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饺子的散文

2022/12/15经典文章

饺子的散文(精选25篇)

乡下的年

文/王友明

只要听到年的脚步,感受到年的气息,我的心就怦怦地跳动起来,突突地奔腾起来。尽管身居闹市已经多年,但乡下的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无时无刻不在强烈地吸引着我,心头总是滋生出一种想回乡下过年的欲望。

那年,刚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我,便不顾一切满怀喜悦地回到乡下过年。在我的感觉里,乡下的年,气氛似乎要比城市里浓郁得多。腊月的最后几天,是乡下人最忙乎的时刻。乡间的水泥公路上,赶集上会购买年货的人们,络绎不绝;村子的角角落落,到处飘溢着阵阵豆腐味儿、煮肉味儿、炒花生味儿、摊煎饼味儿的清香;各家各户,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一派辞旧迎新的景象。

闲暇无事,我站在村口的白杨树下,四处观望。西边不远处河堤上的那片老槐树,虽然枝头仅存着几片枯叶,却依然挺拔着身躯,迎接春天的到来;北边平平展展的承包地里,绿油油的麦苗,在寒风中摇曳,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南边紧邻公路昔日的河畔地上,耸立起一幢幢新瓦房,还有一座座新建的厂房,真实地展示着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的动人情景;东边的水泥公路,更是连接着一个个村庄,一直延伸到县城。我目不暇接地望着乡下这巨大的变化,内心深处的喜悦与兴奋之情,久久无法平息。

除夕的早晨,我披着寒风,又信步行走在大街上,看见许多父老乡亲正在喜气洋洋地张贴春联。一副春联就是一副美丽的画卷,一声深情的祝福,一个未来的期许,一串美丽的梦想。这一副副渗满和谐幸福的春联,将传统文化的“种子”融进乡下人的心田。此时此刻,我更加感觉到,只有在乡下过年,才能真正品味到浓郁的年味儿。

乡下的除夕之夜,是很热闹的。夜幕一降临,家家户户的大门口就挂上了各种各样的灯笼,闪闪烁烁的红光,给乡下的夜晚带来一种平安、祥和、文明、快乐的喜色。每个家族的男人们或提两样菜,或带一瓶酒,聚在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长辈家,守岁喝酒,其情浓浓,其乐融融;女人们也都放下手中的活儿,围坐在一起,嗑瓜子,拉家常,欢声笑语,温馨一片。我在屋里呆不住,便走出家门,观赏挂在大门口的灯笼和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和春联,尽情品味喜庆、吉祥、红火的乡下年意。不时会有孩子们凑过来问我:“你是谁呀?”望着那一双双疑惑的眼睛,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的心海深处,便泛起一阵感伤的浪花。

五更将近时,家家户户便开始煮饺子。这是清一色的素馅饺子,且煮饺子不准拉风箱,只能用事先准备好的干柴烧火。据说,大年夜拉风箱,会把家拉散的。待饺子煮好后,首先盛上一碗,男主人或孩子们点燃鞭炮,女人们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双手托碗,敬天敬地。仪式完毕,全家人方能开吃。听着那连续不断的爆竹声,我真正感到:年,到来了!

吃过饺子的人们,便披着浓重的夜色开始拜年了。入乡随俗的我,自然也加入到拜年的行列。我们的家族比较大,占了多半个村子。从这家到那家逐一拜到,需要近两个小时。过去拜年要磕头,如今,已改为抱拳问候祝愿了。拜完年,人们就各自回家,燃放鞭炮,吃初一饺子。初一的饺子是肉馅的,象征着一年都是好日子。这一天,我几乎是在牌场上度过的,边玩牌,边交流感情,仿佛一道清清的溪水从心上潺潺流过,十分的舒畅。

从大年初二开始,人们或骑着电动车,或开着自家车,出村到亲戚家拜年了。走遍乡下的村村落落、大街小巷,到处是穿戴一新的人群、喜不自禁的笑声、和谐安恬的氛围、吉祥幸福的场景。不论走到谁家,也总少不了一桌丰盛的酒宴。

乡下确实变了,但具有怀旧情结的我,总忘不了那生活拮据的年代:为了过年,我的父亲忙里偷闲做点小生意,母亲加班加点纺棉花织布,赚点小钱,平日里更是缩衣节食。即使如此,到了年根儿,连起码的过年花销也积攒不够。而我,却体味不到父母的那份无奈,缠着父亲买鞭炮,缠着母亲做新衣、买新帽。爱子如命的父母,总是竭尽全力满足我的愿望。现在想来,我真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感到懊悔不已。

自从父母去世后,我就再也没有回乡下过年,可是,乡下的年,却永远是我心灵的慰藉!

包饺子的乐趣

文/曹瑞涵

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画画,还有人喜欢做手工。但是,我最喜欢包饺子,因为它给我带来了乐趣。

记得我第一次包饺子时,看见妈妈包得又快又好,几秒钟就能包好一个,而且饺子不露馅。当时,我是那么羡慕妈妈。奶奶更能干,瞧!它还能在小小的饺子上面捏十几个花纹呢!一看到她们在包饺子,我就赶紧跑过去跟她们学。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拿上饺子皮,不是馅多了,就是放少了。刚捏好这边,又弄破了那边。似乎感到两只手不听使唤……别提有多狼狈了!这时,妈妈鼓励我说:“不要紧,慢慢学,你一定能包好的!”

经过妈妈的多次鼓励,我终于包好了一个饺子。当时,我高兴极了,连忙下到锅里。可万万没想到,在热水里饺子竟然脱掉了外衣,变成了一个肉丸子,这令我哭笑不得。

但我没有泄气,我跟着妈妈一次又一次地试,在我的不断努力下,终于学会了。现在我不但能包好饺子,而且包的速度非常快,几秒钟就能包一个。昨天中午吃的饺子几乎都是我包的,而且没有一个露馅,全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也不例外!

包饺子让我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同学们,有空也像我一样,体验包饺子的乐趣吧!

春节话“吃”

文/高国春

民以食为天。吃,乃人生之必需。之所以春节话“吃”,皆因“吃”是我们中华民族欢度春节的一个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方式。春节,不论是亲人团聚还是外出旅游,吃都是少不了的项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匮乏,那时人们能吃上白面馒头、半个月能吃上一顿肉,就算奢望了。正因为如此,一年365天,人们唯一寄予念想的便是对过年的期盼。因为无论怎样,过年有好吃的,餐桌上会多出平时见不到的一碗红烧肉、两盘水饺。

春节吃有讲究,更富有文化内涵。饺子,中国人过年必吃,不仅是因为好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无鱼不成席。我国八大菜系,都离不开鱼菜名馔。尤其是春节,老百姓更离不开鱼。“鱼”与“余”同音,又象征吉祥,如鲤鱼,寓“得利有余”;鲢鱼,寓“连年有余”;鳜鱼,寓“富贵有余”。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情结。鱼,中国人春节家宴上都有,基本上是留着不吃的。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下年,表达新的一年“有头有尾”的祈愿。古老的鱼风鱼趣,在春节时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吉祥美好的祝愿,看似一种形式,实则传递着人们的生活情感与向往。

春节是万家团圆之时,因此,象征着团圆的圆子这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圆子有多种,如:糯米圆子、山芋圆子、挂面圆子等等。其中挂面圆子最好吃,因为挂面圆子里加有好多肉,经油一炸,既香又嫩,吃了让人还想吃。

年夜饭是我们中国人春节表现“吃”的最好展现。吃年夜饭时是一家亲人到得最齐、最热闹,家宴中最丰盛的时候。随着世事的变迁,年夜饭也与时俱进,盘中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那种大鱼大肉、大盘大碗已被绿色食品、美食文化所取代。如今人们注重的是讲究品位质量,讲究全家团聚的氛围,讲究轻松享受的年味。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到饭店吃年夜饭成了一种时尚。好多家庭年夜饭餐桌上会有几盘特制的仿形面点。这些仿形面点是经过烫面、揉搓、擀压、捏坯、组装成形、笼蒸等工序特制成的点心类佳肴。有的制成“鞭炮迎春”,让人们把盘中的串串“鞭炮”非常过瘾地吃下肚去;有的制成“万事如意”,盘子中呈现的是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面塑“万字糕”、“红柿子”和“玉如意”,让谐音文化为美食添味;有的制成“一帆风顺”,让面塑的“帆船”在清汤“湖面”上乘风破浪,任你喝“湖水”还是品“帆船”均能获得“一帆风顺”的祝福……

其实,饭我们天天都在吃,顿顿离不开。春节话“吃”,它是团圆的象征,是亲情的写照,是给我们带来浓浓年味的新春。如今,吃已不是问题。春节话“吃”,意在表达美好、展望未来幸福的新生活。

年味留香

文/若水

我很怀念儿时的年。童年时代虽然物质贫乏,生活简单,但过年程序却有条不紊,浓浓的亲情尽在其中。那份实实在在的快乐,现在回味起来,就像那个年代的糖球,甘之如饴,香甜仿佛还在唇齿间萦绕。

那时,对年的渴望,难以言表。“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腊八,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年”开始倒计时。我们兄弟姐妹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地去撕日历,然后大声宣告,离过年还有几天了。人们开始忙碌着拆洗被褥,置办年货,采购食品,添置新衣,洒扫清除。那时不管生活多困难,每年都要杀一头猪。那时没有钱买新鲜猪肉,精打细算的妈妈把瘦肉、五花肉腌制成腊肉用坛子装上,用于一年的食用。

二十三过小年,俗称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做汇报。家家户户把房间打扫干净,犄角旮旯也不放过,更要把锅台擦洗干净,给灶王爷留下好印象,让他高兴上天好多美言几句。用买来的旧报纸把屋子从顶棚到墙都糊一遍,炕头炕梢贴上买来的年画。屋里门的左侧贴财神爷,右侧帖“抬头见喜”。什么年就买什么动物的画,还有“鲤鱼跳龙门”“招财进宝”“喜鹊登枝”“年年有余”等。二十四是祭奠日,男人们去为逝去的祖先上坟。“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把岁守”,这些俗语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过年的情景。我们家兄弟姐妹众多,家境又贫寒,不是每年过年都能穿上新衣服。有时候做一双新鞋,把旧衣服翻新一下,买一根红头绳,或者两条粉绫子,我们也高兴得不得了。那时,虽然很穷,但各种风俗尽情地渲染膨胀发酵,我们总要欢天喜地过大年!

