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人生随笔 > 正文

有些房间是相通的

作者: 村姑2020/08/20人生随笔

诗文书画,若有一项达到相当造诣已非常不易了,可是,在历史长河中,有一些人,他们站上了文学艺术领域的众多高峰,顾恺之和苏轼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顾恺之是东晋人,书画诗赋皆精,尤以绘画闻名,人称“才绝”“画绝”。他曾给人画像,脸颊上加了三根毫毛,顿觉面目生动,如有神助。给一只眼的官员画像时,清晰地点上瞳仁,又用飞白的笔法在上面轻轻拂拭,好像轻云遮月,令人拍案叫绝。给一位淡泊名利的官员画像,就在周围画上深山幽谷。他画像常数年不点睛。他认为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四肢美丑无关紧要,会神写照,全在眼睛之中。

这些逸闻趣论,是在论画,细细品来,何尝不是在论文?颊上三毛,是细节描写;轻云遮月,是含蓄笔法;将人置于丘壑之中,是环境描写,是衬托;画眼睛,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了。

苏轼诗词文赋自不用说,书法绘画也是成就斐然。他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与胸有成竹的文与可齐名。他在《传神记》一文中谈论绘画,多次赞同顾恺之,同时也提出了人物最传神的地方,除了眼睛,还在颧颊。他曾于灯下看见自己印在墙上的侧身头像,童心大发,让人用纸描摹下来,也不点眼睛,然后拿给人看,见到的人都笑,太像了呗。

如何找到传神的地方呢?他说最好暗中观察他的言谈举止,万不可让他正襟危坐,摆出一副威严郑重的样子。因为人的特点各不相同,有的在眉目,有的在举止。贤相孙叔敖去世后,楚庄王非常想念他,艺人就扮演孙叔敖,眉目虽不像,但抚掌谈笑之中,楚庄王竟觉得孙叔敖复活了。

苏轼说他曾看到画家僧唯真给曾公画像,初并不很像,后来仔细观察,眉后加了三道皱纹,人物俯首仰视而眉毛微皱的神态就跃然纸上了。这眉后三纹,和顾恺之的颊上三毛一样,都是细节描绘的画中佳话了。

读苏轼的画论,也觉得他不只是在论画,也是在论文。细心观察,抓其特点,在言谈举止中写活人物,岂不是写作的经验?

再次想起了前人所言——各种艺术之间是相通的。对于才华出众者,当登堂入室进入其一,轻轻一推,也就推开了另外房间的门。哪一道门应被最先推开呢?

老一辈学人中有很多通才。例如启功。他书画诗皆好,在古典文学、文献学、语言文字学、佛学、敦煌学等方面都卓有建树。启功先生回忆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溥心畲。当初他向这位书画家请教时,溥心畲总问他作诗没有。没办法,启功只能硬着头皮学写诗。老师看到诗不错,才会对他的画指点一二。启功成名后,学生向他请教书画秘诀,他说:读书去。

这是真正的书画家。他知道一切艺术都以学养为基础。唯有多读书,推开文学之门,才能找到通往其他房间的钥匙。

更多人生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人生随笔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