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情感短文 > 正文

我的童年,我的东关街

作者: 钟敏2020/09/08情感短文

我的童年是在扬州东关街的那个羊巷里长大的,我见证了这条老街的兴衰和变化。如今的东关街,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扬州的一大亮点,万千游人的一大看点。工作在外地的我,出于故乡情深,常回扬州看看,每次回扬州必到东关街。

春节,我们一家三代人,还特地住在东关街上古民居式的客栈,白天看景,夜晚赏灯,童年时的东关街和今天的东关街相对照,判若两个天地。

东关街是一条历经沧桑的千年古街,它东自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自古以来,就是扬州的水陆交通要道。更由于外依运河,内连城区的独特地理位置,东关街早在唐代就是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集聚地。东关街是老街,街上的老字号星罗棋布,有不少百年老字号。诸如,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38年的流香茶社等等。除了老店、名店,前店后坊的连家店几乎遍及全街。东关街不仅是商业街还是享誉历史的文化街。一千多米长的老街上就有50多处名人故居、盐商大宅以及寺庙、园林、古树、老井等历史遗存,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私家藏书十余万卷的街南书屋,彰显了这个老街的厚重。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东关街老街坊多、老房子多、老人多,是个“三老”扎堆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前留下来的东关街,是条萧条、破落、千疮百孔的老街,已是街不成街、巷不成巷。最使我难忘的是家门口、羊巷头那个老虎灶,一对老年夫妻,成天围着水炉,起早摸黑烧开水,供街坊四邻饮用,生意清淡、收入甚微,老头有时无事可做,经常手提二胡,坐在老虎灶外边,面对墙边那棵老树,拉起扬州小调,为自己解闷消愁。记得还有一次,母亲叫我到街上,买点酱菜回来吃粥,我从东关街东头跑到西头,都未买到萝卜干之类的酱菜。因为原有的卖酱菜店家都已关门歇业,只得空手而归。有街无市、冷冷清清的老街上的老人们,冬天坐在门外晒太阳,夏天拿着芭蕉扇乘风凉,街上见不到一点繁华景象。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古老的东关街,使得这条千年老街旧貌换新颜。在外地工作的我,有时因出差途经扬州,或者回家探亲来到扬州,一次一次地看到东关街的变化。2010年东关街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重建的东关城楼,再现了“河(运河)、城(城门)、街(东关街)”相互交融的江南运河城市特有的风貌。

如今的东关街,给人以不一样的感觉,它以历史人文的厚重和商贸旅游的繁荣,翻开了新的一页。我又一次走进这条变化了的千年古街,品读街上的历史人文,观赏街市的兴旺景象。享誉古今的扬州商业老字号回来了,重新集聚在东关街上;扬州著名的手工艺品回来了,在东关街上又放出了异彩;风味独特的淮扬小吃回来了,引来了川流不息、一饱口福的游人。冷落过后的东关街,成了一方旅游的热点。我兴致勃勃地沿着新开辟的东关街旅游热线,作了一次古街古巷风情游。从街西首出发,途径逸圃、个园、李长乐故居、华氏园、谢馥春。我特别欣赏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个园的迷人风姿。南方之秀与北方之雄在这里交融,观赏中,既惊叹园艺的精妙绝伦,又赞叹造园的鬼斧神工。注目东关街上,那一片片的明清建筑群,所呈现的“鱼骨状”的街巷体系,这是古老的扬州城民居的一大地方特色。东关古街城墙遗址的考古发现,和东关城楼的重建,成为东关街景区的一个标志。游览中我登上了东关城楼,底层是老城墙遗址,二层是展览扬州名园、名胜古迹和历史人文,有文字、有图片,有声有色,在参观中边看图片,边观光赏景,我站在东关城楼上放眼东望,利津古渡(即今天的“东关古渡”)的高大的牌坊,耸立在古老的运河岸上,它在默默地告诉人们,这里曾是扬州当年最繁华的交通要冲。有了码头就有了城市,舟楫的过往和漕运的繁忙,兴起了这条众商云集,兴旺发达的东关街。注目西看,一条千米之长的千年古街尽收眼底,东关街,它是扬州城的一个缩影。

东关街啊,我是在你身旁长大的,我是在你的身边走出来的,可是,我的心从来未离开你。

更多情感短文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短文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