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文章 > 情感美文 > 正文

番薯地里的喜悦

作者: 支贤2019/11/30情感美文

谷雨过后,驱车前往遂溪港门、北坡、草潭镇。听说这一带的番薯开始收成,这片红土地已形成湛江市最大的10多万亩连片的番薯种植基地,春夏、秋冬收获,南薯北运,许多农民因番薯发财致富了。

一路上,果然见一马平川的农田上到处绿意盎然,郁郁葱葱。无边无垠的稻田、玉米地、辣椒地像电影画面不断地切换,点缀田间正在劳作的人们总是最健康、最快乐、最富有诗意的。处处可见辛勤劳作的人们,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番薯种植地旁一片火红的辣椒骄傲地昂着头,好像是喝了酒,涨红了脸,相比那沉甸甸低着头的玉米,还有埋头在叶子下红沙土里的番薯,已是极尽炫耀了。澄明万里的天空下,一垄垄番薯地延伸到蓝天脚下,云涌翻腾,风吹薯叶浪般推涌,波澜壮阔绿油油的番薯的海使人迷失。间隔着犁过的番薯地,大片大片的红沙土地,清晰地展现着田野的辽阔壮美。天、地、人在阳光下更显和谐、灵动和绚丽。

八九十个女人,弯着腰,头埋在草帽中,正忙碌地将挖薯机挖出来的番薯捡起。从红泥沙地里新鲜“出土”的番薯,按大小规格被排放进一个个印着遂溪红薯的纸皮箱里,塞得鼓鼓的,用透明胶布简单捆扎,一箱箱散放在番薯地上。田边不远处停着两辆等货的大货车,十几位壮实的男村民正利索地把打包好的番薯一箱箱扛上车。

一打听,原来我们来到了草潭镇螺壳登村。眼前几百亩番薯地进入收获期,种植了3个多月的鸡蛋黄番薯藤叶绿中带有星点黄。北坡镇南渡河村何敏大哥既是番薯种植户又是经纪人,今天他雇请几名工人开着机犁犁挖地下的番薯。只见几架机犁骑着一垄垄的番薯地“突突突”欢快地开过去,随着飞扬的红沙土,飞扬的绿叶红藤,红色的番薯欢快地接连跳下来,似一群群欢快的小鱼,稳稳落地,愣头愣脑地排成一列列。犁开的地面红土新鲜,满是嫩红的番薯,散发着泥土、藤叶和番薯的清香。女人跟在机犁的后面娴熟地边捡番薯,边分类装箱。近旁有牛车,有老牛在休闲地咀嚼着薯藤,一位瘦小的老妪抢在机犁开过之前,一搂一搂地搂着薯藤。

“今天有五个地方同时收番薯装车,装了2辆货车的番薯,一辆来自河北,一辆来自黑龙江,合计销了70吨。”何敏大哥拍拍手上的泥土,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番薯收成旺季,他一天可销出110多吨的番薯,一年可销番薯近2万吨。港门、北坡、草潭镇三镇的番薯产业催生了不少“番薯经纪人”,活跃在这一带的就有近20个,像何大哥这样大实力的“番薯经纪人”则有四五个。何大哥还自创了自己的番薯品牌,走到“番薯经纪人”的前面去了。今年春季,番薯获得大丰收,原来每亩可收番薯三千斤左右,今年每亩可收五六千斤,多的竟达九千斤。

来自河北和黑龙江的这两位番薯经销商也很高兴。他们来湛江收购番薯已有十年了,他们说,番薯就数遂溪这一带的成色最好,这十年里都是找何敏大哥收购。今年这个收购旺季,他从三月份就已呆在湛江了,最多一天可收购三车番薯。

皮肤黝黑的收薯工罗婶是草潭镇架罗仔村的媳妇,以前她们村是耕牛锄头种一亩半亩,牛车拉回去放在家里填肚子,现在种收全是机械化作业,一造便是几十亩,一年可以两造,番薯地还可以种其他的作物。她们村许多农民加入了薯农成立的合作社,番薯经纪人早就按种植亩数估价代收,种出来的番薯不愁卖,几年间村民都建起了高大的“番薯楼”。

由于工作的地点离家近,住在附近村庄的农妇忙完自家的农活,纷纷到田里收番薯,帮补家用。这季番薯丰收,天天都有老板请工。中午请工的老板包餐,每天挣个百来块,还可以扯几捆番薯藤,捡一桶小番薯回家喂猪,乡里乡亲的,老板也默许。罗婶很满足,说完哈哈大笑。

踩在犁过的番薯地上,不经意间一个胖嘟嘟的红薯从土里冒了出来,就在我的脚边。这种惊喜的感觉真好。嫩红的鸡蛋黄番薯中间偶尔杂有北京一点红,这个名贵品种量少价高,紫红表皮,拗断尾部,粉白中镶嵌着一朵紫红点点的“桃花”,惹人喜爱。

相传番薯最早由印第安人培育,后来传入菲律宾,被当地统治者视为珍品,严禁外传。16世纪时,有在国外的商人,设法将一些番薯藤瞒天过海,带回国内,遂种植遍及中华大地。遂溪因这一带有适宜的温度、气候和红沙土壤,番薯成色特别好。

在番薯地里,我挑了一株粗壮的番薯藤,用力拔了好几下,终于把番薯拔了出来。果然是个大块头,还带出七八个小番薯,红色很鲜,很嫩,小番薯尾处带有两三条牙白的根。接连拔了几次,手被勒得很疼,于是改用锄头挖薯。但长柄的大锄头在我手中变得沉重而不听使唤,手起,锄落,泥土里的番薯也被我锄断了。收薯的大婶们也乐了,她们七嘴八舌地教我,不要用力锄,在番薯藤的周边慢慢松土,就可以完整地将番薯挖出来。不擅长农活的人,还是跟着捡番薯算了。还好,现在她们不用人工挖薯了,解放了很多劳力。

每天弯腰劳动10个小时的她们总是笑呵呵的,可不要以为捡番薯是件轻松的活。面朝红土背朝天,初夏的太阳热辣辣地晒,捡满两桶时,我已是腰酸手疼,汗流浃背。看着手指甲填满的红土,我感触颇深。今天,不仅有收获番薯的喜悦,也体味了一回农民劳作的艰辛,更真切地感受到农民对土地骨子里的依赖和对丰收真正意义上的喜悦。 

更多情感美文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美文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