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手表的文章

2022/12/12经典文章

手表的文章(精选12篇)

且说合适与用处

今日在学校的长桥上走着,大红突然说了一句:其实好多穿短裤的女生的腿并不是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好看。

这句话到底让我想起高中时候的一件事了。那时,考试是家常便饭,甚至到后来,愈演愈烈。不过,抱怨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统一了这样的生活,机械而充实。考试必然有时间的限制,两小时也好,两个半小时也罢,总而言之,一个手表显得十分重要。

我也认同这样的观点,于是,花了两元钱在一个两元店里买了一个电子表,心想度过这个考试再说,结果一用便是两年,而且最后是因为毕业送给了我的弟弟。很多人都在嘲笑我的手表的难看外表,我更是十三分的不喜欢。胡国平说,手表的用处,不就是看时间么?既然可以看时间,何必高级?

诚然,手表是身份的象征,可我的身份,如何与手表挂钩,至少在当时是没有任何的意识的。况且我的初衷本来就是计算时间。

那么,在好看与合适之间,如何抉择,如果不能同时满足的话?不管人们承不承认,我却相信人们更看重他的实用罢?

就想伞一样,只是为了挡雨遮阳。

与一同学,走了火车站,逛了春熙路,买了件很便宜的打折衣服。

和她一起走他的哥哥家,结识了一个九中的老师。

其实我并不是想炫耀,只是,我始终不善言谈,与他们没什么话说。

我说,话何必多?说到点子上才行,可我,竟没话说。

那么,我是属于那种没实用价值的人吧?

一腕手表,一念情牵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时针他不停在转动……”一首优美的插曲,转动了呆木的眼球,停留在手腕上时针和分针重合的那一刻钟,瞬间又开始绕圈行走,推开记忆里的那扇门,唤起火车站你送我手表的那一幕间。

那个清晨,太阳微微抬起头,露出笑脸,阵阵清风起,夹带着些许的微凉,拂面而过,轻轻吹起。顾不及整理衣容笑貌,就兴冲冲的拾起,乘车赶到车站,等待你的出现。

抬步下车,手机里便响起那首熟悉的《明天我依然爱你》,是你的来电信息,打开信箱,一行清晰的文字落在眼前:你是不是已经到了车站?火车要一个小时晚点,你要是饿了就先去吃点早点。一丝暖意注入心间,轻按手机键:没关系,你不是也没有吃吗,我等你一起。

插上耳机,聆听一首首或悲或喜的乐曲,是忧伤还是快乐已不曾记,只是倚栏静静的在时间里苍茫的等待,停守你的归来。

或许是音乐增加了时间的速度,不知不觉在列车到达终点的那一刻停留。茫茫人流中找不见你的身影,一通电话看到了你的驻足停留,洋溢着笑脸走进你的身边,只是浅浅的一笑潜藏了原本想要拥抱你的双手。

静静的没有太多的言语,伴着轻切的嘘寒问暖,浅浅的情谊,走进一席饭间。清热的两碗面放在你我面前,等不及把面送到嘴边,一个小盒推到我的眼前,这是给你的,打开看看。

轻轻掀起银白色的盒面,白色的小枕头套着白色的表链,时针和分针嘀嗒嘀嗒不停歇地向前行走。

看着这一腕手表,却迟钝了思路,是谢婉还是收留?不停在心底盘流,无言以诉,你似乎看穿了我的停留,笑颜开口——这是专为你买的,只属于你。

虽然心里很明白,却还是收下了这一份情谊。淡淡的饭间,轻言轻语的闲聊,一路的漫步行走,送我到房前,电话那边不知是谁的催促转动了你的脸,回头轻叹:回去吧,过两天我们还会见,谈心情,说心言;一眉浅笑,一句慰言,一丝爱恋,在一转身中,一表留,一情念。

停留在这一瞬间,看着你背影渐远,却落寞了心灵的情深清浅,不由想速追问缘,为何要送表一腕?

