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好文章 > 正文

读书故事

2020/08/06好文章

又到读书日

文/窗子

读书日谈读书,是我的习惯。

可今年的读书日与往年不同了。

从此不同了。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你了,亲爱的。

没有你了。

去年的今日我写读书对我的意义,说是最大的幸福,翻开一本书,就得到天上人间的快乐,无与伦比的乐趣,幸福得无以复加。这是真话,当时真切的感受。因为,世界上还有你,你在那里,如同空气,我可以安稳又踏实地体会读书的快乐。

可是,今年,书在手里,泪在眼里,心里全是你,全是痛。亲爱的,只有在思念你的间隙,我还可以读几行书,读《佛陀传》,读《西藏生死书》,听佛陀说四圣谛、五戒、八正道;无明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了解与明白会导致容忍和爱心的产生;一个醒觉的人是自由的人,心里充满和平和喜悦、爱和谅解。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亲爱的,我爱读书,读书带来的收获是巨大的,带来的喜悦是强烈的,确实如此。我是一个依赖读书才能活下去的人,你知道的。

可是,没有你了,连读书之乐也改变了,那心上的空和痛,时时敲击着我,无法忘情到书里,只有你无处不在,在每一个字里行间,每一页书里。

有好几年,你反对我读佛经以外的书,说那些闲杂书籍不值得浪费时间,那些文字都太浅了,里面充满偏差错乱,读那些书是不好的。你甚至反对我读世界名着,读经典,你说,这些书中的智慧和佛经比,都太浅薄了。如此武断。

你硬塞给我一堆佛书,可我看不懂,读得吃力极了。我听你的话,喜欢的书忍着不读,读不下去的书试图硬读。可是不成啊,效果很不好。那些日子,我更愚笨了。因为手头没有喜爱的书,心上没有读书之乐,日子也过得苦极了。

终于,你不再强求,放弃了对我的管制。我又开始读自己喜爱的书籍了,那些一再翻开的世界名着、文学经典,又开始感受阅读带给我的启发和慰藉,陶醉在阅读中。

我和许多爱读书的朋友有一句共同的话:如果无书可读,怎么活得下去?

读书和写作拯救了如我一般的人,虽然心里苦极了,可以依赖阅读生存。

你一直试图帮助我摆脱对读书的依赖,亲爱的,我相信你是对的,无奈愚痴如我太不长进,终不能脱胎换骨,直到失去你,还没能成功。那些最难最苦的日子里,我手头也一定有一本书陪着的。借汪曾祺先生的冲淡之力忍住我的心上的巨痛;凭季羡林先生的平实质朴、波澜不惊缓解我心上剧烈的跌宕起伏;取佛书中深刻智慧之言镇静我的迷乱不堪;在我最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获得强大的支撑,相信所有的人生都是一场艰苦的斗争,只能勇敢面对,除此别无出路……

亲爱的,我没有彻悟,只能依赖读书获得力量。

好在还可以读书,还可以在读书中弥补我内心的缺失,在失去你之后,才可以忍受生活。亲爱的,明白这一点,你就不会怪我手头永远有一堆的闲杂书籍吧。

你生命最后的日子,已经完全放弃了对我的管束,学会了尊重和接纳。尊重我的选择,接纳我的愚痴,你的笑容那么慈悲。亲爱的,我相信那些无法表达的日子是你最重要的修行时光,你的面容越来越美,神情安祥慈悲,最后那一刻,你的形象如佛般庄严美好,已经深深刻到我的心里了。

你一定欣慰,幸亏我爱阅读。接下来,我会听从内心的声音,读喜欢的书,去寻找与我有缘的佛经,直到找到它。然后一直读下去。也许对于我,读书才是修行的方式,在寻找和阅读中获得最终的证悟。闻、思、修,我需要在阅读中明白佛理,才有可能思考和修行。正如佛陀说:“如果一个人不消除无明和知见的障碍,他是过不了河到解脱的彼岸的。就是他一生祈祷,也是徒然!”

