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故乡的散文

2020/05/06好文章

别了,故乡的土路

文/方学礼

暑假在家的那几天,村里的村民口口相传,说政府要出钱修路了,就在那几天动工。我喜出望外,迫切盼着赶紧动工,自己也能出上一身蛮力。

没有村民们说的那样快,在我离开家,返回西安的时候,还没有动工。直到我离家一月后,父亲告诉我,真的开始修路了,按人口各家各户分段修路。父亲也是干劲十足,很是高兴,每过一段时间就电话告知我路修得怎么样了。不能为修路出上力,感到些许遗憾,哪怕是随便挖几锄头,我都高兴。

从家里到村委会,不过短短的5里路,从村里到镇上也只有15公里路,就是这短短的一条路,困住了山里的百姓,拴住了山里人的手脚。

为什么村民们对这么一件平常的事如此挂念于心?因为希望永远在路上,没有路就没有希望。村民们曾经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合力把村里到镇上的毛毛路修成了能通车的土路,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可社会在发展,人民的梦想也在发展,村民们急切盼望着迈出第二步。

在我的记忆中,初中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镇上。

2002年,我小学毕业,全班72人,只有3人考上了镇中学,我是其中之一。父亲送我去上学,我第一次踏上了通往镇上的那条能通车的土路,可是没有车,能遇上一辆拖拉机已是修来的福。父亲背着我的被褥和一只木箱,我跟着父亲,一路朝镇上走去。一路上,我老是问父亲:“什么时候才到啊?还有多远啊?”,父亲的回答老是:“快了,快了。不远了!”就这样,走了3个小时,我第一次到了镇上。第一次看到5层高的楼房,我站在楼下,仰望好久,久久不愿离去,心中默默惊叹:好高的房子!

母亲同样陪我走过那条路,那是个冰天雪地的日子,天上下着冻雨,地上结着冰。因为家里出了点事,奶奶被气得离家出走了,全家人到处去找奶奶,树林里、山洞里、玉米垛子里,周围找了个遍,没有找到奶奶。全家人万分焦急,我也开始赌气,不去上学,闹成这样,觉得上学没有意义,非要把奶奶找回来才去上学,在家里闹腾。在全家人的眼中,上学大如天,所有人都撵我去上学,母亲负责送我去上学,其他人分头去找奶奶。一路上,母亲跟我说了很多,那天的路很漫长,怎么也走不到。中途,我叫母亲回家,母亲害怕我又胡思乱想,坚决要把我送到学校,直到把我亲自交给了老师,才急匆匆的赶回了家。从那时起,我明白了亲人的爱的伟大,母爱的伟大。

还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学校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全校放假。那一天,我和几个同学一同回家,雪没过了膝盖,一路上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回到了家,整整走了近5个小时才到家,到家俨然已成“雪人”。

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冰天雪地、严寒酷暑,那条路不知已走过多少遍。

2008年,我第一次高考后,在暑假,邀请了同学到家里玩,同学们至今想起,记忆依然深刻,可谓“山路十八弯,颠颠簸簸把人晕翻”。2009年,我第二次高考,又邀请了很多同学到家里做客,又给同学们留下“极为深刻”的的印象,有两个同学还是从响水镇一路骑摩托车到我家,至今回想,佩服之至。(看到此文,去过我家的初高中同学一定记忆深刻吧!)

今年暑假,我在家的时候,几个朋友开着车去我家,一路上小轿车底盘被坑坑洼洼的路刮得咔嚓直响。一路上,我心里骂了无数遍:操蛋的路!想必他们去过一次之后,就不想再去第二次了,路途艰难。

乡亲们呢?每周六要到镇上赶集,早早起来,运气好能坐上拖拉机,运气不好连拖拉机也没有。卖辣椒、卖旱烟、卖小猪仔,要么背着去,要么赶马驮着去。生意好时,卖上好价钱,卖完吃顿晌午再回家;生意不好时,剩下的又要搬回家,晌午也不吃上一顿。乡亲们就是在这么一种常态下,折折腾腾好多年。

