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感悟文章 > 感悟生命 > 正文

寻找生命中的那本书

作者: 冻凤秋2020/10/08感悟生命

如果生命的最初,恰好有一本好书在手边静静地等着你,你很快就看到了它,喜欢它,被它触动,那么它会在你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你爱上阅读。

此后,你会不断地遇到很多好书,也会被教导说要读这本或那本经典,你可能并不喜欢,硬着头皮看了一半就放下了。你继续在书海里遨游,一些书出现在你的视野里,稍作停留就消失了;一些书会让你又哭又笑,被轮番放在床头,在寂静的时刻反复回味;更有那么一本知名度颇高的书,曾被你放在包里,随身携带,形影不离,你摘抄了其中的很多词句,背得滚瓜烂熟,跟人炫耀。

有一天,当你经历了一些世事,有着起起伏伏的人生际遇,那些所见、所爱、所体验、所遗失的事物,那些内心深处的喜悦与孤单,你知道在根本处,生命的况味是难以言传的。这个时候,有些文字像是从天而降,让你某些混沌的感知得到豁然贯通。这些文字或许来自一本你很早之前就知道但并未去读的书,或许来自你曾经读过但当时并未读懂的书,或许来自一个偶然的机缘,它也许并不知名,但从此,你钟情于它,它日渐融入你的精神血脉。

2018年的这个春天,当我捧着最新出版的《风吹书香》,当中原风读书会的师友们纷纷发来祝贺的话语,当接到地市、高校等诸多关于读书分享的邀请,我想到最多的便是这句:寻找生命中的那本书。

4月21日那个骤雨初歇的午后,在郑州瓦库17号店,那个质朴幽雅的空间,每一颗跳动的心也在安静、虔诚中看到它曾走过的历程,那些被书引领,与书呼应的时刻,那些丰盈的享受,那些深沉的收获。

王守国先生如今的身份是省文联党组书记,骨子里,他始终是个读书人。传统文化、古典诗词浸润着他,所以一开口,就是诗。宋代诗人苏轼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黄庭坚的“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等,信手拈来。他为当日的读书会现场赋诗一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雅聚在瓦库,静听读书声。”

他说书籍一直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如果没有文字典籍的记载,文明就缺乏坚实的基础。他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在喧嚣浮躁的生活中,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气定神闲地读书,无论对于提升素养,还是丰富精神生活,都是无可替代的,最具价值的。

何弘先生如今的身份是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河南省文学院院长,著名评论家。他说文学的发展与传播的方式密切相关。从利于口口相传的押韵诗歌,到便于简洁书写的文言文,到伴随印刷技术成熟而兴盛的小说,再到当下的网络文学,莫不如此。

他说,《风吹书香》是关于阅读的阅读,它呈现的是当下关于阅读一个整体的样貌。他说,阅读是人成本最低的享受。读一本好书就是经历一个不同的人生。每一个人只能活一次,但阅读是拓展人生无限可能的方式,会让我们变得丰富。

作家乔叶数次做客中原风读书会,《风吹书香》结集,她诚恳作序,写下《风与树》一文。她说,打开《风吹书香》,便有浩荡之风扑面而来,有的是春风,和煦,温暖;有的是夏风,热烈,滚烫;有的是秋风,饱含沉甸甸的果香。她说,在中原风的场域里,我相信这风和风中之树的恒久,更相信:一棵树只要在风中留下,就在这世界扎下了坚实的根。

她说,在这种风中行走,总会让我的心中充满了幸福的珍重,也总会让我涌起一阵阵强烈的渴望:想要做一棵树。努力地,做一棵不错的树!

她说,我认识的凤秋是一个充满了善意的人,这个见人就嫣然浅笑的娴静女子,性情谦和纯善,把这么多爱读书、爱写作的人凝聚在一起,传播书香。如果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的话,就是文学界和读书人的福气。

中原风读书会第一期,作家刘先琴就专门到场祝贺。这一次,她思接千载,从人类最初的起源说到文字诞生的意义。她追问:当下,还有多少人不是为了利益去读书?还有多少人把这种最本真的东西留存?她畅想,如果后人考古到21世纪,也许会挖掘到计算机的遗迹,倘若还能发现书和文字,就说明这个时代还有人在读书,在仰望精神的光芒。

作家何频是报纸副刊的忠实作者和读者。那天,听“金嗓子”陶真朗诵那篇《端午时节,在古雅的文字里看草见花》,他感慨,这些都是书带来的缘分。他说,在这个时代,还是要多看纸质书,刷屏刷不出经典的味道。

那天,茅盾文学奖得主李佩甫老师来到中原风读书会。朗诵家肖月动情朗诵那篇《真正的天堂,就是读书的模样》,现场读者再次聆听到作家李佩甫的成长、读书、写作心路。他如何在写作中与灵魂对话,如何把整个平原含在血脉里,以智慧的目光重新审视。

他说,敢称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只有河南。文字在这里诞生,人类有了文字,才能把经验、智慧保存下来,传给后人,这才有了人类精神的传承。他引用一个俄罗斯作家朋友的话说,商人之间的交往是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这样我们彼此手里只有一个苹果。但知识界、文化界的交流,却是你给我一个思想,我给你一个思想,这样我们至少有了两个思想。

他感谢中原风读书会对好书、好作家的推介,以这种方式来推广阅读,会让更多人,让我们的下一代,通过读书,来丰富自己,清洗自己,健康地成长。

那天,评论家单占生老师受邀主持中原风读书会。其实那天一开场,朗诵家秦莉就读到那篇《这一夜,文化的感召力唤我们来》。那是2015年4月21日,整整三年过去,诗人马新朝老师的身影永远地留在风中。那夜,单占生老师说,读书本身是一件孤独的事情,我们要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跟灵魂对话。

张鲜明老师曾经为“中原风”副刊和中原风读书会付出太多心血。作为省诗歌学会会长,内心深处,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一个在书中不断寻找自我的人。

那天,听着诗人苏小七用娇俏的声音读《刹那欢喜》一文,里面的那个“红姐姐”、诗人赵红也在现场静静聆听。还有那些曾在书中出现的名字,编者李爽,写作者青青、如月、文平、碎碎等,摄影师邓放、曹森等;还有娴雅的朗诵者高英老师,一向支持文学事业的潘松安先生,优秀的出版人陈杰女士等。

那一天,我说到时间,当我们赋予时间以形式感,它便有了意义。当天瓦库书屋的成立亦是如此,所以这一切,这些相聚,这些欢喜,这些为推广阅读所做的事情,最终要实现的,不过是一种对书的热爱,一种自在的阅读状态。

但愿更多人能找到生命中的那本书,那会是你终生相携的光亮。

更多感悟生命

猜你喜欢

更多感悟生命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