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由光盘行动想起的

作者: 一樵2022/08/31心情随笔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上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大力推崇和践行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等节俭的生活方式。由此,我想到了国和家的过去……

中华文化是由农耕文化演变至今的,而农耕文化是从以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为首的远古氏族传承而来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古代中国直至近现代中国一直秉承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念,人民皆愿安居乐业。勤俭节约也一直是人们推崇的美德。朱子治家格言早就告诉我们: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每个人常说的“无功受禄、寝食不安”,其实是古人劝官清正的“寸丝千命、匙饭百鞭”的后两句,这前两句说的正是一寸之丝需要千条蚕的生命、一匙饭食牛要受百鞭之挞。说得多么深刻!晚清重臣曾国藩,官至一品,但他除上朝穿朝服外,冬天始终穿着夫人给他做的一件棉袍。他说:人常讲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我觉得衣亦不如旧也。

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地发展壮大起来,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是靠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政策。革命先辈也一向厉行艰苦奋斗。在延安时期,党的领导人仍然穿带补丁的衣服,即使住进中南海,铺的也是补了又补的褥子。那时,共产党人就提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把浪费和贪污画了等号,可见党是多么重视节俭、憎恶浪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特别是人多地少、十年九旱的辽西农村,虽然没有京剧《智取威虎山》中形容夹皮沟农民“身无御寒衣、家无隔夜粮”那么贫困,但每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是有靠借粮、靠“瓜菜代”度日的。

记得我爷爷说过,无论多么困难,即使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也不能吃“种子粮”“探头粮”。凡是吃“种子粮”或“探头粮”的农民就不是地道的农民。为了节省点儿粮食,无论丰收年还是歉收年,我母亲每次舀米做饭时总是在舀完米后再抓出一把。她常说的一句话是: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想想,一斗也有五十斤左右呢。

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杨树叶儿、杏树叶儿、榆树钱儿、槐树花儿就成了我们家的主副食。为了让这些东西好吃些,母亲总是用玉米面将这些菜、叶、花和在一起,蒸成面馍给我们吃。母亲病故后,我写了一些纪念她的小诗,其中一首“自幼家贫饥饿多,梦中餐饱面馍馍。终年巧省仓箱米,糊口菜团伴饭桌”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我老家那个地方没有水田,不种小麦,每人每年只能分7斤白面,除正月初一吃一顿饺子外,剩下的白面就留给客人或病人吃了。说句实话,那时候的我是十分盼望自己生病的。

说起吃饺子,当时只有爷爷一个人能吃上水饺,我们只能吃薄皮大馅的蒸饺。我们想吃水饺时,母亲会说蒸饺比水饺香,要不你尝尝,一尝果然如此。稍长大了点儿才知道,蒸饺可以少放肉、少放油,但香味儿不随水跑掉,还可以省面,其实母亲就是想什么都省一点儿而已。在我们老家,人们吹嘘起自己见多识广时,还会说:“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意思是你经历过的事儿我都经历过,也说明吃饺子在我们那个地方的确比较奢侈。

过去的农村,讲究的是粒粒归仓、寸草归垛。真正农民收拾过的庄稼地是捡不到粮食穗儿的,但有的地方是可以捡玉米棒儿度日的。这只能说明当时有的地方管理得太粗放。

记得小时候吃饭就像抢饭,上桌晚了、吃得慢了,没有吃饱也只能等下顿再吃了,大人们不会因为一个孩子没吃上饭或没吃饱饭再去做的。吃饭结束后,饭碗里是不能剩米粒的。如有剩下的,我爷爷会一筷子照脑袋打下来,要求我们吃干净。我从小到现在再饿也不吃零食。过去,一是不准吃零食,二是也无零食可吃。小时候不吃零食,长大后也就没有这个习惯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凡是我看到吃零食的人,都会认为他家肯定是富裕家庭。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背诵过曲艺家朱光斗编的对口数来宝——“南京路上好八连”。有这么一段台词至今记忆犹新。八连好、好八连,节俭作风代代传:一滴水、一度电,一根针、一条线,一棵葱、一头蒜,一粒米、一口饭,一寸布、一把面,都要在脑子里面转一转,为的是共产主义早实现,人人克勤又克俭。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更不能忘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心情随笔

猜你喜欢

心情随笔

好文章

优美文章