后来,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些,有些人家买了摩托车,去镇上方便了许多,父亲也是四十多岁了才学的摩托车。还有个别人家买了面包车,专门在周五、周日到学校接送学生,周六接送乡亲们到镇上赶集,挣点辛苦钱。直到今天,在那路上,依然会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甚至腿脚不好的人,为了省十块钱的车费,还是不愿意坐车到镇上。其他时候,基本没有车到镇上。

因为路,村民们的生活确实艰苦不易。每每村里人在镇上和人吵架,经常被骂:高山包子!我们村和云南接壤,最近几年,相邻的云南大坪、松子山、夹马石、托田等村,都搞了村村通工程,路面硬化,出行方便,“泥不沾身”。在临近的云南一些地方,暗暗流传着“云南姑娘莫嫁贵州金竹坪”,这对于本来村里光棍就很多的金竹坪,岂不是莫大的调侃与无奈。

乡亲们盼着修路,望眼欲穿。盼着到镇上不再是泥腿子,盼着外出也能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盼着远方的客人常来,留下来。盼星星、盼月亮,一直盼到2014年。

路开始修了,虽然比乡亲们的期望晚了好多年,但终究修了,今年年底前一定能修通。

初、高中的同学们,朋友们,我再次向你们发出邀请,有空了再来我家做客,路将修好,酒也有,肉也有!

值此,痛快地说一声:别了,故乡的土路!

遥远的村落---母亲惦念的故乡

文/陌上女子

母亲的故乡,与我来说一直都是陌生的,陌生到让我觉得,那是个与我并无多少关系的地方,虽然从小母亲便一直诉说她那个小镇,那些她万分想念的至亲。

陪伴母亲回乡探亲的事情,从小谈到至今,总有理由被搁置,以致后来不愿多提起,唯恐不能如愿伤了母亲的心意。

终于决定和闺蜜在年前去往美丽的七彩云南,母亲的故乡,虽然母亲在老家无法同行,但是还是和母亲约好,结束行程便独自前往外婆家,去看看那个记忆里一直听说的小镇。

为期一周的云南之行匆匆结束,庆小姐和香小姐已经安排好回家的行程,计划要在丽江分别的我们,还是想着多陪伴彼此一程便买了同一班列车票,虽然要抵达不同的地方。

两个小时的车程,晚上十点多,车站有些冷清,拎着笨重的行李箱走车大理的车站,而她们将前往昆明。

一个人走在车站,顿觉孤单起来,一直三人前行的我们如今只有自己。美丽的大理竟也感觉不到暖意,接到母亲的电话,告知去外婆家的车程,询问车站的巡警,打的前往大理汽车站。善意的司机师傅讲我送到车站,还下车再三帮我确认车站的行程,各种嘱托后才离开。

下车,住宾馆,就餐,行程里不变的程序。简单的整理结束开始休息,虽然疲累却无困意,清晨很早起床,遇见了宾馆老板,闲聊中得知老板竟然在我工作的城市呆了多年,竟比我还要熟悉那座城市的角角落落。

清晨六点多前往车站购票,买票的队伍已经排了很长,最后在售票员的一句一句无票中很快散去,所以并未久等就轮到我,不出意外的售票员也送了我同样的两个字,最后在反复的询问与表弟的电话中确定下来,买了一个似乎距离县城有些稍远的车票。

告别热情的宾馆老板,坐上前往景东的县城,一车子的人似乎都是本地人,说着我并不懂的语言,但是可以看出都是回家的喜悦。除了询问司机路程,我基本保持着沉默。

大理到达景东县城的车程是五个小时,可是行程并不顺利,堵车让我们只能在焦躁中等待,十多个小时终于抵达,所有好奇的心情被路上的耽搁打碎,所以母亲关切的问候并未得到我的好言相告,虽然也后悔这样对待母亲,在那一刻却也纵容自己的心情。因时间耽搁我并未赶上去往镇上的车子,所以我只能选择留宿宾馆。

