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情感驿站 > 正文

远去的乡村吆喝声

作者: 姜国建2022/10/12情感驿站

小时候住在乡下,经常会听到各种吆喝声,抑扬顿挫、腔韵十足,成了挥之不去的乡愁,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磨剪子嘞——戗菜刀——”磨刀匠肩扛一条长板凳,一头固定着磨刀石、悬挂个小水桶,一头固定着丁字形的钢铲子,边走边吆喝,来到村子中央,等着大爷大妈拿来用钝的菜刀、剪子让师傅戗磨。

“锔盆子、锔碗、锔大缸嘞——”锢炉匠挑一副两头高翘的扁担,工具箱上面挂着小铜锣,走起来“当啷啷”响。

那时候,家里用的多是瓦罐、瓦盆、粗瓷缸和生铁锅,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有了裂缝、豁口和破洞也舍不得扔。“锢炉匠”火炉烧得滋滋响,手持金刚钻,锔钯、敲钻、钉锢,叮叮当当,很快就能修补好。

常来村里的,还有留着山羊胡子的“货郎担儿”,他手摇拨浪鼓,发出有节奏的“噔、噔、噔噔噔、噔……”并不时地吆喝着:“找头发换针喽——”

曾记得,奶奶每天早上梳头,总会有头发掉,她就把脱落的头发顺手挽起来,往土墙洞或石缝一塞,等到“货郎担儿”来了,换些针头线脑。

货郎挑子的一头,是用玻璃分隔成多个小格子的木筐,里面放着针线、发卡、扣子、小玩具等,一头是换来的废品。听到吆喝声,奶奶掏出积攒的头发,和邻居大妈们一起,从家中走出,小孩儿们也屁颠屁颠跟在身后,哼哼唧唧地缠着大人,讨要小玩具、七彩糖豆等。不一会儿,货郎周围就聚拢了一圈人,挤挤攘攘,好不热闹。

那时候,几乎所有的日用品,都是从这些小商贩那里买来。

“打豆腐——喽——”

“冰糖葫芦——”

“抽签、算卦、掐八字——”

“破铺衬子烂套子,收拾收拾换票子——”……

一声声吆喝,有板有眼,入腔入调,充满情趣,饱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不一样的腔调,穿行在村头巷尾,缠绕在袅袅炊烟之上,伴着鸡鸣犬吠、人欢马叫,给偏僻的村庄带来了独特的奏鸣。

后来,村庄里的吆喝声被刺耳的喇叭声代替,单调的循环播放,不再有悠扬动听的韵味,听起来让人烦躁,一点都没有肉嗓子的吆喝声有灵魂。

再后来,代销点、小超市遍布乡村,花样繁多、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小商贩们的生存空间被排挤,那些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吆喝声,渐行渐远。

如今,吆喝声已经变换了场景和喊法儿:“买它、买它、就买它,七天无理由退换,亲,还包邮哦。”互联网直播平台上,那一声声吆喝,简单粗暴,有股铜臭味儿,听起来莫名的惆怅和失落。

相比之下,我更怀念乡村的吆喝声,那是村头巷尾悠长的乐曲,是最原始素朴的广告,更像是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们、深沉而苍凉的呐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今天,那些曾经记录着乡村岁月过往、熟悉而又亲切的吆喝声,有的早已不复存在,有的随着时光的河流,飘向了远方……

情感驿站

猜你喜欢

情感驿站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