夜幕降临,大红灯笼挂起来,点燃红红火火的日子。灯笼是爸爸用高粱秆子扎的,里面做一个蜡台,外面糊一层红纸。平时都点煤油灯,过年了奢侈一把,每个屋子都点上了红蜡烛。爸妈给我们兄弟姐妹每人发了少得可怜的糖块。是那种圆圆的带有一圈一圈色彩的糖球。我舍不得都吃,含一块,留一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女孩子嗑瓜子聊悄悄话,或者在炕上玩嘎拉哈,或者在外面踢毽子;男孩子则拿着罐头瓶子做的灯笼满大街地跑,或者偷偷地揪几个小鞭,零星地放着;大人们边包饺子边说着闲话,轻易不让我们小孩上手。人多嘴杂,爸妈怕我们说“不够了”,“没有了”等不吉利的话。

十一点多,是接财神的最佳时刻。接早了是穷财神,接晚了,财神都被别人家接走了。良宵吉时开始妈妈煮饺子,煮沸后沿着锅台边上浇煮饺子的汤,敬灶王爷,捞出饺子往外面的窗台上放两个饺子敬天地。饺子立着预示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饺子躺着标志着可能歉收,妈妈特别在意饺子的身姿。不管什么年景,都要舍得花钱买一千挂的小鞭,三五个二踢脚,崩崩穷气。饺子下锅,开始燃放鞭炮。小鞭噼噼啪啪地爆响,哥哥弟弟捡着没有点着的小鞭。爸爸点燃二踢脚,“砰”在近处炸响,“啪”在空中开花,空气里弥漫着爆竹的味道。放完鞭炮,爸爸认真仔细的观察西北的天象,天气晴好,他便笑逐颜开地说:“明年会风调雨顺。”阴天刮风下雪,他就会自言自语:“恐怕要种一坡,打一车。”

年夜饭不能少了鱼、葱、粉这三样食物,鱼——富裕,葱——充足,粉——细水长流。吃完年夜饭后,哥哥弟弟去给家族里的长辈们拜年,我们要帮着妈妈收拾碗筷。假如一不小心打碎了碗碟,爸爸连连说:“岁岁平安!岁岁平安!”妈妈装上一盘饺子,放在锅里压锅底。除夕之夜,阖家团员共享天伦之乐,整个家里的气氛欢乐而又庄严,肃穆而又喜庆,热闹吉祥幸福温情便蕴藏在过年的点点滴滴中。

童年时代的春节,是那样的俭朴,但那种幸福的感觉,犹如清澈的河水在心底潺潺流淌。回眸年的韵味和那些习俗,每每想起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份对远去年味的感怀、追忆和深深的眷恋温润岁月流年。

饺子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广雅》一书就提到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清朝有关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平度人称饺子为“箍渣”。在当地土语中,把形容穷日子“吃糠咽菜”的话说成“吃渣咽菜”。这里的“渣”,就是“馇”小豆腐用的野菜或菜叶子之类的“渣”。做小豆腐叫“馇渣”,那么,穷人家吃不起肉饺子,以“渣”为馅,把“渣”用面饼“箍”起来,这便是“箍渣”俗称的来历。这样,还要美其名曰“素饺子”。有道是“好吃不如饺子”,平度的“箍渣”,却留下了穷苦老百姓长年累月食不果腹的辛酸记忆。如今,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饺子也成了家常便饭了。

老瓜馅饺子

文/牛越

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这是很早以前就听说过的一句话,可见在老百姓心目中,饺子实在算得上不折不扣的美食了。

吃饺子,现在说起来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在我小时候,想吃顿饺子却不容易,那是只有到过年才能吃上的。那会儿,乡村人家都缺吃少花,然而过年了,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多多少少割点儿肉,给眼巴巴盼了一年的孩子们做几顿肉馅饺子吃。而在平时,想吃饺子,也就只能流着涎水想一想了。

平时吃不到肉馅饺子,素馅饺子其实还是能吃几回的。我记得小时候,母亲隔些时候,就会为我们做一顿老瓜馅饺子吃。

秋天里从生产队分粮分菜,常常会分到一些老南瓜老冬瓜,母亲就会从中挑选出几只个儿大的老瓜来,削去皮,再将瓜肉削成条,一束束黄黄白白的挂到屋檐下晾晒起来。这些老瓜条子,母亲就是专门用来剁馅吃饺子的。

我小时候,一日三餐,只有小米玉米来回变花样,然而再怎么变,小米也还是小米,玉米也还是玉米,小米玉米肯定不会变成大米白面;至于肉,平日里更是想都不敢想。白面虽然有一点,但钵子里实在也舀不出多少来。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为了改善一下一家人的伙食,只能为难自己了——肉买不起,面有一点,那么就隔些时候吃顿老瓜馅饺子吧。

三十多年了,我已经记不得老瓜馅饺子的味道,但它的味道绝对无法与肉馅饺子相提并论却是可以肯定的。那么,我想,饺子好吃不好吃其实全在馅吧,换句话说,吃饺子其实就是吃馅吧。而素馅再怎么精制细作,恐怕也是赶不上肉馅香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记不得老瓜馅饺子的味道了,但却始终忘不掉母亲的忙和累。我们家家口大,剁馅、和面、擀片,包饺子、下饺子、捞饺子,直至洗锅涮碗,一应活计似乎都是母亲一个人在忙乎。然而,忙乎着为一家人做饺子的母亲,忙到最后别人都吃饱喝足了,却常常自己只能喝点饺子汤……

虽然老瓜馅饺子无法与肉馅饺子比,但对我们来说这却就是美肴佳馔了,因此一个个吃得有滋有味,狼吞虎咽,头都顾不得抬一下。想啊,一张嘴每天与小米玉米打交道,久旱逢甘霖般的好容易逮着一顿饺子吃——是素馅是肉馅都在其次——能不吃得有滋有味,狼吞虎咽吗?倘能十来天半个月就吃一顿老瓜馅饺子,那实在就是神仙过的美日子了……

时过境迁,现在,已经没什么人再稀罕吃什么饺子了——我当然说的是肉馅饺子,素馅饺子大概早没人再吃了——甚而至于我觉得,“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这句话简直老得有点可笑了。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却想起了老瓜馅饺子,是因为我又想起了我的母亲。

三十多年前的老瓜馅饺子,我虽然不曾吃出浓浓的肉香,但却吃出了母亲无尽的爱意。这种鼓囊囊包满母亲无尽爱意的老瓜馅饺子,我再也吃不到了。

春节食文化

文/谷增虎

作为春节文化的一种,在中国春节食文化有着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内涵。

旧式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因为腌制腊味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开始。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惯。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腊味的种类繁多,有腊肠、腊肉、腊鸭、腊鱼、风肝等。腊肉的吃法可以是蒸熟后切片或者拌蒜苗、辣椒,或是炒青菜吃。在忙碌的年节里,辣味是最简便而可口的一道年菜。

刚腌过腊味,接下来,就该蒸年糕了。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也有条状的宁波及福州年糕,造型模仿银条,都是以形状寄寓新的一年里发财的意思。

从前的年糕制作全凭手工,前一天就要先把糯米浸泡一夜,再用石磨磨成米浆,装进布袋后,在袋子上放石头重压,等水分沥干后,再将米团取出,加上配料,调味,然后在蒸笼中以炭火慢慢蒸熟。想蒸出色、香、味俱全的年糕就丝毫马虎不得。巧手的主妇们往往可以凭着多年的经验,在每一个步骤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及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蒸年糕主要用粘高粱米加一些豆类,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蘸糖吃。

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片炒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则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再加上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传统的观念认为,蒸制年糕的成败,关系着来年运气的好坏,所以蒸年糕时有些禁忌,例如不准说不吉祥的话,不准大声吵闹等等。

北方的许多省份,过年时还要包饺子。虽然饺子早已是普及大江南北的日常点心,但是除夕夜吃的饺子却另有一番特殊的意义。旧时以天干地支来计时,除夕夜亥时一过便交子,正是新年最初的时刻,据说这时吃了饺子表示“开张大吉,万事如意”。又因为此刻正交子时,所以饺子谐音“交子(时)”。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尤其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过年应节食品外,烹调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年菜除了讲究精致,丰盛外,好的口感也是必备的条件。如鱼因为谐音“余”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年菜,就连不产鱼的北方,也要在桌上摆一道木刻的鱼应景,以示“年年有余”。

年味

文/高贵叶

时间如流水一般!似乎是不经意间,又一个新年即将临近。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淡中,不由得想起了童年时的新年。