第二天早早起来退房,因被告知大年三十要回去过年了,虽然房东充满歉意却也理解,简单的吃了早餐奔至车站,表弟的同学热情的帮我安好一切才离开,终于坐上了直达的车子。

母亲一直打来询问的电话,有的时候打不通就不断的传来简讯,这便是母亲。当她知道我当晚未赶上车子时,满腹的担心,甚至和我商量让我中途转车回家,唯恐我再遇到更多波折,可我想,既然来了就要去看看,已经走到这里又怎会轻易回去。母亲熬不过我的说辞便默许了,可是母亲的担心却是作为女儿的我无法平复的。

车子早上九点多出发,一路上都在爬山下山,各种拐弯转角,让我不得不赞赏司机师傅的车技。车窗外大好的风景,巍峨的山,旧式的房舍,欢腾的羊群还有随处可见劳作的村民。许是真的有些疲倦了,听着耳机里的歌很多竟睡着了。中午的时候,客车停在一个村子的饭店旁,店主是一对白族夫妇,车上的人陆续下来就餐,而我在看到他们的饭食后还是吃起了自备的零食,入乡随俗的观念有时并不容易。就餐完继续驱车前行,在看到表弟发来地址的路标时,一直担忧的心终于放下来,下车,见到大姨一家,给母亲报了平安,表弟说,知道吗,今天三姨已经打了快要上百的电话了,全是关于你的行程。我报之一笑,母亲就是这样,对我总是担心不完的爱意。

已经是大年三十的日子,姨夫亲自下厨给我做了一桌子的美味,听了我妈的诉说,还特意去街上买了我喜欢的馒头,我也不负心意的让自己美餐一顿,晚上和表弟一起跨年,已经多年不在熬夜看春晚的自己竟也等到跨年,然后好好的休息。

清晨,起的很早,表弟家那只被叫做小黄的宠物狗渐渐和我熟识起来,会偎着我安静的坐着。姨夫带我参观了这个彝族自治区的小镇,这里住着许多的少数民族,还有着他们一直供奉的清真寺,站在寺院前我注视许久,姨夫家旁边便是村里几百年的古树,听说要十多人才能围一圈,看到这个古树的确也惊讶到了我这个外来人,后来还拉着表姐又来看了一次,拍照留念。古树旁边是大片的咖啡豆,葱郁的挂满了果子,还有开的艳丽却又不知名的野花。姨夫说,这个镇上的汉族很少,为了避免矛盾,是用一条街隔开的,站在这里望去你可以看到哪些是汉族哪些是少数民族的房舍。看着那些随处可见的少数名族的文字,我心里不断揣测那未知的文化。

外婆家距离大姨家还有一段距离,虽然路已经修理的很好,可是不断转弯的山路还是让我对这个小镇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这里每一家都有一辆摩托车,而且家里的成员基本都可驾驭。坐在摩托车上,感受这山里清爽的微风,看到了大片的甘蔗地,葱郁的竹林,盛开的攀枝花,还有缀满果实的芭蕉。

十几分的车程,刚下车便见到了想念的外婆,想象中亲和慈爱的样子,一直握着我的手,嘘寒问暖不断,虽然外婆的话听的不甚清楚,但一定都是最深的关心。

小舅家杀猪宰羊的欢迎我的到来,院子里挤满了邻里的人,小舅是小时候记忆中的样子,黝黑并不健谈,小舅妈是个特别热情的人,总是问我吃食的口味,尽可能的满足我的要求,外婆更是忙的一刻不停,看到外婆开心的样子,我第一次感受到作为晚辈的自豪感。

席宴一直在持续,他们纵情的吃喝,闲聊。外婆拉着我去四处走走,见到邻里变赶忙介绍说,我孙女这么远过来看我了。我看到外婆介绍时那满满的幸福感。我感受这母亲生长的故乡,感受这邻里热情好客的心情,感受这质朴的村庄美好的光景。

