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好文章 > 正文

心灵小故事

2020/08/25好文章

回归心灵的途径

文/潘姝苗

小时候,我生活在乡下,喜欢在野地里撒欢,爬高走低,总有所获。

高处爱爬树,在成片的枝叶里摘果子,惊起满枝桠的私密醉语,桃子李子杏子、石榴柿子葡萄,寻到一个不算多,又大又熟才诱惑;低处喜摸鱼,那时的池塘鱼虾真多,螃蟹呆傻,一摸一网兜,泥鳅黄鳝虽滑溜,运气好时也能捉上几条,抓在手心里乱动,哧溜哧溜痒到心坎里。

乡村人家并不富裕,却活得敞亮。我家当年门庭热闹,有一群鸡鸭鹅,有一只狗两头猪,栏里还拴了头老黄牛,它们都是我的玩伴。瘦小的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在院子里穿梭忙碌,鸡鸣狗叫人忙活,手脚不得闲,充满烟火气息。

清晨,我时常在母鸡“咯哒咯哒”邀功请赏的“歌曲”里掏出一只热乎乎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在床下的竹篮里。记忆中,这些鸡蛋是“元宝”,母亲拿它们到集市上换些油盐,补给家用,却很少煮给我和妹妹吃。我也不馋,总觉得,人在穷苦时活得寡淡,不贪吃贪喝,也没有许多杂乱欲念。乡邻种养这些禽畜果木也不图发财,是给四季交替衬个门脸,给寂寥时光找个陪护,为庭院代言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家道和睦。

我最喜欢鹅,鹅是我的宠物。别看它平日在人前趾高气扬,在主人面前却温柔斯文。它们从小被我呵护:喂食、上笼、下塘,我和它们一起吃饭、聊天、散步。天黑下来的时候,鹅回到母亲给它们搭的草窝里睡去了,偶有隔壁或亲戚来家串门,煤油灯点起来,家常话拉得有滋有味,鹅便“呃呃呃”地低吟着,大摇大摆走进堂屋,挨到人跟前。它们大概是待在笼子里太闷了,想出来看看热闹吧。我搂过打头的一个,亲亲它凸起的额,然后对着后面跟的鹅开始训话,“这么晚不去睡,瞎跑出来干什么。”话一落音,它们像做错了事的孩子,纷纷低下头,一前一后又踱步回去。

那时候的大自然十分丰盈,一个亲密接触就叫人满心欢喜。而今,农村变得清寂起来。

繁忙都市里待久了,不免想停歇一下脚步,找一个安静的角落,与大自然约会一下:看看头顶的流云,听听远近的鸟鸣,呼吸微风的味道……我知道,这是回归心灵的途径。

沉静的心灵之香

文/钟芳

去朋友家小坐,发现他的书桌上搁着一个沉香笔筒,看上去刀法深峻,花纹疏密,立意古雅,还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馨香,闻之,犹如一股清新的山风,直透心脾,非常耐人回味。

难道这就是那沉得惊世,香得骇俗的“众香之王”沉香吗?心里想着的时候,朋友递上了一杯香茶,我细饮一口,醇厚甘鲜,温润软滑,有丝丝玫瑰花的甜香,又有丝丝桂花的幽香,不张扬、不霸道,却清雅悠远独特,悄无声息的渗透鼻尖和嘴唇,蕴集满屋,让人心情怡然。

我不禁向朋友投去好奇的目光,他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丝笑意,娓娓道来:这是沉香,又名沉水香、沉香木、女儿香。五代时期罗隐有一首“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诗中的沉水良材,说的就是它,自古一片万金。与大家较为熟悉的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原生有香味的木材,而是生长于南方的一种特殊白木香树在受到如雷击、风摧、虫蛀、刀砍、火烧等外界伤害后,真菌微生物侵入感染,伤口处分泌出一种自我保护的特殊树脂,经百年或千年的逆变醇化,结成了一块块坚硬的凝聚物,状若朽木,却散发出沉沉异香,而且香品的高低与所承受的伤痛成正比。

沉香,是伤痛中磨砺出的产物,是风雨浴火重生般的洗礼,岁月愈久,愈是沉香。每一块沉香的背后,都是拥有一个故事,有欢笑,有泪水,还有生命的代价。只有体内强大的生命力才可能于面对逆境,自我修复、自我完善,铸就美丽。这不得不令我钦佩和感动。

