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山楂的文章

2022/12/14经典文章

山楂的文章(精选12篇)

山楂树之恋

文/自律是前进的基石

最近读了些历史书籍,人心变得复杂。历史长河,沉沉浮浮,各种权术之计让人不得不设防,也让人为人性的复杂感到心寒。

看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感受异样的情愫。人为何把自己变得这么累呢?英雄值得尊敬,但那些不参与竞争而独享生活之乐的人也非都是等闲之辈。一个人一处风景,一个人一个心境。两颗年轻的心,心心相印,为我们诠释幸福与感动。

身边过于物质的人整天的忙碌、紧张、发泄,最后让自己失去了平静的心境以及对生活本真的享受。

最让我钦佩的人,是那些参与其中而不改变自己原始心境的人,他们是真正的哲人。

如果这样说的话,山楂树之恋的纯情固然珍贵,更珍贵的是:如果两个人看透社会杂乱的情感之后,仍不改自己钟情的情感,那真是叫人叫好。

多数人叫好山楂树之恋,原因在于对自己初衷恋情的怀念与珍藏。原生态总让人惊叹,感情也一样。

我们如果能历经社会的变迁,不改山楂树之恋的情怀,仍简单、干净地恋着一个人,那是多么的让人感到幸福。即使不是自己本人,能接近这样一个人也定能感受到爱的清澈与明亮,给自身幸福与力量。

人获得幸福,要简单地获得,才能快捷,前提是首先是心灵要简单、干净。修饰的人生必将受累,心灵需要原生态的氛围来放飞。

简单地爱、简单地生活。从一而终。

山楂花开别样美

文/李永明

汉滨区石梯镇东茂的山楂园里,一片艳丽正悄然袭来,山楂花开了。一年一度去大石村东茂山楂园赏山楂花,是石梯人的偏爱,山楂花生长在山里,果实彤红,人们把它叫做红果、山里红。

这里面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山楂是生长在天庭里专门供神仙们食用的神果,太上老君奉玉帝之命在东华山炼丹时,特意携带了一些食用,一次有位年轻的山民上山打柴,见两个白发老人坐着巨石上下棋,便默默的一旁观看,两位老者顺手让他吃了几颗神果,小伙子顿觉心气旌动,精神亢奋,眨眼间身边的树叶黄了绿、绿了黄,看了三盘棋后,小伙子离开回村,但村里没有一个人认识他。原来,这一晃之间已是过了好几百年。后来他把吃剩的果核种在经常打柴的山里,山楂树便慢慢繁衍开来,流传至今。

每年四月上旬开始,东茂合作社里的山楂花便在山坳里陆续绽放,白的粉的开得灿烂美丽,满山坡的山楂树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语,每株树冠都繁花点点,洁白如暇的小花清香四溢。山楂花没有牡丹花那么斑斓华丽,但它具有一种天然朴实的美,依偎在青山绿水间。这个季节东茂山楂园是一道乡村振兴的美丽风景线,这里每天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不停地拍摄山楂花的各种花势,时尚的人还在山楂园里拍摄短视频,玩起了抖音,尽情享受着山楂园里的无穷魅力,这里成为四月农村里的一副最美的山村画卷。

山楂花期在四月份,一般盛花期只有10余天时间,山楂花盛开时,旷野和山峦更适合远眺,一团一族的花色,接连成片的蔓延,给贫瘠的山峦增添了秀色,成为大山深处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山楂含有很多红色素、果胶、铁、钙、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许多营养物质。可制成山楂糕、山楂酱、果茶、山楂酒等美味保健食品;还可以做成山楂片,健脾丸等十几种传统中成药。山楂真是一种好东西。

从审美角度看,山楂花无论名气、色泽,体态,根本无法与“百花之王”相提并论。但牡丹是一种名贵的花卉,有赖于人的精心培育,只能生长在人工修造的花圃或温室里。花开时,虽然争奇斗艳,但只能供人暂时的观赏,数天之后,便会无奈地凋谢,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山楂树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果树,无论僻壤荒野,还是山川田间,你把它栽到哪里,它就会凭借大自然赐予的养分,在那里默默地生长,不需要刻意关照,也会长出粗壮的杆,生出繁茂的叶,开出洁白的花,结下鲜红的果。它的花没有牡丹那么雍容华贵,然而,它具有一种天然朴实的美,就像一位披着洁白纱服的少女,依偎在青山绿水间。

生命的意义在于长久和奉献。牡丹花的凋谢预示着终结,而山楂花的消失却是果的发轫,到了秋天,山楂花会变成一枚鲜红的果实,给予社会财富,给予人类健康。

酸里虎之恋

文/乔叶

北方的冬天里,到处都能看见冰糖葫芦,这是此时此地最常见的风味小吃。冰糖两个字有着一种冷美人的凉甜,其实它不凉,当然也不热。它也不仅仅是甜,除了甜之外还有诸多味道。如同《冰糖葫芦》那首歌唱的一样:“都说冰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裹着酸……”

