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情感文章 > 心情随笔 > 正文

端午那天

作者: 蒹葭荷露2016/07/05心情随笔

白天下了一整天雨,晚上出去吃饭的时候雨停了,换回一个吸一口都觉着清新到肺腑的空气。

灌进车里的风也有些凉,拉过丝巾浅搭一下,其实端午的风不会让人着凉。端即开端,午即正午,中医说端午后才可以游泳、吃点凉东西。

车载收音机每个波段都在讲端午,年年说就不在意了。忽然一个音量适中,吐词特别清晰的男性声音进入密闭的车内,使原本安静的环境更加静谧;那声音似把人带进一个专属通道,身心沉淀地听他娓娓道来。好相貌、好性格、好声音,好山水、好景致、好环境,好文章、好电影、好字画等等世间美好,你来或者不来都在那里,偶遇便是美好一刻。

这个声音说:端午到今天没什么新发展,虽然还是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蒿草,已经远没有古人对这个节日的敬畏了。不是不敬畏而是多数人不知道还有什么仪式可做。我邻居家每年端午门口挂艾蒿草,数年不变,给人日子平静安详的感觉,今年还包了粽子送给我。但他不知道我才看到的一个端午“新知识”:这天清晨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在孩子手腕、脚腕上栓“五色线”,不可以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冲走,冲走的还有“百病之灾”。他家三代同堂五口人,三岁小孙孙太有必要大人们为其栓五色线,只是夏季第一场大雨不好掌握,第一次洗澡概念不明,天天得洗,洗完抛到河里很方便,我们就住在沙河边。

近水而居在诗经里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给自己起博客名字的时候用“蒹葭”,蒹:没长穗的芦苇,葭:出生的芦苇,苇子里的薄膜,关系疏远的亲戚。后来想换个名字,却再怎么也不如“蒹葭”的含义全面。

车的出风口卡着一只黑白小熊香水饰件,香味从那里吹出,淡雅满室。平时在家的时候总想营造出这样一种氛围,安静的,有书的,加上一杯茶,即便不读书那情景也是一种享受。播音员的声音像轻音乐一样,竟然令人想起咖啡,想起咖啡馆。我是喜欢那一隅的私密性,浪漫性。

此刻我们的车正经过沿河小路,五年前偶然路过这里被沙河美景惊呆了,细柳如烟,人在画中如梦如幻。生活就是这样瞬间集中所有郁闷,瞬间集中所有美好,来无影去无踪。15年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顺其自然”,契点由天把握,履行由人做。我们只需要懂得不要太过犟拗,跟着走就行了。今晚上天给的是惬意和浪漫,我们要去新家看看。

那里又是一处美好之地,虽遗憾少了一湾河水却有缓坡邱林。尤其夜幕降临,我看见街灯下偶或走过几个人,因为要上坡身子向前微倾,想起了欧洲寂静的小镇也是这样有坡度的,也是这样微倾上身走着;他的旁边是围墙,脚下小径使我想起了上海,一个人挨墙走过,周围的喧嚣已经被封闭,喜欢一处地方心会安宁,我心安处是家乡啊!

播音员讲到了屈原,这是端午必定环节,年年追忆,常忆常新。毛泽东说:“我们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屈原的故事神秘、肃穆,因为他投汨罗江。汨罗江好像天上的名字,落在人间只为等着屈原最终回归。学界一直怀疑历史上是否真有屈原这么一个人,因为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之前至战国几百年间里没有屈原的记载。兴许司马迁也受了楚地巫风影响,用道听途说的故事编制了亦真亦幻的屈原。

但,楚辞对应诗经,黄河对应长江,诗和诗人,平原合唱到悬崖独吟是真实的。

屈原出生在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国自古迷信鬼神,宗教性祭祀和祈祷在民间盛行,丰富的神话传说加上泛神论,比如“东君(太阳神)”“云中君(云神)”“大司命、少司命(寿夭之神)”等,屈原投江后老百姓把原来祭祀东君的日子移到他名下,把他也当神祭拜。

既如此,屈原投江不是结束而是重生,我倾向余秋雨的说法:“对他自沉汨罗江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甚至认为他活在当下,就在我们身边也未尝不可。

喜欢屈原是从余秋雨以现代散文形式翻译《离骚》开始的:“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出生在一个吉利的日子,父亲给我起了个好名。我既有天生的美质,又重视后天的修能,还喜欢把香草秋兰配饰在身”。“朝饮木兰的露水,夕餐秋菊的落英,只要相信内心的美好,又何妨饥饿憔悴?我总是长叹擦泪,哀伤着民生多艰。虽然从早到晚又被辱骂又被驱赶,我虽九死而未悔”。

尊崇他的高贵,欣赏他的“香草美人”更理解他从政治进入,体验一系列矛盾和分裂,例如:信任和被诬、高贵和失群、天国和大地、神游和无助、去国和思念、等待和无奈、自爱和自灭等等后落脚在文学。

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通道,于是中国有了第一等级的诗人第一等级的诗。

这个端午似又看见屈原走来,他带着花冠,配着长剑,穿着奇特的服装,挂着精致的玉佩,脸色高贵而憔悴,目光迷茫而悠远。

更多心情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心情随笔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