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历经岁月侵蚀的沉香呢?世事常变化,人生多艰辛,每个人在生命的旅程中,都会遇到坎坷和曲折,如学业的失意、情感的受挫,、疾病的折磨……但只要像沉香一样,即使在受到最恶劣和不公平的对待之后,也不改其志,勇敢抗争,利用苦难来“化腐朽为神奇”,演绎成一曲生命的绝美。

沉香的美,就在于它的这种境界。因其独特的形成,被誉为“植物中的钻石”,香味玄妙深邃,雅致宜人,具有宁静肃穆的力量和强大的气场能量,千百年来为世人所钟爱,历来被视为敬神、礼佛、品闻、药用等最理想的香材。女词人李清照赞道:“沉水卧时烧,香清酒未消。”

林清玄在《沉香木》中也写道:“沉香最动人的部分,是它的沉,有沉静内敛的品质;也在它的香,一旦成就,永不散失。沉香不只是木头,它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动的、浮华的人世中,也要在内在保持着深沉的、永远不变的芳香。浮世是水,俗木随欲望水波流荡,无所定止;沉香是定石,在水中一样沉静,一样的香。一个人内心如果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惧浮世。”那一脉沉香穿越了时空,微妙的醇香溢满了整个空间,让人在这繁华的浮世中,多一些洒脱,少一些计较;多一些恬静,少一些浮躁。

沉香环绕,时间凝固,空间不再,历经千百年腐朽再生,这种心灵之香已成为一种财富,让我们的生命馥郁芬芳。氤氤氲氲中,气定神闲,明朗爽快,丰盈温和,渐渐宁静致远,恰如铅华洗尽,月明风清,宠辱皆忘。

点亮心灵的面灯

文/张光茫

每年元宵节,在我老家那儿,家家户户都要蒸面灯。母亲的面灯做得最漂亮,好看,好吃,更好玩。我常给儿子津津乐道我小时玩面灯的有趣记忆。这小子特别好奇,一个劲地给我说好话,说老爸咱也蒸几个玩玩呗。我说等到了十五,让你奶奶给你蒸几个,我可没这个本事。

正月初七我去上班,没人看管的儿子,就在家里整天缠着奶奶要面灯。母亲拗不过儿子的磨叽,给儿子蒸了几个面灯来玩。我一看乐了,家里的茶几上,摆着十二个月的生肖灯,个个惟妙惟肖,似真的一样。只是个头比我小时玩的有点大,我给母亲说,这么大个的面灯,什么时候才能吃完呢。

没想到母亲说,你没见小区的孩子都没见过这个,我做面灯的时候,孙子的几个小朋友都个个眼馋,我想做大点,也让这些孩子尝尝面灯。

我心想,现在还有谁家的孩子玩这个,吃这个?再说了,人家能否放心咱家的面灯是否干净还不好说呢。但我没敢把这话说出来。

不过,母亲看出了我担忧,说就你小心,人家没你想得那么坏。说着就拉着儿子的手,说跟奶奶去你那几个好朋友家送面灯,好吗?儿子当然高兴。一路蹦蹦跳跳地跟着母亲出门了。我生怕这祖孙出什么问题,就在后面小心地跟着。

见儿子敲响了隔壁邻居家的门,首先露出来的是邻居家男人的脑袋,问干什么的?儿子说给你们家乐乐送我奶奶刚做好的面灯。邻居稍微迟疑了一下,然后说了声谢谢,好像很不情愿地接过了面灯。我在老远看着,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这是什么事啊,行好不得好!但邻居家的孩子倒挺高兴,大声地说,谢谢奶奶!