不经意间已滑溜了你的笑颜,把这一抹温情握在手间,不问莫言,一切都在时间中搁浅。

带着这一腕手表,以为是你给的晴天,看着钟针不停的追寻,以为是你给的希望欢宴,却不知你已在时间里把我遗忘。

我想问,谁错了?是你,是我,还是时间?却想说,你不该偷偷的溜走,只留下这一腕手表,让我一念情牵。

有趣的平面设计课

文/王梓睿

小陈老师戴着黑框眼镜,一举一动中都充满了艺术气息。“同学们,”小陈老师指了指电脑上的图片,“看,这就是瑞士设计师设计的手表,长方形的表带改造成了圆形,打破了常规。”接着,小陈老师又在黑板上画了精美的手表,表壳是正方形的,里面画着火焰,指针的末端是一个发光的星星。“哇,好漂亮啊!”同学们都惊叫起来。

“OK,接下来到了创作时间。”小陈老师一说完,同学们跃跃欲试,教室里一片寂静,只听到笔的“沙沙”声。

我设计了一个多功能手表,六角形的表壳,橙、黄色的表带,像一朵向日葵。它的功能可多了,既可以收听广播、测量体温,还可以看书、把电影投射在墙上……而且它还有特殊功能:按下蓝色的按钮,再调整时间,就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或穿越未来!

平面设计课,不但开启了我们的心灵世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我们的想法,还让我们的笔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纸上绘画出一幅幅绚丽的图案。

图书馆静坐

文/蔡格瑄VI

今天是雨天,让人懒得出门的天气。

暂住在我家的女性朋友带了她的发小过来玩耍,我则是独自一人来到图书馆看书。书是好东西,我心情烦闷它能解,心里悲痛它能缓,心中雀跃它能平。

最近我家甚是热闹,十几二十平方的小天地,挤下了九个年轻人。他们与我,是老同学,是新朋友,独有男女朋友这一关系是没有也不可能的。盲目追求我的人,我是越看越讨厌。然而在那些不懂事的人眼中,我才是最讨厌的,别人喜欢你你若敢不回报喜欢之情便是天大的罪过!

自小,我身边就没有爱我的人,玻璃心之人对此事是想不得的,一想到泪水便毫无预兆地滴了下来。在这种时候,为了把泪水堵回去,倒是宁愿自己从来都不懂事,对周遭之事半点察觉不到。

因渴望爱,而将自己的爱散发给了身边的人。却往往得不到回报来的爱,毕竟你是最好搞定的人,无需在你这里花费心思或付出心意。

所幸,做好自己,爱着自己,等待那个命定爱你之人,便是最为完美的做法,而我,悟到了。

爱我的人,我想到了我的手表,我最喜欢的手表。那是一个认识了十四年的男同学送的,唯一一个主动送我,有珍藏价值、有实用价值的东西的人,那是让我真心喜悦的。可我们共同的好友说,他曾对他的女神表白,这,是让我感到无奈的。

因被父母的爱情惊吓过,我对于爱情是宁缺毋滥的。可渴望爱情的我,又希望自己盲目一次。这矛盾怎揉合,大概只有我自己能意会了!

看书、写书,让我心静,让我为自己思考,让我爱护自己,最重要的是让我心安。人生若只能一个人来过,便让书来做伴吧!

手表往事

文/陈世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被人们称为“四大件”。手表当时属于高档消费品。那时有人戴上手表常常会卷起袖子露出来炫耀。

我于上世纪中期结婚,婚后妻子对我说:我们结婚时四大件一件也没有,四大件中我只喜欢手表。那时我们工资低,既要奉养双方母亲,又要接济兄弟姐妹,经济拮据,加上手表要凭票供应,所以妻子想戴手表的愿望一直未能现实,我感到十分惭愧。1955年我到上海学习,结束后我约了同学和我一道去买手表。到了南京路第一国营百货商店,买手表的人可真多,我连柜台前都挤不过去,还是同学力气大,挤进去为我买了一块瑞士手表,花了151元。手表买了以后,我没有写信告诉妻子。离校时,我坐火车回到家,把一堆礼品递到妻子手上,她打开盒子一看,那种惊喜的神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她看了又看,立即戴在手上。我说:我们结婚时既没有三转加一响,连新衣服都没给你买一件,太对不起你了,请你多多谅解。从那以后,她天天都戴着这块手表,特别爱惜,洗衣、洗脸、洗澡时都会取下来,晚上睡觉她用手帕包着手表放在床头柜上。