晚上的时候,安静的村庄热闹起来,男女老少聚在村社前载歌载舞,一位年龄较长的大叔,边跳边吹着我并不熟识的小调,跳着一片欢声笑语的舞步,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竟也随着母亲的节奏跳起来,我虽无法融入其中,却觉得特别的羡慕,这里的纯粹是我不曾遇到的,也觉得特备珍贵。舅妈作为领舞,我充当拍摄,我希望将这一刻同母亲分享,分享属于她故乡的乡情,舅妈说,希望有一天可以带着她们去做一场场公益演出,我想,一定会的,一定有许多的人欣赏你们的风光。

舞会持续到十点多,村们才慢慢散去,为了多点时间陪外婆,晚上和外婆睡在一起,睡前外婆竟然给我挤好了牙膏,准备好了洗脚水,我一时不知该如何拒绝这份老人特备的心意,只能小心的接受然后告诉外婆不用如此,可我知道,不管我如何劝说,外婆依然会为我准备她可以给与我的一切。

外婆的精神很好,躺着一直在和我说着母亲小时候的事情,许是想念母亲了,说道很多地方声音有些哽咽,白日里有表妹在旁边翻译着,如今只能自己慢慢理解,理解不了的我也会轻轻的应着,这是外婆对与母亲的厚爱和惦念。我才知道原来母亲的小名叫“二妞”,太接地气的称呼了,让我暗自轻笑许久,想着回家定和母亲诉说一番。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各处去做客,吃到了许多从从未见过的美食,表弟说,这些都是从大山里采摘来的,平时很难见到。所以我就像一个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对太多的东西充满好奇充满惊叹。

二姨家在一个半山腰,漫山的竹林,木瓜挂满枝头,二姨饲养的鸡鸭跑满山脚,还有小时候最爱的“无花果”长得硕大饱满,完全满足了我这个吃货的心情。二姨后来打电话给母亲说,我午餐吃的很少,是不是饭菜不合口味,事事上我早已吃撑到不行。

舅舅们的家都相距很近,我也是来回穿梭,尽量每一家都去吃喝,否则舅妈们会觉得我“偏心”了谁。晚上的时候,诸多邻里的男子聚在一起把酒言欢,不醉不归,而女子则挽手同步,载歌载舞,我则享受着舅妈亲手调至的凉粉,还有表弟亲手做的烤肉,偶尔也会喝点小酒,顿时觉得生活肆意丰富起来。

原本定下来三日的假期,在至亲的挽留里不断的延长,不忍伤了外婆的心,每次说到离开,外婆就会特别难过的看着我轻声的说,我年纪大了,这一次见完估计就再也不会见了,虽然能见到你,我就算离开也安心了,可是能不能再陪我一段时间。那声音里有着多少的不舍、无奈还有小心翼翼,我不敢看着外婆,能做的只是尽力陪伴着,告诉她,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到时候我一定带着母亲再来看您。除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安慰,我不知还能说些什么,来解开外婆的那份忧心与期待。

临行那天,给外婆和舅舅舅妈们拍里很多照片,外婆似乎很少拍照,将身子站的笔直,我轻轻依偎着她,看着她有些不甚自然的笑容。路过的邻里看到我们拍照停下摩托车说,给我也拍一张吧,回去给你母亲看看,是否还记得我这个从小的玩伴,然后还特慎重的整理了衣装摆了姿势,快门按下去,告诉他,我一定会给母亲看的,我想她也一定会记得。

那天外婆一直说时间还早,再呆一会把,再和我说会话吧,直到夕阳早已西下,天色暗下来,甚少出门的外婆才坐上车陪我到大姨家。那个晚上外婆一直围绕着我,要给我准备这些那些,因行李过多我便婉拒了,外婆会说,这么远来一趟,外婆什么都给不了你,心里多心疼。看着外婆我一时又不知所措了,这个我远在他方的只至亲,短短几天里,给了我这个一直觉得世间冷暖无常的孩子,最好的爱与呵护。

清晨起来,见到大姨,悄声告诉我,外婆几乎一晚上都没有休息,一直在说着你和你母亲的事,而且一听到外面的声音就会问,是不是车子到了,唯恐我错过了这里为时不多的班车。终于坐上车子,我没有给外婆挥手,在车镜里我看到站在一旁有些哽咽的外婆。我不知怎样道别,就像我不知怎样回付那份最暖的疼爱。