整首歌,就这几句白描最好。后面的“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站得高你就看得远,面对苍山来呼唤。气也顺那个心也宽,你就年轻二十年”之类的,我不喜欢,很不喜欢。升华固然是升华了,但是这些升华和冰糖葫芦放在一起,就像鲜花和绢花一样不搭。

我买糖葫芦的时候,喜欢在一边看着摊主做。冰糖葫芦的主体是山楂。山楂都已经是备好的,有纯山楂的,有夹小橘子的,有夹草莓的,有夹苹果块的,有夹梨块的,有夹葡萄的,有夹山药的……琳琅满目,简直就是一方微型的水果兼干果店。我喜欢夹核桃仁的,核桃仁微微带些苦香,配着山楂的酸和糖稀的甜,主味丰富,后味悠长。待到挑好了山楂串递给摊主,便看着他慢慢地熬糖稀。只见他把白砂糖倒入锅中,加进适当的水,之后便开大火熬,直到把糖熬成透明的糖稀。熬糖稀的火候很讲究,时间短了,糖稀会黏牙,时间长了,糖稀会苦。熬得稠了,蘸不上串,熬得稀了,挂不住串。等到熬好了糖稀,就要往葫芦串上刷了,这更是个技术活儿。刷得薄了,不成样子。刷得厚了,显得笨重。要刷得不薄不厚,均均匀匀,最好是中间厚,越到边儿越薄,薄到最后,薄如蝉翼。用牙齿轻轻一咬,嘎嘣脆,才算是地道的功夫。我瞪着眼看着那摊主,他旋转着手中的山楂串,就那么刷刷两下,似乎是很随意的样子,却好了。那个飘逸啊,优美啊。

也自己在家做过,别的都还好,就是刷糖难做。偶尔刷得有个模样了,吃到嘴里却没有那种味道,后来干脆就不做了。心里明白:那种味道,是炉火纯青的味道,是岁月熬炼的味道,是熟能生巧的味道,是巧至艺术的味道。岂是一两次能达到的?

那天闲来翻书,看到一篇文章里居然说冰糖葫芦也是皇家贡品,不由哑然。说有史记载:宋光宗有一个妃子病了,积了食,也就是消化不良,百药无效,只好张贴皇榜求助江湖。一个江湖郎中揭了皇榜,出了偏方,就是山楂。果然药到病除。后来传至民间,被老百姓广泛食用,就延伸出了冰糖葫芦。明朝大国医李时珍有言:“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到了今天,山楂又被发现出许多功用:散瘀、止痢、降三脂……简直不是吃食,而是妙药了。撇去它的实用不谈,仅是它的样子就让我喜悦。记不清谁曾如此说到冰糖葫芦:“当我逛街时猛抬头,目睹到一株插满通红的冰糖葫芦的金黄稻草扎成的靶子,怎么能够回避它周身洋溢的诗意呢——在苍茫尘世之中,这简直是一件艺术品呀!甚至夸张地认为:连看它一眼也应该缴费的。”不由会心。但此文又说冰糖葫芦“手工制作,匠心独运,简直象征着一个闲情逸致的时代”,恕我不能苟同。眼下的时代,可不是一个闲情逸致的时代,所以冰糖葫芦无从象征。如果一定要说象征,那也许只能说,它象征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闲情逸致,珍贵的、不重要的、非主流的,却是必不可少的闲情逸致。

忽然想起了山楂的小名。在我们豫北的乡下,它有很多小名:红果、酸果、山里红、酸里红等。其中最生猛的名字叫酸里虎——是所有酸水果里面的老虎,是王呢,可见其酸。那天,我打电话给一个女友,是她奶奶接的,说孙女看电影去了:“是酸里虎之恋!”我那个笑啊。

山楂是甜的

文/肖于

我妈是知青,我爸是农民。我妈是城市户口,我爸是农村户口。这不只是简单的工农混搭,也是命运的羁绊,让我最初的生活充满矛盾、碰撞、愤怒、不甘、无望、争吵——这些词离幸福都有一点儿远。

作为生产队长的儿子,我爸一心要找个城里姑娘结婚。任凭做媒的人来来往往,他毫不动心,直到生产队的王会计带着我姥爷的意思踏进门槛,我爸才认定了这门亲事。

在我幼时的岁月里,我爸应该很辛苦。只有他一个农村户口,却有三个城里人要养活,他的土地太少了,我妈又不甘愿干农活。他勤快,愿意为生活付出所有气力。据说,在生产队里,我家永远是每亩地里出钱最多的人家,而他的女儿们却几乎没去过那片土地。

事实上,过分操劳让他变得暴躁、易怒。爱好也从打乒乓球、滑冰变成了喝酒。再加上和我妈经常有矛盾,不干活的时候,他几乎都去外面喝酒,然后便是争吵、冷战。

粗粝、辛苦的生活让我妈也不幸福,她尽心尽力地养育我和妹妹,却也常说很伤人的话。我姥姥及其他家人都心疼我妈,一个城里姑娘,就这么嫁给一个种地的,日子确实是苦。他们也常对我说:“***太不容易了,你长大了她就能过得好点了。”我父母不太如意的生活,好像都是我和妹妹造成的,很荒谬。