这块手表,妻子戴了30多年从未坏过,陪着她度过了青春年华,陪着她走完了人生旅程。

雨中行走的母亲

文/甘婷

夏日的天空,说变就变,突然间就狂风骤雨。看着哗啦啦的雨,我不禁又想起了母亲。

小时候,有一年深夜,我突然间发起了高烧,全身滚汤,软绵绵的。母亲焦急地要将我送去卫生院,可是,那天晚上下起了大雨,且没有停歇的迹象。父亲说:“用湿毛巾敷一下额头看看,忍耐一下,等天亮后,雨停了再去。”可是,母亲异常着急:“人命关天,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叫我怎么活呢?”说着就拿起雨具背着我往七八公里的卫生院奔去。待到了卫生院后,我发现母亲的胸前和裤腿全被雨淋湿了。

上初三那会儿,手表刚刚兴起,班上有好几个同学都戴上了银白色的手表,那气派,我至今都难以忘怀。那时候,虚荣心极强的我也想拥有一块银白色的手表。但是,由于家庭穷困,别说是一块手表了,就连日常的伙食都成问题。可我不甘心,我也想在同学们面前炫耀,也想受到同学们的仰慕。于是,在一个周末,我鼓起很大的勇气对母亲说:“妈,临近中考了,学校需要加班加点地进行复习,以迎接将要到来的中考,但为了方便,要求每个同学都要佩戴一块手表。”说出这样弥天大谎时,我既感到舒畅又感到万分后悔。

然而,在一个星期一的傍晚,天空中飘着冷雨,阵阵寒风肆虐。正在教室看书的我被班主任叫了出去,说校门口有人找我,让我出去一趟。正纳闷是谁找我时,抬头间,一个熟悉的身影已来到教室的走廊里。定睛一看,正是母亲,她笑呵呵地走到我跟前,艰难地从隔层的衣服里掏出一块黑布包来,一层一层地解开。原来是一块精致的银白色手表!那一刻,我几乎欢欣得快要叫出声来。接过手表,一股余温直涌心头,再看看眼前的母亲,她的额、脸和裤脚已被雨水打湿,发紫的嘴唇一阵阵颤抖,那一刻,我的泪涌了出来……

大学毕业后,我在城里谋了份工作,每天起早贪黑,也常常加班,就连过年过节都很少有时间回家。有一年冬至,天空下着毛毛细雨,寒风阵阵,这样的天气又湿又冷。由于是过节,公司提前一个小时下班。刚出公司门口不远,我就看见迎面走来一位老妇人,她肩上扛着一个大麻袋,麻袋鼓鼓的,微驼着背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公司这边走来。近了,才发现,原来是母亲!她看见我,马上脸露笑容:“云儿,下班啦?我刚想去找你,今天是冬至,我昨晚连夜包了几个你爱吃的粽子,在袋子里呢!”说着,指了指肩上的麻袋,“还有你爱吃的红薯干、花生、木薯……今天一早我就从老家赶来了,转了好几次车才找到你这儿……”那一刻,我的脸上不知是被雨水还是泪水打湿了……

那一刻,我也明白了,母爱,从来就不问晴天还是雨天,冷天还是热天,也不问是远还是近,只要自己的儿女需要,她便永远陪在身边,温暖一生!

我的第一块手表

文/施光华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几乎无荤不餐,其中猪肉需求量占了很大比例。这不禁使我想起小时候家乡养猪情形,但那时养猪可不是为吃猪肉,而是为给家庭增加一些经济收入。

小集镇一个生产大队下辖10个生产小队,数百名社员,在六七十年代兴起一股养猪热潮,绝大多数家庭都有“天蓬元帅”的身影。这“天蓬元帅”除了“衣服”自理外,吃住行都有老乡们周到安排。因为大伙儿都知道,亏了它,它长得慢或不长,甚至生病,吃亏的是自己。它吃的范围很广:米糠、豆腐渣、山芋、剩饭剩菜、猪草等;住得也挺好,有的睡猪圈,有的睡厢房,有的干脆躺在堂屋中。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以“蠢猪”讽刺某个人愚蠢,这我不敢苟同。这猪肉多身懒是不假,但懒而不蠢,甚至有时候很聪明,我却亲眼所见。我十几岁时,家里有事等钱用,向食品站卖了一头猪。这食品站在街中间大市场设了一个收购点,卖猪那天还是逢集,赶集人很多,而且这个收购点与我家居住的地方相隔半站路公交车距离,并且还不是一条街,收购点是上街,我家是下街。可就在我母亲卖完猪返回家关上大门数钱时,只听见门外猪急切的“哼哼”声,我们都很诧异,打开门一看,卖出去的这头猪竟然又跑了回来。过了不久,食品站两名工作人员上门找猪来了,一个拎着猪耳朵,一个拿着棍子敲打猪的屁股,抓壮丁似的,将这头猪“抓”走了。心里酸酸的同时又纳闷:这“天蓬元帅”从未光顾过的地方,咋会找到回家的路呢?