我的孩童时代记忆最深的就是过年,家乡人过年比娶媳妇还上心。记得刚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过年了,把猪和羊早早杀了,冻在大肉篓子里。男人们有的出门购年货,有的上山捡干柴,砍红叶柳。女人们忙着推米碾面,做豆腐,压粉条,烧红肉,做蒸粉,搅凉粉等等。凡是好吃的都得备齐。姑娘们忙着做新衣新鞋,剪窗花。腊月二十三以前,家家户户把村子里的角角落落和自家的屋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尘埃。传说,灶君大王二十三日晚上要上天,不能让灶君大王带着尘土去见玉帝,怕在玉帝面前说凡人的坏话。房子扫干净了才开始做细活,时间安排得有条不紊,各有分工。二十七日,爸爸做卤肉,母亲压粉条,姐姐们把剪好的窗花用颜色染成五颜六色。二十八日,爸爸弄凉菜,把绿豆芽、土豆丝用开水烫熟,把卤好的鸡、猪腿、猪头肉等也用手撕成小块。母亲用雪白的面粉蒸出各种各样的供品,有枣山、花卷、枣饺子、馍馍。出锅后都用颜色点一个小红点,放在新做好的箅子上面。我小时候嘴馋,看见这样好看的供品总是流口水,母亲就把热腾腾的刚出锅的小馍馍给我一个,我一边吃着一边看着姐姐们往墙上贴年画,往窗户纸上贴窗花,看着哥哥写对联。哥哥的书法虽然不太好,但乡亲们非常信任他,家家户户拿来红纸让哥哥帮着写对联。哥哥写的对联都是根据乡亲们的不同情况现编的。村里有一个吕姓老光棍年年都让哥哥帮他写对联。有一年哥哥突发奇想给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今年一人在,下联是:明年二人来,横批是:期待期待。说来也怪,第二年吕老头真的娶了一个老伴还拖了一个小油瓶。虽然母子俩稍有点精神病,但是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乡亲们就更信哥哥的对联了,连牛羊圈上的都让他写。我就帮哥哥编一些简单的,什么牛羊满圈,大牛身子壮,小牛日日长等,两天才能写完。除夕早上,家家户户把对联贴上,村子里一下子就亮堂了起来,增添了不少喜气。这时无论走到谁家,都是窗明几净。乡亲们在过年期间特友好,特文明,不说脏话,也不说气话,到处是和谐的气氛。我是村里少有的“小女秀才”,于是就帮那些不识字的人家读年画,一路读下来,竟把年画的内容倒背如流。在帮人读年画时,乡亲们都给我小馍馍吃,把我的小肚皮撑得鼓涨涨的。除夕下午,乡亲们开始准备旺火,家家户户院子里用红叶柳,柏树枝垒起一座小山,下边放了干柴。母亲把敬神的供品都准备好,爸爸给我们做晚饭。爸在山西省工作期间学了一手好手艺,就是推攸麦面卷,别人用凉水和面,爸爸用开水和面,用一块特用的砖,推出来的攸面卷又薄又香。晚饭后,年的气氛更浓了,每家都把门打开,请“神仙”进来。堂屋正中供着财神爷,锅台边供着灶君大王,旁边贴着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门外的窗台上供着天地爷,对联写道:敬神神常在,不敬神不在。西墙的柜子上供着故去的老祖宗。各个供台上摆满供品,点着蜡烛,灯火辉煌。哥哥在院子里放炮,我和妹妹们给“神仙”烧纸,爸爸和母亲包自家的饺子,姐姐们帮孤寡老人包。包完了饺子,把供品再一样一样放在大锅里的篦子上,准备大年初一早上供神,灶堂里填好柴。只睡一小会儿,“噼里啪啦”的炮声就把我们从梦中惊醒,爸和哥就赶忙穿上新衣服,先到院子中间把旺火点着,放一阵鞭炮。这时,村子里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再懒的人也躺不住了。我们姐妹们也赶紧穿上新衣新鞋,跳下地红红火火地绕村子跑,又是唱又是跳。有的小孩特意去偷别人家天地爷的供品,大人们说大年初一偷吃了天地爷的供品会长寿的。有一年我们村有一家人收养了一个小男孩怕不长寿就给孩子偷供品,后来孩子会走了就自己去偷。乡亲们知道了,就故意多放一些供品让他偷,他一下子就偷了一小篮子。现在小男孩已长成了大后生,开了班车,为乡亲们服务。

照规矩大年初一早上人们都该吃饺子,包饺子的时候,大人总是洗一个干净的硬币包进去,说如果谁吃上了谁就是全家最有福的。为此,每家的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吃饺子,都希望能吃出硬币,成为全家最富的人。有一个小孩吃了30多个饺子,差一点撑死也没吃着,竟急得哇哇哭了起来,闹了不少笑话。

中午,一般是用木炭煮一大锅红豆稀粥,吃一点凉菜。晚上是正餐,一般是吃油炸糕。糕是黄米面做的,谷子是自家种的,又是用石碾子推出来的。油炸糕有的包着豆泥,有的包着野菜像大饺子,还有单饼,吃的时候蘸上白糖,那一个香甜可口就甭提了。

村子里有剧团,晚饭后,锣鼓声响了起来。穿戴一新的乡亲们不约而同地齐聚在戏院中,嗑着瓜子,聊着闲天,欣赏着自编自演的小曲。正月初二与初一同样的程序,还有一条叫“迎喜神”。阴阳先生算好了喜神在哪个方向,大家就在哪个方向点起旺火。全村人拿着香和纸、炮,踩着锣鼓的节拍到旺火前跪下祈祷。如果谁第一个离开谁就会把喜神领回自家。可乡亲们恋恋不舍,没有一个先离开的,往往是大家一齐往回走……

正想着,电话铃响了,哥哥激情飞扬地邀我回家过年。通过这无线电我似乎闻到了香喷喷的红烧肉味,闻到了家乡的年味……

过年

文/杜益茂

小时候,祈盼着过年。因为过年能穿新衣、吃白馍、打灯笼、放鞭炮。腊月二十三过祭灶时,给财神爷烙糖■,做灶糖,期望她“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一天过后,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喊着:“蜡台啊,灶糖啊、剩下几天过年了!”

年关逼近,父亲推上地老鼠车(一种小型交通工具),装上家乡特产大葱,到十里外的集镇叫卖,换来菜、肉、油、盐等年货,不乏给我捎些吹哨、洋片小玩具。腊月二十八九,母亲主厨,一家人帮忙蒸包子,一来家人吃个新鲜,二来春节给亲戚送礼。

腊月三十,不管路近路远,大人小孩,必须赶回家中。这天,全家人忙忙碌碌,把财神爷、土地爷请回,又是贴窗花、写春联、放鞭炮。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还是忙了母亲,她把面擀得薄薄的,馅调得香香的,包得四棱不倒,算包算聊年的故事。那时,没有电,只点煤油灯,还有祭财神爷的蜡烛,长夜不灭。饺子象征着团团圆圆,蜡烛、春联意味着红红火火。这天晩上,午夜前不能睡觉,母亲告诉我,睡得早,将来变成“懒虫”。

大年初一还得早起,穿上母亲缝制的新衣服,接着就是吃年饭,一顿世俗的饺子。吃罢饺子,晩辈要给长辈拜年,那时兴叩头,叩毕后便得到几角压岁钱,装在口袋舍不得花。正月初一不出门,从初二开始,一直到元宵节,白天走亲串友,晚上挑上灯笼和小伙伴玩耍。当年送的礼物就是二十个包子,给外甥再加上灯笼。送来送去,包子都开了花。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比之以往物质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一些陈规陋俗都已弃去,唯有老祖宗留下的大年初一吃饺子的风俗没有改变。

这年春节前,单位让我去延安南泥湾一干校学习劳动锻炼半年,春节不能回家,年货由老伴办理。大年三十,我身在异乡过年,站在窑洞前,向南眺望故乡,幼时的过年情景,每年春节全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家乡的一草一木,发生的巨大变化,一下子浮现在脑海中;睡在被窝里,翻来覆去,思念母亲对子女的疼爱,想着她此时依旧在包饺子,等待儿子我的归来,不由得暗暗流泪。蒙眬中,我不知不觉忽然回到母亲的身边,吃着她包的香喷喷的饺子,母亲看见我高兴地说:“你咋才回来,饿了吧,多吃几碗!”。正当母子欢聚时,一阵鞭炮声响起,把我的好梦惊醒。大年初一,干校为每个窑洞准备了饺皮和饺馅,学友们自己动手包,窰洞里设有锅灶,自己动手下,吃了一顿饺子,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春节。不久,接到老伴的回信说,春节前母亲站在门前期待你早点回来,大年初一还给你留着饺子。我告诉她你一切都好,春节还吃上爱吃的饺子,她会意地笑了。

盛满爱的水饺

文/陈洪娟

他和她是大学同学。她出身干部家庭,美丽清纯,温柔贤惠;他来自农村,但英俊潇洒,勤奋上进。大四的时候,他俩热恋了。虽然他们的恋情遭到了她家人的强烈反对,但她却毅然决然地和他走到了一起。

婚后,他和几个同学创办了一家小公司。创业之初是艰辛的,为了照顾他的生活,她辞了职当起了家庭主妇。

他是北方人,喜欢吃水饺。她从小养尊处优,当然不会做。她就向邻居大嫂学,居然学得有模有样。每天,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的时候,厨房里总会飘荡着水饺诱人的香味。她会做各种形状的水饺,三角饺、蛤蜊饺、元宝饺、月牙饺、玉环饺……饺子皮都是她手擀的,光滑柔韧,色泽鲜亮。饺子馅也时常变幻着花样,白菜粉丝馅、海鲜馅、玛瑙翡翠馅、鱼肉馅……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着水饺,她的心里总是涌动着暖暖的幸福。他也时常庆幸自己找了一个贤慧的老婆。

可是好东西也有吃腻的时候。几年以后,他的公司越来越大,应酬越来越多,经常不回家吃饭。当婚姻的激情不再,雯走进了他的生活。雯是他新聘的秘书,大学毕业,年轻貌美,聪明能干,深得他的器重,他常常带着她在生意场上谈笑风生,运筹帷幄。很快,他和雯好上了。

他向她摊牌。没有争吵,没有眼泪,没有纠缠,她和他分手了。很快,他和雯厮守在一起。雯年轻,充满活力,很会享受生活,他觉得和雯在一起的日子激情澎湃,幸福美好。可是美中不足的是,雯不会做饭,更不用说做水饺。他说他想吃水饺,雯却不肯学着做,总是说“想吃水饺就叫外卖吧,多省事呀!”他不得不去外面的饺子店去吃,可是那滋味却远不及她做的饺子好吃。他开始怀念她做的水饺。

他决定去找她。在小区门口,他看见她拎着个饭盒急匆匆地往外走。他拦住她,说:“多想再吃你做的水饺。”她把饭盒在他面前晃了晃,笑笑说:“刚做的水饺,可是是为别人准备的。”说完,她继续往前走。他无言,紧紧地跟在后面。她来到不远处的一个水果摊前,把饭盒递给守着水果摊的男人。“刚做的水饺,趁热吃吧!”她说话的时候,一脸温柔。男人接过饭盒,一脸憨憨地笑:“你也没吃吧,咱俩一起吃吧!”说完夹了一个往她的嘴递过来……

看着他们幸福的样子,他默默地转身……

肉核饺子

文/王春玲

三十年前,那个风雪交加的除夕,雪人般的大姑父出现在我们家,给我们带来了“肉核饺子”。如今想起,有暖暖的感动萦绕心间。

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里,家庭主妇为了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可是挖空了心思。年夜饭的饺子馅基本就能体现这一家的生活水平。记得那时候,我们家平时的饺子馅是萝卜,有股淡淡的怪味。大年夜的饺子馅才舍得用白菜的,还会多放一点油,肉是不敢奢望的。那一年,我的大姑刚刚嫁到了十几里外的一个大村里。大姑的公公是头脑活络的人,已开始“偷偷摸摸”地做点小生意,光景比一般人家要好一些。就是那年的除夕,我的大姑父顶着弥漫的风雪,给我们送来了“肉核饺子”,在那个年代无异于山珍海味啊!

