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日志 > 心情日志 > 正文

从BP机到可视电话

作者: 合肥苏延根2020/10/30心情日志

当年,女友一咬牙,向自己的工友东挪西借,凑足千元,在合肥百货大楼买了一款数字式的BP机。买之前,在买数字显示还是汉字显示的两种机型上,我与她争论很久。汉字显示的BP机,虽然只能显示少量的汉字,但它的个头比数字显示的BP机大,挂在腰间气派些,且声音比较清晰,能赚足眼球。

女友不同意,主要原因是汉字显示的比数字显示的机子贵近一倍。当年我的工资也就在四百元左右,女友的工资在二百元左右。她在位于大东门附近的一家国营单位招待所打工,总台有部固定电话。每次我打电话找女友时,都要先拨通总台的电话让人去喊。楼上楼下一亮嗓子,全楼的人都能听到。次数多了,女友觉得很不好意思。我联系她不容易,她想联系我更难。

当年,我所在的工地位于葛淝路1号淝河汽车制造厂附近,修合肥的外环线。从市政府广场坐公交车,出芜湖路不远,便到了城乡接合部。沿途的水泥路不宽,两车互错时都要小心翼翼。规模不大的乡镇企业沿街都是,大多是家庭作坊式。能够有点规模、有厂房的乡镇企业,在我印象中,一个是砖窑厂,一个是淝河钢窗厂。

沿途企业卫生意识很差,厂区排出的污水,也没进入地下管网,直接从地表上的沟渠排到水塘里。微风吹过一池发绿发黑的污水,难以形容地刺鼻。我所在的工地上没有电话,她要想联系我,除非到工地上去找。

从大东门到淝河汽车制造厂,坐2路公交车在市府广场附近下车,然后步行至市府广场。当年的市府广场并非单纯的广场,不是卖百货就是露天式的排档,人流如织。因为临近逍遥津公园和三孝口商业街,东西南北的人都在此集中转车,因而,大排档的生意特别好,常常都要排队,有时来不及吃,只好空肚子上车。

公交车沿途的停靠点,出芜湖路,上车的都是挑篮拎筐的,鸡鸣鸭叫的,车上就是一个小型的农贸市场。一路颠簸,一路尘土,到我的驻地要将近2个小时。不论是女友找我,还是我找女友,都得请一天的假。自从有了BP机后,女友联系我方便多了。但想回个电话,却要迈开双腿走上几里路。驻地虽属郊区,电话也属于奢侈品,街上的公用电话也不多,装部电话从申请到开通,要一个月时间,还要缴纳二千多元的初装费——相当于大多数人家的大半年收入。

当年的通话费用:市内电话费,每分钟一元;长途话费,每分钟二元五角,能不打就不打。而女友也给我立条不成文的规定,假如呼叫一次,可回可不回;呼叫两次或两次以上,就必须要回。

2015年秋,当我再次踏上非洲的土地,我与女友即现在的妻子,都换上了4G的手机,虽然流量用得快,也贵,但我还是用手机带着远隔万里的妻子的一双好奇的眼睛,看看世界上另一个国度。在妻子的眼里,非洲的天空虽是蓝色的,但地表污染却不容忽视。非洲城市的地下管网并不健全,污水和生活废水,都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地下或河流;白色的塑料垃圾,瓜皮果屑随处扔。由于环保意识的缺失和高昂的成本,固体废弃垃圾不能及时外运,居民区周围就近堆放的垃圾随处可见。铁皮屋顶、水泥预制砖块砌成的棚户区,充斥着城市中的绝大多数空间。妻说,这让她想到了我们小时候的生活情景。

当我将妻子站在合肥东门拍摄的我们居住小区的视频,给非洲的朋友分享时,他们的目光充满羡慕与神往:绿荫环绕的宽阔的沥青路面,随处可见的环保垃圾桶,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并不过分。车流如水的景象,正在无声地诉说着合肥的繁华。一眼望不到头的廿埠河,像绿色的丝绦点缀在城中,不急不缓地流向视线之外。我居住的高楼,还有许多鳞次栉比的高楼,矗立在河的两岸。不远处的公园,在阳光的呵护下流彩滴翠……非洲的朋友看了,都跷起大拇指,兴奋地说:CHINA。

平凡的合肥城,因为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因为矢志不渝的创造创新,已被改造得不再平凡,并且大放异彩!

更多心情日志

猜你喜欢

更多心情日志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