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习惯的文章

2021/01/06好文章

大一,习惯走过

文/楚嫣然一笑

人越成长,越容易习惯!——孟非

都说时间如隙,眨眼间,从大一开学小鲜肉到如今的大二师姐,日子真的越过越少,越过越快。前段时间,有师妹问我,大一到大二的感觉是怎样的,我沉默,只说了两个字“习惯。”

是的,渐渐的习惯,慢慢的麻木,悠悠的中毒,从大一到大二,中了安逸的毒。

大一刚接触大学,对未来抱着无数的憧憬和抱负,想象着自己在大学中叱咤风云、锻炼能力、策划人生,憧憬着自己在未来一展才华、脱颖而出,或者幻想着自己在学校中简单学习,邂逅美女帅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一切的希望,一切的向往,一切的渴望,或许是一切大一学生刚刚开始的憧憬。

或许慢慢地,在大学生活的安逸轻松下,没有高中考试的压力,没有家长老师的具体期待,我们放开了曾经的雄心壮志,只剩下安逸;或许,大学中突如其来的社团活动,没有以前的单调学习,没有以前的三点一线,我们放开了励志奋斗,留下了丰富;或许,大学学习时间的充裕让人猝不及防,没有高三的紧张压迫,没有学习的规定镣铐,我们放开了规划人生,取下了轻松……

有时候感概,那句话什么着什么着就习惯了真的是真理,大一,玩着玩着就习惯了。当时间从我们看视频的键盘间走过,我们不在意,当时间从我们玩聚会的酒杯旁溜过,我们没感觉,当时间从我们逛街的人行道上走过,我们没注意,或许,大一,就是这么过的,或许可以说,就是这么颓废的。 现在,站在大二的时间轴上,真的好想给大一的安逸自己扇几个响亮的耳光,并狠狠骂一顿,“说好的努力奋斗呢?说好的规划时间呢?说好的掌握未来呢?就这么安逸,这么颓废,对得起曾经在校门前的信誓旦旦吗?……”好想说好多,但是没有用,或许就算说了也不一定做得到,道理谁都懂,只是一般人都会屈服于大学生活的丰富,在渐渐的安逸中磨平了我们的暂漏锋芒,我们总是会习惯。

七堇年说:“人生如路,需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无数的大一同学们会在生活节奏急转的大学学习中松懈下来,大一,很多时候会是一个大学真真成功的第一步,迈出去了,未来四年,你的奋斗,会是习惯,迈不出去,以后生活,你的颓废,也会是习惯,需要你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改变的艰难阻碍。

不知不觉说了一大堆废话,但是,如今大二的我只想跟大一的师弟师妹们说一句:“大一,不要松懈,不要安逸,记得我们曾经的豪言壮语,去实现它,不要让轻松成为我们的习惯。”

当阅读已成习惯

文/程中学

当阅读已成一种习惯,是种愉悦的精神享受。阅读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对我而言,阅读,是点亮我生命的那盏灯。

记忆中,从什么时候养成阅读习惯的,还真说不清楚。小时候,父亲是最早教我写自己名字的人。会写自己的名字后,我自然也认得了关于我名字的那三个字。从此,“对号入座”就成了我的“阅读”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看到有关我名字的字,我都格外高兴,拍着小手高兴地对大人说:“瞧,那个字我也认得……”有时会是一块招牌,有时会是一道商标,有时会是一页画报,有时,是从大人看的那些厚厚的书上……那书上的字真多,可我就只认得三个字,这使我无比懊恼,于是一心盼着自己快快长大,也想像大人那样认更多的字,读很多的书。

上幼儿园了,老师教我们一些很简单的字,我又会读又会写,学得很快。从此,在生活中、在书上找我认得的字成了一种习惯。后来,我上了小学,学会了拼音和查字典,即使不认得的字也难不倒我了。慢慢地,我从简单的认字,学会了读书。

我真正学会读书,就是我可以学着同村高年级的大孩子,坐在院坝里,或站在门前的田埂上,沐浴着晨光放声朗读,一口气把一篇课文完整地读完,再朗声背诵出来。那时的读物,大多都是我们所学的课本。每背会一篇课文,内心都有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慢慢地,课本上的文章已满足不了我的读书需求,我便将视线移到课外,寻找我的“精神”粮食。

课外书来之不易。在物资贫乏的年月,父母没有多余的钱为我买书,我就向有书的同学们借。借书不易,所以每次读书,我都格外仔细、认真!这就是我从单纯的认字读书到用心阅读的转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沉浸在书的世界中,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使我感受到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经过艰辛的长途跋涉,眼前瞬间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和买书成为我生活里变得和吃饭穿衣一样平常。闲暇之余,手捧一本喜爱的散文,它可以随时带你走进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或感受异域风情,或欣赏春花秋月,无论远古还是未来,都仿佛是身临其境;阅读励志之作,从中吸取足够的坚强与毅力,也可以把自己培养成一位生活中的强者,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体会几首好诗,品几阕宋词,将心灵融入古人的世界,把酒言欢,对月高歌,于悲喜忧愁间,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妙,更能让人心旷神怡。

