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情感文章 > 亲情文章 > 正文

外婆家的四合院

作者: 我的青春我的边防2015/10/02亲情文章

外婆家的四合院,在我的记忆里,就是蛮大的天井,地下铺的满是石头,围着天井是一圈回廊,回廊有些宽。一年四季,我喜欢在回廊上、在天井里玩耍。

前面的房子临街,是商铺,卖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两边的房子是厢房,是睡觉的地方。后面的房子进深比较深,中间靠后些是隔断,前面比较大,是堂屋,有个大大的八仙桌,是见客的地方,也是吃饭的地方。客厅的一边是厨房,一边是卧室。隔断后面是后门,门的外面是堤,长长的堤,不知道通向哪里。

影响深刻的是,吃饭的八仙桌,一个大大的八仙桌。还有家家爹爹的躺椅(沔阳人称外祖父为“gaga爹爹”,好土好难听的但有些亲昵的称呼),这躺椅有时在客厅,有时在天井,有时在回廊上。以及还有,那两头箍着铜箍的晒衣杆,给我人生最早记忆的晒衣杆。

在我的记忆里,白天,只要天晴,大部分时间,好像我都在天井里。太小的时候,坐在家椅(童车)里,看着大人做事。大了些,大人做事,我在天井、回廊里玩耍。有时爬上家家爹爹的躺椅,学着外祖父,翘着腿,东张西望。

我总喜欢经常抬头看天空,那时的天空好像总是蓝天白云。

更大些,听到外面大小孩的声音,我很想出去,大人们不允许。偶尔到一下前面的商铺,也会马上被叫回。

那天井就便是我的乐园。

我就在这四合院里出生、成长,并接受传统的教育。

沔阳人是非常讲礼性的(沔阳话,就是讲礼仪的意思),外祖父外祖母、父母都很注重礼仪,特别是母亲,从小就教我们,从称谓到各种场合的礼仪、礼让。比如,见到大人一定要喊人,喊人时一定要恭恭敬敬站好,递东西给大人一定要双手。称呼客人不能叫“你”,必须称呼“呢哪”(“呢”念ne轻声,“您”的意思,沔阳方言有些叫法很土的,无法准确用汉字写出来,但我觉得蛮亲切的)。吃饭时,双肘不要杵在桌子上,要端着碗,碗太烫,就放在桌子上,左手要扶着碗。盛饭时,尽管那时还不叫我盛饭,母亲都要说,不能反脚反手的,那是打发叫花子的。抹桌子时,母亲边抹边说,抹桌子,要从外往自己怀里方向抹,不能对着人抹,那样对人不礼貌,特别是不能对着客人方向抹,那样客人会以为不欢迎人家。还有,如晒衣服时,母亲边干活,边告诉我们,内衣短裤不要晾在人过往的地方,那样显得没家教。等等,等等。

不管你听懂了,还是没听懂,她都要说,直到你做对为止。就是她在做事,你在旁边,她也会说,只有你说,妈妈我知道了,她才不说了。

我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在父亲家那边,我是长子长孙,在母亲家那边,我是独孙,所以,我都享受着一些“特权”。比如,吃饭我都上桌,并且坐上席,这事直到我长大了,母亲都经常讲起,说我不到两岁就开始上席吃饭了,而且是挨着外祖父坐在上席,坐旁边都不干,我想,这都是被大人惯的。来客人了,如果是外祖父辈的,我会主动让位,这很让父母高兴,说我懂事,当然我仍然可以上席,因为我是长子长孙。说起这些,母亲总是好像有些得意的感觉。

在这个四合院里,我开始学认字写字,外祖父教我认字写字。当然,教我认字写字的主要是我的奶奶,每次到爷爷奶奶家小住,奶奶都要教我在小黑板上写字认字,用石笔写字。

在这个四合院里,我开始学唱歌,学民瑶。

“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要是一年收,狗都不吃糯米粥……”。

“丫雀子呷几呷耶耶,老鸹哇几哇耶耶,人家的女婿多么大,我的女婿一的咖(一小点的意思)耶耶。站在踏板上,没有两尺长,睡到鸡子叫耶耶,扯起来一泡尿,把我的花把单屙湿了,妈妈子扯。……”

后来,我知道,这是沔阳非常非常有名的两首民谣,前面的那首,是说沔阳是水泽之乡,容易受水灾,也是富庶之乡。这首民谣不知道唱了多少多少年。后面的那首,是解放后的新民谣,是反对封建婚姻,妇女解放的。这首民谣在当时唱遍了荆楚大地。

当然,还有好多,但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两首。

从出生,到牙牙学语,到认字,到唱民谣,外婆家的四合院伴随我,给我遮风挡雨,给我家的温暖,给我童年的痛苦的、快乐的记忆。

我,就出生在这里,出生在这样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成长,直到六岁。

后来,我跟着父母去了个叫荆襄的地方,离开了外婆家的四合院,永远地离开了外婆家的四合院,一直没有回去过。

我好想好想外婆家的四合院啊!

更多亲情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亲情文章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