车子缓缓的走着,一路沉默着,认真的看着这里的大山,花木,竹林还有过往劳作的村民,这个我从小就不从想到抵达的小镇,如今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以致于后来的很多时候,我不知我是否真心来过,但是那份爱却从未冷却过。

下了飞机,便看到一年未见的母亲,终于实现了对于母亲的承诺,看到了母亲眼里满满的欣慰,回去的车上,一直和母亲聊着,聊着她的故乡,我的故乡……

故乡的秋千

文/家乡的蟋蟀草

家乡习俗,每逢春天清明之际,都要打秋千,故有三月三打秋千一说(阳历清明前后)。

童年时基本没有什么玩具,但家里竟然还有一架秋千,一看就知道是老物件,秋千座年深月久已经磨得非常光滑了。春天时,父母会找两株小树,将秋千系在户外的小树上,然后我们就在秋千上荡啊荡的,很是惬意。但为了安全,一般父母亲都系的比较矮,不能荡太高。

秋千是自古以来青年妇女们喜爱的游戏,闺阁女孩平日不能随处游玩,清明寒食之际,三五成群,结索搭架,打打秋千的确是一大享受。古诗词中描写女孩荡秋千的句子比比皆是。像: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村里的年青人精力旺盛,蛮力无处发泄,普通的秋千根本不能让他们过瘾。于是就有好事者,在村里选取一块平整的沙地,竖上两根又粗又高的木梁,在两根木梁的顶部搭上横梁,然后用两根粗壮的绳子将秋千系在横梁之上。小时候感觉那秋千好高好高啊,比房顶还高呢。秋千结好之后,一到生产队收工,村里的青年男女便簇拥在秋千架下。小伙子们为了在姑娘前显摆,一个比一个荡得高,有时两个小伙子一起面对面站在上面,你蹬我踹,那秋千架竟能高过横梁,惹来女孩子一阵又一阵的惊呼。女孩们打秋千则别有一番景象,她们叽叽嘎嘎,笑语喧嚷,一个人在上面打,总要有好多人在下面推送,秋千荡高了,秋千架上的女孩高声叫停,下面推送的却不依不饶,仍然向上推送,一边推还一边喊,看到某某村喽,看到某某村喽!当时不解,后来才知,原来那女孩正被说亲到某村呢,只要有了准婆家的女孩荡秋千,都免不了被如此揶揄一番。

那秋千对于儿童来说,未免太高了,一般小孩子是不能单独玩的,只能由大人带着玩。跟我家关系近的一位年轻媳妇看到我渴望打秋千,就让我坐在秋千架的木板上,她站在上面双手扶住绳索 ,前后用力,一会秋千就荡高了,秋千下落时的失重感和耳边呼呼的风声,让我感觉既紧张害怕又刺激有趣,真是一种难以述说的滋味,总算让我过足了一把秋千瘾。

自从秋千架第一次竖起来之后,以后年年的寒食节,小伙子们就张罗起来,自然给乡村的青年男女们带来无限的乐趣。可是不知那一年起又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好事的小伙子们没有竖起秋千架,这秋千架一停就再也没有被重新搭起来过。于是这热闹的秋千就慢慢变成了我心中的一个回忆。

有一个地方叫回不去的故乡

文/xzj1988120

看到嫂子在朋友圈里发的家里的照片,到处都绿油油,一派生机勃勃,心里有些感触。

自打在外上学,在家的日子就一天天见少。记得刚去学校一个星期,那个周末学校就放假,跟一帮同学周五晚下了晚自习,还打电话叫车回家。到离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的地方,司机放我下来。于是就在夜里十二点,摸着黑,壮着胆,一个人往家赶。虽然是宽的马路,但是都是经过山包、经过池塘边。没有月亮,没有手电,没有手机,就凭着自己的感觉走。永远记得那个深夜,司机从遥远的地方向我这边打来的灯。到了家,吓了妈妈一大跳,而我则沉沉睡去。