那时,东北没什么太好吃的水果,入秋的山楂勉强算水果吧。有一次,家里买了一堆山楂。对于这堆山楂,我恐怕要记上一辈子,并不是因为山楂好吃,而是我妈对我说的话。

这山楂特别酸,我吃了两个,一点儿也不好吃,却又觉得扔掉太浪费了。我妈看我那痛苦相,让我把剩下的半袋子山楂都扔了。扔东西并不是一贯节俭的她所能做出的事情,可她的逻辑是止损,她说:“买了不好的东西已经吃亏了,再吃了不想吃的东西,损失更大,不如扔掉,就损失一次。”

我妈说得对,这个道理我听一次就记住了。不管有多舍不得,都没有必要为了拥有而受伤害。

可是我妈没法止损,因为两个女儿,因为这就是她的命。后来,我知道,山楂可以做成山楂酱。只要放白糖,多放,再难吃的山楂也变甜了。就像我们的日子,酸涩难忍,又漫长,可终究能通过努力,让日子变得甜一点。

酸酸甜甜的山楂酱放在罐头瓶子里,想吃的时候去挖半碗,现在想想,那种甜还能浸到心里。尤其是在寒天,把玻璃瓶子放在阳台门和厨房门形成的夹层里,阳台是个大冷库,厨房是热的,两道门隔出的夹层是冰火两重天。山楂酱处于半冻不冻的状态,不会坏了味道,也能随时挖出来吃。

东北几乎有半年的冬天,冬天里没有农活可做,很多种地的人就猫冬了。猫冬怎么可能有收入?我父母脑子活,也不怕吃苦受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们养了几头奶牛,按我妈的话说:“家里又多了一个人上班。”奶牛产牛奶,牛奶可以卖钱,每天都有收入。就算猫冬,土地里不生钱,家里的牛也能赚钱。

入冬了,我爸在生产队的电影院烧锅炉,我妈在水泥厂上班。我妈下了班,要到托儿所接我和妹妹,然后回家挤了牛奶,又要带着两桶子沉甸甸的牛奶去奶站卖掉。但是两个很小的女儿,害怕得不肯在家里等她,怎么办?我妈就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两个几十斤重的牛奶桶挂在自行车后面,两个女儿坐在自行车的大梁上。天有点冷了,我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夜幕来得快,天色很快就沉下来。

我妈带不动我们了,骑了没几分钟,就放下我和妹妹,到综合商店门口给我们买两根糖葫芦。我和妹妹一边吃,一边在深沉的暮色里跟着我妈走,我妈骑一会儿自行车,再推着走一会儿。我和妹妹跑跑走走,一点儿也不冷。暮色很深,带着秋季里冰冷的浓雾,只有路灯是橘黄色的,每隔一段,就劈开夜色挥洒些温暖的光来。母女三人,就这样,在糖葫芦甜甜滋味的引领下,按时走到遥远的奶站。

交了牛奶,我妈会带上我和妹妹,以及两个空了的铁皮桶,骑自行车回家。路过综合商店,再买几根棒冰,把它们冻在室外的窗台上,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吃。

天冷,我妈是热的,蹬自行车出了一身的热汗。我和妹妹坐在车大梁上,遇到过天桥、上坡时,都下来帮忙推自行车。我们身子是热的,手和脸蛋是冷的,可心里是甜的——除了冰糖葫芦,还有对棒冰的盼望。

那些年,我的父母从来没机会休息,除了种地、上班,他们还干过很多营生,只要能赚钱,他们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气力。他们一心要两个女儿过上更好的日子,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愿望要如何实现,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努力——过更好的日子的努力。

姥爷和姥姥相继去世后,五十岁出头的父母搬到北京定居,除去曾经生活的一切烙印,过上了年轻时从没敢幻想过的日子。城里的亲戚,再也不会看低他们,再也没有人同情他们了。

人世苍茫,小人物的命运永远和大环境息息相关。种田为生的我爸早在城市化的改革大潮中,改换了城镇户口。我妈也在纷繁复杂的企业改革后,开始领退休金。我妈的退休金账户内钱数不多,可每年都在长。

命运开始眷顾他们,对他们来说,年轻时受过的苦早已被稀释,只是我担心这些苦藏在他们的身体里,早晚要一点点地显示出来。

现在回到父母家,如是冬天,他们一定会提前买了糖葫芦,放在冰箱里,等我吃。他们会套上棉衣,走在北方冷飕飕的街上,去最近的超市,如有邻居问,我爸会说:“我家老大回来了,她爱吃糖葫芦。”