正月里大姑回门的时候,我隐约知道了更多关于“肉核饺子”的事。年前,大姑的婆家召开了“家庭会议”决定大年夜吃“肉核饺子”,我的大姑又兴奋又难受,因为她念想着自己的爹娘一辈子也没吃过“肉核饺子”。大姑偷偷地拿了一些,赶在除夕早晨天亮前送到娘家,挂在了门环上。那时候没有电话,无法事先告诉家人。而且,按照乡下的风俗,出嫁的姑娘过了腊月二十三就不能再回娘家了,所以大姑只能悄悄地来去。后来大姑的公公婆婆知道了大姑“偷送”饺子的事,傍晚的时候又让大姑父送了些来。也不知什么原因,我们并没见到大姑送的饺子,也许是让起得更早的人拿走了,也许是让狗叼走了,我们只吃到了大姑父送的“肉核饺子”。

寒冬腊月的天,十几里的路要靠脚一步步地量过,大姑是趁天不亮匆匆来去的,大姑父是在无比忙乱的除夕干完了很多活后赶来的,又顶着那样的大风雪。当然,更可敬的是大姑的公公婆婆。大姑偷偷地把饺子送回娘家,虽是孝心可嘉,可在她婆家看来无疑是“吃里扒外”,“胳膊肘向外扭”啊!不想她的公公婆婆却给予了那样的理解和宽容。

如今,那段岁月已渐行渐远,大姑的公公婆婆也都已作古。而人到中年的我,却突然感受到了那些贫寒年月里来自亲人的温暖。

乡情悠悠

文/魏益君

冬至,一个寒冬里的节气,一个给我温情、给我甜蜜,引我遐思的节气。

记忆里,每到冬至节气,北方的农村便进入天寒地冻的季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开始慢下来。那时乡下的文化生活贫乏,除了每天听小广播,就是隔很长时间看场电影,自娱自乐便成了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们热衷的事。我们几个小伙伴总是找一堵向阳的墙,靠着墙面玩“挤油”游戏,边做口中边唱着儿歌:“挤挤油,挤出汗,身上像穿火龙丹。”在那寒冷的冬天里,我们玩得畅快淋漓,挤出了一身汗。

冰上游戏更是我们的最爱。手中执一个鞭儿,在冰面上抽打着彩色的陀螺,旋转出多彩的弧线。惬意玩耍间,岸上就传来母亲长长的喊声,那是母亲在喊我回家吃“冬至饺”。

冬至这天吃饺子是家乡的风俗,那时农村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肉馅的饺子只有很少的人家才能吃到,一般人家就只能吃上素菜馅的饺子。我家那时穷,虽然吃不上肉馅饺子,但母亲总能调制出美味可口的饺子馅来。包饺子的面也是两块面,一块是白面,一块是掺了高粱和大豆的杂面,白面是给爷爷奶奶和最小的弟弟妹妹吃的,父母、姐姐和我吃杂面水饺。

下饺子前,我要到生产队的牛棚里去喊喂牲口的爷爷回家吃饭。爷爷那天也特忙,他给棚圈里的牛、驴子在饲料里掺杂了豆饼,那些牲口吃起来就特带劲。爷爷总说,冬至把牲口喂好了,开春犁地才拉得快。是啊,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过了冬至,人们已开始算计下一个季节的农事了。

我和爷爷回到家,热气腾腾的饺子已经出锅了,虽然是两种水饺,但吃起来却很香甜,也很融洽。爷爷奶奶时不时就把自己碗里的白面水饺夹给我几个,父母就说:“爷爷奶奶年岁大了,你吃好东西的时候还长着呢,还回去吧。”爷爷奶奶就装着很生气的样子,我也就只好吃了几个,老人高兴,全家高兴。

吃过“冬至饺”,人们就开始熬冬了。冬至已至,新春不远,前方的春天在牵引着人们的目光,诱惑着农家对来年的新的希望和祈盼。

行走在腊月里的年

文/包利民

当雪花开始飘飞在希冀的心里,年的味道便已跨过大半个冬季传来。腊月的严寒是年的使者,每一天都是新年到来的足音,就像我们急切的心跳,细细地数着那几十个日子。

只是,那急切的心跳已经多少年未曾体会了?当岁月的风吹得成长的脚步越走越快,那种盼年的焦急而欣然的心境便不复存在。仿佛世事风尘覆盖了曾经那种单纯的期盼,年也只不过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反而觉得多了几分喧闹。依然眷恋着曾经的年代,那么寒冷的每一天,都是向着幸福接近的脚步。

一进入腊月,虽然到了最冷的时候,可是心情便如北风中冻红的脸蛋,泛着无边的欣喜。腊月里的乡村,几乎每一件事都与年有关。那时生活水平还很低,过年,是每个孩子最幸福的日子。只是现在想来,那时,也并非全是为过年的美食华服所吸引,念念不忘的,却是那份相聚的欢乐。那时每家孩子都多,加上家族里的人,过年便是欢乐的海洋。如今,曾经的亲人,或已故去,或天各一方,家里人少,越发觉得冷清。

腊月里最大的事,便是杀年猪了。就是家庭条件再不好的,也会每隔一年杀一次猪,好些的,年年杀。那是极热闹的一个场景,村里相熟相好的人都会来帮忙,大大的铁锅里飘散着诱人的肉香,屋里几张桌子排开,酸菜血肠,五花肉,大盆递上,酒香肉香弥漫。每家杀猪都是如此热闹,就像办喜事一样,这是年前的一次亲友大聚会,会持续好多天。

接近过年,那些要准备的便都排上了日程。蒸馒头,蒸年糕,蒸黏豆包,鸡鸭鹅也会杀一些,都冻在仓房里。我们时常溜进仓房,看着那些过年时才能食用的种种,心中的期盼和喜悦便更深浓。如今回想往事,也有着当年看着那些美食的心情,只是,儿时所想终会盼来,可是,那些远去的岁月,却再难重来。

包冻饺子的时候,也是极为喧闹欢乐的一个场面。由于每家都要包许多,所以,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要来帮忙。包冻饺子是在晚上,因为夜里更冷,冻得更快。大家围坐在炕桌四周,每人面前一盘饺子馅。更劳累的是几个擀饺子皮儿的人,多是一些麻利的婶子阿姨,擀面杖飞快滚动,饺子皮儿雪片一样飞出,我们小孩子便不停地将饺子皮儿送到包饺子众人面前。还有的孩子负责往盖帘上摆饺子,摆满后放到院里去冻。

在之前,大家都要互相打听好,哪一天谁家包冻饺子,以免撞在一起而人手不足。所以这项活动,会持续更长一些。今天你家,明天他家,我们小孩子穿梭一般凑着热闹。现在想来,那是一个极温暖的场景,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大声说笑,火炉在地中间旺旺地燃着,一百瓦的电灯泡在头顶欢欢地亮着,那份火热的氛围,穿透岁月的烟尘,至今能温暖我偶尔的苍凉。

过了小年之后,时间仿佛一下子慢了下来,感觉每一天都那么漫长。此时,买年画,写对联,刻挂钱,画福字,便都开始进行。那样的时刻,抚摸着那些红红的对联和吉祥的年画,仿佛抚到了年的气息,心里漾满了单纯的幸福。于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欣喜中,那个牵肠挂肚的日子,便来到面前,走进眼中,镌进心底。

所以不管走过多少个冬季,有过那些年的腊月,那么每一个年都会暖暖,即使不复旧时心境,可只要有那份回忆在,就值得我在每一个年里,都用一颗最真最暖的心,去迎接每一个寒冷的日子。

幸福饺

文/何学滔

“麻婶,我是47号,晚上我要二斤饺子,大概七点过去拿,好的,谢谢。”

“麻婶,中午的水饺可以吗?得麻烦你送到楼上,对,我妈自己在家,麻烦了。听出来了呀,对,我是5号。”

“麻婶,我7号,我要……啥?没有了呀?那预定明天的吧,你先给我留着,呵呵。”

只要电话铃响,麻婶麻利地接电话。但是别误会,这不是酒店订餐,是麻婶自己在家包饺子。麻婶的饺子是出了名的好,馅嫩皮薄,形状独特,吃完唇齿留香,回味悠长。以前你想吃麻婶的饺子,你得去御香楼,麻婶以前就是那里的面案主厨,调饺子馅,包饺子,麻婶都是一把好手。

女儿出车祸后,瘫痪在床,麻婶便辞工回家照顾女儿。想想女儿高额的康复治疗费,自己又不能外出干活,如何是好?麻婶整天愁眉苦脸,闷闷不乐。

邻居唐婶常来串门。这天她建议麻婶,你在家包饺子给我们吧?我上班也没有时间包,也包不出你那个味,如何?我做你的1号客户。

后来,唐婶发展了2号,3号

……

麻婶按照物料成本,随时调整价格,只挣手工钱。大家多给的钱她会拒绝,弄得大家心里怪不落忍的。

麻婶准备了五种馅的饺子,无论哪种都叫幸福饺。

现在,女儿康复情况挺喜人的,都能帮母亲包饺子了。

过年

文/董行

当噼里啪啦的鞭炮在耳畔炸响,大红的春联映红人们喜盈盈的笑脸的时候,年就开始了!

乡间有“二十三,糖果粘”的民谣。所以“年”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的。祭灶一过,年前的市场就开始热闹非凡起来。年货店摊上,吃穿用玩琳琅满目,还有年画春联、烟花爆竹、灯笼香烛等喜庆用品。小孩子买到鞭炮,往往等不到过年,就噼里啪啦地放起来。为烘托节日的欢乐气氛,村镇的小戏、高跷、秧歌、花船等民间玩艺也伴随喜庆与欢乐,开始活跃起来。

因为家境窘迫,小时候,我最渴望的好吃的东西,莫过于年夜饭的那顿白面饺子。以后该吃饺子的初二、初三,或因无钱买白面而掺杂面,或因无钱置馅以杂面面条代之。记得为这还惹大人生过气哩!六岁那年的年初二,我非要吃饺子,因过年的忌讳,大人不说那个“没”字,只说吃不成,但之后还是依了我。结果下在锅里的饺子烂成一锅杂面菜糊糊,搭了大人的工夫赚难吃,我当然脱不了一顿训。

当时,过年给我的印象是花灯、花树和鞭炮,是处处蒸腾的喜气。我觉得从过了腊八,我的心连同身子都是轻飘飘的,之后用倒计时,一天一天算到元宵节。我觉得从腊八到除夕再到元宵,是起起伏伏的节日群,春节是它的顶峰和高潮。伴随着人们“过了初一过初二,过了初三过初五,七姑娘生,八捞棉桃,十(石)头神生,闹元宵”,似乎一年里的高兴、欢乐的事和农田里的丰收都在里面;从老人念叨的吉祥话里,似看到来年的六畜兴旺了,在盈盈的喜气中仿佛看到五谷丰登!

