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情感短文 > 正文

村小笔记

作者: 崔天清2020/12/26情感短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丁家沟丁氏门宗的大祠堂积善祠办成了小学。年久失修的破祠堂,成了村里人儿时求学的圣地。我上学时,教我们的老师是王书豪。他瘦高个子,国字脸。举止文雅,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

书豪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毛笔字书写,要求学生随时准备好纸、笔、墨、砚,那时书写的主要工具便是一支小楷毛笔。纸,有小本子,大本子;墨,即小香墨,有圆形的,条方形的;砚呢,那就离奇古怪了,除了极个别学生有一方泥烧小砚外,大部分学生是将自家或别家小孩吃饭不小心打缺的破碗捡来,让大人轻轻敲去边缘,将剩下的碗底翻面即成,其实不叫砚,准确称墨盘,又俗称“瓦圆魁”。别认为这东西不受看,可用时很管事,粗糙,磨墨快浓。

当时洗笔打水的地方就在祠堂右侧靠山崖下的一个泉水凼,几十个学生争着洗笔打水,场面极为混乱,有个别调皮捣蛋的人在当中你拥我挤,一不小心,有人踩在水凼里,又是哭,又是笑,有人跑去跟老师告状。

同学们打水的用具,一般是在医生那里要的空药瓶,其中拇指头大小的针药胶塞瓶居多,这种瓶便于携带,塞紧后不易渗水。大家将水打来后,开始磨墨,这时整个教室里只听见切切擦擦的磨墨声,空气里散发出一股股沁人心脾的墨香味,这香味穿过窗门、教室门,弥散在天井里,过厅中,最后飘出积善祠小学的大门外。

书豪老师教写毛笔字时常说:“写字如做人,要实在。要做到一点如桃,一撇如刀,横平竖直,笔笔见效。”

从积善祠小学出去的学生,大多带有一手好字。书豪老师之后,又来了一位师范院校艺专毕业的李术益老师。此人中等个儿,胖墩墩的。浓密的黑发梳了个大背头,红润的娃娃脸写满笑意。看上去既随和又有些艺术家的范儿。

他听到积善祠小学重视书写的传统特色,非常兴奋。他先后办起了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为了帮学生们克服用纸,用墨,用笔的困难,就灵机一动,决定把自己当年用水练字的法儿推而广之。他把山泉引到操场边,安上许多水龙头便于取水。又就地取材,从山上割来蓑草,砍来小斑竹,制成支支大毛笔发给学生,由他们自带水桶。随时利用课余时间在操坝上,进行水书训练。

李老师不断推陈出新,将书豪老师留传下来的写字诀与小学课本上的古诗,编排成了一套声形并茂的水书教材。有一年,县教育局在积善祠小学召开素质教育现场会,来了参观者二百多人,整个活动,分为书法组,绘画组,模型组,秧歌队……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书法组。宽阔的操场上,几十个学生身着整洁的校服,手持一支一米多长的大笔,每人右侧学校发给一只红色塑料小水桶,特别光鲜醒目。

分列排阵,纵横贯行,前面一个高个子女生指挥口令一下,几十个学生举起斑竹大笔,且歌且舞:“一点如桃,一撇如刀,横平竖直,弯钩上翘……”这声音不快不慢,这动作一笔一换,时而左移,时而右变,时而跨出马步,时而又作秉笔直书状。接下来,开始水写古诗,只见领写的花季少女,一边用她那银铃般的天籁之声领诵诗文,一边用她那纤纤玉手起笔挥毫。顿时,数十人和声如雷,起笔如林,挥毫如雨,气势磅礴,变化多端。在场的领导与老师见状,无不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时间过去多年,在普通的积善祠小学,书豪与术益两位老师的故事一直在流传。

更多情感短文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短文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