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游戏的散文

2022/12/19经典文章

游戏的散文(精选24篇)

老街

文/施惠玲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而老街就在外婆家的旁边。

记忆中的老街总是有来来往往的人群,混杂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的哭喊声和游戏室里的叫喊声。老街其实就是一个如同菜市场的地方,两旁都挤满了卖菜的、卖零食的小贩,中间来来往往的人有买菜的与不买菜的各种各样的人。但,老街却记载我的唯一一个童年。

坐落于老街左边的是一间书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漫画书,我和阿洛是发小,我们可以算是那里的常客了。每本书租金不贵,只要五角钱,还是很便宜的。可以在书屋里看,或者留下租金拿回家里去看,但是这就有一个条件,一次只能带回去一本书。我和阿洛自然是选择前者,因为这样可以看很多很多本书,还不要钱。

书屋的旁边开着一家游戏厅,里面总是挤满了人,小时候总好奇里面到底是干什么的,怎会如此热闹,所以经常偷偷溜进去。一去,觉得还挺好玩,就花了几元钱,一玩就是一下午。不过对当时的我们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呢。

游戏厅的对面,有一家杂食店,是外婆的朋友开的,里面有好多好多的零食。每当我有钱了,就到哪里去买东西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外婆的原因,每次我一去,店主婆婆总是会多塞一些吃的给我。或者少要我的钱,所以我就觉得,开店的婆婆都是好人,特别是这种有很多很多零食的店。当时还有一个很可笑的梦想:长大一定要开一家杂食店。

杂食店后面,有一块大大的空地,不知道为什么会废弃不用。不过我和阿洛才管不了那么多呢。每晚我们都会在那打羽毛球,一直到天黑。

这就是我的老街了,没有多华丽的风景,没有多惊奇的故事。但是,还是那句话,他记载了我唯一的一个童年。

后来,阿洛搬走了。只有我一个人去书屋,一个人去游戏厅,一个人打羽毛球,不胜孤独。但后来却也开始享受一个人。

他走后,经常去那个书屋。因为每次陪妈妈上街去买菜,倒也不是因为那么爱买菜,只是因为可以去书屋看漫画。我就在等她回来的时间里享受书中的乐趣。有时候妈妈菜都买完了,我的书却还没看完。通常这时候我就会哭闹,好让妈妈同意我看完再回家,妈妈也只好答应,坐在一旁看我继续享受书。我后来问过她那时的感受,她说:那破书有什么好看的。或许这就是小孩和大人的代沟吧,她们当然不懂小孩子的乐趣。那时看得最入迷的就是《机器猫》了。我总幻想着我也有这么一只机器猫在身边,当遇到问题时,摸一摸口袋就好。要是真的有这么一只机器猫了,只希望可以有一个知心的朋友。不免想到阿洛,自打他走了以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了。

那个游戏厅里,有过许多故事,其中包括我和阿洛的。除了羽毛球和书屋,当时似乎唯一的娱乐就是去游戏厅了。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两人一共凑足了三元钱,买了10个游戏币。过程不太记得了,只是知道我们当时玩的真的很开心,游戏币也用完了,就只好看着别人玩。连看一看的我们都那么兴奋,一个叫喊着。可想而知,当时的我们对于快乐是有多么的容易。我们自然不能经常去玩,因为我们不可能每天凑足那么多钱。所以我们就做出了一项伟大的决定,以后不去杂食店买东西吃了,把钱省下来,去游戏厅玩。店主婆婆还问我们怎么都不去买东西,我们异口同声的说:“这是个秘密,嘻嘻。”这样省吃俭用,我们平均一周能去游戏厅两次。

不知道为什么,我和阿洛都好喜欢羽毛球。但是没有适合我们的场地,这让我们很郁闷。于是,当我们发现杂食店后面的空地时,我们竟然克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都笑了起来,跳得老高,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从此就有了属于我们的场地。每天晚上都要来这切磋球艺,我们的球技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当然,我们都会为谁最厉害而争吵。但,那时的我们是幸福的。

阿洛,他以前是我的邻居。但他现在在何处,过得怎样,都不得而知了……说实话,我很想念他,想念我们的童年。

现在当年的小孩早已长大,是一个高中生了。当我再一次回到老街时,他却不再是以前的样貌了。没有了小贩的叫卖,没有了以往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了游戏厅热闹的样子。站在那街道上,心中空荡荡的。这真是我的老街吗?心中不禁发问。我迟疑了。

曾经的游戏厅,变成了一家理发店;曾经的书屋,变成了一间大药房;也修建起来了农贸市场……一切都乱了,哦不,一切都变得正常了。

看着这些变化,看着我以前在过的某一个地方,心中不是开心,而是失落。

老街,不止是一条街道。他包含了我的童年,包含了时间的流逝,还有那些岁月的记忆。

或许这是真的,我的老街,真的没有了,随之而去的,还有我的童年。

踩人影儿

文/赵文忠

每当月朗星稀的夜晚,我都会想起小时常玩的一种游戏——踩人影儿。

那时,村里还没通上电,大人又舍不得点灯油,所以,晚饭后,小伙伴们都会到门外玩卷白菜、捉迷藏、老鹰捉小鸡之类的游戏。

月明的夜晚,我们最开心。明晃晃的月亮升起来,人影儿清晰地照在地面上,你动它也动,你跑它也跑,你坐下身去它缩成一团,你站起身来它也一下跟着长高,真是妙不可言。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玩一种踩人影儿的游戏。小伙伴们一分为二,一拨是躲闪者,一拨是踩影子的。我们游戏的规则是:如果躲闪者被踩到脑袋这个关键部位,我们称“死穴”,就得蹲下去,踩到影子的人,口里喊着口令:“一下踩到土里去。”那么,躲闪者就算牺牲了,结束他的游戏。若是躲闪者被踩到其他部位,就要作出相应的反应,装作非常疼痛的样子:踩到肩就抖一抖,踩到腰就扭一扭,踩到腿就跺跺脚,踩到胳膊就拍拍手。当然,另一方是不会轻易让你踩到的,他们一会儿奔跑,一会儿躲闪,一会儿转圈,大家你追我赶,一片欢声笑语。

钢蛋的个子小,追不上我,有点泄气,我就故意停下来,嘴里喊:“我现在是个木偶人,来,来,你来踩我呀。”钢蛋慢腾腾地走来,但我已看出他的阴谋。他慢慢靠近,却把脚抬得高高的,企图偷袭。就在他将要用力一踩的瞬间,我哧溜一下跑开了,把他气得直哎哟。小胖墩跑不快,常常被明明踩到,但明明不会一下踩到死穴上,故意踩到他的腰上,让他吊着屁股扭一扭,逗得大家笑翻了天。有时小胖墩被追急了,就一下躲到阴暗处不出来,那里没有人影,明明干着急,只好在一边蹲着“守株待兔”,嘴里挑逗着:“你出来呀,出来我就能踩到你。”小胖墩躲在黑暗处还嘴:“不出去就是不出去,没影儿,让你干着急!”

记得当年踩人影儿,转眼已是白头翁,童年的天真烂漫,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而今的孩子们,酷酷熊、机器猫、变形金刚应有尽有,可让人遗憾的是,明朗朗的月亮下,少了些许孩子们欢呼雀跃的笑声。真的好想好想,再和小伙伴们一起踩一回人影儿。

寒假中的“战斗”

文/王颖

寒假开始了,可老天像是故意和我作对似的,一连“哭”了好几天,把我心中的玩“火”都给浇灭了。还好老天爷的“泪水”终于干了,温暖的太阳重新照耀大地。“终于可以出去玩啦!”老弟满脸欢喜地感叹。

我们俩像离弦的箭一样往“营地”冲去,没过多久,几个小伙伴便聚到了一起。“我们玩什么呀?”“打枪。”“不好,还是打篮球吧!”“不要不要,还是玩……”当我说出“捉迷藏”这三个字时,所有的小伙伴都齐刷刷地盯着我,好像在说,我们都这么大了,怎么还去玩小孩子的游戏呢?当时我十分尴尬,但还是灵机一动,说道:“童年的游戏我们已经很久没玩过了,现在玩捉迷藏不正好回味一下童年的生活吗?”“对对对……”大家一致同意,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寒假生活中的第一次游戏。