在这个没有你的读书日,我纪录下这些此刻想到的话。

父亲与他的读书情结

文/南山豹闻

父亲因为文革受祖父的连累,没上过什么学,但是他深知上学对人的要紧。祖父算是乡县有名气的读书人,先教书后从政,解放后则坐了近20年的牢。因为自己成份不好,不能上学,作为家里的长子,只好早早辍学,加入农村合作化劳动大军。只是在后来知道,那是耽误的一代,即便上学,同样也没有什么大的成就的。父亲对去世的时候祖父82岁,父亲问他有什么要交代的,他拉着父亲的手说,一定要让孩子上学,供他们走出去。

父亲虽没怎么上学,但是他能写一手好字。春节的春联就是各家展示各自书法和传统文化水平的机会,因为在那个年代没有度娘,也基本没有印刷版对联。父亲平时很少写字,但是一到春节,他就能在布满灰尘的案台上,用简陋的毛笔和劣质的墨水写出帅气的对联来,自然邻里也不少人找他帮忙。我经常跟小伙伴得瑟,“你横什么呀,你家对联还是我爸帮你写的”。除了对联,父亲在自家的物件,如碗、桌凳等,写一个字,以便辨认归属,那些帅“字”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对待我们上学,他绝对是一个严父。倒不一定我们成绩要多好,而是在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一旦不抓住,可能遭受的不仅仅挨骂那么简单。在我的记忆里,他基本再有在学习上夸过我们,不过倒是在背地里据说经常以我们能继续读书为荣,满脸幸福。他对外的口头禅是,“读书(上学)如果捉豹虎子那就跟玩一样,但是如果要读进去,就如拉赤痢还辛苦”。

在我们落后的内地农村,当时来说,上学几乎是唯一出路。很幸运的是,我们姊妹仨,我跟我哥都靠这条路走出去了。那年,我拿着录取通知书,是他坚持要送我去广州,找了他间接的熟人,带着我们去报到,为了省钱,还在学生宿舍睡了一晚。那段时间,他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就像他考上大学似的,因为很少坐长途车,回到家里后还大病一场。我想,那是他憋了很久以后,放松下来了的缘故。

后来,我在城里工作,娶妻生子,安家。每年他都会来看看我们,但是小住一段时间,他又嚷着要回去,跟他的老伙计吹牛聊天,那时候他是最开心的,比在城里闷着好多了。随着年龄的增大,因为孩子都不在身边,也常会闷闷不乐,从之前的顶梁柱,到现在的赋闲老头,他多少还是感觉到失落和不被重视。在那个时候,跟他讲电话,他没说几句就转给身边的老妈。除了见面和电话开导,我会偶尔寄几本书给他看,当然开始都是如何养生,开导心情之类的。

有一年回去老家,他拉着我进他的房间,他从抽屉里拿出几本发黄的日记本。“这几本日记本是你爷爷留下的,我放着也看不懂,就给你拿去吧,兴许有用,或者留个纪念吧。”他叹息着说。我打开一看,都是爷爷或抄或写的格律诗,有很多注着韵律、平仄,也有一部分是对联。我一边翻看,父亲一边跟我讲祖父的故事。祖父自出狱后,已经年近六十,当时公社为了照顾他,没再安排去干苦活,就安排他去捡拾猪、牛粪。赋闲后的祖父,深知毕生所学已经不合时宜了,他在空余的时间用半白话文跟外地朋友通信,互相对对联、赋诗词。

父亲说有一次,祖父兴致匆匆来到他面前说,他的诗得奖了,主办方要邀请他去北京做交流。我父亲也很高兴,那挺好啊,可以去北京看看走走。然后,祖父弱弱地说,但是信里要求自行先垫付一笔数十元差旅费,然后凭票报销。祖父终究没能去成北京,直到祖父去世,父亲在整理他的房间时,在书桌的玻璃下面发现了那封得奖交流会邀请函,他当时为未能满足祖父的愿望而悲痛莫名。