而终于当妈妈也出外打工之后,家于我而言就是一个漂浮物了。回去,到处都是冷冰冰,再也没有温暖的米饭,也没有嘘寒问暖,有的只是电话那头遥远的声音,电话还是二妈家的。那个时候学校一个月放一次假,美其名曰是回家拿生活费。坐上回家的汽车就开始流泪,想想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没有爸爸没有妈妈,回家还能干嘛,而一想到回家吃饭都是个问题,就更加抑制不住悲伤。

后来,去了更远的地方上学,家则越来越远。暑假也不回了,开始在爸妈所在的上海打工了。五一十一倒是还想回去,因为挂念那个叫做家的地方。寒假则会迫不及待,因为妈妈已经赶在我们放假之前回家,哪怕是因为下雪,火车晚点,在火车站等了一晚,都不觉得辛苦,心里是甜的。

如今想回都难回了。家里的桃子只见落叶不见果实,家里的枇杷只见开花,待到归家之时,也只剩零落的残渣……以前没觉得有多想家,还无法理解同学为什么那么想家,而如今随着年岁的增长家时时刻刻都成了心中的伤,一草一木都十分牵挂。害怕不能时时常常回家,更害怕以后离家更远!

故乡情

文/雨港

离开故乡多年了,曾经多少次梦回故乡:听母亲在村口的呼唤,吃妈妈可口的饭菜,欣赏爸爸酒后唱的家乡小调……醒后,泪水沾湿枕巾。

终于有个机会回去故乡,恰逢百花盛开的春季。太阳知道我的心思似的,一早露出了笑脸,以一个灿烂的脸盘迎接我;故乡的山水充满了人情味,那山换上了绿色的盛装,那溪水着一身洁白的婚纱,一边是层层的绿浪,一边是溪水的清脆欢唱,把一个小山村弄得热闹非凡。我行走在村头的小道上,感受到家乡山山水水的热情欢迎的仪式,心里感觉美滋滋的,这是故乡给予一个游子的恩赐和厚爱。

故乡啊,你太美了,美得让我不忍心踏在你上面;故乡啊,你太盛情了!你把在外的儿女当作外宾了。

我突然顿悟:我在外地眷念故乡之情与日俱增的缘故了。我望着眼前的一山一水,她是那么地熟悉,又是那么地陌生,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熟悉这里土地渗出的味道,熟悉这里花儿的芬芳。而让我感觉仅有的陌生,是她变了,变得美丽了,变得方便了,昔日闭塞的山村,现在通水电、通网络、通公路,一条小小的水泥公路直达村子的中央。村民也盖起了一排排漂亮的楼房,再也不见昔日那些低矮的小茅草房或水砖瓦房子了。

我迷恋故乡的溪水河,她在故乡的山岭中蜿蜒,清清的流水犹如那婀娜多姿的少女一样妩媚多情,每当夏日来临,我总是毫不犹犹豫地投入她的怀抱,洗去身上的汗水和疲惫,所有的烦恼也都随着那静静的流水流入了大海;冬天来临,则是另一番景象:河面上到处是孩子们嬉闹的身影,有打陀螺的;有滑冰的;有斗单腿驴的,远远看去,那真是孩子们的乐园。而今,当阔别故乡多年的我再次来到河边,昔日的美丽场面早已不见了踪影,给我的是一片的工地,满目砂场,挖掘机在隆隆声中作业,扬起浓浓的灰尘。因为家乡的建设需要,沉睡千百年的河砂供不应求。想不到这不起眼的河砂也为家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了。

我喜欢故乡的山,那简直就是一座野味的宝库。春天的野菜,是故乡的山送给它所哺育的人们的第一份礼物。各种各样的野菜野果,就跟商量好似的,一股脑的都从地底下钻了出来,有竹笋、蕨菜、野蘑菇,清明果、地草莓、茶树苞等。夏天有山桃、地衣、端午果、鸟蛋、蜂蛹等。而秋天的野果会更多:有百合、山药蛋、野葡萄、猪腰果、山楂、板栗等。不管我们何时上山,只要手脚勤快,不一会儿就能放满一篮子的野菜或野果。空气中弥漫着山上野花野草的淡淡芳馨,我们一路欢歌,一路笑语地踏着夕阳回家去。此时陪伴山野的,也只有天上一轮弯月和山上的小动物了。