对拜年,我说不上喜欢,却愿意跟着一大帮人随大流地跑,也不管关系好坏,只要是长辈,一跪就是一大片。

元宵夜的焰火我更是喜欢有加。往往几天前就做好调查,当天晚上饭不吃就跑到焰火多的人家门口等候。元宵夜放焰火似乎有个规定,大都是小户先放,零敲碎打的,小串鞭炮加零星焰火、小花筒什么的,不起眼,看不足兴。大家富户、生意人家或是新婚请女婿的就不同了,他们一家一家好像比着放。逢这时,心中的欢乐自不必说了。

我曾这样想,创造节日的先辈真是布局谋篇的好手,他们琢磨透了人的心理,以元宵夜的欢乐作这一群节日的结尾,让人回味一年,是再高明不过了。

在离开乡村的这些年里,我心中依旧荡漾着那节日的情趣,怀念那难以割舍的乡情。总觉得传统的春节,融入了太多的文化意境和象征,担负着一种文化的功能。

家乡年味

转眼之间,又近年末。在喟叹时间的飞逝外,却又喜盼着过年。

我的家乡在鲁西南——菏泽。在我的记忆里,家乡是年味最浓、最为传统、最有特色的一个地方了。腊月过半,我就急不可待地算着日子,要回家过年,要探望家乡的老人和亲朋好友,更想着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年味。

其实,在我记忆中,儿时的年味似乎比现在更浓些。

与中国大多数地方一样,从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这天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忙办年事了。首先是祭灶。父母去集市上买些祭灶糖,晚上摆在灶王爷面前,意思是讲灶王爷这天要上天,带去全家的祝福,三十晚上再回来时便捎带来许多好运。但等母亲在灶王爷面前叨念完祝福后,往往是小孩子们把祭灶糖一抢而空了。

小年一过,开始大量的蒸馒头、包子、团子、花糕等,我现在虽然在城市生活好多年了,但还是会做许多花状、鸟状的馒头,这都源于小时候过年的“玩”功。当时母亲用面团捏各种各样的花样馒头,我也在一旁偷偷拿一块面团,模仿着做一些奇怪的“小动物”,如果是平时,母亲嫌糟蹋粮食,早骂开我了,可是这时候母亲非但没有骂我,还把我做的“小动物”们下了锅,出锅后还真是那么回事,白白胖胖的“动物们”,好吃又好看。

到了除夕,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就开始做菜,通常是大白菜、粉条、猪肉炖在一起的大烩菜,由于过年屯的食物过多,一会儿吃点这个,一会儿吃点那个,所以没有饥饿的感觉,而做饭纯粹是为了“年规”。等大烩菜做好,是要按辈分去送菜的,这时候母亲叫上我和哥哥,一人端一碗烩菜送给大娘婶子们。那天的菜几乎都是交换过来的,你送他,他送你,最后还是满满一大锅。好不热闹,好不亲情!

除夕,是等不到晚上的,全家老小又围在一起,早早开始吃年夜饭。当然,一定得吃饺子。在我们老家,饺子并不叫饺子,而叫扁食,形状像元宝,这些一定也是有讲究的,过年的每一种食物都是劳动人民满满的期待吧,渴望来年的好运。吃完饺子,大人们又在院子里用烟灰画出一个个大“仓”的形状,意味着来年粮食大丰收,装满粮仓。

除夕凌晨十二点,真正的新年开始了,大人又张罗着开始吃饺子。这次的饺子馅是素的,意思是“素净一年”。当四面八方的鞭炮声响起时,本有些睡意蒙胧的孩子们突然就活跃起来,喊着跟父母要压岁钱,继而换上新衣服跟着大人一起给长辈们去拜年。家乡拜年,除了说声新年好,还是要磕头的,磕头也是对长辈的最真诚的一种敬意吧。至今,这个传统还在家乡延续着。

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期间,是人们最为放松的时刻,也是宣誓我们最美好愿望的时刻。单是过年这些事儿,我们该有多么怀念和期待!

昨天,老家的侄子又打来电话问我们何时回去过年?于是,我的心恨不得一下子飞往那千里外的故乡了……

年年除夕年年灿烂

文/一春

农历十二月,朔风呼啸,冰雪交加,正值三九严寒天气,北方大部分地区歇冬,是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则在大寒,此时临近年节,谚日“小寒大寒,就要过年;杀猪宰羊,皆大喜欢。”因为自从秦汉以来,人们都在十二月进行年终“腊祭”,所以称之为“腊月”。腊者,猎也,意思是田猎以祀祖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了。

“除夕”是个向前看的叫法,人们似乎以为旧年总不如新年美好,每逢年底,须得把过去种种不如意的回忆除去了才甘心。古人所谓“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除旧布新”等等陈词,民间所谓要把一种叫做“年”的怪兽赶回它的老家深海里去方可避去洪水泛滥等传说,足可旁证。除夕这种叫法比起民间的大年夜、过年等等是要文气多了,进取多了,可是我却更喜欢家乡另一种旧时的叫法——“谢年”、“谢”,虽然它的本义是“告别”,我却更想理解为“感谢”。试想,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今夜,我要用灿烂的笑容、用响亮的语言、用虔诚的心向你祭告:愿来年风调雨顺、人间太平!

到底是人类,迈过这一道门槛也想添许多人文气息。这么重要的岁时,必然会反映到历史、传说以及文学作品中来。故乡旧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以后,叫“二十夜”,提醒人们,年尾短暂,岁暮将至,一般在二十四以后可以陆陆续续开始祭祖、祝福了,我们这儿就叫“谢年”。农历二十三日祭灶,在烟囱旁的灶君像两边贴上一副“上天岁岁奏好事,回宫日日保平安”的对联。烧麦杆编的马,摆上祭灶果,内有一种麦芽糖,是用来粘住灶君嘴的。传说灶君原是颛顼的孙子,又叫“祝融”,是司火的天神。“抬头三尺有神明”,灶君是上天派来专管老百姓的,贿赂他,他回灵霄宝殿去做“述职报告”时,就不会说这户人家的坏话了。二十四日该掸尘扫地了,进行一次大扫除,清清洁洁过年。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过了这一年,旧年就从此除去了。除夕大都是年三十,也有十二月只有二十九的,就称为“廿九夜”。人们祭祖、贴门神、贴春联;挂苍术、芸香之类驱邪;饮分岁酒、相坐守岁到天明;全家吃年夜饭。1972年,新疆吐鲁番出土了唐代的饺子,与今天差不多,但作为节日的食物则是源于明代而盛于清代。有些人家还在饺子里包一两枚银币,穷人家就包一枚铜钱充数。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就算吉利。当代的微型小说有一篇《大钱饺子》就讲到了与这种风俗有关的一个亲情故事,饺子里有一个包着一枚大铜钱,谁吃到了谁交好运。母亲和儿子暗暗地让来让去,让出一个叫人掉眼泪的故事。“饺子”意思是“更岁饺子”,岁“相交”也,除夕不就是站在岁时的门槛上吗?南方人则有吃年糕的习俗。明代的《帝京景物略》就已经提到吃年糕,谐音为“年年高”,可知吃年糕事非一日,习非一地。这时候小孩子就最高兴了,除了玩还可以得到压岁钱。古代给儿童的一种饰物,形似钱币,上面有文字或生肖、图画,用来驱邪,真正是“钱”。现今的压岁钱已无迷信意味,而是一种亲情爱意的表示了,压岁钱也不仅仅是钱币,丰富多了。

过年是一个系列节日,不止除夕一天。这是全家乃至亲属团聚的大节,飞机火车,千里赶回,人情浓浓,喜气洋溢。

如今富裕起来的人们,已经不是吃红烧肉、穿新衣的问题。锣鼓敲起来,鞭炮响起来,焰火在天空中绽放出缤纷的图画,广场里看演出的人们熙熙攘攘,猜灯谜的人们绞尽脑汁,商业街上灯如白昼。许多人家还利用年节驾着私家车出游休闲,以掸去一年来繁忙工作之疲劳。而且,全世界的华裔都在热热闹闹地欢度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真是全球同庆啊!

童年那些难忘的过年趣事

文/张照准(临商银行)

上世纪七十年代沂蒙山区老百姓的日子还很穷,物资十分匮乏,基本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吃顿饺子。

进入腊月,一过小年,生产队就开始杀猪,每家每户分上几斤肉,这样年夜饭就可吃上猪肉饺子或者猪肉炖粉条子。如是一进腊月,我们这些孩子就天天盼年,盼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可以看电影和痛快的玩。

过年吃饺子,主要是年三十晚间12点后,辞旧迎新的时刻,煮饺子、放鞭炮。饺子有新岁交子之意,图的是吉祥如意。除夕之夜的饺子要包进几枚硬币,谁吃到谁有福。小的时候,我们兄弟都争抢着吃,我吃到的时候多。

小时候,平时难见荤腥儿,过年才能大快朵颐。那时靠吃粗粮、白面很少能吃上,只是时间长了调剂一下,豆油也不够吃,怎舍得熘炒烹炸。母亲每月都尽量少放油,积攒下来过年,年前再去附近的村子换些豆油。这样过年时会凑够几斤豆油,炸丸子、炸鱼、炸豆腐,烹制这些菜,都很费油。

多数人家,年夜饭会做上满满一大桌子,鸡鱼不可少,特别是鱼一定会有的,一般都会买回一条鲤鱼,当然是冻的,做法主要是红烧或炖,一次不能吃尽,大年初一早晨还把它端上桌,取连年有余的意思。鸡的做法主要是小鸡炖蘑菇加粉条。

在农村,年夜饭一般从年三十下午三点多开始,大人从早晨就开始忙着准备、烹制。年夜饭当然离不开酒,酒是本地的地瓜干酒,那时没有电视,自然也没有春晚可看,吃到六七点钟,小孩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到“请家堂”的人家去磕头,(请家堂,就是年三十家人把逝去的老人,用“排位”请到家里共同过年,年初五再把他们送走。)这样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因为到谁家都好好打赏我们。