阅读,让我获得了知识这笔丰厚的财富。它使我的

父亲的习惯

文/wonderwingliu

父亲是文革后的大学生,虽然只是电大毕业,但对于他们这种被红色潮流推攘着上山下乡没有正经读过几天书的一代人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可能就是这少有的读书人气质,让他在我儿时记忆里总是和周遭的人不一样。

父亲是极爱干净的人。小时候我家住在一个筒子楼里,一层楼公用一个卫生间和一个自来水间,每户人家住一个房间,有点像大学宿舍。房子是单位分配的,自然一层楼里住的都是同一单位的人, 平时开门关门都打招呼,十分熟络。我们这些半大小孩到了放学时间就满楼道穿,最爱玩的就是躲迷藏,因为我们可以随便穿进任何一户人家躲起来,也绝不会被邻居阿姨赶走,因为她们的娃可能此时正躲在楼道里不知那家的门背后。也就是这种游戏让我发现整整一层楼 10多户人家中我家的地板是最干净的。那个时代还没有什么木地板,大理石地板之说,所有的房子统一的水泥地。 水泥地有个特点无论怎么打扫总是有种灰蒙蒙不干净的感觉。记忆中父亲特别喜欢扫地拖地, 长年累月之下我家的水泥地面居然被磨出了镜面效果,能照出人影来,这是楼里绝无仅有的。而且我家每个周末是扫除日,父亲总教我用抹布把每件家具擦了又擦连板凳腿都不放过。那时楼里的叔叔阿姨都说这是读书人的习惯,夸我母亲找了个好老公。可母亲总是不以为然,因为这个筒子楼的房子是母亲单位分配的, 父亲虽然工龄长可在单位一直分不到房子,这让母亲总是抱怨。

父亲还是筒子楼里厨神级人物。那时各家是没有厨房的,做饭就在楼道里,张家吃啥。李家喝啥,楼道里做个深呼吸就能知道。父亲很会做小菜,他一掌勺,楼道里各家的阿姨都会围到我家灶台旁边看看父亲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他老说做饭是个简单愉快的事,因为这可以让你清空大脑全身心的投入。可我就是笨,在家的日子从来就学不会,连菜都摘不好。

我在离开家之前一直是父亲的失败品, 以他的说法我是好吃懒作光贪耍之徒, 满身的缺点简直出去就是给他老人家丢人。那时的我最讨厌的事就是收拾房间还有就是洗碗。在我决定离开家出去独立的时候父亲断言我不出半年自己就乖乖回家了,而且一定是蓬头垢面的。

可我这一离开已快二十年了,我没有如父亲预言的那样蓬头垢面的回去。离开家后我变的越来越像父亲。和别人合租房子我无法忍受室友的不整洁,我希望每样东西放在该在的地方,我也不能习惯房间里面堆放太多无用的东西,于是我开始不停的扔,在我的概念里只要长时间不用的一定属于垃圾得扔掉或卖掉。 窗明几净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习惯似乎没有刻意培养自然存在于我的体内。到了该迸发的时便不知不觉从指尖流淌出来了。记得父亲第一来上海看我走进我的家时吃惊不小, 懒丫头不见了。

至于我的烹饪技巧,我实在无法让厨神级的父亲满意,刀工火候样样不行。不过我在心烦意躁之时都会选择自己下厨,买一堆菜把自己关在厨房里有条不紊的摘菜,洗菜,炒菜。然后一家人慢慢品尝。在这个过程里所有与手上活无关的事我都不会想,只关注正在做的事。这样让我放松。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能父亲的习惯早已在我出生时随血液流入我体内,慢慢的生根发芽。

慢慢的父亲的习惯变成了我的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文/宋文娟

宋代的皇帝赵恒在《劝学》诗中写到: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到了读书的诸多好处;也有言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很多关于读书的格言我们耳熟能详,现实中学识渊博的学者名人总会让我们心生崇拜和敬仰,因为他们身上闪耀着的智慧光芒令人折服。显而易见,读书能增长知识,有益身心。就拿我们而言,从小到大因为有书的“涵养”,才让我们成长为身心丰盈的人,越来越完美的人,更快适应社会的人。