另一家也是这样,大人们迟疑着,孩子们高兴着,快乐着。我也说不清我的担忧是对呢,还是错呢?母亲和儿子送了十个面灯,留下了儿子生肖的一个,另一个是我的生肖。

天慢慢黑了,我走在他们祖孙的后面,看见刚才送面灯的那几家的阳台上,都点起了面灯,而且都有一个孩子在旁边呵护着那微弱的光。我知道了,孩子们看样是真的喜欢这古老的面灯,由于面灯的存在,使年味迟迟不肯褪去。这让我想到了我小时玩面灯的那种快乐。

回到家,我和儿子把剩下的两个面灯也点亮了,在阳台守着,生怕它们灭了。此时我明白了面灯的含义,不仅有吉祥平安、五谷丰登的寓意,在母亲这里,更有给孩子祈福的意愿。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到了周末,那天晚上送面灯的几个小朋友都来找儿子玩,手里还拿着他们各自的小礼物,气氛和谐而愉悦。他们爸妈和我见面的时候,脸上也都露出了笑意。

看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需要太多的东西,也不需要太重的礼物,有时或许只需要一个面灯就足够了,因为它能点亮你我的心灵。对孩子们来讲,这似乎更重要!

寻找心灵的家园

文/李星

这是一个除旧布新的年代,也是一个人们可以放开想象可以怀旧的年代,以写诗成名的女作家杨莹意外地推出了怀旧长篇小说《奔向光明》,她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南难民逃亡到陕西的生存与命运,书中主要人物都有深厚的武林背景,他们的落脚地是泾阳、三原嵯峨山地带,因为有绝艺在身,他们面对的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很快成为关中地下党组织抗日游击武装的一支奇兵,为陕北根据地运送药材、护送爱国青年通过封锁线等,立下了赫赫奇功。所有这些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作品常常表现的战争题材、爱国主题,如今出现在一个以写当代城市女性家庭、婚姻、心理的女作家笔下,让人在似曾相识的同时,也有了一种新鲜感。文学的新鲜有时是以题材的先进性出现的,有时却以怀旧的面目出现,杨莹首部长篇小说以这样的面目出现,让我们见识了她开朗率真性格的另一面。这源自作者的心理意识与传统教育,也是种对自己心灵家园的寻找。

与题材相一致的,《奔向光明》是叙事的非现代性,甚至反现代性,既没有大段的心理描写,也没有时空穿插,而是采用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讲了个因果分明的完整故事,全书围绕母亲穆英英的宽厚与慈爱、坚强大义,塑造了一群中华儿女的群体形象,作者并没有像以往理念主义小说那样任意拔高他们的思想和觉悟,也没有赋予他们超越出身经历相脱节的意识色彩。这让以穆英英为代表的这一民间抗日群体,始终给人以亲切感、真实感。虽然小说人物缺少了英国小说理论家弗斯特所说的整体感,但却使故事更完整好看,曲折动人,悬念迭生。而情节的跌宕,不仅使小说具有纪实体的特色,也有了成为大众文学的可能。小说被误认为是作者近亲家史的事实,便说明了人们对小说人物和故事真实性的认可。

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作者讲故事的能力,杨莹该是60后吧,但显然对她出生前20年这里的社会政治、历史环境用足了工夫,讲起那个时代的故事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尺度把握得很好。同时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者对渭北嵯峨山一带民情风俗、农家日常饮食及四时风光的描写和表现。其笔下的上世纪四十年代,是那样美丽富饶,平原地带,春天桃红柳绿,夏天麦浪滚滚,秋天漫山遍野的红柿子,乃至夏收、秋种这样农忙季节,在杨莹笔下也是美不可言,生命力无限。而对于裤带面、蒸槐花、搅团、漏鱼、水盆羊肉、厚锅盔、蓼花糖、千层饼、泡泡油糕这些农家日常饮食和传统小吃,她更是津津乐道,让人口舌生津。至于秦腔、眉户、关中小调、民歌这些地方戏曲艺术,小说更是在情节和细节中多处表现。仔细品味,你就会觉得这里饱含着渭北人日常生活和特殊的人情物理,它们不仅让人感受到传统人情的温暖,也看到了“吃”文化在当地当时的特殊表现形式。“终南之北太华东,千仞嵯峨峙其中。岳突峰兀丘壑壮,山明水秀民扬雄”,这就是渭北高原山地原来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象,也是作为渭北媳妇的作家杨莹感觉中的“婆家”。在日寇进逼,存亡危急的历史关节点,《奔向光明》这种对家乡的爱和无比赞美,更是富涵深意。哲人说过,爱祖国这样伟大的概念,是从爱家乡,从爱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丘一壑开始的。正是这种爱,使《奔向光明》主题具体坚实,令人心生感动,也正是在这里,杨莹找到了自己永远的心灵家园,也找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泉源。

让心灵澄明

文/杨芳侠

每一天清晨都是一份幸福的邀请,让我醒来,醒在曙光女神奥罗拉的微笑里,醒在外面的和内心的黑暗同时消退的地平面上,最好醒在澄明宁静的瓦尔登湖畔,鸟儿在歌唱,牧场美好,乡村宁静,是诗人放牧心灵的地方,哦,我们美好的乌托邦!