怎么也不会忘记故乡的山,在那个困难时期她养育了我们;怎么也不会忘记故乡的水,在饥渴的时候,她滋润了我们。故乡那峥嵘的岩石和苍翠的树林,曾经陪伴着我的成长,我不会忘记;那碧绿的草地和烂漫的山花曾经是我的运动场所和最心爱的礼物,我不会忘记;那幽静的峡谷和激荡的清泉,曾经是我避暑圣地与解渴的天然矿泉,我不会忘记;那嗡鸣的蜜蜂和纷飞的彩蝶,曾经是我儿时作文的灵感和抒情的诗意,我当然也不会忘记!

故乡的山水是我儿时成长的摇蓝,她承载我童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已经深深浸入我的骨与血。无论我走到哪,走得再远,飞得再高,它就像拴在风筝上的一根线,在我心上时时牵绊着,成为我生命里一份抹不掉的印记。

故乡,故乡

文/王玥敏

我想我从未有过像现在一样的感受,独自一人在江南的细密的小雨中踱着步,这曾是我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场景,在南方温润的空气中,踏着青石板的小路,走过一条条红砖绿瓦的小巷,轻快的脚步溅起微小的水花,似一支温婉的歌……

这对于我,一个从小在新疆长大的孩子来说,是何等新奇又美妙的景象,是一次又一次在书本里憧憬着的一个遥远的远方,十八年后的今天,命运把我带到了这个曾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尽情的呼吸着这略带陌生的湿润的空气,尽情的放眼这满目苍翠的丛丛绿树,在心底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是的,是的,我终于离开了我那单调的家乡,我要看看这书里才有的新世界了!

我用充满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我这梦里的江南,我期盼从此便彻底融入这温暖的空气中,期盼从此我的世界不再有骤起的狂风,不再有弥漫的黄沙,不再有刺骨的冰雪……可是为什么在一个人的时候,在午夜低回的梦中,仿佛总有一中难以言表的失落?我像是丢了什么似的,没找落的心四处彷徨着。白天穿梭在热闹的校园里,听着同学们用着自己的乡音愉快的谈论着什么,我在一旁微笑着,心里却有种莫名的苦涩;在安静的夜晚,江南的月是那样的朦胧的,薄雾在夜的笼罩下缓缓散开,渐渐的浸入我的身体,一股陌生的寒冷便突然直刺入心窝,于是,我的双眼不知怎么也被这雾气浸湿了……一种我不愿承认的感情在心底翻涌着……可这月依旧还是这月,究竟是什么变了呢?我明明来到了我梦里的远方,为何还会有种莫名的伤感

十八年前,我出生在祖国的大西北,在无数的书文中,那是美丽而又神秘的西域,是一望无际的大漠,是物产丰富的宝地……然而一直以来,它在我的眼里,却是一个我日日盼望离开的地方,我甚至曾在心底偷偷的埋怨过,为什么我要生活在一片如此荒凉的土地上?

我有时甚至很怕,怕它的酷暑炙烤我丰盈的理想;怕它的黄沙埋没我的美好的向往;怕它的风雪冰冻我热切的追求……可是……可是此刻,当我独自一人在南方的夜看着亘古不变的月时,竟在不经意间湿了眼眶,我满心满眼出现的景象,我那夜夜梦中重复的画面,甚至在某一刻的新闻中听到家乡名字时心里那乍现的震动……一切终于在这倾泻而下的银白月光中得到了印证,我汹涌的泪水诉说着的似乎不仅仅是对家乡的思念,我想更多的是我深深的惭愧和内疚。我是多么的没有良心,十几年来竟从未认真的端详过养育我的那一片土地,她的美丽我从未曾真正欣赏过,她的养育我从未真正报答过,我曾是那么拼命的想要挣脱她的“束缚”,可当我回过头来“家乡”却已成“故乡”,我才发现自己不屑一顾的原来才是我真正的天堂……未来的我也许再也不能常住在那片土地上了。于是我突然明白,当我未曾回头的离开它的那一刻,也许就已经在渐渐的失去它了。