许思的山楂树

当我们仰望灿烂夜空惊羡流星的美丽时,不要忘了看看脚下那条厚实的路。

当孙建新看着天花板上的照片死去时,这一刻,许思掉泪了……她是平静地走出电影院的,踩着枯枝落叶,想像着油麻地的芦苇在风中下着漫天的白絮……

如果说爱情是唯美的,她更喜欢“柿子树下分享猪头肉”的快乐;如果说爱情是现实的,她只觉得他们在河两岸用手势拥抱和用树枝牵着走路的场景像那漫天的繁星,可望不可即。许思很安静,她有自己的处世哲学,她没有像其他的人一样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尽管从没有谈过恋爱,但生活给了她一双犀利的眼睛。她不会尖叫着夸孙建新帅;也不会对会机灵地用洗脚盆变魔术的人好感有加;她不喜欢吃零食,所以只会觉得新笔、冰糖、红鞋子…是浪费,因为她知道不是每个人都像孙建新一样那么富有,她也知道动辄一辈子的人一般不会永恒,她更相信一见钟情,再而衰,三而竭。所以她只掉了一滴泪,又顺便想起了老舍先生和傅雷夫妇……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想知道静秋是怎么出国留学的!

其实,在心里,许思也挺喜欢那些句子,譬如说,如果你活着我就活着,如果你死了我就一定死了;我就这样看着你,看你一辈子……但这些一般只会出现在许思的文字里,华丽,浪漫,永远是理想的色调。许思偶尔也浪漫一下,毕竟她还是个充满理想的女孩子!她梦想有一天,有一座大房子,一间很美很雅致的书房,阳光从一扇大的落地窗里照进来,每一天,她很累很充实;她很付出很快乐;她很有用很自豪,她很孝顺很和谐;她看书写日记;她听曲做饭;她生气时对老公发脾气;她开心时舒心地笑;她养花草,做锻炼;她继续梦想并努力追求着……她偶尔也会去看看偶像剧,但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她也喝点酒,但仅是为了祝福;她也想听他说说甜言蜜语,但更能体味他的实际付出和真切;她希望他不用帅,只要对自己真心就好……

许思没有再想小孙的白血病,她静静地回家啦!可是躺在床上,她又不自觉地想起了山楂树下的静秋,在得知小孙有女朋友后的生气,在看见医院没人后糊掉了洗脚盆……其实,爱情就像个贪玩的孩子,它不像亲情那般厚重,不像友情那般淡雅,它讨厌做作,它痛恨虚伪,因为它连着世上最敏感的心。此刻的许思也想对个人耍个小性子,因为过去生活得太严肃了。她看了看窗外的月亮,觉得月光好澄彻,好清明,静静地躺在秋天的怀抱里安眠,比流星美多啦!许思转着机灵的大眼睛,不知为啥?想起了苏轼的词,“小轩窗,正梳妆”“明月夜,短松冈”,其实在她心中一直都有着更加唯美的期许,那是一种“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信念,那是一种“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承诺。诗经的浪漫其实一直荡漾在她心底,只是她总相信,生活的本质是素雅的,简简单单才是纯,平平淡淡才是真。万不必来个癌症或白雪病让人痛哭流涕一把,因为脆弱的生命承受不起残酷的幽默。

月光淌下来,好空灵,好淡雅,仿佛在黑夜中流动着,涤荡开一阵又一阵的属于光的香…许思睡着了,明早或许她就忘记了小孙和静秋,因为她有一个梦想,她觉得人必须仰望点什么,追逐点什么,但是沉睡在江底的山楂树,在某一个恰当的美丽季节终将在许思的心中开出灿烂而又美丽的红花,永绽不败!

嚼冬

文/王忠范

“红艳艳,溜溜圆,胖胖乎乎惹人馋;甜酸酸,酸甜甜,嚼来嚼去心中暖。”这北方乡间老家的山楂谣,我很小的时候就会念。每每冬日,天寒地冻,大人小孩都吃点山楂,这叫嚼冬。嚼冬其实是在寒冷而干燥的冬天里吃山楂,能嚼出湿润和暖意。

老家那地方几乎家家都有山楂树,是远近闻名的山楂沟。秋天,山楂熟了,枝头上的山楂成嘟噜连串串,红红亮亮,像挂满了小红灯笼那样好看。山楂收回家来,削片晾晒一些,穿成串串挂在房檐下;大部分山楂贮藏起来,留作嚼冬。家家拿来几只留有孔眼的花筐,里面絮些干草,再把选出来的山楂装进去,然后放进地窖。这样,不凉不热,保证山楂不伤皮不干巴更不腐烂,始终新鲜。

入冬后,家家户户的桌上或者柜上,都摆着盛满山楂的柳条敞口平筐,谁来谁吃。这通红闪亮的山楂,与屋外皑皑冰雪形成强烈的反差,让人顿觉舒悦与温暖。吃几个,慢慢嚼冬,甜里透酸,酸里裹甜,带有水分的甜酸润滑爽口,直抵心灵,刺激得精、气、神全来,就是一个爽。我和弟弟常在晚饭后吃山楂,咬开后抠去硬籽,蘸着奶奶端来的一小盘白糖吃,甜甜润润,吃出满脸的笑,简直美得不行,拍着巴掌给爷爷奶奶唱山楂谣。