“天蓬元帅”不仅给乡亲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还满足了我的虚荣心。1970年我进厂当学员,月工资18元。当时社会上流行戴手表,可一块手表120元,我根本买不起,只得向家里求援。家里将一只大肥猪卖了,给我买了一块“北京”牌手表,甭提有多高兴了。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了分田到户,自主经营,乡亲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谁还愿意去伺候“天蓬元帅”呢?然而,作为权宜之计,农民家庭养猪事业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失为明智之举,创收之路。

打会

文/美酒咖啡加红茶

我这人“喜新厌旧”,什么东西只要有了新的,旧的立刻处理掉,免得占地儿。但有一块40年前我用过的手表,如今早已不能使用,却还放在抽屉里,成了我收藏的一个老物件。我对这块手表情有独钟,它承载着我年轻时美好的记忆。

还是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时,我所在是一个新建连队,有一百多人。刚去时在农工排,春天在地里播种、除草,夏天麦收、脱谷,秋天收割大豆,到了冬天常常到一望无边的大草甸里去打草。北大荒广阔天地,一眼望不到边,下地干活走上十里八里是常有的事。一年四季在野外作业,判断时间是天天面对的问题。那年代,无论知青还是老职工都很穷,很少有人戴手表,手表在那个年代是奢侈品,几乎是有钱人的象征,谁有一块手表,哪怕是旧的也会令人羡慕不已。如果谁手表被盗,公安局可以立案。没有手表如何判断时间?老职工有办法,找一根树枝插在地上,看地上的影子就能说得八九不离十,如果身边没有老职工,我们知青可没这本事,收工不是提前就是晚回。提前收工会挨连长批评,回去晚了饭菜就得吃凉的。

后来我调到机务排开拖拉机,和来师傅在一个车上。翻地、靶地,两班倒,白班午饭在地里吃,有人送饭,夜班就得把车开会连队吃夜班饭,吃完饭再把车开回地里。北大荒的夜晚如同罩住一个大黑锅,伸手不见五指,判断时间只得靠观天象,看北斗七星的位置。最初判断非常不准,不是早就是晚,早了,夜深人静,拖拉机的轰鸣声会惊动机务副连长,第二天早上就要挨批,即便不是有意,也得背上偷懒的罪名;回去晚了,值班做夜班饭的炊事员就要白白等上个把小时。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块自己的手表。

一天,回到宿舍听到大伙正在研究“打会”的事,我立刻来了精神,心里痒痒起来。所谓“打会”实际就是一种民间自发组织的一种互助会形式,由有影响力的人出面牵头,(通常是排长)组织12个人,每人每月从工资拿出10元钱,集中起来供一人使用,这样参加“打会”的人,每个月都有一人能拿到120元,可以买一大件商品。使用钱的顺序由抓阄决定。说得明白一点,这种打会其实就是专门为想买手表的人设计的一种互助形式。那时一块17钻“上海”牌手表就是120元,这样,所有参加打会的人,在一年里保证都能买到一块手表。买手表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听说排长组织打会,我立刻就报了名。

当晚,12个人凑齐,有的盘腿坐在炕上,有的站在地上大家围成一个圈,平时玩扑克的小木箱放在炕上,旁边放着一盏马灯。昏暗的灯光下,排长从一叠卷烟纸上扯下12张纸条,用钢笔分别在上面写上1——12的数字,然后把小纸条数字向里叠成了一个一个的阄放在小木箱上。大伙都目不转盯的看着,心情急切,摩拳擦掌,都希望有好运,抓到一个最小的数字,最先买到手表。只听排长一声令下:“开始”,12只手同时伸去,好像谁手快就能拿到最好的似的。我随便抓了一个,打开一看,是“3”,心里高兴,意味着第三个月我就能买到一块手表了。