如今的我,终于体会到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滋味,就像那天空中的风筝,飘飘摇摇,但我也终于知道,无论我飞的再远,故乡也永远是牵着我的那根线,因为我的血液里早已流淌着她的魂……故乡,故乡,在这朦胧的月下,我终于体会到了思念的酸楚,我的脑海中翻涌着过往种种的回忆,她的风,那么刚劲;她的沙,那么壮观;她的雪,那么纯洁……我的心突然漾起阵阵暖意,因为我知道,在月的那边,有个地方是我一生的守候……

梦里故乡

文/郭阿静

一天夜里做梦,梦见回到老家的院落:老家的东西厢房,老家的煤池,老家的院墙,老家的窗棂……老家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石一土在梦里是那样的清晰,多年之后,历经风雨烟尘,仍未改变丝毫模样。醒来不禁怅然,端坐窗前回味良久。

与同事聊及对老家的感受,一位远嫁他乡的同事说,每次回家都会走一走以往走过的街巷,光顾那些熟悉的小吃店,重温以往的记忆与时光,以此来慰藉自己那颗漂泊已久的心灵。问及一位老家在郊县的同事,当初为何选择留在这座城市,她说,认定这儿就是自己的家,这里的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

我想,每个人在心里大抵都会为家乡设置一个定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以所处的位置来划分的,倘若去了国外,那么国内便是家乡;倘若去了外省,那么省内便是家乡,而生活在省会城市的我,郊县,村庄便成了我的家乡。它虽然渺小,贫败,但由于生于斯长于斯,于是我便与她有了扯不断的因缘。这里有我最挚爱的亲人、朋友、伙伴,这里曾经留下了我无数个脚印,由小至大;这里曾经投射过我无数次徘徊的身影,由彷徨至坚定;这里也曾经留下了我无数次的欢欣与泪水,由苦涩至甘怡……数年之后,当我无法日夜与她相伴,她便成了我魂牵梦绕的期盼。

小的时候,时常见那些嫁出去的女儿,不论多么年长,每次回娘家总是神采奕奕,见到乡亲们,老远就开始热情地打招呼,见面更是兴奋地高谈阔论,那种开心溢于言表,当时并不理解她们缘何会如此。直至现在,我也早已远嫁他乡,才体悟到那种幸福的源头——那是一种重回故土的幸福!

诚然,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美味佳肴,没有豪华坐骑,却处处充盈着熟悉的味道,这种味道有饭菜的余香、草木的清香,以及泥土的馨香。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那些坐在门石上晒太阳的老人,总会热情地将你招呼过去,亲切地握住你的手问长问短,话语里尽是关心与爱护。后来许多次,我都在想,自己之所以那么热衷于回到故乡,极大程度上都是想见一见这些看着自己长大、却在不断苍老的老人吧。还有村落里那一道道街衢,一片片砖瓦,一棵棵草木,也曾见证了我的成长,同样,它们也被我赋予了生命与灵性,蜕变成了我的亲人。

很多年以前,生活的贫困,家务的繁重,身体的羸弱一度令我苦闷不已,那时候我曾不止一次下定决心,不论过程多么艰辛,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跳出农门,脱离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后来果真如此,在我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实现了当年的梦想,在城里安了家,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再不必承受当年的清苦。我承认,自己是狂喜过一阵子的,那是一种苦尽甘来的清甜。

再后来,我似乎是着了魔一般,一趟趟地往返于故乡与城市之间。在城里工作累了,受了委屈,我就会异常地想念故乡,想要立刻回到她的怀抱,于是就会一次次奔赴归来。而往往一踏上这片土地,嗅到这里的气息,一颗心即刻就安定了下来。我想,也许这便是家乡的魅力所在吧,它养育了我们,努力地将我们输送出去,却又不断地召唤着我们归来。

更多好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好文章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