寒假里的一天,我们几个同学结伙上山追雪兔时发现一棵山楂树,树尖上还有残留的山楂呢。我们一起摇树,山楂噼哩啪啦地掉下来,红艳艳地落在雪地上很显眼。我们捡起来就啃,尽管冻得硬梆梆的,却觉得比家里的暖山楂甜多了。这山野上嚼冬,让大家乐得直蹦高高。

地窖里的山楂吃没了的时候,就是春天了。

离开老家几十年了,可每到冬季就想嚼冬,也许是从小吃山楂吃出了瘾。常到食品店去买些,现在的山楂好像比以前的山楂更大更圆更红,但品不出那时候的味儿。老家的嚼冬还是别有风韵的。

山楂树之恋

文/颜色

爱情是什么,是老三的“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他宁可死,也不会对你出尔反尔”是静秋的“有你,真好!”;纯真的爱情是什么,是“我等不了你一年零一个月,我等不到你的25岁,但我会等你一辈子”;凄美的爱情是什么,是老三死前静秋都没有对他的称呼,只是一句“我是静秋”。

这是网上一段关于《山楂树之恋》的唯美的评论,或许,单凭这些简单通俗的文字来激起你心中对爱情涟漪,会显得过于苍白无力,可是,如果你像我一样,看过这部影片,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想法,不论是电影里感人的镜头,浓厚的文化背景,还是属于那个年代独特的生活环境,甚至是备受争议的导演张艺谋,以及他拍摄的技巧…总会有一个想要让你表达思想的理由。

对我而言,这部已经看了六遍的影片,几乎每句台词,每个画面,都已深深的印在脑海里。片头与片尾的呼应,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影片的主题,都以一颗山楂树为寄托,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背景,将故事的发展局限于固定的角度,下乡收集材料编写教材的学生静秋与地质勘探队的老三孙建新,以山楂树开始恋情,最终又以它结束恋情。

特殊的年代,因为成分不好,怕被别人说闲话;怕影响静秋的前途,他们彼此小心翼翼的维护着隐藏的爱情,知道被静秋的母亲发现。老三用他无微不至的关怀,给静秋一个温暖的依靠。钢笔,冰糖,山楂果;核桃,胶鞋,运动衣。只要她需要,他就做到力所能及的满足。后来。老三离开了,从刚开始的答应静秋的母亲,不影响静秋的发展,到得了白血病的彻底离开,他们对爱情的承诺没有等到漫长的时间来沧海桑田的考验,就定格在了生死不渝的阴阳相隔。

我不知道静秋以后的生活会如何,不知道她是否会有很多孩子,但我知道,她不会忘记,母亲让老三离开前,他捧着自己被石灰和水泥烧伤的脚包扎时,第一次流下的心疼的、不舍的泪水;她不会忘记,躺在病床上的老三在弥留之际,听到她的声音,闪动着眼看屋顶上的那张合照,流下的最后一滴泪;她不会忘记,老三说的那句“你活着,我就活着,要是连你也死了,那我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什么都不懂,连牵手都害羞的女孩子,得到了最纯洁,最深刻的爱情,她真的很幸福!

“那棵山楂树是不是开红花不重要,至少它结的果子是红色的”那个英俊幽默的三哥并没有食言,他等了静秋一辈子,只可惜,他的一辈子是那样的短!

电影看完的时候,我已经找不到最初的那份好奇,我不懂得什么样的电影被叫做好片;我也不清楚什么样的剧情有卖点;更不明白什么样的画面组合才能更吸引观众的眼球;我只知道,在这部电影里,我确实被打动了,被那种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得到的纯洁,坚贞的爱情所打动……

冰糖葫芦儿

文/小不点儿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这首冰糖葫芦儿的歌是歌手冯小泉的成名作。从这首冰糖葫芦儿的歌声中唱出了酸甜味儿,在美妙的歌声中不觉得在嘴里泛起了酸水,不停地咂摸起了嘴巴,流起了口水。

冰糖葫芦是寻常物,原来只是北方冬日常见的小零食。现在不同了,人们生活中有了电冰箱,成了南北共有的小零食,便宜又好吃,从儿童到老人,人人都爱具有开胃、降脂功效的冰糖葫芦,它一直是一种受欢迎的休闲食品。

冰糖葫芦的主要原料山楂早已有之。据史书记载其栽植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别看这小小的冰糖葫芦,它的来历众说纷纭,还挺传奇的。老百姓传说最广的是说南宋光宗皇帝赵惇留下来的。说的是在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怪病,不几天的时间,她突然变得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眼见黄贵妃一日日病重起来,皇帝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棠球子’(即山楂)与红糖煎熬,每饭前吃5~10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由于山楂的药用功效,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为消食积之要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做下了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宋光宗龙颜大悦,以后宫中有此病状就如法炮制。后来,这酸脆香甜的山楂蘸糖稀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用竹签串起来,就成了现在人人都喜欢吃的冰糖葫芦了。