“苏秦握锥刺骨,孙康映雪夜读,车辄荧囊照书……”,小时候我们就看过听过很多勤奋读书的故事,那个时候的物质条件远远不如现在,没有电视、电脑林林总总的电子媒体,却拥有着别样的快乐和充实:记忆中那些陪伴我们的丢沙包、跳皮筋、踢毽子等经典游戏,还有那种有插图有文字的小人书,买的时候极少,多半是看到别人的好书就眼馋,生生等着别人一睹为快后,才厚着脸皮借来轮流看,因为缺乏,所以珍视,就连上厕所的时候都要“带着看”,那些故事、人物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上小学、中学、高中,课业、成绩、升学。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家长和老师都会向我们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上大学,才能走出去,找份好工作,摆脱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所以,求学后的我们为了生活得更好,日日以书为友,埋头于各种规定的课本,沉浸于各科的题海大战,那时的我们真的很努力学习,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甚至真正上大学后,我们依然“挑灯夜读”,不过可以随心所欲自由地选择,看小说、杂志、报纸,那些个初高中被看作“不务正业”的书。有时候为了抢到自己喜欢的书,还会提前赶到图书阅览室等着开门……

可是现在呢?走上工作岗位后,还有多少人能有上学时的那股冲劲?现在的我们每天仍旧过了半夜才睡觉,只是大多数人并不是在看书、学习,而是看电视、看电影、玩游戏、玩手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有时也会问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难道就这样虚度了,以后真的不会后悔么?突然就想起了这么一句话:少时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再看我们的周围:宣传文化中心三楼,便是市里的图书馆。但是,在这里工作近四个年头里,我几乎没怎么看见过前来读书的人,甚至在自己工作的头两年里,根本不知楼里还有这么个“场所”。走进阅览室里,没有读者的图书馆,长期“保持”着一副安静冷清的样子。一度以为,是因为各种手续很麻烦,所以“搞得”大家都不愿来,但事实是:图书馆实行开架借书,借阅手续也简单,只需要办一个借书证,就可以免费借阅图书,除图书馆工作人员政治或业务学习外,全天候开放。可是即便如此,作为既有精力又有了一定财力的我们,还是很少光顾,与书是那么近,可又那么远。各种便利的阅读条件与环境,各种好书如云,又有多少人愿意静心读书?我们又读过几本呢?

快节奏的生活,浮躁的人心,工作生活的压力,社会的现实面前,我们给自己很多理由,翻书的时候少之又少,也变得越来越“功利”,在书店里最畅销的永远是各种学习用的辅导教材、各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赶考资料,其他的都渐渐成了“陪衬”,成了“稍带”。一次去书店“探访”,发现一个家长领着一名小学生在买书,三本书里最上面的一本竟然是《汤姆叔叔的小屋》,我内心不禁有些小小惊讶,这样繁重的课业下还有如此“开明”的家长,谁知他们告诉我这些都是老师要求的必读名著。那么,如果没有要求,没有规定,又有多少家长们、孩子们会自愿买“课外书”?

当然,我们身边也不乏那些爱看书,把读书当作快乐的幸福“书虫”。朋友的爱人是名语文老师,也是个很喜欢买书、看书的主。在书店、淘宝网、当当网每次买书都要花好几百块钱,一年几次好几千就没了,同事表示很不能理解,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想看什么书网上一搜全出来,又方便还快捷,干嘛非要买书看,花那么多钱,真是让人心疼。但是他爱人说,那书只有捧在手里看才有味,和看着冷冰冰的屏幕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他还有一套自己感染教育孩子多读书的“招数”,就是家里到处摆的都是书,乱七八糟的还不让人收拾,说要给孩子打造书香氛围,在孩子无聊的时候,手边的书也许就无意间被拿起了,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虽然我们不能尽数认同这种“理论”,但是这种精神和态度却值得学习和传扬。

而现在的“书香为伴、文化过节”,将阅读作为充实内心、自我充电、自我调节的好方式;各地举办的主题读书节、读书会、读书月、读书交流活动等,正以各种方式唤醒着全民阅读的意识和阅读的热情,在积极参与中认识体味到阅读的乐趣。甚至近年来各种文化类节目的热播,诸如《一战到底》、《中华好诗词》、《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种兼具娱乐性与知识性的节目受到各个年龄段、各行各业人士的喜欢、参与和追捧,掀起了社会文化的新风尚。我们记住了各式各样的题型,也曾跃跃欲试,但我们更记住的是那些选手们的睿智、渊博、见多识广,他们让多少人在自叹弗如中重燃起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热情。

普希金说过,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科洛廖夫说过,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雨果也说过,书籍是改造人类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是这种养料。那么,具体到每个人,不仅要有物质生活,更要有精神生活,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需求。而读书则是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会让我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而我要说,读书会让我们脱离“贫瘠”,变得有内涵,也更自信。

所以,爱上读书,纯粹的读书,有选择性地读书,无关名利、完全发自内心。它就像精神食粮,为我们生命所需。吃饭可以强健我们的身体,读书则可以强大我们的精神。一个人要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就需要不断的读书、学习,增长知识,完善自己,一个民族亦是如此。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如何拥有智慧、文明和伟大?因此,我们应该把读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热爱读书,把读书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像吃饭那样每天必须要进行的动作。

更多好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好文章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