三个月后一天,我拿到了12张10元大钞,心情异常激动,我的工资32元,扣除12元伙食费,每月最多拿到20元,从未见过这么多钱,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一笔巨款。我开始盘算买一块什么样的手表。当时国产手表最常见的有三种:上海牌17钻全钢手表120元、北京牌17钻全钢手表110元、宝石花全钢手表85元。无论买那种手表光有钱还不行,还要有工业券。手表是贵重商品,只有大城市的大商场才有。我知道爸爸懂得手表的好赖,而且会有办法凑足工业券。于是把钱寄回家,让父亲帮我挑选一块称心如意的手表。

从那天起,我像孩子似的开始翘首期盼着父亲尽快帮我买到手表。这天终于到来了,那天连部的小包从团部取回了一打信件和我的一个包裹。那是一个用旧白布包着的四四方方的小木盒,上面端端正正写着收货人的地址和我的名字,我一眼就认出了那是父亲的字体。急不可待地撕下布袋,用镰刀头撬开小木盒,从一层层碎布里掏出了那块亮晶晶的崭新的手表。这是一块全钢的北京牌夜光手表,黑色的表盘,时针和分针中心部位及每个时间刻度边上都有一个绿色的荧光小圆点,12点下方“北京”两个立体字闪着金光。手表后盖有一个日晷图案,下方有四个字“中国·北京”。我把手表上满弦套在右手掌上,紧贴在耳朵上细心地听起来,只听秒针“当、当、当”有规律地走着,一下,一下的敲击声是那样的清脆悦耳。我把亮晶晶沉甸甸的手表拿在手里,像吃了蜜蜂屎似的兴奋极了。

从父亲来信中得知,他原本要给我买一块上海牌手表,可跑了几个大表店都没有合适的,不是半钢就是没有夜光,为满足夜光的要求,最终选择了这款北京表。虽然北京牌不如上海牌有名气,可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我还得知,为了买这块手表,花去了家里十几张工业券。

当晚,大家都熟睡了,可我躺在炕上久久不能入睡,不时地把手表拿到眼前,在漆黑的屋子里,眼前手表上的时间刻度呈一圈的亮点,时针和分针清晰可见。我暗暗地想,从今往后我也纳入有手表一族了。

自从有了手表,白天在地里干活再也不用看太阳判断时间,打夜班也不用再看北斗七星了,我能够准确的知道靶一圈地用多少时间,翻一圈地用多长时间。再也没有因为提前把车开回连队挨机务副连长的尅了。

斗转星移四十年过去,如今手表已经失去了原来显赫的地位,没有人再把它看做是什么大件,今天喝一杯咖啡的钱就可以买一块不错的手表。再说,很多人都没有了戴手表的习惯,甚至已经当成负担,因为随身携带的手机都能显示时间,而且字体超大。那块陪伴我走过青春时光,承载着美好记忆的北京牌手表成了我永久的珍藏。

我的小学教师

文/乔兆军

离别故乡已有三十多年了,我用“谷歌地球”搜索我的小学校名,软件提示无法解读位置,想来大概早已撤并或者改了名子。我的小学是由一所破庙改成的,村民们请出了庙里的神像、香案,再放进去长木板订成的桌子、凳子,就成了我们的教室。

我的第一任老师姓李,四十多岁,又瘦又高,戴一副眼镜,镜片后反射出白白的光,让人看了不寒而栗。他第一个星期上课,我就领教了他的厉害。那次自习,开始还比较安静,过了一会儿,我们几个调皮孩子就编起了顺口溜:“李老师来了我不怕,我照样大胯跷二胯”(方言,跷二郎腿的意思)。正说得起劲,有一个学生突然闭了嘴,眼睛恐怖地望着窗外,我顺着他的目光,发现李老师正黑着脸看着我们。后来处罚的结果是,让我们几个调皮的学生在教室外墙角站成一排,跷了30分钟的二郎腿。站着跷腿确实不是个滋味,直跷得个个腿肚子转筋。

