法律规定,那谁还会“不合时宜”地尽责?

可以想见,当责任缺失突破了某个阀值,整个社会就容易陷入无序状态。逃避自己的公民责任,往往成为人们的习惯,成为明哲保身的共同选择。当然,这不可能带来“胜利大逃亡”,它最终导致人人都是受害者的大结局。

世上没有不可或缺的人,但只要生而为人,就有了不可推卸的责任。援引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名言,“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何时做?”在责任面前是否迈前一步,不取决于能力,而在于那一点品质。只有人人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全社会才有一环扣一环的责任链条,不致于沦为道德海洋里的“泰坦尼克”。

责任其实出自人的良知,它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就像上班面对客户微笑,生产讲求真材实料,出行不随地丢一堆垃圾,执法能依照心中的公平正义……这些看似普通,却都印着“责任”两个大字。责任无小事,担责是本事。当越来越多人对一言一行负责,将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整个社会就多了互信,人们也将生活得更加省心。

责任无疑是负担,但正如梁启超所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任何人在世上都不可能孤立生存,相互依靠必然要求相互负责。难以想像,现实中存在一个毫无责任、义务的人,要么说明他没有存在的必要。人生的价值,取决于自身承担的责任。了无牵挂、无责可担是极大的悲哀,而能够扛起别人的期望则是一种快乐。即使最懒惰的人,也想证明自己有用,而担责就是他在社会的用场。

责任心从根本上是面向自己的。假如一个人对自己都不负责,怎么可能对别人负责?自我担当是对其他人担当的前提,也是对社会担当的基石。一切的负责,首先源于对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行为负责。因此,唤醒对自我的责任,也会随之激活对社会的责任心,从而更可感知自己存在的重要,通过极大地发掘体内潜能,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充分体现生命的意义。

奖励是一种责任

文/刘自龙

手机上号容易,销号却难。也可不销,欠费3个月自动停机,像我这样专门去排队销号的人实在很少。我之所以决心销号,是因为除了请单位出面帮忙外,我无法将一个集团网内已经不用的号码收费降低到最低限度。我只有销号。

营业员似乎有些磨蹭,正要发作,她却告诉我:“先生,你有2000多分的积分还未兑奖,是否先兑了?”当然兑了,我都记不得还有积分的事。她小跑着出门,一会儿又小跑着回来,气喘吁吁,帮我领来一把雨伞。

伞是好伞,可对于我这个从不打伞的人来说无关紧要,倒是这个营业员,让我心头一动。我本带着情绪而来,却意外地碰上了一件高兴事。

出门之后,我拨通了客服热线,请他们一定要在公司内部奖励刚才为我销号的营业员,并告知了她的工号。热线是录音的,我不放心,啰里嗦嗦地说了几遍,直到对方告诉我说,他们一定会向领导汇报并认真处理时,我才满意地挂上电话。

同事小马疑惑,我对他说:“奖励很重要,她很年轻,这件事,也许决定她一生的工作态度……”潜意识里,我是在对自己说话:“每个单位都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也有投机取巧者,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奖励和批评,谁还愿意多做事做好事?……”

奖励是一种责任,尽管我只是一名匆匆的过客。我希望那个为素不相识的营业员请奖的电话,能够自上而下地转达到她所在的营业部,并被当做正面教材。而她,也会因为这件事,让小姐妹们羡慕不已。

人,活着就是一种责任

伴随着一声儿童的呱呱声响,一个幼小的生命就此诞生在这个世界之上,自此父母多了一份责任。

由幼年的懵懂无知,我们慢慢的一点点成长着,其过程中会遇到很到人,有朋友,有喜欢的人,有爱的人,有爱我们的人。在不经世事的年代里,我们欢笑嘻哈,打打闹闹,演唱着这美好的锦年时光。有欢笑,有苦恼,也有哭闹,各种表情不露点痕的演露在我们的脸上,这时的我们是快乐且幸福的,因为不懂世事,所以可以无忧无虑的过着、玩着、疯着,一切烦恼皆是来去自如,不留残影,即过即忘。

只是好景不留,好事不常在,随着时间的变幻推移,我们始终会长大,也会不断的改变着。身体的变化使得我们对异性变得敏感,思想的变化使得我们对看问题的态度变得深奥,我们一步步向着成年的方向靠拢,收获着一点一滴经历过得来的成熟,却不曾发现,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失去的,总是个比数关系。

长大了也就意味着,不能再随心所欲孩子气了,什么事都得三思而后行,不可鲁莽冲动,也要为自己的人生路做好思想准备。

总认为,人活着,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痛苦。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不同,走的每一段路也不相同,所造就的思想也有天地悬殊之别。碌碌无为是一生,坚持奋斗是一生,无所事是一生,坚强不屈是一生,游手好闲是一生,争权夺利是一生,勾心斗角是一生,无私奉献是一生等等。这些都是人生路,有的人在最初就选择了自己的命运,于是便一辈子如此走下去,也有的人茫然不知路在何方,在红尘中迷失,找不到方向。

迷失于世的人,生活没有主心骨。不明所以的活着,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亦是不明白自己将在何方落地生根,总是随波逐流的流浪着,心也漂浮着,总是通过自己的眼睛,期盼着去到更远的地方。这是一种颓败,萎靡的生活状态,百废不兴。人生无目标、无梦想,只有空想、妄想。找不到方向,生活就会陷入迷惘之中,什么都变得不重要,不在乎。

人,活着就是一种责任,消极的生活态度就等于是慢性自杀。

对生活失去自信的人,闷闷不乐是内心的真实面,八面玲珑是外在的处世是态度,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不单单是为了生活而活着,人活着是要担负起一定的责任,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和朋友,这些都是爱你的人亦是你爱的人,谁能抛下这些?如果能,那只能证明你无情且自私到极致,已到无药可救得地步。