战斗的号角吹响了,当老弟开始数第一个数时,我们便撒腿跑开了。跑了一会儿,有一位小伙伴就往天上看,一边看还一边说:“这太阳咋跟着我们跑呢,它会不会也在玩捉迷藏?”说着说着,他就撞树上了,害得我们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最后都被弟弟抓住了。

第二轮开始了,这回轮到最机灵的何涛来抓了。一开始,我们拼命地跑呀跑,我双眼紧盯何涛,趁他转身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了个360度的大旋转,接着隐蔽了起来。我时不时地向何涛瞄上几眼,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可最终还是被何涛给找到了。过了一会儿,其他的队员也全部“落网”,这一轮我们以失败告终。

就这样,我们一轮又一轮地“战斗”着,眼看中午到了,可我们的“玩兴”还是不减,最后在大人们一遍又一遍的呼唤下,我们不得不结束了“战斗”。

留住童年的游戏

文/刘善文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曾经玩过的游戏吗?诸如滚铁环、跳绳子、跳橡皮筋、踢毽子、老鹰捉小鸡、弹玻璃球、翻花绳、丢手绢、拔萝卜等,正在不知不觉地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有的甚至成了“正在消失的游戏”,着实令人遗憾。如今,城市里的孩子业余时间主要活动就是上网、看电视、打球、游泳等,伙伴参与性的游戏活动少之又少。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事实是:很多孩子感到并不快乐,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常常感到孤单、烦闷。留住远去的童年游戏,实在大有必要。

童年的游戏温暖过无数人的记忆,远去的童年游戏,令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种玩的方式,更是失去了一份孩子们之间由游戏缔结的友谊以及游戏所带给孩子的纯真和童趣。只要重温这些正在消失的游戏,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游戏都非常有益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这种“益”并非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并且许多游戏都是在大地上完成的,因而与环境,或者说与自然充满了和谐。

然而,如果把孩子们囿于教室里,只强调知识的灌输,剥夺了他们的游戏机会,就会使其想像力越来越缺乏,使他们脑中的骏马全是一个模样,他们画笔下的大树全都大同小异,因为他们没有观察过现实中的马,没有探究过江河中的虾,你要他如何能画出徐悲鸿的神韵、勾勒出齐白石的鲜活?

今天的少年儿童,尽管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现代儿童乐园,有这样那样的现代高科技的儿童玩具,但可以肯定地说,楼房的封闭、电视与网络的普及、电子游戏的增多、独生子女的不合群个性等,都使今天的孩子所玩的游戏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性减至最低。而一个缺少亲情、友爱、团结、互助等因素的游戏感染熏陶出来的孩子,将来长大后,会有多少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观念呢?又会有多少团结、沟通和互助意识呢?

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素。儿童通过游戏娱乐精神、释放情感、了解自然、适应群体生活,懂得行为规范,建立崇尚什么与摈弃什么的社会价值观,开始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逐渐过渡,为将来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游戏中学会的交际、交流、协调、谈判、妥协等社会交往的技巧,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社会角色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乡村永不老

文/陈孝荣

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我也开始学踢毽子了。那是和我的表姐会姐,表妹春妹、月妹和表弟龙弟、虎弟们学的。我们两家相距不太远,约一个小时的路程,而且他们家离当时的管理区近,除开特定的节日需要行走往来外,我们到管理区的大供销社购买衣物等等什么的,得从他们屋后经过。有时是我们走累了到他们家歇息,有时则是他们发现了我们便把我们喊进家门,这样,一年中我们有许多时间聚在一起。

小孩子聚到一起的时候自然免不了要玩游戏的。龙弟和虎弟是个三脚猫,坐不住,而他们所玩的游戏一般是打陀螺、做风车、爬树、射弹弓之类,运动量非常大。只有会姐、春妹和月妹才玩那种“文趣”的游戏,比如踢毽子、抓石籽、捉迷藏等等。我呢,因为是男孩子,也爱与龙弟和虎弟他们玩那些带刺激的游戏,可会姐、春妹和月妹比龙弟和虎弟大,而且龙弟和虎弟又听她们的话,这样当我们准备去疯玩别的游戏时总是被她们“逮住”,把我们拉进踢毽子中。这样,我就从她们开始学踢毽子了。

踢毽子在我们土家乡下也叫踢“鸡”。其毽子也非常好做,用一枚铜钱包上布条缝好,上面再栽上鸡骨子,骨子上插上公鸡毛绑紧,这样一个毽子就成了。扎成的毽子形同一只公鸡,被踢得翻飞起来与一只公鸡在天上翻飞没有两样,因而叫踢毽子为踢“鸡”是再形象不过了。

踢毽子有很多板眼。最简单的一种踢法就是数个数。以踢的个数多为胜。此外就是“打卯”,即两人划拳,胜者打卯,负者供卯。卯落时大伙抢接,以打卯次数最多的为第一名。供卯次数多的为最末一名。另外就是踢“界”鸡,即将人分成两队,中间划出一条线,双方踢“鸡”。胜负可以是依个数算,也可以依供卯次数算。

这样学了几回,我倒是能踢毽子了。可我们怎么也不是女孩子们的对手。表姐表妹即使是让我们一百个或是更多,我们也踢不过她们。因而我便知道踢毽子是女孩子们独有的游戏,它不属于我们男孩子。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便对女孩子多了更多的敬佩。因为踢毽子这种简单的游戏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它除了需要灵活的身体、快速的反应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耐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踢毽子便成了乡村最美丽的舞蹈。每每看见农家的稻场里,学校的操场上,野外的草地里踢毽子的女孩子时,我的内心里也就涌起无比的感动与万般的柔情,她们踢毽子时飘动的红衣衫、蓝衣衫,跳跃时舞动的羊角辫、马尾辫,还有那无忧无虑的快活笑声,不就是乡村最美丽的风景么。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乡村少女才成了最纯洁最善良的天使吧。

如今,踢毽子这种简单的游戏并没有因为时髦的游戏而冲淡,相反,它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一直传到了今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乡村永远都不会老。

中年的乡愁

乡愁是分年龄的,年龄越大,乡愁越浓。对孩子来说,他们没有乡愁,即使想家,也只是想念母亲的怀抱,想念亲人的眷顾。青年人的乡愁也淡的很,他们整天有做不完的事谈不完的情,没有时间来想家,也就没有时间来拨弄乡愁。只有到了中年和老年,有了闲暇时间,也就有了大把的培育乡愁的悠闲时光。乡愁是个奢侈品,不是从心里一闪而过的念头,而是久久占据在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这种情愫一旦发芽生长,就会永久地茁壮,永久地生长。

对于中年人来说,记忆力正在渐渐消退,故乡的印象开始变得模糊,那里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都如一部老电影,有时清晰无比,有时模糊不清。但记忆犹如退潮的潮水,缓缓褪去表面的浮华,乡愁如同一块礁石显露出来。有人至此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么多年总是无法在人生的海洋中畅游,原来有这么大的暗礁存在,虽不至于有什么危险,却总是让自己放不开手脚。有很多存在于心里的东西自己并不知道,就如这浓浓的乡愁,当人生的目标悄悄改变,不再去追名逐利,不再戴着假面具在世事里浮沉,乡愁就慢慢冒出来,就主导了一个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

乡愁是什么滋味,如酒。酒是水的艳遇,没有滋味的水遇到发酵的粮食就成了酒,乡愁也是。一天天平淡如水的日子悄悄过去,突然有一天遇到一个契机,有了一个想家的念头,产生一种思念家乡的情绪,于是就酿了一杯名叫乡愁的酒,如同真酒一样浓烈一样香醇一样让人醉。酒会让人上瘾,人生戒酒很难,乡愁也是,它会如影随形深入骨髓,几乎没有人能够戒了它。

乡愁也如茶。记忆这个东西,本是一枚树叶,被时间抽去了水分,放在内心深处,可一旦用思念的清泉将其泡开,就成了一壶清冽香浓的茶。茶的滋味就是树叶的故事,叶子在水中复苏升腾,那起起伏伏的状态像极了每个人的人生。茶的滋味或淡或浓,就像每个阶段的乡愁,也是浓淡相间,就看你品尝的心态。中年人喝茶与青年人老年人都不一样,青年人不喜欢茶的苦涩,老年人味蕾淡化,总觉得茶的滋味太淡,只有中年人能喝出片片叶子的喜怒哀乐,就像心中的乡愁,自然也有妙到毫巅的滋味。

乡愁是中年人的游戏,是一个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旁观者无法窥得其中之奥妙,也无法体会其带来的啮心蚀骨的难忘滋味。当各种电子游戏通过电脑通过手机来影响我们生活的时候,中年人往往不为所动,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这个名叫乡愁的游戏。一个人的游戏,没有成败得失,没有懊恼愤恨,没有惊险刺激,但给人带来喜怒哀乐的细细情感,真实得仿佛又活了一次又一次。这个游戏最大的好处就是,每个人都是胜者,即使没有战胜心中涌来涌去的乡愁,也会战胜与生俱来的自我遗忘能力,从而找到故乡的印记,从而最终战胜自己。

其实,中年的乡愁触碰不得,一碰就易老。

云的游戏

文/吴盈怡

天空中的云儿们穿着一件雪白的纱裙,像一个个漂亮的天使,在空中飘荡着。蔚蓝的天空就像她们的妈妈,呵护着小天使。你看!这时,慈祥的天空妈妈正在给她的小天使讲故事呢!