这些年来,昆明的街头巷尾,也有了不少冰糖葫芦的叫卖声。卖冰糖葫芦的小商贩,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的叫卖。但比较下来,还是昆明晋宁昆阳街巷里的冰糖葫芦最正宗最好吃,成了两个孙子的最爱。也成了当地的一个特色小食品了,远在几十公里昆明主城区的市民,情愿开几十分钟的车都要前往去购买,以饱口福解馋。每年一到冬季,春节前几天,我们全家出动,携带上两个孙儿,驱车30多公里,沿着昆明滇池西山脚下风景优美的高海环湖公路,从昆明主城前往昆阳专程去买那里的冰糖葫芦。汽车行驶在滇池湖畔,湖面上吹来凉爽的风,滇池烟波浩渺宽阔的水面映入眼帘,使人顿感心旷神怡,心情舒畅。远远望去,蓝天上朵朵白云漂浮在空中,倒映在滇池宽阔的水面上,让你分不清是在天上还是在水中。水天一色,白云翻卷,好一派风景优美的风景画面挂在眼前,一时间,还真忘记了此次出游的目的。

徜徉在昆明昆阳的街头,找到冰糖葫芦商贩的地点,来到卖冰糖葫芦的小车旁就闻到了一股水果的甜香,仿佛置身在美味的果园里。一串串冰糖葫芦像乱箭般插在结实的草靶上,活像一个梁山好汗秦明的狼牙棒,那草把上密密麻麻扎着的冰糖葫芦更像灿若繁星犹如古戏里凤冠上插满的玉簪。扎满了串串的冰糖葫芦,微微探出头来,诱惑着来往的行人。商贩车上最耀眼的就是山楂糖葫芦,一个个山楂圆滚滚,红彤彤,外面还裹着一层亮晶晶的糖衣,远远望去像一串串小红灯笼,也像小姑娘冻的红扑扑的脸蛋,又像红红火火的春联,福字,喜气洋洋,増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顺手拔下一串冰糖葫芦交给商贩,商贩立马把它放在冰糖水里打了个滚,穿上糖衣的山楂晶莹剔透光亮亮的,又在一堆粟米里再去滚一下,这时,山楂变成了一个麻子脸,凹凸不平,体形也大了许多。一口咬下去,“嘎嘣”一声脆,嘴里不由自主发出快乐的响声。冰糖葫芦吃起来添而不腻,吃上一半,弥漫了整个舌头,包你甜上三天。除了鲜红的山楂冰糖葫芦,还有金黄的橘子冰糖葫芦和鲜嫩可口的草莓冰糖葫芦。这些“小姑娘”都穿着晶莹剔透的衣裳,美极了。甜甜的冰糖葫芦是家乡的味道,也是大自然的味道,更是生活甜蜜的味道。

莫道寻常饯,人爱岂可无?冰糖葫芦!好吃的冰糖葫芦!也成了家里茶余饭后,释卷小憩的一个念想。一度是两个孙儿的念叨,在昆明的冬日里,一有时间就给他们买几串解解馋,看着他们津津乐道的样子,总感吃不烦。成了他们童年里的一顿大餐和乐趣。

回来的路上,华灯初上,繁星点点,夜色里,滇池一片静谧,沿岸鳞次栉比高楼上的霓虹闪烁,五彩缤纷,远处的夜空,几束缓缓升起的礼花在茫茫的夜色里绽放,年味越来越浓了,冯小泉“冰糖葫芦”的歌声伴着嘴里还未退去的香甜仿佛又在耳边响起。

2022/2/19

山楂树之恋,疼痛着流泪

心的疼痛扭曲着整个身体,捂在胸口的手绷紧着五指恨不得直入最疼痛处,泪水也在这刻倾盆如雨下。这一刻我一定像极了一个十足的傻瓜,为电影里的两个个主角毫不保留地流露着自己的情感,或许更是因为在她身上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在他身上终于看到一份完美的爱。

《山楂树之恋》,对于张艺谋拍的这部影片我不想发表任何的意见,因为那不是在我看这部电影时所关注。换个方面讲,我看这部电影不是为其他,只是为了这份爱情,一份真正纯真的爱情。

我们出生在相近的年代,那样的社会,那样的环境,同样青涩的年龄,初恋也是以类似的方式出现的,所以看着的时候,更容易触及某根脆弱的神经,被一次次感动,又一次次疼痛着流泪。

感动着在静秋身上找寻到年轻时的自己,在那个还不知友情还是爱情的年龄里渐渐懂得,只是到真正懂得的时候面对的是生离死别;感动老三为静秋做的所有一切,他对静秋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总是能直袭内心的深处,激起一阵阵的疼痛。

当静秋母亲得知两人恋爱的事之后,要他们保证在静秋工作转正前不许再见面,老三答应着,并请求再为静秋包扎一次受伤的脚,那刻的心有多痛,能做的也只有靠这样的方式去安抚彼此的不舍。

