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心情文章 > 正文

流放书屋

作者: 潘玉毅2019/11/12心情文章

妻子跟我说她想去趟苏州,看看诚品书店。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从慈溪到苏州,有一百七十公里的路程,也许有人会觉得跑这么远就为看一个书店有点小题大做了。看书哪里不能看,何必非去那么远的地方?对于这样的论断我只能对以鼻孔、还以白眼:吃饭哪里都能吃,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走街串巷只为寻找一家自己中意的美食店?更何况,对于逛书店这么美好的事情,我实在找不出扫人雅兴的理由。

若干年前,我也是一个对书特别着迷的人,没事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托付给书店。书店是个好地方,不需要买就能阅览,不需要付费就能享受免费的空调,你说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美好的吗?尤其是学生时代,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泡书店。从天亮出门到天黑回家,我甚至都不需要坐的地方,只要有书可读,我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

我爱去书店,也爱去图书馆。在西安读书的时候,有一年我迷上了黄仲则,而我们学校关于他的资料十分有限,所以我一有空就往陕西省图书馆跑。“省图”离我们学校的距离走路要花费半个小时,然而因为有书可读,我从来没觉得这段距离有多远。不论刮风还是下雨,我都会在图书馆开门之前自觉地守候在那里,等闭馆的时候才离开,有时甚至连午饭都不吃。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怕浪费时间。当然,能省下钱来买几本书自然也是好的。

母亲曾经打趣说:“如果给你看不完的书,把你放在荒山野岭你都乐意。”这话虽然夸张了些,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比喻。如果能有一个宁静所在,可以放任我闲时看看书,倦了看看云,与家人一起侍弄花草,当真会让我流连忘返。不过,我以为自己爱书已极了,待后来读了苏轼的生平轶事,方知原来在真正的爱书者面前,我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才名艳艳的文人雅士,而苏轼算得上其中极有意思的妙人。绍圣四年,他因为得罪朝中要员被贬海南儋州,当时的海南还是个未经开发的蛮荒之地,位列中国古代四大流放地。苏轼在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医”,老百姓给他搭了间茅屋,下雨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然而苏轼不以为意,一边造福乡里,一边读书自娱。某年,他从一富人家中抄得《汉书》一部,欢喜得不得了:“到此抄得《汉书》一部,若再抄得《唐书》,便是贫儿暴富。”有书可读,连贬谪都觉得无所谓了,抄到一本《汉书》好像穷苦人家忽然中了五百万大奖,眉也开了,眼也笑了。然后,既得陇复望蜀,满脑子想着再抄本《唐书》——— 苏轼对书不可谓不痴。

而我也愿意做一个如苏轼一般的“书呆子”,若能被流放于书屋或者与书同遭流放,哪怕一日三餐顿顿素食我都愿意。 

更多心情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心情文章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