我躺在那碧绿的草地上,抬头仰望着那一望无际的天空。不一会儿,有几朵白云出现在我的视线中。云越来越多,左一朵,右一朵,上面一朵,下面一朵……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白云不仅多,而且还很美,一个个形态各异,有的像一条条小鱼,在一望无边的大海里游来游去,快乐极了;有的像汉堡包,它可是个有魔力的汉堡包哦!它会让人直流口水,就算我不喜欢吃,我也被它吸引住了;还有的像手枪呢,假如拿它瞄准敌人,一定是百发百中,那感觉真酷……白云真是太美了!

看着看着,我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白云在空中飘荡着。飘着飘着,我遇到了雪花姐姐,我高兴地告诉她:“雪花姐姐,我很高兴遇见您,我想要您冬天的时候多下一点雪,这样我就可以堆雪人了。”告别了雪花姐姐,我又遇到了太阳公公,我央求太阳公公说:“太阳公公,我想要您夏天的时候,太阳光不要太强烈。如果太强烈的话,人们会讨厌您的。”说罢,我告别了太阳公公。

不一会儿,我飘到了家门口,妈妈惊讶地叫了一声,把我从梦中惊醒了,这场云游戏就这样结束了,回味起来还真有趣。

难忘叨鸡

文/陈宏宾

网络时代,孩子们的游戏都是有科技含量的网络游戏,让他们学到很多知识,也让一部分孩子沉迷于其中。和他们相比,我的童年游戏显得简单古朴,但在这简单的游戏中,我们找寻着童年的梦、童年的快乐。

叨鸡,便是我们儿时暑假经常玩的游戏之一。

所谓叨鸡,就是把右腿弯屈扳起来放在左腿膝盖上部搁住,叨鸡必须左腿微微弯曲,要不右腿在左腿膝盖上搁不住。叨鸡开始前,俩人相距五六米的距离,裁判喊一声“开始”,俩人左腿跳跃而起,咚咚的踩得地直响,单腿跳着向对方冲去,俩人碰面的时候,架起的右腿撞击对方。谁被对方撞倒的早,或是右脚先落了地便是输。

村头的打麦场上,月光下的大榆树旁,烈日炎炎的太阳下,都有我们激战的身影。

小学五年级的一个暑假里,经过了毕业考试,轻松走出教室的我们像脱缰的野马,驰骋在属于我们的战场上,拼命地玩,尽情地耍,最高兴的当数分班进行叨鸡啦!

夏天的夜晚,天热得人没处躲藏。村里的大人们则聚在打麦场上乘凉,打麦场上没有遮挡物,不管从什么地方刮过来的风人们也能感觉到。大人手里的芭蕉扇不停地摇动着,仿佛把炎热从额头驱赶走,而蚊子此时也对人们很亲热,不停地扑上来乱叮乱咬,扇子又成了打蚊工具。吃过晚饭,喊上平时要好的一帮小伙伴,我们来到村东头的打麦场上,有年纪稍大的堂哥和玉把我们分成两班,我被分在第一班里。

这叨鸡也有他的技巧,但凡叨鸡者把右腿高高抬起猛地压在对方的腿上,用半边身子的重量去压对方。若对方撑不住压,扳腿的手一松右腿自然落下,脚着地便是输家,如是两手松了但脚没着地,还可以重新架起再战。一般的孩子,让人家压两下便撑不住了,手一松,右脚不自觉地着地,惨然认输。破解对方压腿也有方法,那就是转身。对方咚咚的单脚着地冲了过来,速度快,力道猛,估计扛不住压,便急转身,侧面对着对方,冲过来的对方力道太猛,将腿猛力往下一压,不料却压空了,收力不及,不是自己栽倒在地,便是俩手松开右脚着地。有叨鸡经验的小伙伴,碰到这种情况赶紧松手,只要一卸腿,右脚便着了地,顶多是个输家,又不赌啥东西,大不了异地再战,受不了伤。悟性差的孩子,或经验不足初次叨鸡者,不及时卸腿很容易受伤。别看是小孩子玩的游戏,其中道道也不少。

我听堂哥给我讲过这个道理,所以在叨鸡过程中总是占上风,和我同龄的孩子几乎没有能胜过我的。这次比赛堂哥把我分在第一组,就是要我取胜。比赛开始啦!对方派上贺俊上场,我和贺俊是同一个月出生的,他比我长一辈,按辈分该叫他叔,平时我们关系相当的好,从小长大就没有红过脸,这次比赛我们俩第一个开战,因为是游戏,我们就不讲那么多啦!

“比赛开始!”堂哥一声令下,我们向对方冲去,都高高抬起架起的膝盖顶向对方,我顿时感到一股力量顶得我踉跄一下,后退几步,我看贺俊被我顶得退的更远,我们双方都是使足了劲,几个回合下来,我感到腿开始发抖,有些酸痛的感觉。不能这样硬对硬,这样我自己的体力也会消耗很大,想到这,我灵机一动,决定采用一些策略,就故意装出很凶猛的样子向对方冲去,对方看我凶猛的气势也不甘示弱,单脚蹦着直向我顶来,快到一接触的刹那间,我收住了脚。顺势转身急躲一下,对方贺俊由于用力过猛,一下子摔倒在地,弄了个嘴啃泥,惹得全场的小伙伴哈哈大笑。

我就这样取得首场胜利。

接下来的两场比赛,我们一胜一负,总比分三比二我们取得胜利。此时我看到月亮也笑啦!笑得是那么的温柔、可爱,如同我们纯洁的童心。

儿时暑期里玩的游戏没有利益纷争,充满的都是欢乐的笑声,那笑声经常回荡在小村夜空,月亮是我们的观众,她看着我们成长。

一场游戏一场梦

文/雨君

邻居小郭,喜得贵子,我去医院探望,见母子两均戴一顶用粉色布料缝成的桶状帽子,感觉特别滑稽。

若是在老家,桶状帽子往往戴在老人头上。产妇则围一块方围巾,而婴儿,却是把手绢的四个角系个疙瘩,戴在头上。

想来,故乡的人真是心灵又手巧!不光能想出用手绢叠帽子,还会叠老鼠。把正方形的手绢对折,再把长边的二个角平着向里折二折,再沿折好的边卷起来,再把卷好的反过来向内折二折,然后把剩下的角翻进去,再抽出二个角,一个打个结当作头,一个当尾巴。一个花里胡哨的老鼠就做成了。

那时候,母亲总是把“老鼠”放在手里,头在大拇指方向,尾巴在小手指方向。用另外一只手抚摸小老鼠,告诉我:这只小老鼠很好玩的,他会自己跳出手心。然后母亲用小手指一推,那只小老鼠就跳了出来。那时候,小孩子很容易满足。就这么个小游戏就能哄得小孩们破涕为笑或者津津有味地看着。那时候的手绢花色很多,家里宽裕点的小女孩们总喜欢搜藏手绢,叠成各种各样的老鼠,比谁的好看。而家境寒酸的,手绢早就褪色了,藏在裤兜里,不敢往外拿,只羡慕地默默看人家好看。