最近几年,父亲来城里小住能够坚持更久了。在城里因为语言沟通不顺,基本没什么朋友。开始找一些书来打发时间。看的书也越来越多,他一看完,就会找我推荐。不然,他就从书架上自己拿,虽然看得很慢,但是带着老花镜,安坐桌前,一丝不苟,非常认真。要是看我有空,也会凑过来跟我讨论一下里面的内容,看到一些跟他的经历类似的,他就非常兴奋。 有些人老了会变得越来越狭隘、小气,而有些人越老越随和、通达。父亲属于后者,虽然也会发一些脾气,但是总的来说,开始放下很多东西。以前说起来很义愤填膺的事,现在可以笑笑的说出来,然后说,“都老了,我现在不计较了”。我不知道是否跟他读了近百本书有关系,但我确信,他读书时是很快乐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那是说古人,父亲今年七十有五,身体矍铄、健朗。近些年,在跟他一起爬山,郊游,他总是一个人走在前面做先锋队,我们家小跟在后面,母亲是个胖子,她在最后,我们会合后一起等母亲。此时,他会揶揄母亲不中用了,然后一边帮她拿东西。近年,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在忙前忙后的照顾,尽管他比母亲大快十岁。

今天是父亲节,电话里,我们对他们的嘘寒问暖,他们对年轻人的提醒基本都是例行内容。可是,我还来不及说“父亲节快乐”,他又惯例的把电话塞给了一旁的老妈。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文/宋文娟

宋代的皇帝赵恒在《劝学》诗中写到: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到了读书的诸多好处;也有言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很多关于读书的格言我们耳熟能详,现实中学识渊博的学者名人总会让我们心生崇拜和敬仰,因为他们身上闪耀着的智慧光芒令人折服。显而易见,读书能增长知识,有益身心。就拿我们而言,从小到大因为有书的“涵养”,才让我们成长为身心丰盈的人,越来越完美的人,更快适应社会的人。

“苏秦握锥刺骨,孙康映雪夜读,车辄荧囊照书……”,小时候我们就看过听过很多勤奋读书的故事,那个时候的物质条件远远不如现在,没有电视、电脑林林总总的电子媒体,却拥有着别样的快乐和充实:记忆中那些陪伴我们的丢沙包、跳皮筋、踢毽子等经典游戏,还有那种有插图有文字的小人书,买的时候极少,多半是看到别人的好书就眼馋,生生等着别人一睹为快后,才厚着脸皮借来轮流看,因为缺乏,所以珍视,就连上厕所的时候都要“带着看”,那些故事、人物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上小学、中学、高中,课业、成绩、升学。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家长和老师都会向我们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上大学,才能走出去,找份好工作,摆脱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所以,求学后的我们为了生活得更好,日日以书为友,埋头于各种规定的课本,沉浸于各科的题海大战,那时的我们真的很努力学习,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甚至真正上大学后,我们依然“挑灯夜读”,不过可以随心所欲自由地选择,看小说、杂志、报纸,那些个初高中被看作“不务正业”的书。有时候为了抢到自己喜欢的书,还会提前赶到图书阅览室等着开门……

可是现在呢?走上工作岗位后,还有多少人能有上学时的那股冲劲?现在的我们每天仍旧过了半夜才睡觉,只是大多数人并不是在看书、学习,而是看电视、看电影、玩游戏、玩手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有时也会问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难道就这样虚度了,以后真的不会后悔么?突然就想起了这么一句话:少时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再看我们的周围:宣传文化中心三楼,便是市里的图书馆。但是,在这里工作近四个年头里,我几乎没怎么看见过前来读书的人,甚至在自己工作的头两年里,根本不知楼里还有这么个“场所”。走进阅览室里,没有读者的图书馆,长期“保持”着一副安静冷清的样子。一度以为,是因为各种手续很麻烦,所以“搞得”大家都不愿来,但事实是:图书馆实行开架借书,借阅手续也简单,只需要办一个借书证,就可以免费借阅图书,除图书馆工作人员政治或业务学习外,全天候开放。可是即便如此,作为既有精力又有了一定财力的我们,还是很少光顾,与书是那么近,可又那么远。各种便利的阅读条件与环境,各种好书如云,又有多少人愿意静心读书?我们又读过几本呢?