当静秋去看望在医院的老三,晚上被护士赶出了医院,当两人隔着铁门,隔着玻璃窗互相挥手道别之后,老三为让静秋放心,故意躲在里面不出现在窗前,让静秋能安心地在外呆着,等到当静秋靠在墙上睡着的时候,才又隔着窗望着已经熟睡的静秋,那时那刻他多想自己能在静秋身边,让静秋依偎在他身上睡觉,但上了锁的铁门却是无情地把两个人隔在各自一方,残酷而冷漠的现实。

当老三对着静秋说,只要你活着,我就活着,要是你死了,我也就真的死了。对于一个知道自己身患绝症,面对无法持续的爱恋的爱人,他能给的承诺也只能是以这样的方式生死相随。我痛的是老天为什么不给老三更多的时间把这份爱延续下去,我的流泪是因为老三与所有人一样无法逃离命运的这一劫。

当老三送静秋回去,依依不舍的两个人只能隔岸拥抱。以为是最后一次见面的老三其实有多想把那刻停留,多想让静秋在他身边多留一会,多想还有更多的机会与静秋见面,然后老天最终还是没再给他任何机会……

当静秋在等待中一点点明白自己对老三的爱,然后她所要面对的却是与老三生离死别,穿着山楂花一样红的衣服的静秋只能哭着送别老三离开这个世界。爱情往往就是如此,当终于有了勇气守候在一起的时候,面对的往往是无法接受的现实,不是生离死别,就是错过了时间。

老三无法战胜他与病魔之间的战争,就算用贴在天花板上他与静秋的照片来鼓励,最终还是在对静秋的不舍中流着泪永久地闭上了眼睛。他对静秋说过的话,为静秋做过的事,对静秋的那份纯洁而深情的爱,以及无法兑现的等待,在这一刻都静止了。他的痛就如他手臂那一块接一块的淤青深深烙印在心中,永远都不会消失,即便是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伫立在山头的山楂树依然一如往昔,花开,花落,结果,而那段因为山楂树而成就的爱情却弥漫满了悲伤的色彩。

“只要你活着,我就活着。”我是不是也可以许这样的承诺,给那个曾经在青涩的年龄里爱上的那个人?

冰糖葫芦

文/兰之小语

天气越来越冷,街上渐渐的有了糖葫芦的身影。糖葫芦在天津被叫作糖墩儿,在有些地方被叫作糖球,在我们这里有个更接地气的名称叫“石榴粘”。看似普通的红果果,因地域的差异,名称也是不尽相同。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在北方冬天是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被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生于北方地区,长于北方小城,能吃到冰糖葫芦,这也是独有的一分风味。

在我们小城,山楂盛产,秋后满山便野的都是一树树红通通的果果,红的果,绿的叶,很是好看。果实成熟的季节,街上到处都有果农摆摊售卖,因为收成多,成色也好,价格很便宜,花很少的价钱就能买上一兜。回家仔细的洗了,做山楂酱很是美味。要说做糖葫芦,还是颇有些难度,要手法熟练的才能做出一串串垂涎欲滴的糖葫芦。实在想吃的话,街上售卖的店铺各色各样的口味任你选择。要说最正宗的,还要属京都胖子家的糖葫芦口味最好。冬日的季节,每次经过他家门口,总是忍不住口水,说什么也要买上一串解解馋。

其实对于糖葫芦,很多人不仅仅是单纯的爱吃,看着晶莹剔透的红果果,很多人脑海里都有不同的回忆吧。是否想起了童年的小伙伴?走在放学的路上,一边嬉笑打闹,听到冰糖葫芦的叫声,都会被吸引?却因为口袋中没有几分钱只能看着那“大扫把”上面插满了酸甜的糖葫芦而咽着口水?偶尔哪个小伙伴口袋有钱了,买上一串,你一口我一口的,那香甜的滋味,是否还在记忆中那么清晰?

喜欢一种零食,多数人喜欢的是零食后面那种美好的记忆和丢不下的乡情吧?

父亲调五味

文/吴杜海

父亲是一个善于调和五味的人。

父亲总说:“好厨子,真是一把盐啊!”父亲用盐平衡着每道菜肴里的味道,让不同食物本身的鲜味发挥到极致。

说到酸,那道醋熘土豆丝绝对是上上佳品。父亲的操作十分利落:切丝、入水、装盘;开火、倒油、爆炒。“醋,是它的魂。”父亲一边炒菜一边抄起一只小瓶,将那浓香馥郁的大王香醋倒入锅中,顿时溅起丝丝香气,令人如醉如痴。再点睛般地舀上一小勺精盐,让土豆丝有了生命与活力。一盘香气特别的土豆丝端到桌上,引动着我的味蕾。把土豆丝夹在又热又软的馒头里,轻咬一口,一种带着酸味的咸香涌入口中,这好像就是幸福的滋味啊!正值黄昏,夕阳的光晕从窗口射入,照在桌上,几分氤氲的橘色烟气,伴随着父亲的身影,他的几缕银丝在夕阳下闪着光,我的心也如阳光般温暖、闪亮。