最喜欢玩丢手绢。人多,红火。一伙人围一个大圆圈圪蹴下,唱着:“丢、丢、丢手绢, 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诉他, 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一个被推选为丢手绢的,在圈外边跑边找机会,乘一人不注意将手里的手绢扔到他背后,当他再跑到这个孩子背后时仍未被发现,那这个孩子就算输了,要和丢手绢人互换角色,并出一个节目,或者唱歌或者跳舞。不会唱跳的,得学狗汪学猫喵。而如果那孩子已经发觉,就得赶快站起来追赶丢绢人。若追上了,他也不算输,角色仍不变;若追不上,让丢绢人跑到了他原先坐的位置坐下,那他就输了,要和丢绢人互换角色,并出节目。我生来腼腆内向,不擅歌舞,最怕出节目。所以整个丢手绢过程既让我心情激动,又让我恐慌,总盼自己保持不输。可是,世上事怎能件件遂人所愿。总有输的时候吧。没办法,我只能红着脸,硬着头皮学狗叫。

也有不玩手绢的时候,玩打“鬼”,也就是打沙包。沙包是用四块不同颜色的小布头,裁成四方块,缝制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口袋,装上秕谷、豆类、细沙封口而成。母亲是裁缝,小布头多的很,自然会给我缝出好些个颜色好看的大小沙包。这是一件让别的孩童羡慕的事情,因此我一直引以为豪。

打沙包有两种玩法:一是三人就能玩。三个人先以猜拳或协商的方式分配角色,然后,两个人在相距五米左右的距离面对面站着,另一个站在两人中间。站在两边的人用沙包轮流朝中间那个人掷去,中间的人一会儿面朝这边一会儿面朝那边,来回奔跑躲闪。如果不幸被其中一个人用沙包击中,那就算输了,要和打着她的那个换角色。而如果此前她曾接住过某个孩子打过来的沙包,那就多了一分,多了“一条命”,可以抵消这次的“中弹”,仍以原先担当的角色玩下去,直到再次被打中。

另一种是多人参与。那种玩法很热闹。人一多,两队的人马就多,接住的沙包就多,赚的“命”就多,维持的时间就长。

玩沙包需眼疾手快、身体灵活。特别对中间的人来说,躲、跳、跑、转身……要动作迅速,反映灵敏。对投手而言,沙包的出手要快、准、狠,全凭手臂的力量和身体瞬间的爆发力。我是个慢性人,反应不很灵敏,被人打时,总是被打“死”,打别人时,又被人“接”包。尽管这样,小伙伴们从不嫌弃我,依然让我参与其中,享受快乐。为了感谢大家,我常常赠她们好看的沙包。弄个两厢情愿,岂不快哉。

那时,女孩子上学,书包里不光装着沙包,还装着一根长长的皮筋。家庭条件好的是从商店买的松紧带,家庭条件一般的用废旧里胎。把废旧里胎剪成细条,系起来,连成一圈,就成皮筋。把皮筋拴在两棵树或两个人架起。皮筋距地面尺许或高及比肩不等,全由孩子们玩时自定,玩时由一人、两人乃至数人跳。最常见的动作有跳、蹦、转、绕、迈、点、掏、踩、勾、压等。一根普普通通的皮筋在几个女孩子们的脚下往往能蹦跳出无穷的花样来。孩子们边玩还边唱:“……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连贯的动作,舒展的姿势,富有音乐节奏的动感,再加上与之相关或无关的奇奇怪怪的童谣,演绎出一种别样的童趣来。

即便是没有手绢,沙包,皮筋,我们也会找根线,解钩钩。一根线,系个疙瘩,架在手上,就能翻出数十种花样。再即便是两手空空,我们也能折腾出玩法来。人多的时候玩狼吃羊,两人的时候打手背、捉中指。一人的时候翻跟头,趔软腰。总之要比现在的孩子会玩多了。

每每忆起儿时的多种游戏,总是充满感慨。一场游戏一场梦,梦醒时分,俱滋味。

快乐游戏

文/彭明霞

游戏是好还是坏,要看你怎样去对待它。

健康游戏是我们的老师,它让我们增长知识,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发展。不健康的游戏则像魔鬼一样,让我们沉迷,一脚踩在泥塘里,如不马上拔起来,就会越陷越深,最终被它吞噬。

我快乐,因为我有朋友;我快乐,因为我有老师;我快乐,因为我有快乐的老师带着我做快乐的游戏。在这个快乐的游戏中,我常常会听到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轻快、明朗,还有一声声叫喊声。这个快乐的游戏就是从这笑声、这叫喊声开始的。

“快乐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她知识渊博、学识广泛,和我们差不多是同龄人。她不仅带领我们畅游在知识海洋中,还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快乐老师”的性格开朗活泼,是一个充满快乐的人,她在我们的心里播种了快乐的小苗,让快乐的小苗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共享快乐。

“快乐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能增长课外知识的快乐游戏——文字游戏。这种游戏能检测你的课外知识,无论是成语、歇后语,还是一些名言古句、名人着作在这个文字游戏里都有,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上了初中以后,我认为最好玩最快乐的游戏就是这个文字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同学们非常积极,老师一说完问题,全班同学都争着抢答,抢答声一声高过一声。有时回答错了也会成为全班的笑点,引出同学们一阵阵的笑声。不仅增长了我们的知识,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我喜欢“快乐老师”,她是我前方的一盏明灯,照亮我前方的道路;我喜欢这个快乐的游戏,它是我生活的颜料,丰富了我生活的色彩。快乐这个小精灵,已深深进入到我的大脑,“快乐老师”也印在我的心中。在前方的道路上,有快乐陪伴我,悲伤不会再打到我,我将成为一朵快乐的小花,微笑着面对风吹雨打!

游戏

文/何凌志

寒假的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在小区里的花园玩。我提议大家玩一个想象游戏,闭上眼睛想像自己成为某种动物后所遇到的事情。

游戏开始了。才过一会儿,“咦,我怎么睡在大街上?”我焦急地喊着,结果发出的是一声声猫叫。“苍天啊,我怎么全身长满了猫毛?我怎么会有猫爪?”真是叫天天不应啊!我急得喵喵直叫。直到中午,饥饿感催促我去找吃的。

大街上,到处都有好吃的东西。羊肉串香气扑鼻,臭豆腐令我垂涎三尺,珍珠奶茶、爆米花让我眼花缭乱。我不知不觉来到羊肉串旁,想偷一串填饱肚子,可偷串不成却挨了老板一脚,我只好灰溜溜地逃走。

我已四肢无力,突然,前面臭烘烘的味道吸引了我。我循味而去,发现是一个垃圾堆。我岂能为垃圾折腰,可肚子不争气。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冲进了垃圾堆。啊,里面的食物可真丰富,就是有点臭,不一会儿我就找到了一块别人没啃干净的鸡腿。我将鸡腿叼了出来,放在一块干净的地板上准备用“餐”。“汪——”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一条大狗瞬间把我撞飞了,“啊——”这次我可是全身“开花”了。大狗一点愧疚感也没有,叼起我的鸡腿扬长而去。

我怎能这么快就认输,于是,我勇敢地站了起来,欲拔腿去追。无奈,由于饥饿,我两眼昏花,瘫倒在地上……

等我醒过来时,小伙伴们都跑光了,我也只好回家再“战”家庭作业。

难忘北国

文/花瑾

说实话,我还是比较钟爱北国七楼的,不仅仅因为其餐厅齐全,更因为其包含了电影院和游戏厅。每每同学聚会、朋友小聚,都喜欢上七楼餐厅。

逢工作闲暇之余,看看有什么最新的电影,带上家中宝贝和小妹,一同观看。看到动情之处,不由自主落下感动的眼泪。没有办法,女人一般都比较容易被感动。

一场电影下来,差不多也到了饭点,向前走不远,就拐进了自助餐厅。落座后,谈论着电影中的情节,还唏嘘不已。端上几盘菜,拿着喜欢的水果,便可以大快朵颐。喜欢自助也是因为众口难调,以前聚会都会因为吃什么讨论甚久,耽误时间不说,大家还闹得不愉快。自从有了自助,一切好多了。喜欢的自己挑选,也不用因不合胃口吵得不可开交。

一个多小时,酒足饭饱,再转身又来到了游戏厅。我家宝贝也挺喜欢玩游戏的,不过因为太小,很少带她来这种地方。有些简单的游戏,她也是蛮喜欢的。

投篮球,即便她站在上面也难投到栏中,更何况投中呢。不过她不气馁,有篮球滚来拿起便投,投不中篮筐,有时还会弹到我们头上。所以每次投篮,都要特别提防不时飞来的篮球。

而且每次宝贝见抓娃娃机里面的小玩偶都喜欢得不得了。不过也许是人品不好,也有可能是运气不佳,反正这么多次,我从来没有抓起过娃娃,甚是惭愧啊!尤其每当自己努力很多次,都没有抓到,但是别人轻易就抓了起来,那种感觉,真是有口难言。

好在小家伙儿好哄,过一会儿也就不吵闹了。如今她还不明白什么是游戏币,她只称那是钢镚儿,可以做摇摇车的那种硬币。

休息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不知不觉中就到了该散场的时候了。难忘的记忆,难忘的北国,相信不久,我们还会见面!