除夕夜以吃饺子为主,零点前把饺子煮上,吃前放一挂鞭炮。过年说话是有许多禁忌的,比如饺子煮破了,不能说破了、坏了,要说挣了(指挣钱的意思),打坏盘子、碗,要说碎碎平安(岁岁平安)。但小孩儿不懂,经常会说错话,因此常常会挨训。

大年初一,还是吃饺子,母亲早把饺子煮好,叫我们起来吃饺子,没等吃完,早起拜年的人就络绎不绝上门了。我们也草草吃过,也跑出去到别人家拜年。街上热闹非凡,到处是拜年的流动大军。拜年者进门先称呼,然后行礼,说“过年好!”。不知从何时开始,拜年的少了,后来电话普及,就打个电话拜年,给长辈、给师长。手机普及后,就短信拜年了。

除了过年吃饺子,年夜饭让孩子们狠狠地解馋外,过年吃柿子饼子、嗑瓜子,吃炒花生、还有平时很少吃到的糖果,那时糖品种很少早时只有地瓜糖,这些零食给我们童年和少年时光带来无穷的乐趣。

过大年除了吃,最重要的就是穿,过年要穿新衣服,不像现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买新衣服,过去穷多数人家都是在过年才会给孩子买一身新衣服。母亲手巧,是无师自通的裁缝,母亲每到过年,都会给我们兄弟四人每人做一套新衣服,衣服式样新颖,穿着合体,让邻人和小伙伴都羡慕不已。

过大年,最让孩子们乐不可支的就是玩儿。农村里临近年关都会包场电影,平时难得看场电影。所以一进腊月就是我们孩子们最忙的日子,走村看电影就是我们的快乐,临近的村庄都留下我们的脚印。偶尔也会走趟远的去十几里远的金矿看电影。因为金矿上有自己的电影机,年底天天放电影,可是父母是不会让我们自己去的,所以我们就缠着大人带我们去。年底货郎们会走街串巷来卖些小东西,如果没钱可以拿东西换,香甜的糖块、好看又香的米团、还有我们最爱的摔炮和火鞭。

现在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了,娱乐项目也多了,过去很多过年的习俗也被人们丢弃了,过年那份欣喜劲也渐渐没了,不知不觉的年味儿也就越来越淡了……

作者:张照准,笔名:紫荆藤、陌上迎春开、山青石,工作单位临商银行

此中秋 彼中秋

文/史庆友

季节不停变换着颜色,又一个中秋如期而至。中秋之夜,风清云淡,一轮明月,高悬碧空,华光如水,妩媚而不失婉约,清新而透出高雅。诗情画意的中秋月下,一片皎洁、一抹清冷、一缕相思,浸润着我的岁月。是她,见证了我甜蜜的回忆,述说着我不尽的相思,传递了我深切的眷恋,带给我温馨的祝福!想起上个世纪中后期的中秋节,剪不断的乡愁又在我心里升腾。

中秋的明月升起了,一家人坐在院子中央的石凳上。桌面上有装满月饼与水果的盘子,酒盅里倒满了酒,香炉里烧了三炷香。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吃月饼,吃水果,嗑瓜子,等月亮升起来。这时候,妈妈对我们说:“谁有啥心愿,赶快给月亮烧炷香,许个愿,月亮会保佑愿望实现的。”那时的人们大多期盼生活幸福,吃喝不愁。当时的我是我们班个子最小的男生,我许愿让个子长高点。遗憾的是,成年后的我个子依然不高。如此看来,对月亮许愿也不管用。当一炷香燃过之后,月儿明亮了,祭月结束了。酒洒在地上,水果和月饼分给一家人吃。

记得小时候过中秋节吃月饼要凭票,一口人一块。老人都舍不得吃,大多象征性地吃上一口,最后都留给孩子们。孩子们小口小口地吃,甚至是舔,舔到嘴里还要“吧嗒”几下,享受香甜滋味。月饼,对小孩子们来说,是“财富”的象征。有时月饼留久了,长了毛,变了味,也会吃下去,没人舍得扔。

我上大学的第一年,生产队长说队里分月饼没我的份。爷爷一听就急了,队长一看老人家真的来气了,忙说:“老人家别生气,我们给了行吧!”“给了我就什么也不说了!”为了一块月饼,爷爷险些同队长打起来,现在想想真不值得。分给我的那块月饼,爷爷一直用包装纸细心包着,放在他的小箱子里。我放寒假回到家,爷爷将月饼拿了出来。好多层的包装纸早就浸透了油,当爷爷一层层打开,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块长满绒毛、不知是什么颜色的圆饼了!爷爷告诉我,这是中秋节分给我的那块月饼。我咬了一下,硬如石头,还有很浓的霉变味。我用菜刀切了月饼,五口人每人一块。尽管月饼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味道,但在我的记忆中那一小块月饼是我今生吃到的最香甜的月饼。它充满了爷爷对我的爱,这爱是天下最无私,最真诚的。

老话说得好,“好吃不如饺子,坐着不如倒着。”过去,生产队一年只杀一次羊,平日里再想吃也吃不到,有钱的人家也没地方买。只有过中秋节时,我才能吃上一顿羊肉馅的饺子。所以,我感到羊肉馅的饺子格外珍贵,中秋节的饺子特别香。

如今的日子好了,市场上物资极其丰富,似乎没有谁还在乎一块月饼,一顿羊肉馅饺子了。中秋节前,女儿问我:“爸,过节给你买什么好?”我沉默了,如今的生活太令人满意了。我感觉自己什么也不缺,实在说不出想要啥。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昔日与今朝,真是此中秋非彼中秋哟!

端午趣事

文/䖝二

“在东北,无论是什么节日都是要吃饺子的。”最近总是能听到这样的调侃。当然,端午节也不会例外。只是除了吃饺子,还有很多不同的风俗乐趣。

我对端午节最完整的记忆还停留在很小的时候,节日的前几天,总会有走街串巷的小贩推着一个五颜六色的小推车,“纸葫芦,五彩绳,小孩带了保平安!”吆喝声中偶尔夹带着几句吉祥话从一个破破烂烂的大喇叭里传出几条街那样远,奶奶听到后会早早的来拉着我和妹妹在家门口侯着小贩的到来,买上几个很大很漂亮的纸葫芦,而我和妹妹说几句吉祥话也会讨到额外赠送的五彩绳或者一个小香囊。倘若没从小贩那里得来,奶奶会用五色的丝线编成一条新的彩绳给我们带上,必须要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飘走,带来一年的好运。

北方五月多雨,为了不被淋湿和刮走,买好葫芦之后也不会马上挂起来,要等到端午节那天绑在艾枝上,插在房檐下面,风轻轻吹拂,饺子的香味就飘出来了。

我也问过这些习俗的由来,奶奶也说不清,只是说取“福禄双全,逢凶化吉”之意。后来才了解到,原来,葫芦的谐音是“福禄”,而五色的彩绳则来自五色五行之说,分别象征木、金、火、水、土。同时又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代表对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期盼。

读书以后,很少能在端午回乡下过节,只能给奶奶打电话,自然又聊起端午节的话题。我对粽子没有特别的感情,觉得那是南方的食物。后来我发现以东北人的角度,山海关以南都算南方。大家都很爱吃饺子,其实我猜过奶奶包饺子是个中好手,但也可能不会包粽子。

奶奶说我们小时候,没粽子吃,端午节吃白水煮鸡蛋。还说记得我们姐俩一人两个鸡蛋,还舍不得吃,非得等到晚上一边赏月,一边吃,我对这件事情深表疑惑,但我没有打断奶奶。

这件事有两种可能:或许是我奶奶记错了,说着说着变成了中秋,我们姐俩其实是留着月饼等着晚上一边赏月一边吃。这样说来,我们小小年纪竟也能附庸风雅。另一种可能就是我俩如奶奶讲的那样,两个人手里捏着个凉透了的水煮蛋等着赏初五的月亮,然后小口小口的吃掉它。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的智商有些值得怀疑。我和妹妹可能是冰封后存活下来的新史前人类,科学家们该围着这颗小脑袋研究只有人类知道的关于快乐的秘诀。

我也不敢向奶奶追问,因为我既不想证实是她的记忆力出了问题,更不想真的让科学家来研究我从小堪忧的智商。

从前读“每逢佳节倍思亲”还不能明白个中滋味,这样的节日,朋友们都会回家团圆,而我或许还能在食堂吃一个透凉的水煮蛋。

这条路

文/崔思远

对舅爷长久以来最深刻最常被提起的印象,大概就是若干年前那六十多个饺子了。那时我还小,妈一人下饺子根本不够爸和舅爷吃,他两个人胃口都好,间歇着轮流下筷,那一顿两人就消灭了近一百三十个饺子,即便我现在想起也是目瞪口呆。

那是上个世纪,听起来很遥远。

连他自己在回忆过去时也常道:“彼时身体好,现在,不行了”。

不行了——是最后这段日子我最常听他念叨的。

高中的某年春节,我与舅爷同行相伴去走亲戚。那是正月的傍晚,太阳的余光在出门前就已寻摸不见,农村没有密集的路灯,水沟两旁就是广阔的麦地,虫儿也了无踪迹,从二龙到渭洲的乡村小路显得是那么漫长无边,我和舅爷在这道被抻开的水泥路上,似被世界遗忘。这应该是我们爷孙俩唯一一次同行,一路上我不记得说过什么,只隐约记起舅爷不断地叹气、喘气、歇脚,并自语过去的时光,之后,就是沉默。他很清楚当时自己的脊柱和腿关节已不够灵活,甚至对于那段摸黑的路能不能走下来都没有信心。这段路最终在我的搀扶下他走下来了,但他一生的路,我只能回望而无法触及。我不知道他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生,现如今更是无处求证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很难想象我们身边熟悉的一切都终将沿着这条路走向幻灭,那每个人的意义又归于何处,后面的日子又如何追求,很难找到答案——也许这样细碎咀嚼,我们彼此都能稍微轻松一点吧。

在我看来,舅爷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他既具备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雅兴,也具备知识分子的迂腐固执性格。作为党的干部,他忠于国家、乐于奉献。作为族中大哥,他处理家族事务经常“和稀泥”;他能精心侍弄蕙芷幽兰,也能糊涂处理子女家常;他能诵经搦管、抚琴贯嗓,也能把灶台搞得连连遭殃;他老实宽厚、待人善良仁慈,却也因与俗事格格不入烦扰了不少人;他处处仔细谨慎省下小钱,却时常不合时宜的舍弃大钱。他在很多事情上因为这个性格曲解了不少简单的问题,令大家相处尴尬,自己更是不够洒脱畅快。