快节奏的生活,浮躁的人心,工作生活的压力,社会的现实面前,我们给自己很多理由,翻书的时候少之又少,也变得越来越“功利”,在书店里最畅销的永远是各种学习用的辅导教材、各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赶考资料,其他的都渐渐成了“陪衬”,成了“稍带”。一次去书店“探访”,发现一个家长领着一名小学生在买书,三本书里最上面的一本竟然是《汤姆叔叔的小屋》,我内心不禁有些小小惊讶,这样繁重的课业下还有如此“开明”的家长,谁知他们告诉我这些都是老师要求的必读名著。那么,如果没有要求,没有规定,又有多少家长们、孩子们会自愿买“课外书”?

当然,我们身边也不乏那些爱看书,把读书当作快乐的幸福“书虫”。朋友的爱人是名语文老师,也是个很喜欢买书、看书的主。在书店、淘宝网、当当网每次买书都要花好几百块钱,一年几次好几千就没了,同事表示很不能理解,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想看什么书网上一搜全出来,又方便还快捷,干嘛非要买书看,花那么多钱,真是让人心疼。但是他爱人说,那书只有捧在手里看才有味,和看着冷冰冰的屏幕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他还有一套自己感染教育孩子多读书的“招数”,就是家里到处摆的都是书,乱七八糟的还不让人收拾,说要给孩子打造书香氛围,在孩子无聊的时候,手边的书也许就无意间被拿起了,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虽然我们不能尽数认同这种“理论”,但是这种精神和态度却值得学习和传扬。

而现在的“书香为伴、文化过节”,将阅读作为充实内心、自我充电、自我调节的好方式;各地举办的主题读书节、读书会、读书月、读书交流活动等,正以各种方式唤醒着全民阅读的意识和阅读的热情,在积极参与中认识体味到阅读的乐趣。甚至近年来各种文化类节目的热播,诸如《一战到底》、《中华好诗词》、《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种兼具娱乐性与知识性的节目受到各个年龄段、各行各业人士的喜欢、参与和追捧,掀起了社会文化的新风尚。我们记住了各式各样的题型,也曾跃跃欲试,但我们更记住的是那些选手们的睿智、渊博、见多识广,他们让多少人在自叹弗如中重燃起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热情。

普希金说过,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科洛廖夫说过,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雨果也说过,书籍是改造人类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是这种养料。那么,具体到每个人,不仅要有物质生活,更要有精神生活,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需求。而读书则是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会让我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而我要说,读书会让我们脱离“贫瘠”,变得有内涵,也更自信。

所以,爱上读书,纯粹的读书,有选择性地读书,无关名利、完全发自内心。它就像精神食粮,为我们生命所需。吃饭可以强健我们的身体,读书则可以强大我们的精神。一个人要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就需要不断的读书、学习,增长知识,完善自己,一个民族亦是如此。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如何拥有智慧、文明和伟大?因此,我们应该把读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热爱读书,把读书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像吃饭那样每天必须要进行的动作。

室外读书记

文/杨海亮

宋代有个叫钱思的人,虽然出身富贵,却自幼嗜书。钱思“坐则读经史,卧则看小说,上厕则阅小词”,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书呆子。相形之下,自己就远没有钱思笃学了。不过,忙里偷闲,抽空用功,倒也常有。

还是学生时,就喜欢在车上读书。当然,所读之书多是“正书”,也就是课本。那时,在车上背古诗、诵名句、记单词……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一小时花,目的无非是想在分数上提高,在红榜上留名。后来,考上了大学,也算耕耘出了结果。之后,车上读书的习惯没有改,不过“正书”就丢一边了,捧的大多是“野史”——科幻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种种,全挑来啃。坐车的时候,带什么读什么,读多久算多久。这空虚的脑袋还真的日益丰盈起来了。可惜,眼睛却一天比一天糟糕。父母、朋友一个劲儿地劝,照样执迷不悟。有什么办法呢?究其原因,一是人生苦短;二是读书成瘾。如今,眼镜把鼻梁都给压平了,自家却并不因这陋习而后悔。