“心灵连电”

文/孙宝妮

你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玩了一个从来没有玩过的游戏——心灵连电。

刚进入作文教室,就见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心灵连电”。我的脑袋冒出无数个问号:心灵怎么可以连电呢?老师为什么写这几个字呢……这时,一个同学忍不住大声说道:“就是心灵相通的意思!”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说:“是的。”

是游戏就有规则,老师说起了规则:全班分成几个组,每组派出一个组长到老师身边抽取一个题目。题目可能是一句名言,一个字,一句古诗……在事先不经过商量的前提下,小组同学轮流上来在规定的时间内共同完成任务,看哪组同学配合得最好。

第一组上场了,他们的任务是写歌词。第一个同学上来胸有成竹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银”字,第二个同学立刻心领神会写下了“色”,第三个同学则迅速写了“桦树”。他们的组长看到情况发展得这么顺利,脸上露出了微笑,心里一定在想:“哈哈,我们赢定了。”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同学竟然没有学过这首歌,苦思冥想了很久后胡乱写了一个“下”字。顿时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吵闹声,唉叹声汇成了一首“交响曲”。

最后终于轮到我们组了,我们的任务是写字,我心想:这个容易!第一个同学上场写了一横,第二个同学上场写了一竖,组成一个“十”。轮到我了,我心里想到一个非常好写的“本”字,按照笔画顺序,我应该是一撇,我兴奋地写下了这个笔画。到了最后,果然不出所料,我们组胜利了!大家高兴地唱啊,跳啊。

虽然,游戏早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同学们依然沉浸在快乐的海洋中。此外,游戏还让我们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致沉迷游戏的男孩的一封信

文/雨妍

年年岁岁花相近,岁岁年年人不同,就这样,一年又过去了,2012年匆匆的走过,辗过了岁月的痕迹,却没有留下什么,途增添了些许伤感。总期待有些什么特别的事能留住自己,到头来却发现想离去的心更强烈了。一起走过的四季,是心的旅程,一起沐浴着阳光,一同接受晚霞的洗礼,迎来了新的一年。好希望一直可以这么持续下去,可毕竟生活有许多的无可奈何。

曾经,如果你是那颗大树,我愿做依附你生存的那颗藤蔓,紧紧的跟随着你,攀附着你。那怕我知道你只是站在原地,等待着我的努力,我也甘愿为你吸取日月精华,茁壮自己。也许,爱情没有所谓的公平,也许付出不等于回报,也许依附不等于相依,也许我不等于你,这世间有太多的也许,而你是我一生中也许会成为永恒的人,可我知道,那也只是也许,明天,在还没到来之前,有着太多的也许。

时间转换,日月交替,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学会了敷衍,习惯找一大堆理由来推脱许对方的诺言,明明每一次的相处都是来之不易的,是当初梦寐以求的,可当在一起时,往往被忽略了,你学会了用游戏麻醉今日宝贵的瞬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你站在我的面前 ,我却不知道你爱我;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你站在我的面前 ,我却不知道你爱我 ,而是你玩游戏到痴迷 ,却忘了说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你忘了说我爱你 ,而是我想你陪我想到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依 ,却因为游戏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你却只顾着玩游戏 ,没把我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把我放在心里 ,而是用一颗冷漠的心 ,在用游戏和你爱的人之间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就像我们明明在一起,却因为游戏而无法让彼此相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解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就像你明明知道我讨厌游戏,却没有妥协的余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就像我们的感情,若不好哈珍惜,也有决裂的一天);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如果因为彼此的不珍惜而失去,那么当有一天后悔了,想挽回,却没来得及挽回,却永远失去了,也就相聚不了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一个却在深潜海底(那么结局就是分隔两地了)。

游戏,或许能带给你一时的刺激,也可能能消减你的压力,可是当有一天,你发现你所沉迷的游戏不过是一时的,而陪你永恒的那个人却消失了,你会难过吗?也许,当你知道为时已晚时,你想挽留些许什么,却无力去改变什么时,你会沮喪吗?等到那么一天,你想重新来过时,当初留在原地的人已经不在等你是,你会害怕吗?当那个时候,你已经不知所措时,你的她已远走,不在陪你,不在安慰你,不在给你温暖时,你会流泪吗?

压力,有很多方式可以排解;游戏,你的她不是不给你碰触,可是可不可以不要沉迷,为了游戏,你忽略了你亲爱的她生病了;为了游戏,你忽略了陪伴你的她为了什么而难过了;因为游戏,你忽略了身边的她需要你的关心了;因为游戏,你忽略了傻呼呼的她为什么生气了;因为游戏,你忽略了你把所有的压力都推给她而不自知了;因为游戏,你忘了你扬言要照顾的她,工作之余还要把你照顾的无微不至的,你却不在主动去照顾他,你却不在关心她,她在难过,这些你都忽略了;你,陪伴她的时间越来越少,你对游戏的熟悉度,可能比对她还清楚了,她就那么的坐在你身边,看你因为升级游戏而欢呼,因为掉了装备而难过,她嘴角的笑越来越淡漠了,她的心离你越来越远了,因为你为了游戏一次一次的对她吼叫,她的心慢慢沉入海底直到消逝的那天。你是否依然不自知?

写这篇日志,希望唤醒沉迷游戏的人能看清你们现在的趋势,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你身边的她为你所付出的已经够多了。

搓麻将

文/秦河

一提起麻将,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捂嘴窃笑。他们发笑主要由于本身也正是爱好者和参与者,也可能觉得跟麻将沾边似乎是有点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的堕落。但无论褒贬,搓麻将是国人最为热衷行之久远的游戏,没有之一。

这个游戏在广袤的国土上遍地开花,每个省份甚至每个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玩法,像是翻卷而出的万花筒一般形形色色。搓麻将的声音仿佛下雨一样哗啦啦清脆明亮,响彻在城市街道的角落,回荡于乡村茅屋的巷口。这样的游戏由于简单易学,爱好者参与者渗透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阶段,往往是社交手段的不二之选。在牌桌上,一百三十六块麻将的排列组合之中翻腾起了机智博弈的滚滚浪涛和涓涓细流,假如附带玩钱,或许更会成为智慧和算计的战场,四个人在辗转腾挪之间硝烟弥漫。

对于麻将,我们大多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认为只要沾上就成了不务正业的游手好闲之徒,似乎是倾家荡产的预兆。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只要押上金钱就立即转变成为赌博的游戏,不少人沉迷于此,难以自拔,结果输得一败涂地。但是不能把这样的罪名加诸麻将身上,区区小牌何以承担这样大的罪过?也许更多的人清楚,赌博败家是出于其心态上的急躁冒进和人性中的贪婪投机,即使不耍麻将,也会去玩扑克或者别的项目,他们心底的魔鬼不管以怎样的形式,总会释放黑色的迷烟,将之引入歧途。

坊间有言,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强赌灰飞烟灭。我相信我们为了家庭为了自身都能把持得住,恰如其分地搓麻将。平日大家各忙其事,或者焦头烂额或者手急脚乱。节假闲暇,泡一壶清茶,备几盒香烟,约上几个友人,坐到阳台晒着暖融融的阳光,手底下循环往复地揉乱重垒抓牌出牌,在谈笑间进行友好的心思较量,让时光犹如静水一般悄然流去。

