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情感驿站 > 正文

我家的那座老屋

作者: 邓斌2020/10/10情感驿站

我家老屋是一座100多年历史的府第式清代琉璃瓦府院,原为六合院,现遗有四合院。整个府院墙身外砌以火砖,内侧为夹充“土角块”, 人们称之“包皮筒”。在“品”字形结构的基础上加建门楼,门框为条形青石,门顶墙上浮雕着“明经第”三字。老屋的整体构造古色古香,别树一格,颇具特色。

踏入老屋,仰望厅堂墙壁,上面绘着式样各异的古典图案,惹人发思古之幽情。我曾祖父邓大茂就是这座古屋的老主人。据记载,我曾祖父清代光绪年间考取了正途岁贡生,仼职于琼洲(海南)定安县训导,相当于今天的县教育局局长。在任期间,曾祖父从海南请来水工,在南边田村中建起了这座300多平方米的“明经第”府院。三年任期满后,曾祖父告老还乡南边田村,在这里定居办私塾。

老屋不仅为社会培育了人才,还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我家父辈居住的那座百年老屋,曾是徐闻县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林飞雄在徐闻东部领导开展解放游击战争活动隐蔽驻所之一,即是当时地下党在前山乡的一处交通联络站。

老屋原本建在南边田村中央,村四周长满热带常绿的原始山林,林木茂盛,古树参天蔽日,古时是老虎出没的地方,地理位置恐怖,使这个府院更是“藏匿”得隐秘。老屋府院连厅堂共有10间房屋和一个天井,前有大门出入,内二头有后门通往后山坡,这里环境幽雅安静,十分有利于地下党和游击队领导人开展隐蔽的革命活动。当时,徐闻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之一林飞雄以校长身份在前山小学教书,我父亲就是他的学生。在林飞雄的影响下,父亲加入了党组织,经常率领一部分游击队员深藏在这密林中的这座老屋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血雨腥风的斗争。

根据父亲生前回忆,林飞雄经常冒着艰险,隐居在我家老屋里指导工作。同志们往来不绝,会议也在家内召开,父亲负责通讯联系、传送文件。我爷爷是一个不理事的“无声佬”,经常外出做手艺工不在家,家中的母亲全权承担了对同志们的送往迎来、餐宿接待、掩护组织,协助党做了些艰险工作。从此以后,我家的那座老屋便成为了地下党联络站,许多地下工作者途中也常常在我家落脚,林飞雄同志也就在这里带领着前山革命志士走上了红色之路。

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有时晚上很晚老屋里还在秘密开会,父亲常常在深夜走出门口巡回,并安排我母亲站岗放哨,待到会议结束同志们全部安全回家,我家门口的这个警戒哨才能最后撤离。

老屋的交通站运行一年多来,父亲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日夜奔波。工作上,父亲对党领导的身份与行动做到绝对保密,不露蛛丝马迹。生活上,根据自家的条件,尽力照顾。林飞雄等领导人在我家那座老屋开展地下工作的这一段时间,没有发生过一点差错。这个红色的火苗燃烧地,一直燃烧到徐闻解放。

如今,不论是公事或私事,我每当到了前山, 都要回村子里去看看老屋,从老屋的南头走到北头,又从老屋的北头回到南头,或站在院子中央里,看看这个曾经在解放事业中,在险恶的环境中为革命工作和徐闻的解放事业做出不朽贡献的地下党交通站。

更多情感驿站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驿站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