少年考学求知,舅爷曾经有份现在看来也相当有身份的工作。彼时他在如今的西安工业大学行政系统里工作。那是一段人生的风华之时,“有文化”为舅爷带来了足够的尊敬和自信。随后,他主动请调回老家县城,并在这里干到退休。后面的生活平淡安逸,舅爷的五个子女也相继成立家业,就连我们也随在后面长大,人丁满堂,幸之至也,和大多中国家庭一样,所有的时光按部就班,所有的故事也大都在这里层层铺排,百味错杂,在磋磨捶打中发酵出家庭应有的味道,这味道绵长回甘,顺着味道走着就是家的方向。可家务琐碎之于舅爷无异于灾难,他从不擅长于处理家庭关系,甚至都没有给予过子女太多的父爱。但一个父亲,怎么可能不在乎孩子呢,怎么可能没有爱呢。我虽为外孙,但长辈的慈祥和蔼之色我依然能察觉。多年来,他与母亲不少争吵,母亲虽然嘴上不认同舅爷的处事方式,却也始终不遗余力满足着老人的期盼,尽着孝心。今年大年初二,舅爷凌晨心口不畅,急切希望母亲回县,但担心打扰我们一家休息,硬是忍到清晨七点。母亲获悉后,跑前跑后悉心照料。岁月流淌,舅爷还是缓缓懂得了自己曾最不娴熟的关爱。

舅爷住进医院后,我去看望。他躺在病床上与我们一家谈论政府的环境政策,呼吸平稳顺畅,显得格外兴奋。和父母临走时,我回头望了一眼一个人在病房的舅爷,在明亮的空间里这个老头第一次让我觉得有点可爱。这是最后一眼。

当接到母亲电话,听着她伤心的哭泣声,我不敢多问,在获知无法及时赶到后,挂线的我脑子空空的,望着天花板发呆,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舅爷解脱了这个纷扰的世界,解脱了他纷扰的一生,到了终点,这是每个人都要走上一遭的,不可避免也就无从痛楚,天命使然。古人都讲盖棺定论,舅爷此生如何,皆存于心无所谓言说。但这辈子他对得起大家所给“好人”这个赞誉。说到底,长辈敬上,逝者为大。舅爷一辈子节衣缩食苦着自己,虽然有着不少追求,却极端地惧于享乐。我只是幻想那边能有足够的红烧肉和饺子,不用担心浪费,不用担心积食患病,不用担心有人节制,这对他而言,应该是莫大的享受与喜悦吧。

我仅回忆,替母亲,替我。

盖帘儿往事

文/佩服

我已经是过了耳顺之年的人了,高粱桔做的盖帘儿,家里已经使用四十年之久,这是母亲当年我结婚送的纪念品。现在这种盖帘在城市里已经很难能见得到了,今天看见还是感觉格外亲切,那些已经尘封多年的思绪一下子被打开了,让我想起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关盖帘儿的往事。

说起这盖帘儿话长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母亲带着弟弟妹妹走“五七”道路,来到农村。弟弟妹妹在生产队的一年劳动连口粮都拿不回来。那时的条件很艰苦,老百姓家里的生活很困难,家家吃的都是苞米面、大碴子和高粱米,像吃点白面、大米等细粮是很不易的事情。大田作物基本上是高粱和玉米。玉米秸秆在秋收后就留着自家烧火做饭和烧炕取暖了,而高粱杆的用处可大了,下面部分可做成帘子,盖房子时铺在檩子上,做房薄了。最上面细的部分可做盖帘儿,高粱杆细的部分是黄白色的,有的还带点紫色的斑点,十分鲜艳,瞅着可顺眼了,把这些东西扒掉了,就可以做日常用的盖帘儿了。

在那个物质匮乏年代里,盖帘儿的作用可大了,铁锅里贴的大饼子出锅得用盖帘,过年蒸粘豆包和年糕出锅得用盖帘,秋天晾晒干菜还得用盖帘。家家户户里谁家没有七个八个人盖帘儿那就不是真正过日子的人家。

那时,我家里的盖帘儿是母亲亲手做的。

做盖帘儿其实很简单,所需要的工具一是锥子、二是细麻绳子、三是一把镰刀就可以了。

盖帘儿不能做成单层的,必须得是双层的,用双层的之后,盖帘上面放东西端起来不扭歪,平平整整的。把那盖帘儿做得圆圆的,瞅着就像一件乡村的土特产工艺品那样大方、好看,一点不比那些市场卖的工艺品差哪去。

我觉得用高粱杆做成的盖帘儿好处挺多,一是放置的东西不会粘帘子,二是高粱杆没有什么异味,三是存储方便,不用的时候多个盖帘子可以摞在一起,随便找一个旮旯,你是立着放,还是横着放都不占地方,而且随手使用时拿着也飘轻的,连小孩子也能拿得动,方便极了!

我调动工作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母亲和全家也一起随我来到盘锦,把那些盖帘儿也带到这里。弟弟妹妹按知青待遇参加了工作,母亲也按政策办理退休手续,生活条件一天天好起来。每逢过年过节,全家都高高兴兴坐在一起包饺子,盖帘可用上了。饺子放在盖帘上,一点都不沾,下饺子时盖帘向锅里一歪,秃噜一下就全部进锅了,比其它的盖帘儿好用多了。

有一次煮饺子,我不小心,炉灶的火焰把盖帘的边点着了……母亲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我心里觉得很内疚……母亲很心痛地找了一块布,像给孩子补衣服一样一针一线把它仔细包起来缝好,对我印象极深。

我结婚时,母亲特意给我带上个盖帘,并嘱咐我,拿回家用吧,这也是一个念想啊。

风风雨雨的这么多少年过去了,母亲老人家已经不在了,但至今我还使用当年母亲给我的高粱秸秆盖帘儿。现在家里虽然添置了些竹子、铝做的盖帘儿,但我仍然用心保存着高粱秸秆盖帘儿,舍不得丢掉它。年久失光,盖帘儿边缘有的地方已脱落,但我仍视为珍宝。

盖帘儿记录了母亲勤俭持家和生活的艰辛,记录了那些撒落在心海间的陈年往事。

每每吃饺子时,我看见煮熟的饺子底部尽是盖帘儿的印迹,清晰可见。每个饺子上那几道深深的高粱杆印迹就像岁月刻在我头上的皱纹一样,牢牢地刻在了我的心上。想起母亲在我下夜班时,常常给我包饺子,而自己舍不得吃一口情形,让我终生难忘。想到母亲那个年代带着我们兄妹6人含辛茹苦的生活,常常泪水外涌…… 忘记不了母亲在冒着烟的锅台上为我们从锅里往外起大饼子,忘不了母亲深夜在锅台蒸豆包、往外端盖帘的情景,一幕幕好像就在昨天……

盖帘,浸透着那时生活的风风雨雨,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生活淳朴。盖帘,念着你,我就常常会忆起饱经沧桑的往昔。盖帘,看见你,我就会想起我的母亲和弟弟妹妹和那段艰难地日子。盖帘,使用你,我就会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二个一百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伟大祖国日新月异,也祝愿百姓的日子,像这浓郁乡情的高粱秸秆盖帘儿那样:团团圆圆,一年更比一年美好啊!

菜薹饺子

文/文靖

时过春分。一阵雨后,花随风落,原先花与叶经水相连的静物变成了绝美的GIF动图。

美则美矣,但这样一个困着的春天,我只想吃一口春天的味道。

花是墙头外的海棠花,叶是院墙内年前撒下的小白菜,眼见抽了薹,碧绿水嫩。

近期工作不再紧张到加班加点,朋友圈也活跃了,各种食色勾魂——挖了小蒜做饼的,撅了蒲公英蒸包子的,掐了香椿头裹鸡蛋的,尽是头茬春菜。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杂食动物,所有对于七荤八素的欲望都会在这个季节蓬勃生长。家中“小兽”趴在沙发上刷我手机,对着美食咕咚咕咚咽口水,不时发出绝望哀号。

我这现成的一园子好时蔬啊,陆钟辉写《菜薹》:“菜甲乍生薹,肥嫩胜笋蕨。”菜薹的鲜美,无须佐料,仅以油盐,便是人间极品也。

但我突发奇想,就想用来包饺子!

菜薹饺子?既没吃过,也没听过。但大家非但没有异议,还很配合:“我去买饺皮!”“我可以帮忙包饺子!”

清代诗人袁枚写过:“薹菜三月抽花柄,即薹菜心。炒之最柔嫩,剥去皮,入蘑菇新笋做汤,鲜美无比,若炒食加虾肉亦佳。”确实没说可以作馅,却另有一道“梅花汤饼”可考,就是梅花饺子。今人依古法,得之菜薹汤饼,想必错不至远。

趁着雨后初霁,挑那肥大的菜茎剪下一篮,洗的时候,欲将花瓣留之,到底雨水打过,失了水灵,捞了扔了,恍惚如扔了一首诗。洗净晾干,一厘米一刀切下去,然后望着一盆碎菜,突然“掉链子”,不知下一步是作如何。

饺皮和肉都来了,“大当家的”指导说,加盐把水挤掉。那么肉呢,怕煮不熟,就倒进油锅翻炒一遍,炒到一半发现忘了放姜,匆忙撒入姜末。最后将碎菜倒扣入锅搅匀,这馅就算大功告成了。这时候众人观“馅”,觉得很是“与众不同”,不像饺子馅,倒像包子馅,自带黑暗料理气场。接下来一家三口洗手上阵,半个小时,两斤饺子皮包完,还剩一半的馅,明智地炒作小菜。

头锅饺子是我尝鲜的,作为早饭。“大当家的”给我下好饺子继续钻被窝了,待我吃到第三个的时候,开始问:“味道怎么样?”我顿了一下,大抵一言难尽吧,有菜薹的青涩味,馅也松散,好在皮没破、气没跑。总之,能吃!

显然这个回答让他不太满意,一骨碌爬起来,从我碗里夹了一个,表情复杂,半晌,评价说菜薹可能不是做馅的优选。但是清淡,不错!继而恨不得来杯酒,曰:“饺子搭酒,越喝越有!”

周末回乡,说起这事,婆婆笑说,菜薹不是不行,但要开水焯过一遍,切碎,不要用盐。再问,好吃吗?“大当家的”一口回答:当然好吃!