其实,这种消闲传统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出现。当时民间流行一种名为“马吊”的纸牌,类似于今天农村老者喜好的花花牌。这个游戏在后来的历史中逐渐完善,终成今日模样,经久不衰,由此可见受欢迎的程度非同寻常。可是每逢乱世,一些心忧国运的知识分子就开始抨击麻将牌,义愤填膺地认为它是秽流之源万恶之首。明末写出“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梅村在《绥寇纪略》中说,明朝亡于马吊;民国胡适也将其列为“四害”之一,嘲讽说这是国粹。但我想我们能清楚地界定游戏和正事之间的鲜明差别,精准地拿捏其中分寸,免于因噎废食,更不会玩物丧志。

烤火取暖的日子

文/梁永刚

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到了冬天没有钱买煤生火,只好在堂屋的土地上挖一个火塘,靠烧一些树疙瘩、干树枝增加屋内的温度。母亲趁着如豆的光亮不厌其烦地纳着鞋底子,爷爷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袋,打发着寒冷的时光,奶奶则把我揽在怀中,给我讲述一个个老掉牙的故事,直到我进入甜甜的梦乡。

那时候,村上的年轻人还不知道去外面打工,冬季农闲时节都在家里窝着,为了驱寒也为了排遣寂寞,当时流行一种游戏:在空地上画两道线,参与游戏的两个人先划拳行令,谁输了就把自己带来的树疙瘩放在离线三四米远的地方,由赢家拿着另外一个树疙瘩朝着输家的树疙瘩击打,如果将其击进两条线之间的位置即为获胜,这个树疙瘩也就归胜家所有。在围观者的呐喊声中,参与游戏者往往几个回合也不分输赢,在一派热闹喧天中忘记了凛冽的朔风。几场游戏下来,胜家的身边已经积聚了不少树疙瘩,脸上洋溢着欣喜和自豪。大家一哄而上,像迎接凯旋的勇士一样,抱着一堆树疙瘩,簇拥着获胜的那个人去找地方烤火。很快,熊熊的火焰燃烧起来,大伙围着火堆站成一圈,缩着脖子伸着手,恣意地说笑着,心中火一般的热乎。俗话说“野地烤火一面热”,我深有感触,在四周空旷的野外烤火,前面是双手的滚烫,后背却是寒风刺骨,但大家不管这些,图的是一种热腾腾的氛围,一种穷开心的快活。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开始去村上的小学上学,而那时农村的经济条件已有了改善。记忆中,每到过冬的时候,村上在外面工作的人都会联系卡车给乡亲们拉回几车煤,当然都是按进价卖。有一年,在外教书的父亲托一个朋友往老家运煤。奶奶知道这个消息后很是高兴,前一天下午就带着我来到村外的土路上。我不理解奶奶的用意,一脸天真地问,爸爸明天才回来,您这是干什么呀。奶奶笑着说,傻孩子,这段路都是土路,不好走,我是看看路上有没有石头瓦块,省得拉煤车不好过。就这样,裹着一双小脚的奶奶,颤颤巍巍地走在前面,我紧跟其后,看到路上有石块就顺手捡起来扔到路边。大概走了有五六里路吧,奶奶看天色已晚,领着我匆匆忙忙回家了。第二天上午,在乡邻的翘首以待中,父亲带着三辆卡车的煤回到了村里,早已等候在村头的乡亲们喜笑颜开,卸煤的卸煤,过磅的过磅,架子车穿梭不停,忙活的像收庄稼。各家各户把这些好不容易弄来的煤看得很金贵,专门在院里砌一个池子,煤放进去后还在上面覆上一层遮盖的牛毛毡。

有了煤,取暖条件好多了。记忆中,母亲从集市上买回了一个肚子很大的煤炉,当时还没有煤球,只是从地里挖一些黄土掺杂在煤里,然后加水搅拌成煤泥,放在煤炉里燃烧。到了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炉子周围,通红的火苗映着每个人的脸庞,温暖的感觉涌遍全身。有时候,我趴在一旁的煤油灯下写作业,母亲拿一个没底的搪瓷洗脸盆倒扣在炉子上面,沿着盆里面摆上一圈红薯。在大人们的聊天声中我的作业写完了,这时红薯也烤得差不多了,顺手拿一个放在嘴里,清香软甜的滋味至今想起来都让我无法忘怀。

老师,你犯规了

文/倪欢

游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玩的快乐,也可以在玩中学到很多知识。可是在每次游戏中,总有一些孩子有意或无意地违反游戏规则,确实是一件让我头痛的事。

俊杰小朋友既聪明又调皮,经常变着花样地违反游戏规则。这不,今天的体育游戏是《老鼠笼》。大多数幼儿手拉手作“老鼠笼”站在圆圈上念儿歌,一部分幼儿扮老鼠在圆圈上钻进钻出,当老鼠笼的幼儿儿歌念到喀嚓一声时,举起的手马上放下,把来不及钻出笼子的“老鼠”关起来。游戏开始了,扮老鼠的幼儿非常灵敏,这时一只“老鼠”正好钻到作“老鼠笼”的俊杰身边,他故意把手放下拉住“老鼠”不让钻出……我微笑了。

又一轮游戏开始,这次俊杰扮老鼠,我和小朋友一起拉手作笼子。在游戏中,我扮演了一下俊杰的角色,但我没有偷偷的,而是幅度大了一些,尽量让多数小朋友看见。几个坚持原则的小家伙喊道:“老师犯规了,老师犯规了!” 我虚心做出检讨的样子:“我错了,我错了。”俊杰显然也看见了我的举动,站在那里,小脸儿有点红。“俊杰快点逃,我不再犯规了。”我大声喊道。游戏继续,接下来的游戏俊杰非常守规。

虽然受到孩子们的“批评”,我却为自己加了这段小小的插曲而感到欣慰。这个插曲产生的效果显然胜过了生硬的说教。

陪老父亲打朴克

文/老遗

我们兄妹离开老父亲到外面工作已有二三十年了。这些年来,即使偶尔回老家看望老人,几兄妹能够一道约起去的时间也不多,这也是一家人很少聚齐的原因。

我们每次回老家看望老父亲,基本是驾车去驾车回,实际在老家陪老父亲的时间也不长。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才会齐齐蓬蓬的聚在老父亲身边,才有更多的时间陪老父亲。

老父亲年近八十了,精骨人,头发花白,脸上满是老树皮似的皱纹,手掌上有着牛皮般坚硬的老茧,脾气急躁。

母亲告诉我,近些年来,老父亲的脾气很坏,特别急躁,一事不合意,便会黑嘴打脸做起来,大有要吃他人之肉都不甘心之意,搞得大家都很不高兴。

老父亲平身有两大爱好,下象棋和打朴克。这上了年纪的人,脑筋根本就没有年轻人灵转。说实话,我们陪他下棋,他真不是我们的对手。老赢他吧,他会越下越急,急了便要发怒;要让他吧,他又说你不尽力,说你瞧不起他,也要发脾气。唯有陪他打朴克,才会让他是最高兴的。

当然,现在玩朴克牌游戏的方式是很多的。网上看了一下,有一个网友居然统计出有八十多种。

我会玩的朴克游戏说起来也不多,也就是斗地主、拖拉机、接龙、金花、7鬼523等十多种,但这些也是在有网络后才流动起来的新玩法。

老父亲那个年代没有网络,网络时代朴克牌游戏丰富而新颖的玩法自然是不懂的。在我的印象中,他会玩的朴克游戏就只有四十五、炸弹、抽乌龟等几种,而且尤以打四十五最为喜欢。

一家人齐聚的时候,我和我哥、我弟往往会在吃过晚饭后聚到老父亲身边约老父亲打朴克。这时,老父亲会带着童趣的口吻说:“来喽吗,哪个怕哪个?”听得出,这时的老父亲是最快乐的。

老父亲打四十五的规则与我们掌握的不同,哪个牌大哪个牌小完全是按他们那个时代的规定。扣牌是不能被分的,同牌点的大小顺序是“桃杏方梅”而非“桃杏梅方”。我们把牌打下去认为是该得分的,但按他的规则却不能,因为他说我们的牌没有他的大。

本是陪老父亲,我们哥仨也就不会较真,反正游戏的规则就由老父亲定吧。在每次游戏规则与我们理解的不一致时,我们就请老父亲讲他的规则,并在下以后的游戏中遵从。

我们在陪老父亲打四十五时,他的脸上经常有着笑容,说话也很和蔼,绝对没有母亲平时说的那样暴躁,也没有母亲说的哪样爱发脾气。打四十五中,如果他和对家是庄家,一局中如果抢分方只得到5分,或者没有得分,他还会羞你。“噫,得了个小光头唛”,或者是“得了个大光头唛”。他的眼色看得出内心的自豪,他的话语听得出内心的愉悦。

