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优美文章 > 美文阅读 > 正文

鸟度屏风里

作者: 王征桦2015/12/04美文阅读

我沿河而上。

刚刚下了几天的雨,清溪河便丰腴了起来,微涨的河水摇曳着岸边的植物。在这样的季节里,地气涌动,植物旺盛而蓬勃。雨后的天气凉爽给人以轻松和惬意。城市生活中的烦恼,仿佛被风吹得干干净净,登高悠然望远,清溪河像一条光亮的带子,舞动着向前流淌。放松的心情让我忘情地张开双臂,作出飞翔的姿势,对着群山叫了一声。

大山回应着,声音惊起了一群鸟,扑愣愣地从树丛中飞起。我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赶紧收拢起臂膀,看看四周,还好,四野空无一人。

只有鸟。只有鸟在飞。

群鸟在山中飞。山如屏风,葳蕤的树木层层漫延其上,这是“屏风”中静的部分。我到过清溪河源头处一个叫棠溪的地方,在那里,只要是在一场雨后,你就随时可以看见从山顶倾泻下来的一小绺一小绺的瀑布,它们像一根根不断被抽动的银线,我认为这是动的那部分。如果动的静的都不算的话,这里还有灵动的。灵动的就是那些从山腰、从树木的顶端飞过的鸟,它们才是这扇“屏风”的精灵,时时变幻着新颖的画面。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天宝十三年,李白来到清溪河,天气也许和今天一样,雨后初晴,澄明清澈。面对着如镜的清溪河水,面对着苍翠的森林和飞溅的瀑布,李白是第一个把远山当作屏风的人。浪漫者一定是热爱自由的人,他们像鸟一样无羁,在四野里独行。诗仙李白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在青山秀水间徜徉,乐而忘返。在权势的争斗中,诗人永远是弱者,这是由他们的气质决定的。因为诗人的心灵是自由的,从不刻意地隐藏什么,压抑什么,率真的心灵容易成为对手的靶场。于是,逃避的诗人寄情于山水,他们让心灵如鸟一般地放飞于山水之间,尽管有时也会生出一丝游子思乡的轻愁。

鸟度屏风里,的确是一幅唯美的画图。

古树可以苍老,留下断枝残桠;古宅可以倒塌,只剩下遗迹;甚至连一座古城池,如楼兰城,都能被黄沙掩没。而李白的这首诗,连同诗中的这一幅画图,从唐朝到今天,却历久弥新,恍然如昨。时光没有让它们衰老,更没有让它们消失。青山依旧在,鸟飞翔的弧线和唐朝并没有两样。所不同的是,溯水而上,看山看鸟看水的人不一样了。唐宋时的人,一袭长衫竹杖芒鞋,风雨暮霭仗剑而行;现今的人们,有了较为先进的交通工具,沿河是铺着柏油的山间公路,行走起来就轻松多了。不过这种轻松有利有弊,有利的就是快捷方便,弊端就是体会不到踏足而行的那种闲雅,捕捉不到对自然的更深的感受。

其实,人在城市中生活,就如鸟在城市中的生活一样。街道宽敞,景观树整齐划一地生长在街道的两侧,但你找不到一只在树上栖息的鸟。城市里的鸟多是在鸟笼里。我曾多次在公园里见过溜鸟的人,他们戴着深色的遮阳帽,踏拉着拖鞋,右手伸出,手掌上架托着一只鸟笼。鸟在笼中,用不着自己出去找食,闲得无事的鸟如鹦鹉还呀呀学着人语。有的鸟终日面对着它主人的一盘残局,在树荫下和主人一起消磨时光。羽翮松弛下来了,鸣叫声也低沉了起来。鸟如果能记起从前它无拘无束的日子,鸟的苦闷只有鸟知道。

我是从乡间来到城市的,我总是认为对于城市,自己只是一名过客,或者说是城市中的一只鸟。一日三餐,下班下班,钟点成为镣铐,工作成为重负,因而对草木的荣枯,泥土的开合,地气的升腾浑然不知。我时常记起童年的单纯和欢欣,所以总喜欢时时到山野里走走。有一次我到清溪河边小镇梅街小住,黎明时骤听得一声清脆的鸟鸣,随即许多鸟一起叫了起来,圆润而和谐。推窗一望,好多鸟!长喙轻羽,色彩斑斓。有的高踞枝头顾盼着,有的悠闲地啄理羽毛;有的振翅一飞,又轻盈地落了下来。鸟们喧闹了一会,又如约而同的飞到河对面峡川村的大山,那里的山腰处挂着一朵白云,鸟们越飞越小,飞进了那朵云中,远去的影子和一片翠绿融为一体。这时,我真的羡慕这些鸟儿来,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想怎样鸣叫就怎样鸣叫。这些鸟儿使人在客愁之中,生出了许多诗意。

城市已经成为我永远的栖居之地,再也难以寻觅如同鸟那样自由的日子。可是我总是会挤出一点时间设法补偿,自然的本真令我神往。

所以,为了看鸟、看水、看画屏一样的青山,我沿河而上。

更多美文阅读

猜你喜欢

更多美文阅读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