在神灵呵护的地方,一个人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阅读思考书写,进入无人境界,忘记了时间和时间里的挣扎,谁会在此时烦恼呢!我在读一本书,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

1845年春天,作为哈佛大学毕业的一名高材生,梭罗没有去选择浮华的生活,而是选择了让自己心灵宁静的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自足,可以想象,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他来到离他的家乡康科德城不远的瓦尔登湖畔,搭起了简陋的小木屋,开垦荒地,自耕自食,静心读书,潜心写作,过起了非常原始、极其简朴的生活,内心却越来越趋于丰富、高贵和优雅。《瓦尔登湖》便是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零两个月的隐居生活中自省内悟的智慧之作,他用这部书教人们怎样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热爱自然,从而去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让生命因自然和思想而纯洁诗意。

梭罗说:“我来到这片树林是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是生活必须教给我而我却没有真正领悟的,想知道假如我不到这里的话,当我临终的时候,是不是对自己并没有真正生活过毫无觉察。”梭罗选择隐居、独处、冥想和与自然对话,他是坚定的;对文明的反思,对城市的拒绝,对社会和群体的疏远,对物质欲望的克制,他是坚定的;蛙声与鸟鸣给他愉悦,晨雾和暮霭让他宁静,他是快乐自足的。

等到梭罗再次回到现代的城市生活,经过思考自省和沉思的梭罗,留给世人的不只是《瓦尔登湖》这部经典,而是一种像瓦尔登湖一样澄明的人生理想,是人们可以希冀抵达的美好状态,是关于人生,关于心灵,关于人与自然的严肃思考。

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哲学家都曾有过这样自然赤子般的内省生活。梭罗也同样用他的行动和思考引导世人过一种朴素、独立、大度和值得信赖的智慧生活。

过一种自我省察的生活,让心灵像瓦尔登湖般澄明,这正是此书的精髓所在。

读者阅读清新质朴的文字,这些处处闪耀着钻石一样晶亮的话语,如同森林女神在玫瑰色的清晨漫步,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我不仅想观日出和看黎明,要是可能的话,我还要观看大自然本身。”“我们的生活都耗费在许多的细节上……简单,再简单。”“活出你的信念,你就能转动世界。”“人性中最美的品质,就像果实上的霜,必须小心翼翼才可以保存下来,但是现在人与人之间正好缺少这种温情。”“我们积攒财富防病,可结果却是自己病倒了。”“一个人应该穿得简单,这样就算在黑暗里面,他的手也可以触摸到自己。”书中这样的句子太多了,给人以美的愉悦及启示。

“为什么我们生下来就要自掘坟墓,而不能像一个人应有的本来的那样幸福生活?”梭罗总是直指问题的实质。他说许多人过着看似宁静,实则却没有希望的生活,他说的是没有希望的城市生活和没有希望的乡村生活,他是深刻而犀利的。他告诉人们“不做没有希望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智慧!”何况,无论是谁,无论何时纠正我们的偏见都不算晚,他总是给人们希望。“一个圆心向外能够画出多少个半径,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坦率真诚地面对生活,并且画出真正自我的未来,这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回到内心,在那个神秘的点,你会发现闪光的星辰,看着深邃的星眼,仔细地想一想,看看,在我们的一生中,什么是最有价值的?

我偶尔读到一位诗人谈读书的随笔,他说他正在如饥似渴地读一本名叫《瓦尔登湖》的书,他已经读了7种版本的《瓦尔登湖》。我在无比惊愕的神秘瞬间与一本书结下了难解之缘。我遇见了《瓦尔登湖》,也遇见了梭罗,从此,我的精神世界有了最亮的一颗星,给我以光明和智慧。穿过《瓦尔登湖》的思想书页,仰望美好!

我在读,还将读,读到一种澄明的理想状态,我想,我会抵达我梦想的境界。

更多好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好文章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