老父亲也知道我们都是在陪他玩朴克游戏的,所以,一到晚上十点或十点过钟就不再玩了,让我们收好朴克后去休息。老父亲不再玩朴克时放下手中还没有出完的朴克牌的动手也很有趣,他会把它们往朴克堆里一丢,然后右手五指微湾着往上往后一抬,嘴里说着“好了,不玩了”。之后,便自个儿拿出叶子烟袋在一旁裹起了叶子烟。

余国富 2020年11月1日

童年游戏里的“奥运会”

文/李燕翔

2016里约奥运会拉开了帷幕,我不禁想起童年的游戏项目。童年的游戏里处处闪烁着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智慧之光。

与鸡赛跑。我家的那只芦花母鸡又“扔蛋”了,母亲气得直唠叨。说来也怪,尽管家里的鸡窝松软舒适,可那只芦花母鸡非得跑到隔壁二婶家的草屋里下蛋。在那鸡屁股就是家庭银行的年代里,母鸡“扔蛋”是一件非常让人着急心疼的事。那天中午放学后,见芦花母鸡又贼头贼脑地向二婶家出溜。我放下书包甩掉鞋子向它扑去,受惊的母鸡顺着小街连跑带飞,我不顾砖头瓦块硌脚一路狂撵,它终于跑不动瘫卧在地上了。我将它摁住捉回来堵在自家的鸡窝里。工夫不大,鸡窝里便响起一阵“咯答咯答”的下蛋声。放开母鸡,鸡窝里滚落一枚浑圆的白鸡蛋。那枚温热的鸡蛋,就是我“赛跑”得到的奖牌啊!

跳水砸鱼。夏季的午后,村西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就成了我们一群小男孩快乐的“天堂”。有的从桥面往下跳水,有的沉到河底摸鹅卵石……那天,我忽然发现河面上散游着几条两三寸长的小鱼。小孩子手里既没有鱼网又没有钓鱼竿,看着那几条鲜活的鱼儿从眼皮底下游过,只能眼馋地吞咽唾沫。在那饥饿的年代里,捉几条小鱼解解馋可是莫大的享受啊!

有一天,一位伙伴从桥面向下跳水时无意中砸昏了两条小鱼,我兴奋极了。第二天,我从家中偷出了一瓢米糠,从桥上撒落到河面上。不一会儿,鱼儿成群结队地聚在桥下争食,我们一起喊着号子跃过桥栏杆向河面跳去。一阵“扑通扑通”过后,水面上浮起了几条震昏的小鱼,小伙伴们纷纷去抢……在那个快乐短暂的夏季里,午后的河里“扑通扑通”跳水声此起彼伏,晚饭时分胡同里时不时地就飘起淡淡的鱼香。

射击老鼠。初冬的深夜,饿急的老鼠吵闹得人睡不安生。人们舍不得花钱买灭鼠药,多是用自制的铁丝夹子夹鼠。时间一长,夹子上沾染了老鼠的气味贼精的老鼠不上当了。看着被老鼠糟蹋了的东西大人们愤愤地咒骂之后一筹莫展。

那天,我用叔叔废旧的听诊器带子做了一副弹弓。用一小块窝窝拴在细麻绳上吊在方桌腿上,耐住性子等着老鼠上钩。不一会儿,一大一小两只老鼠顺着麻绳去抢吃窝窝。我摸出一粒干杏核压进“枪膛”,双臂一叫力,“啪”的一声,一只灰褐色的大老鼠从麻绳上掉下来弹腾几下子就不动了。父亲看到这一幕,惊喜地摸了摸我的脸说:“你小子真能琢磨怪点子!好好练,打准点,后天赶集给你买糖豆吃。”

秋天-杨岩峰

文/杨岩峰

枝头闪耀着疑问 流水糟蹋着时光

千夫所指的人脸上没有任何异样 历史

从反面走来 劫后余生的秋天

字里行间都写满了妥协 却又杀气沉沉

一场游戏接着一场游戏 宫墙之外

诗人们不甘示弱 纸制的桂冠耗去他们最后一点才气

真正的主角尚未登场 那些被称为祖国未来或花朵的东西

往往是祖国的叛逆 并将证明父辈的无能为力

犹如一个个撒旦 我们在地上走来走去

不需要救赎 而毁灭的日子还迟迟未到

这就是秋天给我们的暗示 那些被糟蹋的时光

将和枝头闪耀的疑问一起走向虚无

远处 那个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人

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亮点 他是我的父亲

小兔和狼

文/潘冬妹

又到了户外游戏的时间,今天我准备的是传统游戏“小兔和狼”,在讲解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后,小朋友们很快进入了游戏角色。当兔妈妈喊:“大灰狼来了”,“老狼”出来抓小动物时,小朋友们尖叫着奔跑到事先假定的“家”中,阳阳小朋友动作慢了一些,被假扮老狼的保育员阿姨抓住了,吓得大哭起来,我突然想:如何组织小班小朋友玩好追逐游戏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我们知道,人们对于恐怖刺激的事件常常既害怕又想亲历,这来源于人们爱冒险的心理,学龄前的幼儿同样具备这样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幼儿对于躲藏、追逐这样的游戏非常感兴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同时,我又发现在游戏中经常会伴随孩子的尖叫、奔跑,这些现象的出现又往往不利于游戏的正常进行,因为孩子在尖叫逃跑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兴奋扩散,不利于幼儿游戏规则的遵守,还容易发生危险。为了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我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对游戏进行干预。

心理安慰——离妈妈近一点。孩子的年龄特点是容易被情景暗示,让他们更能身临其境,当不同寻常的模拟声音如狼叫、虎叫、猫叫或恐怖音乐出现后,孩子会不由自主地紧张,如果这时候“妈妈”在他们身边,就能很好地给孩子安慰,“离妈妈近一点”,在游戏中老师可以始终用这样的语言提示幼儿,孩子会少了很多恐惧心理。

避免恐惧——不要抓孩子。一般的追逐游戏,为了游戏更逼真,有时候老师会做出比较夸张的动作来,而孩子对于被抓心里会感到特别恐惧,所以千万不要抓孩子,我们可以用语言提示或小幅度的动作点到为止。

恐惧前置——提示恐惧的到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于将要到来的已知事物的心理承受能力高于对未知事物的承受力,因此,在游戏中我们可以先告诉孩子整个游戏的大概,对游戏先熟悉,如音乐游戏中可对相对恐怖的音乐先听,先感受,让幼儿对恐怖音乐有个前期的了解。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提前用语言提示恐怖事件的发生,这样处理的结果能更好地防止孩子突遇恐惧的害怕心理,恐惧、尖叫、逃跑,孩子的害怕程度也会减轻许多。

蹦弹球

文/商子雍

把方言用文字表述出来,不少时候都是一件很让人犯难的事。比如“蹦弹球”中的这个“蹦”字,岳钰教授在他的画作中写成“迸”。我先后查了一下商务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不能说这样表述毫无道理,但我却更愿意使用得到辞书明确肯定的文字。在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西安方言俗语汇释》一书中,收有“蹦弹球”这么一个词条。释文是为:“儿童游戏。内嵌有芯子的玻璃小圆球叫做‘弹球’,游戏时在地上挖一小洞,用大拇指将地上的弹球蹦入洞中,入洞多者为胜。例,童谣:都说我能干,你到门口看,蹦弹球,扇洋片,样样事情都会干。”

在我看来,上述释文似乎尚达不到严丝合缝、无懈可击的水平。比如,“蹦”弹球这个动作,是必须由大拇指、食指、中指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没有人仅仅仰仗大拇指,就能够“将地上的弹球蹦入洞中”;“划拉”进去倒是有可能的——不信您试试看!

