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情感文章 > 亲情文章 > 正文

走亲戚

作者: 黄和林2019/10/10亲情文章

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家都是骑单车走亲戚的。我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兄弟姐妹七人,个个都想走亲戚,带谁不带谁,父母很难取舍。现在回想起来,父亲带得最多的是我。

那时,生活都还很艰难,平时难见鱼肉荤腥,走亲戚的孩子不但不用放牛、牧鹅、剁猪草,还可以吃到甜蜜蜜的面条和油汪汪的猪肉,暂时解除馋虫的百般啃噬。

兄弟姐妹七人,父母都痛爱。父亲不带身为长子的大哥,不带两个勤劳的姐姐,不带两个年幼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妹妹,而带夹在中间的我,其中原因我从不细想。而兄弟姐妹们当时因不能跟着父母走亲戚,都哭过,闹过。二姐曾因为跟着父亲的自行车跑而迷失了路,被邻村人送回家;三弟跟着跑了很远很远的路,父亲才抱他上车。

我是坐父亲的28吋红棉牌单车走亲戚的。母亲坐在车后架上,我坐横梁上,车后架两边各挂一个竹筐,竹筐装满了年糕、木叶夹和两刀猪肉,有时竹筐的外边还有两只阉鸡。父亲弯腰弓背,蹬呀蹬呀,穿过一片片树林,穿过一块块田野,不时推车过石桥、木桥,上坡,下坡。不知上多少道坡,下多少道坎,也不知转过几道弯,经过几个村庄,前面永远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沙路,向远方延伸,看不到尽头……

起先,我饶有兴趣地看着路边的桉树林、橡胶林、木麻黄树……渐渐地就打起瞌睡来,父亲一路打着铃铛,叫我,哄我。可是,我还是像一只磕头虫,迷迷糊糊的磕了一路头。到了亲戚家下车时,屁股火辣辣的疼,双腿麻酥酥的,都迈不开步。

一到亲戚家,除非这家亲戚是无米下锅了,要不都会下一锅放了很多蔗糖的面条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暖暖身子。糖下得多,不但表示富有,而且表示待客热情高,客人吃了,从嘴里心中都是甜蜜蜜的。稍后,正餐时,再穷的亲戚都有一大碗五花肉。当然,这碗肉是客人带来的。

在我的家乡雷州,正月走亲戚来往是极讲究礼数的。客人的礼物都是双数的,如大年糕是两块或四块,煎堆是六十或八十个,五花肉是两块,鸡或者鸭是两只。主人每样东西只去一半,并且只能取上头或者外面的。因为下面的那半既有可能是客人借邻居的来充面子的。鸡和鸭只能杀一只,留一只活的回给客人;那只杀了的鸡鸭,煮熟后只切一半来吃,留一半带头带脚的回给客人,表示有头有尾;鸡鸭的心和肝也给回客人,表示有心有肝。

现在父亲老了,腿脚疼痛,出门不容易。都说老人犹赤子,每次带他走亲戚、看风景,父亲都笑呵呵的穿新衣,换鞋子,拄一把弯头雨伞乐颠颠地坐到副驾驶座上。看见家乡的路都在不断的嬗变中,红土路变水泥路,小路变大路,弯路变直路,没有路的地方开出新路,像大树分枝一样,新路又生出新路。一路上,父亲感慨道:“路认不了,村也认不了,要不是村口的路牌上写着村名,真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我车子后备箱里装载的也不再是年糕和五花肉了,满是海鲜、水果,而不变的是走亲戚的习俗和浓烈的亲情。 

更多亲情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亲情文章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