提起甜,少不了那道冰糖山楂。“这冰糖山楂,最重要的是砂糖与火的融合!”老爸总是这样叮嘱我。数粒山楂去核、煮熟、盛盘,将大半碗糖倒入锅中,文火慢煮,化成糖浆,然后将还未凝固的糖浆倒在山楂上,顷刻间化作一幅流动的美图!包裹着糖浆的山楂,像一对伴侣,让人羡慕他们的缠绵情意。稍稍冷却后,便可以品尝了!吃的时候,必须将糖与山楂一同咀嚼。这时,甜与酸在口中交织着,酸使甜不那么热烈,甜使酸不那么粗犷,二者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我舀上一粒冰糖山楂,递给父亲,他也不怎么咀嚼,嘴上下动几下,一仰脖,下肚了。我笑他吃得太快,他催我快吃,还说“糖熔点低!”这口中的美味,丝丝缕缕,脆脆滑滑,那酸酸甜甜的味道,渐渐抵达我的心间。“真甜!” 我说。“小馋猫!”父亲边说边用纸巾轻轻拭去我嘴角的糖汁,我笑了,父亲也笑了。现在想来,这不就是幸福的味道吗?难怪我们的汉字用“甜”来表达喜悦和幸福。

想起苦,那是我曾经最恨的一种味道,却是父亲的最爱。一个暑假,几乎顿顿都是同一个主角——浑身绿色、满脸疙瘩的苦瓜!一根苦瓜竟然被父亲做成好几种不同的菜。听着菜名,都很高大上,可我觉得这味道确实不怎么样,不是父亲厨艺不精,而是它的味道太奇葩。父亲最爱凉拌苦瓜。买回的苦瓜,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将上面的农药残留用小刷子一点点刷干净,再放在水中泡若干时间。去瓤切片后,用盐腌制。接着便让苦瓜进热水,入冷水。一番折腾后,又装入盘中。父亲接着在上面撒少许盐末,放一小勺鸡精,堆一堆红辣椒丝,再淋上白醋和麻油,使苦瓜与多种味道融合,不再那么桀骜不驯了。可无论父亲炮制这道菜用了多少心思和工艺,我都不想动一下筷子。这时,父亲用胖胖的手夹菜给我,嘴里还念叨着:“这东西涤热、明目、清心。一定要学会品它!”我小心翼翼地品尝着,似乎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渐渐地,苦瓜在我心中终于有了一席之地。

“辛,辣也”,古书中,辣的解释如斯。最早,我根本不敢尝试这刚猛热烈的辛味,只在一旁看着爸爸与它亲密接触,暗暗佩服爸爸的豪气。每顿饭爸爸总会做一盘辣味,还瞪着眼让我品尝那些“红菜”,并给我洗脑:“不吃辣子不革命!这菜开胃消食,增进食欲。”“吃、吃、吃,大不了辣翻我也!”在爸爸的潜移默化下,我对这辛辣之味的欲望也潜滋暗长了!现在,我时常想让这味道侵略我的味觉,让我的舌尖领略它的泼辣与霸气。

每每想起家中的美食,我的眼前就浮现出那个站在锅前,手握铁铲,专心致志,若有所思的高大身影——父亲。我还是最愿意品尝他为家人特别烹制的美味,那注入了爱的调味品的美味佳肴。

我终于悟到:父亲调制五味,就是在调制爱的味道。我咀嚼着父亲做的美食,就是在咀嚼着父爱的味道。

山楂树 唯美的爱情

那个年代,那么纯粹,那么干净的爱,只有老谋子能拍出这么唯美的爱情故事。

山楂树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植物,在这里被象征为刻骨铭心的爱情,实在令人感动。虽然是文革年代,老三和静秋的唯美爱情却不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壮烈,可就是那种静静的,甜甜的爱,恰恰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形成鲜明的反差,好像吸进一股干净的空气,霎感清新。

故事中有几个画面,估计让所有观众都为之感动。

镜头一:静秋参加劳动,脚弄破不肯去医院,于是老三用刀划伤自己来争取静秋去医院,被静秋妈约法三章几年内不能来看静秋,临走还要为她脚伤再包扎一次,悉心的护理。一对被迫分开的恋人,双眼都含着泪花,让人感动。

镜头二:静秋去看生病的老三回来时隔河相送,因为隔得太远,不能真正的拥抱,只能用双手作拥抱状,那是他们最后的约会,静静的小河隔开了他俩的身体,却隔不断他们的爱,沿着河岸慢慢的移动脚步,伤感的送别,眼泪流得稀里哗啦……

镜头三:老三临终前,在听见静秋的声音时,努力地要增开双眼,还不忘贴在天花板上的两人合影,已经是奄奄一息,那是他的寄托,永不忘他的静秋,感动之至。

结局有点缺憾,老三死了,这段爱情静秋只能刻骨铭心的留念一辈子,有情人终未成眷属。

猜你喜欢

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