再者,作为一种儿童游戏,弹球的玩儿法,也并非释文中所说的那一种。岳钰教授画作中所展示的,是三指配合将弹球悬空托起,大拇指发力“蹦”出弹球,目的在于击中前方不远处地上格子内摆放的弹球。这种玩儿法,难度显然大了很多,但两球相撞发出的清脆声响,却给游戏增添了趣味、提升了魅力,较之《西安方言俗语汇释》一书中介绍的那种玩儿法,更为当年的我们喜见乐玩儿。

然而,蹦弹球只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孩子(而且是男孩子)喜爱的游戏,几十回冬去春来、几十次花开花落以后,如今的孩子,还有谁知道这种游戏呢?回眸望去,这个曾经快乐过我们的美好物事,已经成为渐行渐远的模糊背影,只能当做追思往昔的材料来使用了——这未免让人生出淡淡的惆怅……

不过人类社会就是如此,在它前行的过程中,各个领域里的新陈代谢,总是在永不停歇地进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必回首频念旧,但须放眼多求新。历史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还真得依靠人类的这种“喜新厌旧”的愿望和追求来推动。

话扯远了,回过头来继续说蹦弹球、说儿童游戏。

作为名词,游戏是指娱乐活动,作为动词,游戏的意思是玩耍。参加娱乐活动也好,玩耍也罢,其实是一回事儿,而且是人的一生里自始至终不可或缺的事儿。请设想一下,一个连玩耍、连娱乐活动都不思参与的人,又遑论生活情趣、何谈生命活力?

游戏对孩子们的意义似乎更为重大。眼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很被一些人津津乐道,但如果这句话的内涵,是早早就把沉重的书包压在孩子肩上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对孩子而言,游戏甚至比读书更重要。游戏是孩子们最初人生历练和最早认知社会的平台;游戏对张扬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智力、健康孩子的体魄,作用真是不可小觑。

如今的孩子,在沉重书包的摧残下,就算游戏的兴趣依旧在心底涌动,他们是否还能有游戏的时间和勇气?

如今的孩子,就算有时可以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地游戏一把,面对着电脑游戏的泛滥,是否还有健康有趣的户外游戏,可供他们选择?

正是这种严酷的现实,才让我对曾快乐过我的童年,但早已走进史籍发黄书页的旧时儿童游戏“蹦弹球”,常常回眸凝望,久久扼腕叹息……

童年的夏夜

文/胡小琴

童年的夏夜,我们洗完澡后,总是拿着家里的旧床单铺在村子中间的空地上。这片空地上长满了厚厚的青草,睡在上面软绵绵的。每到夏天,村上的男女老少,或坐或卧,摇着芭扇,聚在这里谈天说地。我最喜欢和三叔躺在一起看天上的星星,因为三叔知道哪是北斗七星,哪是牛郎织女星和狮子星……

“这三颗并在一起不是特别亮的星星是牛郎挑着两娃。”我顺着三叔的手指望去,在头顶正上方的夜空,一下子就找着它们了。尽管不是很亮,却很显眼,因为像如此近、并排着如此整齐的三颗星,天空中并不多见。

整个天空最显眼的就是银河了,如一条宽宽长长的带子伸向远方,把原本是一个整体的星空,从中间隔成了两块。

“在银河的那一边,和牛郎父子同一条直线上最亮的那颗星就是织女星。”我又顺着三叔的手指望去,果真在银河的那一边,不远处的群星中,有一颗最大最亮的星星,并与牛郎父子三颗星在一条直线上。

《牛郎织女》电影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三叔教我认牛郎织女星时,倍感亲切,仿佛看见牛郎正用牛角挑着两娃追赶着织女,无情的王母用头上的发簪划了一条宽宽的波涛汹涌的天河,硬生生地隔开了爱侣、隔离了骨肉。那时的星空啊,离我们很近,还不时有流星划过,仿佛那飞奔的星星就要落下,但眨眼间却不见了。

满天的繁星把夏夜照耀得通透光亮。萤火虫是我们小孩常捉的小精灵,附近的草丛中、菜园的篱笆上,到处都是。我捉来十多只萤火虫放入蚊帐中,那突闪突闪的小精灵满帐飞舞,时高时低、突左突右,我随着它们的闪烁进入到梦乡。在梦里,萤火虫变成了一颗颗明亮的星星,不停地围绕着我转。

童年的夏夜,我们更多的是在草地旁的空地上做游戏和玩耍。听着不远处田里的蛙声和草地里蝈蝈、蛐蛐及一些不知名小虫的合奏声,我和小伙伴也开始唱起自己的歌谣,开始自己的游戏。“丢手绢,丢手绢,丢下手绢就躲着不见”,我们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圈,蹲着拍着小手大声唱道。一个小伙伴拿着手绢,一边跟着唱一边在我们身后绕圈走或跳,如果她停下,把手绢丢在了谁的屁股后头,没有被发现,就该那个“倒霉鬼”站出来表演一个节目,再继续丢手绢游戏。也许是这个原因,大家都不愿意手绢丢在自己身后,都巴不得表演节目的是别人。而游戏中的主角迅速丢下手绢后,会飞一般跑到自己位置蹲下来,笑看表演节目的小伙伴站在圆圈里拘束不安的样子。

丢手绢的游戏,现在想来并没有多少趣味可言,但儿时的我们,总是乐此不倦。还有“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选一个年龄稍大或长得壮实的小伙伴做最前边的“领头鸡”,后面的小伙伴依次牵着前边伙伴的后衣下摆,在“领头鸡”的保护下,和站在对面扮“老鹰”的伙伴周旋。小伙伴们都怕被捉,跟在“领头鸡”身后拼命地跑,嘻笑声和尖叫声一片。一场游戏玩下来,满身是汗,刚换的干净衣服,又要重新换下,回到家里免不了讨妈妈一顿埋怨,“说要你们洗澡了别玩这种游戏的,怎么这么不听话!”看着妈妈板起了脸,我们马上认错,鸡啄米似的点头,答应下不为例。可第二天夜晚,在玩游戏时,妈妈的话就跑到爪哇国去了。我们玩得太兴奋,甚至在梦里都发出“咯咯”的欢笑声……

魔术游戏

文/韩俊辉

今天,阳老师给大家表演了一个魔术,这个魔术的名字叫“让杯子里的水消失”。刚说完,全班就沸腾了起来。

阳老师慢慢地将口袋里的东西拿了出来:三个一样的纸杯和一瓶矿泉水。就神秘兮兮地问大家:“结合自己在电视中看到的魔术,猜猜今天我要变的是什么魔术?”大家嚷嚷着说:“应该是让杯子里面的水变没吧?”“不对,应该是把硬币变没吧?”“嘁,这两种东西能变出啥玩意儿!”……阳老师左手拎着矿泉水,右手握着纸杯,对大家说:“我能把倒在纸杯里面的水变消失,大家相信吗?”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阳老师又要耍什么花样了。见我们没反应,“好吧,那就来一起见证奇迹吧!”

刚开始,阳老师先用手捂着其中一个杯子,突然对着教室后面大喊:“看那是什么?”,很多同学不知发生什么了,都回头看后面,只听刘少洋猛然说:“上当了!”顿时教室里笑声一片。魔术开始了,阳老师将矿泉水轻轻地倒入杯子内,然后用双手交叉快速地变换杯子的顺序。我的眼珠子一直死死地盯着阳老师倒入水的那个杯子,就像猎豹盯着自己的猎物一样。我心里暗自得意:“阳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我就不信你能在我的严密监控下做手脚,嘿嘿……”阳老师还信心满满地说:“大家来猜猜,哪个杯子里面有水。”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我也不甘示弱,可还是被杨昊恒抢先一步说:“是左边第一个杯子!”“哦!?你确定?”说着就冲着杨昊恒倒去,吓得我俩连忙用手挡着,结果是虚惊一场,我就纳闷了:“我一直盯着这个杯子的啊。”后来其他同学也说了另外两个杯子,可最后都没倒出水啊,大家纷纷猜测:“肯定是刚才阳老师叫我们看后面时,做了手脚,把水倒了……”说着,就有同学跑上讲台,查看地上有没有水,有的检查桌面,有的检查讲桌的抽屉,还有的同学趴在地上……结果都一无所获,阳老师得意地说:“你们想知道水去哪里了吗?”大家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阳老师见我们苦恼的表情,最后宣布了答案:原来阳老师的一个杯子里面藏着纸团。大家目瞪口呆,都没有想到一向诚实的阳老师还会耍伎俩。

变魔术真是有趣呀!我也从中明白了眼见并非为实,魔术其实都是玩的障眼法。不过不管谜底怎样,感受魔术带来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阳老师说的:“乐在其中!”

猜你喜欢

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