能不好吃?殊不知,这是20年来全程全家亲自动手的首次包饺子试验,若不是庚子鼠年开春的这个特殊假期,“大当家的”还不叫大当家的,得名来源于“小兽”赞她爸厨艺大进而为“中华大当家”。

这文化人真要讲究起来,秀色可以餐,斯文可以食,清供可以是“口腹之奉”,连文学评论都可以当成菜谱流传。区区菜薹饺子,说“当然好吃”,也不一定就是不好吃,因为吃的其实并不是饺子,而是春天,是怀念,是想象力,是生活的美,是人生的某种哲学。

这时我突然明白,为何当时大家对“菜薹饺子”这个提议都没异议,因为都是外行啊。外行指导外行的时候,那感觉可好得不得了,足以令人信服。

冬至饺子香

文/钟芳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冬至到。冬至,又称“冬节”“亚岁”,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新年,因而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我的家乡,冬至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热热闹闹地围坐在桌前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迎接马上就要到来的数九寒天。

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而古人认为,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节气循环的开始,是个吉祥的日子,值得庆贺,所以冬至之时的饺子是不能不吃的。同时饺子的形状类似元宝,吃进了元宝,自然是“招财进宝”到了家,象征全家团圆、和和美美、大吉大利。

记得小时候,常听妈妈念叨“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每到冬至这天,母亲总不忘给我们全家包饺子吃。

饺子花样繁多,但以白菜猪肉饺子最为香鲜。看着母亲一点点地把五花肉剁为细细的肉茸,拌上切好的葱姜末、白菜碎,加油盐拌匀,调出鲜美的馅料。母亲拌的馅总是不咸不淡,不干不稀,油亮通透,色鲜味香。

做饺子皮,母亲在面粉中加入温水,很快揉成光滑的面团,并“啪”地一声拍一下面团,然后放在盆里盖上湿布,醒半小时以上。

开始包饺子了,全家人一个都不少地围坐在餐桌旁,谁都是笑容满面。擀皮的擀皮,包的包,摆放的摆放,一派幸福祥和的喜气。母亲是包饺子的好手,她不但包得快,还顺带着给我们讲一些有关饺子的故事。要我们把饺子包成元宝的形状,两边翘翘的,中间圆滚滚,寓意财源滚滚。

包好饺子后,我们姐弟总无心玩耍,一直守在厨房里,目不转睛地盯着白白胖胖的饺子在锅里上下翻飞。氤氲缠绕的香气间,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来,就着蒜醋辣椒油调成的味料,一家人吃得不亦乐乎。嘴馋的我们也早已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接一个地吃起来。吃着吃着,不经意间,一枚硬币蹦了出来。母亲这才告诉大家:谁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谁就是有福之人,来年一定好运连连。我们也总会举起胖胖的小手忘情欢呼。就是这样的饺子,我们吃出了浓浓的情韵,比现在的山珍海味还要印象深刻。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饺子已成家常便饭。素馅、肉馅、海鲜馅……各种口味的饺子应有尽有。凡俗的日子,想吃什么都能吃到。尽管如此,但我却还是一直对儿时的冬至饺子情有独钟。

细想起来,与其说是喜欢冬至的饺子,不如说我喜欢的是包饺子时那种全家人其乐融融的感觉。包进饺子里的不仅是美味的馅料,更有那一份浓浓的亲情和温馨,让人无比幸福,足以温暖我们人生的冬天。

寒夜杂记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深夜清寒,又因房间内湿气较重,脚冷难以入睡。打开空间之时,在一位友人的文章中偶遇这首诗,友人注了“醉吟诗人”,若记得没错,“醉吟诗人”就是白居易了。

说起来倒羡慕那位友人了。她现在应该是在乡下,图片上那大片的苔藓大概八九不离十,而且看她最近的文章,日子过得应该还算闲适,有一种当年陶公的感觉了。而我却是在等待着回家的1月16号的来临,这里实在是太冷,环境清冷,身冷,心更冷。

也许这就是古人诗中常说的“孤寒”,我也就这么认了吧。孤寂而寒冷,或因孤寂而愈加寒冷。不管怎么说,这段时间,我因寒冷而夜不能寐。闭上眼睛,迟迟等不来梦境的降临,而梦神的遗忘给我带来的又是不知怎样的情绪。睁开眼睛,望望窗外,夜色都显得冰冷,脑海里不由自主地便闪现出了潇湘馆的影子。最近的夜空除了漆黑一片,别无他物,真得就像诗句中清冷的“寒塘”。时常忍不住地便收回自己的目光,望着屋内一片黑暗,或是我闭着眼睛吧。回忆起曾经的许多,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插上耳机,飘来的都是高中时熟悉的旋律。今天,我索性起来算了,看会书,再顺便将这杂乱的文字打下来。

每每的手脚冰凉,总让我羡慕出行时街上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们,即使庸碌,可时常说说笑笑。哪里像我,虽有千卷诗书,但带来的只能是借景后的感伤。更何况,这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我仍是得自己想办法对抗这样的冰冷。

傍晚时,一如既往地出门走走。南昌的街道再一次被我看厌,我也没兴趣到远点的地方,最远也就是学校的北区。回去的时候,幸好脚带着我去了一个叫“如意水饺”的地方。说起这里,算是我的最近的唯一慰藉之处。

记得前两天吃过晚饭之后,再次来到了这几条街,偶然看到了这家店。记得我以前看过一部剧,里面有个“幸福饺子馆”,如今仍然印象颇深:精美的装潢透着一种温馨的氛围,在里面哪怕坐上一会,都会有回家的感触;每天有不同的幸福饺子,但感觉都是无一例外的温暖;优雅的钢琴声时而飘过,让整家店更加投射出迷人的气质……

我不知为什么就联想到了它,或许是对于“饺子”这个词语的特殊的含义吧。饺子在我们的意识中,往往代表着家,代表着温暖,更代表着团圆与幸福。因此过年的时候,年夜饭才是饺子。曾经有人说过:“饺子中总带着思念的味道。”我想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我家乡在北方,但这里是南方,在这边偶然吃过几次饺子,却让我感觉味道无比陌生。所以,我更加渴望着真正思念的味道,而这,我已不知道阔别了多久……

我第一次进入那家店是在第二天的晚上,虽说里面的情况不如那个“幸福饺子馆”,但我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别样的触动。而在将饺子送入口中时,我的心里涌起了诸多感觉,这味道太久违了,熟悉的北方的气息,有一种如同团圆般的温暖。看来,带着心做料理之后,料理果然变得愈加迷人了啊。我那时点的是招牌饺子,但我想,这和那个剧中的“幸福饺子馆”的幸福饺子一定是一样的了。也许,剧中那个饺子馆就是以它为原型的呢?

这几天我便天天去,而天天都有那种愈加浓烈的感觉。然而,那感觉并非永远,当我结账出来时,那种感觉便会在我脚踏出门的一刹那轰然消散。

重新回味着那首诗,看着那篇文章的主人闲适的笔触,在火炉下的闲聊,回忆着儿时那些美好的珍贵,真可以算是一种迷人的感觉了。

说起炉子,我倒是也并不陌生。在小的时候,和爷爷奶奶住在乡下,无数美好的童年回忆就是那时。若说夏天的美好是星空,那么冬天的美好就是火炉了。在我的印象中,河南的冬天也说不清到底是冷是暖,感觉好像比南昌这边暖和,也许又是错觉。那时家里有一个火炉,放蜂窝煤球的那种,不说大但也说不上小,只记得里面是泥砖,外面是铁皮。

人总说叶落归根,一叶知秋,而叶落后,院子里的大槐树光秃秃的,冬天也便来了。虽说那时在农村,为了做饭,一年四季都烧火炉,不过印象最深还是冬季,那就带给我太多回忆了。

火炉放在正屋,那是我们住的房间。每天早晨刚到六点,天还未亮,我带着一丝迷糊起了床,奶奶早已起床做好了早饭,一口一口地喂已经生病的爷爷。而我则是擦擦眼睛,自顾自地吃掉馒头后,刷完牙差不多六点半便背着书包去学校了。屋内暖洋洋的,但一出屋外,我就立刻完全清醒了。或许也是因为这个,我那几年的冬天常常生病。唉,感觉那时的自己好弱。

等到中午放学,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冲到正屋烤手,烤暖之后,拿着城里买的故事书就看。记得我儿时非常钟爱那本书,远远胜过学校发的《读物》,那时我不倦地看了不下十几遍,把书上的故事记得滚瓜烂熟,甚至故事内容能一字不落,故事顺序清清楚楚,就连哪一页是什么都不会搞错。可惜的是,现在我只记得其中不到三个了。夏天的时候,我又回到家乡的老宅,失望的是,我没有找到那本故事书。唉,最代表性的东西反而是无迹可寻了!

在周末或是寒假的时候,我一般都在待在家里烤火,很少出去玩。那时最美好的就是看电视了,每周末都有蓝猫淘气之类的,虽说现在说出来或许会有人笑我。奶奶也经常在那时候蒸馒头,蒸馒头倒是特别有个灶,但和面什么的是在屋里进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悄悄揪下一小团和好的面,用擀面杖檊成片,然后把白砂糖或者红糖,包起来再用擀面杖压成片,然后贴到炉子那铁皮上,不一会就熟了,现在想想,那味道还是不错的。

至于等待熟的时候,一般就是看电视和烤火了。我天生比别人怕烫,所以不敢像那些同学一样直接将手贴炉子上,而是隔着些距离。我以前也试过像他们一样,但被狠狠烫了后,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现实。不过脚还是可以的,毕竟隔着袜子。有的时候,同村其他小伙伴们会来找我,然后一起烤火,瞎聊,边看电视边感叹;有时是一起写作业或背诗,毕竟那时他们不会的要问我时就在旁边;有时一起看我那本故事书,他们也好奇我怎么做到那么多故事说讲就能讲的。回忆起来,我在那时算是有点类似《草房子》里的桑桑和纸月了。

无奈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欢乐,那些欢乐早已化为回忆,成为脑海中尘封的老照片了。如今独坐灯下,气氛仍然是那么孤寂清冷,看看时间,不几个小时又该天亮,手脚冰冷倒是略缓了些,应该是敲了这么久的键盘了吧。

“雨去清寒复,心亡意少悲。停星无几伫,许系梓路归。”默默吟着心中的一缕感伤,最后用冰凉的双手,打下自己这首诗。但愿那孤寒离去,只需寒夜有那火炉温暖得以入睡。

猜你喜欢

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