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美文 > 空间美文 > 正文

猴为鉴

作者: 疏泽民2020/09/23空间美文

看央视科教片《动物世界》,一群猕猴在密林间攀援、跳跃、追逐、嬉戏,机灵而又调皮,有几只还跑到山下农家小院,抓起镜子,左顾右盼,对镜中的自己充满好奇。镜面反射出太阳的折光,透过电视屏幕,晃了我的眼。我一个激灵,抬眼看了看墙上的日历,才发现猴年已悄然来临。

我不知道猴年是不是猴子的本命年,但我知道,因为有了猴,才有了历法和纪年。在这个蓝色星球上,人类是由猴的同类——类人猿慢慢进化演变而来,演变的副产品,便是语言、文字和猴文化。郭沐若先生曾考证推断,在原始社会,猴曾被当作殷人的图腾。早在三千多年前,善于形象思维的先民,就把活泼可爱的猴子刻成了象形文字。在古代甲骨文中,“猴”为“侯”,表示人在山崖间行猎。后来为了说明它是兽类,就加上了反犬旁,写成现在的“猴”。到了唐代,印度佛教文化的渗入,我国“神猴”在民间广泛流传,宋代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出现了铜头铁额的独行者;而到了明代,吴承恩的著名小说《西游记》,塑造了除妖斩魔的正义神猴形象,更是将猴文化推向极致。

猴是灵长类哺乳动物,它机敏,活泼,聪明,勇敢,勤劳,深受人们喜爱。传统民俗将它作为吉祥物,甚至奉猴为神。在绘画中,猴骑马背,寓意马上封侯;桂花树上大猴驼着小猴,旁边有只小蜜蜂,寓意“花开富贵,辈辈封侯”。剪纸图案中,蹲在桃树上的猴子,两只手臂弯在耳朵两侧作蝠状,寓意“福寿双全”。民俗中,西北等地农家炕头上供有护娃猴,黄河流域古渡口码头雕有护航猴,黄土高原一带拴马柱上刻有避瘟猴,此外还有贺寿之神“抱桃猴”,祈求功名的“马上猴”。在民间传统节日中,贵州荔波、独山一带布依族农历二月二为隆重的“猴节”,山东兖州春节期间有传统的“请猴”。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猴的敬重和对猴文化的推崇。

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猴走进了我们的世界,或者说,我们走进了猴的生活圈。同为高级灵长类,猴被我们驯服,为我们服务。例如猴可以帮人们采挖草药,采摘树果,帮人放羊,充当导游,试用新药,代替人到危险和未知环境中探险,却不计任何报酬。走在大街上,有时会遇到耍猴人,牵着被驯化的猴子表演节目,博来看客的围观和解囊。在一阵阵喝彩声中,猴显得更加卖力,也许在它看来,我们才是真正的“玩偶”。以猴眼看世界,忽然发现:人猴本是同宗,人曾经也是猴,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太当回事。

外出旅游,在开放的猴山、猴园,多次与猴零距离接触。走进猴的生活圈,发现猴的世界很简单:没有颐指气使、唯我独尊,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没有高下等级之别,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它们看起来油滑,其实很淳朴;看起来很调皮,其实重情义;看起来很聪明,其实又有点傻,譬如照镜子,翻过来覆过去,就是找不到另一个“猴”在哪里,傻得很可爱,却又让人羡慕——这个世界,原本不该被我们弄得如此复杂啊。

不知为什么,我喜欢猴,喜欢拿目光与它交流,每一次交流,都能读出某种人生况味。在我看来,猴是我的一面镜子。经常拿这面镜子照一照,看自己还不在,看自己还是不是自己,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猴年来了,它再次提醒我,以猴为镜,观照自己,会活得更开心、更健康、更幸福

更多空间美文

猜你喜欢

更多空间美文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