李老师虽然严格,但教书非常认真,我的数学成绩在他近似高压的教导下提高了不少。到了四年级,庙拆了,建起了砖木结构的教室,李老师调到了镇上,教我们的换成了周清秀老师,周老师高中毕业,穿“的确良”衬衣留齐耳短发,总是笑眯眯的,既阳光又干净利索。

周老师是我们生产队的,自然多了一份亲切,再加上她年轻漂亮,没有一个学生怕她。冬天里,一下课我们就涌进她的寝室。她的寝室里有一个炭火炉,发出青青的火苗,我们会温暖一下冻僵的四肢,再到教室上课。中午的时候,带的饭早已冻成了冰疙瘩,我们会用她的炉子热饭热菜。真正喜欢她的课,是从我的一篇作文被当成范文在班上宣读开始的,记得当时我的心怦怦乱跳,全班的目光都聚集在我身上,有惊奇,也有羡慕。再后来我甚至喜欢模仿她写字,那种带有一种飘逸意味的隶书。

乡村的孩子,课堂上很难收得住心,一般坐上20多分钟,我们就开始想天上的飞鸟河里的游鱼,惦记张家的青枣、李家的黄瓜。周老师常常会用善意的方式提醒我们,比如,讲一个小笑话,把我们引回到现实中来。或者挥舞着教鞭说,哪个再开小差,小心头上起包。我们呵呵一笑,回过神来继续听讲。

有一阵子,周老师会托着腮痴痴地想,快到中午的时候,会开门走到教室外面去。同学们嘀嘀咕咕,说她是出去看太阳,或者去提醒看大门的老王,不要忘记敲钟了。只有我知道她出去干什么了,她是我表哥的女朋友,表哥参军走时给她买了块手表,那时候戴手表的人少,她总是将手表高高地戴在手腕上,出去是把手表从胳膊上撸下来看看时间,然后再撸上去。

在那个贫瘠的岁月里,在老师们身上,或严厉或和蔼,都有一种让我们快乐着迷的东西,因为有不同性格的老师,我们的天空变得开朗而明亮。

前几年我回老家去拜访我的小学老师,李老师早已去世,周老师也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满头银发,腿脚不便。去年,无意中听说周老师也去世了。我的小学,我的小学老师,只能在追忆中出现了,禁不住泪流满面。

画块手表给你做礼物

文/县令爱美食

时光是匀速流动的风,在耳边呼啸而去,掠走我们的童年、青春和单纯的快乐。不知不觉中,2015年在还没有细细体味的遗憾里,已经永不再回。

元旦的清晨,拥被坐在被窝里的我,在玩手机的间隙,偷看坐在床边的老公,把资治通鉴摊在床上认真学习的模样,不仅仅生出几多暖意。我是个极度依赖他的妻子,看书也要在我旁边,哪怕彼此不说话,心里是踏实安定的。他一直迁就着我的习惯,并也乐此不疲。

可能是觉察到我的注释,他不自觉的莞尔,我便夺了他的笔,拉过他的手,很认真的在他的手腕上画了一块手表:送你的新年礼物!他很开心的端详了手表,并用手机录下来,并语音说明手表的来历,表示很喜欢后,把视频发到了我们两个大家庭的微信群里了。不一会,劈天盖地的调侃和打趣都来了,我们两个为此开心大笑,觉得生活真的妙趣横生、百般美好!

心情愉悦的开始了新的一年!相伴回老家的路上,我们聊到生活中的种种趣事,约定:我们虽然不能阻止年龄的增长,却能保持心灵的童真,就这样相伴到老,就当重新开始了青梅竹马!

