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日志 > 心情日志 > 正文

去苏州听评弹

作者: 陆小鹿2021/03/31心情日志

苏州评弹,记不起来听过几次,印象中从来没有正儿八经认真听过。好几次都是吃饭的餐厅自带评弹,聊天的间隙耳边飘来几句嗯嗯哎哎,听不懂在唱些什么,但糯米般绵软入骨的韵味还是感受到了。

后来喜欢上范宗沛,台湾音乐人,经常单曲循环他和林海合作的《杨柳》。有一回,想深入听听范宗沛,打开他的一张专辑《水色》,结果被惊到了,尤喜里面的一首《摆渡人之歌》,潺潺水声中传来轻清柔缓的苏州评弹,甚是有味。

于是找了个周末,特地去到苏州补课。听闻平江路上有家评弹博物馆,下车便直奔那里去。

在博物馆里看到一张民国演出的价目表,挺有意思,上写:“特聘评弹名家徐云志,今日开讲,长篇弹词。”后面附着茶水价钱:“龙井茶十五文、祁门红茶十五文、旗枪茶十五文……”第二排是小零食:“面筋百叶包八文、茴香茶叶蛋六文、乌苏豆六文……”什么是旗枪茶?什么又是乌苏豆?老实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两个名字,回来百度,算是长知识了。遥想当年,泡一杯茶水,吃点小零食,听名家开讲长篇弹词,当真是舒服惬意的享受。

当然,如今在姑苏想听场评弹也非难事,评弹博物馆里就有一个现成的老书场,叫“吴苑深处”。

午后一点,我买了一张状元桌的票,30元,送一杯碧螺春,坐进了这个江南最雅的书场。虽然没有零食售卖,坐在状元椅上也觉沾染到了古老的味道。

当天来听评弹的以当地老人为多,也有慕名前来的四方游客。苏州老人可以购买联票,不贵,每天来听一曲,就当茶余饭后的休闲活动,着实令人羡慕。

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我之前听的那些集说、唱、弹为一体的实际上是弹词。对于外地人而言,如果没有吴侬软语的基础,要想听懂唱的部分是有难度的。当我听得一脸迷惑,看到苏州老人们闭着眼睛随着音调的起伏摇头晃脑听得一脸沉醉,不由又对他们心生羡慕。任何一样东西,只有深入进去,才能领略到深层次的美,那是一种幸福

关于弹词,张爱玲在《谈音乐》里提过一笔:“弹词我只听见过一次,一个瘦长脸的年轻人唱《描金凤》,每隔两句,句尾就加上极其肯定的‘嗯,嗯,嗯’。每‘嗯’一下,把头摇一摇,像是咬着人的肉不放似的。对于有些听众,这大约是软性刺激。”

“咬着人的肉不放”,虽然说得有些刻薄,但“软性刺激”这四个字形容得确实好。是慢慢的渗透才能制造出软性的刺激。虽然听不懂唱词,但真的没有关系,琵琶三弦丝丝入扣的韵味还是让人为之倾倒,余音缭绕,百转千回,恍如隔世,吴苑深处这一段柔软的时光被我记在了脑中。只是,环顾四周,鲜见年轻的听众,他们更热衷流连于平江路的文艺小店。想来,能耐心坐下来听完两个小时的长篇弹词,是需要有一颗静心的。

更多心情日志

猜你喜欢

更多心情日志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