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感悟文章 > 心灵感悟 > 正文

心灵之美

作者: 杨国军2021/04/16心灵感悟

心灵之美有其内在一份纯净,埋藏在肌肤的深层处,留在深邃思想的高洁中,还原人性本能的善良里。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寻找一份天然的质朴,美丽,可是它又不是随意就可触及的。平常所谓的心灵之美,多少给人留下抽象的概念,模糊的直感。

心灵之美靠媒体、舆论宣传固然是一条途径,而更为真实的是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唯有如此,心灵之美才有深厚的土壤;纯美的思想才能扎根于民众;人性本能的善心也会闪烁无穷的光芒。少年时代读过的焦裕禄、雷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迹,也曾经在心底留存,输入天真纯朴的思想。长大成人后,也尝试以一颗美好的心灵去抚慰受着忧伤的他人,把天然的温情默默地抛撒更多贫苦群体。我在追寻美丽纯朴中长大,而思想灵魂燃烧的灼热催促我成长、成熟。读书,学习,善思,勤专,用心观察,才有一番对心灵之美的感悟、感慨、感叹。

我发现,寻求一种美丽的品德、高尚的情怀的过程是艰难的。常常听到说,有老人摔倒在大街上,施救者反而受到责备。原因是老人若是因病倒地,贸然搬动会加剧病情增加危险。这就引发了“老人摔倒,该不该去施救”的争议。若是有病?该不该第一时间送去医院?若因搬运加重病情,施救的人要不要承担这样的责任?赞成者认为,施救者是出于良知良能的行为,应该鼓励受到赞扬;如果因施救导致病人病情加重,大家都去谴责、甚至要求施救者承受巨额补偿的,孰是孰非,作为旁听旁观者不应胡乱议论,更不该随意评判彼对此错。大凡有几分社会责任感的人,遇到这类情况,都可能出于本能站出来。这个时候他是没有时间考虑是与非,对和错,得与失的,评论者应该关注的重点在这里,便不会对施救者的行为本身评判感到为难了。之后才是方式方法,怎么正确解救因病摔倒的老人。我想说的是,人性本能与处事方法谁更重要?我的答案是前者。试想,如果一个懂得施救摔倒老人常识的人,因为顾虑施救可能带来的麻烦而不行动,与不懂救护知识、出于本能去帮助摔倒老人,两相比较,谁更具备人性的真善美呢?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的认知,是我本能的体悟,是对心灵之美的一种浅见。是想说明,对心灵之美、对需要弘扬的社会风尚,应放在具体环境中去找着力点,在所处的因果关系的终结处去观、感。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特定的所指,有针对性的识别。

要缔造一颗美丽心灵,从看似平常的小事做起,从最不起眼的事物入手,练就其思想的远大和哲思,那么你想要做成的善事、良举,会因此散发灼热的光芒,那么良善的美德,会优雅地伴随你一生的足迹,从心底释放美丽纯洁的花朵。

纯美之心固然难以造就,而达到一个人的心灵之美需要千锤百炼,毕其一生心血锻造。我们不求全责备,也不要求尽善尽美,心中盛满洁净的灵魂,何愁不绽放丰硕的果实?带着一颗虔诚的心灵,天人合一,美的灵感则丰盈满堂,善的轮回永无始结,爱心的传递延绵不尽。把美藏在心底,将一份责任置于骨髓,在肌体血液里储存,心灵之美将是蓄积已久的春苗出土、吐芳展容,在自然界的活力与生机中独占鳌头,迎着一轮火红的太阳,定格在人生最美的时光里。

更多心灵感悟

猜你喜欢

更多心灵感悟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