2016年来了,不期然的就华丽丽的横亘在我的眼前。崭新的时间里,我想的不是挥霍,是珍惜,是过好有价值的每一分、每一秒。

你有表,但没有时间

文/曹阿曼

年轻时,我们都有过拿时间换钱的经历。

大学的舍友,为了买到折扣更低的品牌服装,把西安市的所有专卖店跑遍,比较哪家更实惠,终于花了整整三个周末才买到。

刚去深圳上班时,那里空调车两块钱,普通车一块钱。我为了坐一块钱的普通车,经常一等就是一个小时。

有个朋友,曾经为了买一块心仪的手表,兼职打工半年,花费了所有的业余时间终于买到。

没错,所有你想要的,时间都会给你。

但故事的结局永远出乎我们的想象。

那个舍友花了三个周末买到的低折扣衣服,穿了没几天就换季了。

那时候的我,不知道一个小时的傻傻等待,其实可以看很多书,长很多见识。

那个兼职半年才买到手表的朋友,后来跟我说,现在,他可以轻松买各大知名品牌手表,却发现没时间戴。

是的,你有表了,但没有时间。

我们终于深深地理解了,时间才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残缺背后

文/随顺若水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因各种原因而残缺的物件,也许它们正静静的躺在某个经常让人遗忘的角落,像静止的音符,逗留在虚无的天空中,将我们的心啄痛。

我有一个精巧的纸箱,里面存放了一块没有盖子的手表,失去了壶盖的紫砂壶,一张精心修补的手绘仕女图,一封用透明胶弥补的信笺,一朵枯萎的花……每当我轻轻触摸它们时,时间就变得黏稠而缓慢;每次我凝视着它们时,便能看到一滴晶莹的泪,听到一声无奈的叹息。那些被岁月封存的故事,就又变得鲜活了起来。

那块没有盖子的手表是父亲的遗物,是正而八经的瑞士名表,晚上能发光,据说是我表哥1970年代初从部队转业时带回的,不知怎么就戴在了我父亲手腕上。这块价值不菲的手表加上我父亲的那辆凤凰牌26圈的自行车,无疑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为此,有好几位我的不明真相的小学老师还误以为我父母神通广大,悄悄地托我父母帮忙购买。那时我经常从父亲手腕上折下手表,躲进漆黑的被窝里,一边欣赏表面上发出的淡黄色的光芒和宛如天籁的“滴答”声,一边幻想有朝一日,能拥有这块能发光的神奇手表。这个愿望是在我十七岁那年的秋天实现的,那时我父亲因病已离开我五年了。那天晚上我母亲郑重地将父亲留下的这块手表戴在了第二天一早就要奔赴军营的我的手腕上。那一刻,我明白这不仅是对父亲的传承,也是我成长过程中一次仪式,它标志着从那刻起,作为最受父母宠爱的家庭长子,我将要替代父亲承受家庭所有的责任和义务,哪怕是苦难和艰辛。

可惜年少的我并没有完全懂得珍惜,一次部队施工时不慎将表面划破,不久表针也停止不动。虽然在后来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利用出差的机会先后到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的瑞士钟表专修店去修补,但都因为款式太老,师傅们均表示无能为力。于是,这块父亲留下的手表便作为纪念品永远的被我收藏了起来。

而那张精心修补的手绘仕女图则是师妹给我的赠物。那时我还是个爱在女孩子面前脸红的初二学生,投拜在师父门下学习国画,师妹比我小两岁,美丽可爱且性格活泼,每次上课时都会约我一块出门,放学时也一起回家。一次,师妹到我家切磋技艺,我描绘了一幅雄鹰展翅图赠于师妹,师妹则绘制了一幅古代仕女图馈赠于我。时光如水,却连一朵细小的水花也没有溅起。三十多年过去了,可爱美丽的小师妹早已经失去了踪影,那幅仕女图也只能静静地荡漾着陈旧泛黄的思绪。虽然它早已破旧,但却记载了少年的纯真和朦胧的情怀。

还有那把小巧玲珑的雕花紫砂壶。它曾经见证了一段特殊岁月中的特殊友情。从开始我就舍不得使用,一直把它作为珍贵无比的工艺品存放在书橱里。闲暇时就握在手上把玩一番。然而在一次整理书籍时,不小心将它雕有精致花纹的盖子打翻在地,在盖子撞击地面并发出剌耳声音的瞬间,我一下子惊呆了。我立即意识到一件心爱的东西从此变得残缺了,就像那段的故事一样,从此不见了结局。

残花落尽的枝头,仍会留下阵阵余香。那些因各种原因而残缺的物件,之所以舍不得丢弃,是因为它们的背后承载太多无法释怀的故事。它就像我们身体中不可或缺的部位,我们失去了它,就失去了人生中某些重要时刻的见证。

猜你喜欢

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