生活就是一门哲学,你看不清,就是画地为牢困自己;你看得清,便是开阔天空放自我自由。你可以迷茫,但你不能无知,你可以迟钝,还是不能无知,无知是可怕的,它能让你一无所有。肩膀上有负担,只要是人,谁都有,不要怨天尤人,天不会悲悯人,凡是还都得靠自己。

生活,是一种无奈,半点无奈半点不由人。

现实中的,总是与理想中的有着天壤之别。来世界一遭,品尝一杯苦酒,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岂是能喝尽尝尽的酒?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只为更好的活着,只为比别人活得更好。谁不想,整日能游山玩水、随心所欲的过日子?谁又愿意起早贪黑、顶风冒雪的过日子?天上不会掉馅饼,生活没有这般好事,不管你想要得到什么,总是要付出一定代价。

人活着就要好好的活着,想要得到的就去付出,虽然付出不一定有很大的回报,但是不付出就绝对不会有回报。爱,是一种精神支柱,有了爱,我们才有责任,有了责任,我们才能更顽强的活着。

浮华沧桑转眼已换变,一来一去不过是短短几十载,人死了,什么都化为乌有。因为有自己所爱,有爱自己之人,这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最大的收获,即便生命短暂也是快活。

责任,重于泰山;爱情,轻如鸿毛

说我不负责任,可是爱情到底与责任何关?

我只是不想结婚,不代表我准备随时跑路。你说再过几年,我就混不了风口浪尖了。怎么,那我就应该趁现在把自己嫁出去,然后呢?这又不是甩货呢。你说你是认真的,所以你想要和我结婚。我说我也是认真的,但我觉得爱情无法选择,更无法开条件。难道我不和你结婚,你就无法爱我了吗?这样的逻辑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好吧,就算爱情与责任有关,我也是那个从不需要任何人来为我负责的奇怪人类。我觉得,因为责任而裹缚一个人爱的本能与天性是最原始的罪恶。当你要求一个人为了你所谓的爱而放弃去爱别人的权利,那还是爱吗?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但我们也都能理解欲罢不能,欲爱不能的痛苦。只有当你懂得给你爱的人自由,你的心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爱情,就是那么个轻浮的东西。这种轻浮,是心动。

想说我的一段感情:

认识他时,他已经有了结婚的对象,那感觉好像是一双手,如果你放开了,就真的没有了。于是,我抓住了,更紧的抓住了。你没有时间去思考什么别的问题,你的情直接就过渡到了爱,每拥抱一次,都象是一对生死离别的恋人,每说一次“我爱你”,都象是在挥手道别。你必须加快脚步,跑得比所有人都快,用一周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去赶超别人一年的爱恋,我做到了。他是我的了。在那一刻,我有点茫然,事情的转折是很突如其来的,一切都缓慢了下来。再一次,你没有余地去思考什么别的问题,你的爱直接就上升到了责任。后来我们结婚又离婚了。一起又不一起,我想,其实两个人的彼此适合无非两种情况,一是真的适合,一是两人中的一人因为爱而放弃了自己的一部份个性,或是隐藏了。当然,也不排除两人都彼此妥协的可能。当你太想去爱一个人时,那就像是你生活的全部意义,你的所有思维都围绕着这一件事情展开,不由自主的,你改变了自己。你吃别人爱吃的东西,你玩别人爱做的游戏,你听别人爱听的歌曲,你的得到只在于津津有味的品着他脸上的笑容,舒服着他的舒服。 其实,你的心一刻也没有平静过,你追求生活的脚步也一刻没有停止过,只是,暂时的遗忘了。他说,他对我的感情也许很平淡,但他以前如此,今后还是如此直到一辈子,可我不是,我的爱虽然热烈,却短暂,我是真的喜欢过他,后来也是真的不喜欢了,倒都是真实的。 说什么好呢?爱可以很美好,也可以很残忍,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曾经的欢乐伴着回不去的时光。让他相信了,又失望了,是我对他的伤害。

命运弄人的,在我的这一段之后的感情中,我却是成为了这一段感情中的“他”.更加耐人寻味的,在我与他分手转而投入那另一个人的怀抱中的时候,我曾经写下了一个问题问那个誓要把我从他的身边带走的人。我问:“还有一个人,你是否也是这样的爱着我,爱不释手只因为我是别人的。视我的一切需求为你的己任,许诺我一切所有的美好生活,甘愿做一个爱情的盲从分子?这让我害怕。是否爱情的欢颜只在无休止的逐鹿与占有! ”

结果,果不其然。但这次我是真的理解他,就像我理解当年的自己。

从此我明白了,不光是我,我们一个人都是停不下脚步的。于是,我更习惯于随着自己那一刻最真的一个感觉去选择,视生命如青春般的短暂,而不会因为害怕失去什么而放弃改变,也不为了讨好某人去选择改变,即便那人我爱。谁说得准我能活到哪一天?刻意的粉饰等于欺骗。这也是为什么,别人眼里的我从来都不会后悔,很简单,因为我遵从了那一刻最真实的自己,如果怎样也是命中注定,活该如此。如此想,就勇敢了。总是尽可能的让自己更诚实一些,想要得的到、得不到的爱都实实在在的。

嗯,也许吧,就像你说的,我与你见过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不同,但你又无法否认,我是如此真实,为此你被我吸引。

2012.6.4

天长地久的是心动,然后才是爱情

没有心动,要责任管屁用

你觉得如此思想的我就是对爱不屑吗?其实,我满怀深情

更多好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好文章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