其实,车上读书是很不方便的,光线忽明忽暗,季节有冷有热,精力或盈或缺,乘客时来时往,车速突快突慢,实在不适合久读、深读。后来想,如果不是碰上特别棒的书,还是闭目养神为好。

这“车”当然是指公交车、客车,而不是火车。火车上读书,显然要好很多。工作后,一年里,要几次往返于湖南与广东之间。路程不算很远,但一坐也有几个小时。每次出行的时候,都要往行李里塞几本书。书这玩意儿,一两本不重,三五本就沉了。所以,旅行时,以少带为宜。学者止庵说:“旅途读书,有如与人偕行。倘若挑错了书,好比要跟难相处的人打交道,乃自找苦吃。”这话,深有体会。有一次回家,匆匆忙忙带了一本论文集,作者是一个在学界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学批评家。可是,在火车上翻了几页,便再也读不下去了。里面到处是陌生的、艰涩的、枯燥的词句,好歹俺也是中文系混出来的,怎么就读不进去呢?那时,睡也睡不着,坐也坐不安,连死的心都有了。

相反,如果带上一本对头的书,感觉就忒爽。还是坐火车,读古华的《芙蓉镇》,那镇,那人,那事,好熟悉,好亲切,好生态!古华是湖南嘉禾人,我是湖南桂阳的。两县相邻,比肩而据,去嘉禾还要经过桂阳呢,难怪对古华笔下的“乡村之歌”那么认同。当然地,一本十余万字的书,读得一点都不费气力,而且十分畅快。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如果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一定脱口而出: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别人说它多么重要,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自己感到愉快,宁可不去读它。我承认,读书不只是为了愉快。但我坚信,好书是一定让人愉快的。

至于说飞机,至今只坐过一次,是去三亚旅游。不过,来去匆匆,没有读书的插曲,不谈也罢。而轮船呢,虽然坐过,但要么是在湖内游玩,要么是在江上漂流,这上面读书也就很滑稽了。

最后说闹市里读书。这于我也是习以为常的。候车、等人、排队……只要手头有书,我都会拿起来翻翻。而且因为阅读,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记得有一年冬天,在火车站里读得入了神,结果火车开走了都不知道,真是又好笑又好气。因为读书太投入,坐车坐过了站,也遇过几回,好在没有耽误事情,后果不算严重。

总之,说我爱书也好,说书误我也罢,我都认为,读书是快乐的,读书人是幸福的。读书不分室内、室外,没有理想的大环境,也没有理想的小环境,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不读书的理由,而任何理由都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不想读书,而不是不能读书。

曾国藩在一封家书里说:“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可见,想读书的人,爱读书的人,总不肯浪费一切可得的时间。这样的书呆子,凡得空闲,就会捧卷酣读。

读书暖人心

文/张彦英

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愿意读读书,我想,他的身体、内心和灵魂都会是暖的。

读书很简单,搬来一把椅子,或者一个小板凳,坐在明媚阳光下,就着一杯咖啡,一杯茶,甚或一杯白开水,读一本散发着墨香的书,在慢了又慢的时光里,感受着文字的力量,感受着真情的温暖,像我对幸福的理解那样,温暖更多的只是一种感觉。读书给人带来的温暖不浓烈、不炽热,但有种细水长流的坚韧在里头,是一种恬淡的幸福。人生经历中陌生人之间一个温暖的微笑,或许能让你记一辈子,而书中一个温暖的段落,也是可以牢牢停留在你记忆深处的。有了这份温暖,无论身处怎样的险境、困境,我们总能在内心燃起希望的灯火。

