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犁铧的隐喻

作者: 任崇喜2021/01/19生活随笔

读闲书,没想到接连知晓的两种风俗,竟然都与犁铧有关。

一是,大年初一,在山地,早起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左手将除夕夜放入炉火中的犁铧用钳子夹起,右手端一碗醋,边走边将醋浇洒在烧得通红的犁铧上,遍及各个房间。最后,他将犁铧从大门口水道眼中塞到外边,顺手将一木棍(俗称“拦门棍”)横置于大门槛里,敞开大门。

另一是,在一些农村婚礼上,迎亲的花轿行到新郎门前时,一人一手用火钳夹一烧红的犁铧,口称“犁铧本是金,称它为老君,烧红谁也不敢侵”,一手端醋或水,将其浇于犁铧上,只听得哧哧啦啦响声一片,并不断冒起白烟。

这两种风俗,分别为“解犁”和“激犁”,取的是“吉利”之意。

在我的印象中,犁铧不过是最普通的农具,是农民耕地时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的工具。一块面目黝黑的生铁,经过高温熔化,被浇注在一个V形模具里,然后取出、淬火、冷却,便成为其貌不扬的犁铧,底面平直、背面拱起、两翼开刃。没有打磨的犁铧,看上去有些丑陋。特别在冬日,它被高高地挂在墙头,或者遗弃在毫不起眼的角落,直到灰尘覆面、锈迹斑斑,等待在某个春日被唤醒,恢复边角锋利、冷酷严峻的面容。

“犁,利也,利发土,绝草根;田,填也,五谷填满其中。”从石器时代的石犁,到青铜器时代的铜犁,一直到如今的木犁、铁犁,甚至还有皇帝御用耕田的“金犁”。这个“犁”字,见证着中国农耕文明近6000年的历史。犁铧铸造与使用,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显著标志。

“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盘,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通常,一张木犁由犁把、犁辕、犁铧、犁镜、搭梢等多部件组成。犁把上圆下方、上细下粗,下端倾斜着与一块横托木连接在一起。犁辕前细后粗,前端弯曲成钩,用来连接动力,后端穿过扶手中下部的方孔与横托木的后端连接。木犁的下端呈三角形的铁器就是犁铧。犁镜安在犁铧上方,呈翻转的椭圆形,由铸铁或钢板制成,表面光滑,用于将犁起的土翻在一边。

“惟犁之有金,犹弧之有矢。弧以矢为机,犁以金为齿。起土锸刃同,截荒剑锋比。缅怀神农学,利端从此始。”别小看犁铧这一铁片,中国几千年农耕史,就是由它耕耘过来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一年年,一代代,中国农人长期以来坚持精耕细作,认为“人不亏地,地不亏人;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每到耕田季节,农人就会破晓起身,“紧犁辕,装犁铧,上犁头,套犁扣,绞犁索,执犁鞭,扛着犁”,牵着耕牛,下田耕地。

“三青高岭峙东西,岭上风光一望齐。千顷绿畴平似掌,蒙蒙春雨动春犁。”春天里,莺飞草绿,田野是一张大纸,写满希冀,期待农人尽情地挥洒。农人一手掌着犁辕,一手扬鞭。鞭不时打在耕牛背上,每打一下,农人嘴里就吆喝一下,耕牛听这一喊就格外卖力。锋利的铧尖探进土层,插入大地的深处,沉睡的土地被犁铧唤醒。犁铧翻开一年的陈土,犹如翻开一年的希望。

新翻开的泥土,散发出春日特有的潮湿气息,扑鼻而来的是新鲜,迸发出积攒一个冬日的活力。

一排一排新鲜的泥土,在农人脚下次第铺展开来,一道道长长的墒沟不断向前推去、在身后伸延。

农人踩着新翻开的泥土,吆喝着耕牛,或深或浅,或紧或慢,不断调整着前进的速度和节奏,像在演绎一首进行曲,开阖有度。

农人,耕牛,犁铧,田野,组成一幅天然水墨画,像是从远古的农耕时代一路而来,自然而和谐。

犁地讲究“犁着生土”,认为“地收一张犁”“地犁三遍顶茬肥”。民间犁田时,十分重视“墒情”。犁地时,开犁的第一遭称“打墒”,最后一犁留下的沟称“墒沟”。农人通过它“验墒”以了解“墒情”。“验墒”时,农人用手抓起犁过的田土,如可搦成团,扔在地下又可撒成面,则表明土壤湿度均匀、宜于耕作,称“合墒地”。

这样想来,那两种民俗,不仅仅讨的是吉利,更为的是开始。“解犁”,是期盼新一年的好开端。新人结合,情投意合,此后的绵绵日子,需要他们同心协力开启。新娘下车之前,不光有持犁铧转三圈的规矩,怎么还有撒花生和红枣的传统习俗?这个不难理解,就是祝新娘早生贵子,让生命的烟火延续,繁衍家族的根系。

这民间智慧的隐喻,就藏在厚重的文化里。

更多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生活随笔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