在家中,在车上,在湖边,在等待一个人的时候,书是最好的伙伴。它安静地存在,无欲无求,而你一旦翻开,顺着文字的指向一页一页走下去,就会走进一片陌生而熟悉的天地,这里有绿色的田野,也有刮风下雨的天气,有泪流满面的哀伤,也有灿烂如花的笑颜,漫步其间,你能真切地感到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所在。或者,那一个一个文字,就是一串一串小小如豆的灯,在你行走的路上,为你照亮当下的路程。如果是荒寂漆黑的夜晚,读书就是点亮烛光,如果是北风呼啸的冬的夜晚,读书就是燃起围炉。读书就是这样一件快乐、简单,叫人温暖的事。

两个人的时候,相对或相背,以最舒服的姿势,读自己喜欢或彼此推荐的书,此处无声胜有声。读书,看电影,听歌,聊天,品茶,虽然都很文艺,唯有读书是简易、古朴而让人倍感温暖的。因为读书是在安静之中一股暖流直达心底,是你想要却无从表达出来的精神需求,正如一阵清爽的风在你脸上轻轻吹,可以忽略,可以心动,永远是舒服是惬意。当然,两个人在一起读书,如果是情侣,还会有一种默契的浪漫在里面,那就是另一番带着甜味的温暖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以及那份温暖如春的诗情。书如友,倘若有酒、有炉、有暮雪,读书便是世上最叫人感到温暖的事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跟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每一个人感受的温暖也都不尽相同。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她写她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日子娓娓道来。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时,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像秋天的落叶,像冬日的阳光,那样平静而柔和。

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描写中国现代城乡生活,讲述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而掩卷沉思,那些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读这本书,就像心灵的一次长途旅行,让人受到教育、看到希望。在这温暖的字里行间,我们领悟来自平凡人、平凡事的伟大力量。

读书是件温暖的事,这温暖来自文字,也来自我们自身的修养。

青春作伴好读书

文/朱国南

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读书。一个人要生存发展,要成就事业,靠的是德行与才干,德行与才干皆由读书而来。不单要读十多年学校的书,进入社会更要读书不辍。青春作伴,记忆力好,理解力强,最要紧就是多读书、读好书。

自古以来,前人特别强调读书要趁年轻。孔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刘向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杜荀鹤的“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都告诫人们,要“志于学”、“勤学早”。“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少壮好学,读书效果最佳,少时读书事半功倍,老时读书事倍功半。“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语)青春作伴若不读书,更待何时?

读书,是知识的源泉,是进步的阶梯,是成功的基础。青春年少,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正是读书、研究、创造的最佳时期。“自古英雄出少年”。牛顿22岁发明微积分,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马克思30岁发表《共产党宣言》,爱迪生31岁发明电灯;西汉贾谊33岁写下令毛泽东称赞的《治安策》,王勃26写下名篇《滕王阁序》,物理学家李政道30岁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年轻才俊的成就,与其青少年时勤奋读书,密不可分。

年青人涉世未深,人生经验不多,要学会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不急功近利,不为物欲所惑;善于闲人之所忙,忙人之所闲。关注生命本质与人生志向,努力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虽需应对生活压力、情感纷扰、工作抉择……但千万不能忽视、放弃读书。读书,不只学做事的本领,更学做人的道理;且“智乃进德之基”,德才兼备,才是成功之道。

“青春作伴好读书”,改自杜甫的“青春作伴好还乡”。其实,为修养自己的品格,增长自己的才干,加深自己的底蕴,拓宽自己的人生,暂且脱离物欲的困扰,抛开俗世的喧嚣,停下匆忙的步履,忘却无谓的纷争,让生活少点烟酒味,多点书卷气,西窗孤灯,竹翠风清,朗月香茗,心静神宁,读自己喜爱与需要的书,这,何尝不是“心灵还乡”?

宋帝真宗说,书中自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车如簇。其实,书中又何止于此?世界由人创造,人由文化造就,文化由书传承,书中有我们需要的一切!趁着青春好时光,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多读点有益的好书!

更多好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好文章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